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包h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這一重大論斷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個重要內容,深刻揭示了黨在國家政治體系、制度體系和治理體系中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核心統領地位,體現了深刻的理論邏輯、法治邏輯、實踐邏輯和歷史邏輯。
一、理論邏輯:“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是對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說的繼承和發展
馬克思主義政治觀、政黨觀揭示了“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的理論邏輯與深刻意蘊。馬克思、恩格斯在科學揭示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提出無產階級負有充當資本主義社會的“掘墓人”,建設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新社會的歷史使命,而無產階級要建設新社會,關鍵是要組成一個統一的獨立政黨來領導。堅持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權,是實現全人類解放的政治前提?!霸趯嵺`方面,共產黨人是各國工人政黨中最堅決的、始終起推動作用的部分;在理論方面,他們勝過其余的無產階級群眾的地方在于他們了解無產階級運動的條件、進程和一般結果?!绷袑帉ⅠR克思主義理論付諸實踐,在創建新型無產階級政黨與領導俄國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始終堅持無產階級政黨的核心地位,強調“國家政權的一切政治經濟工作都由工人階級覺悟的先鋒隊共產黨領導”。列寧對黨的政治領導原則與方式進行了較為系統的闡述,提出了“總的領導”的領導方式。由此可見,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雖然沒有明確提出“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但已經有了這一論斷的基本思想。
蘇聯共產黨的政治實踐和國家建設進程進一步驗證了堅持無產階級政黨領導的邏輯必然性和極端重要性。20世紀80年代,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受重大挫折,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共產黨紛紛喪失執政權,對國際社會主義運動造成了致命威脅。然而,蘇聯共產黨總書記戈爾巴喬夫面對西方和平演變等挑戰,沒有旗幟鮮明提出加強共產黨對國家的領導,反而走向了一條“民主化”改革道路,放棄了蘇聯共產黨對于蘇聯和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領導地位,這就直接造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逐步發展為多黨制,并最終引發了蘇聯的解體。從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歷程來看,共產黨的領導是各個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陣營抗衡的有力保障。任何時候弱化或漠視黨的全面領導,都會給黨和國家帶來災難,甚至是亡黨亡國。中國共產黨是秉持馬克思主義政治觀和政治立場的政治組織。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這一新論斷,是對馬克思主義政治觀、政黨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說和國家學說演進的中國表達,其根本原則與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原理闡釋具有本質一致性,是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說的新貢獻。
二、法治邏輯:“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是得到憲法和法律權威確認的科學論斷
我國憲法正文第一條第二款明文規定:“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睉椃▽ⅰ包h的領導”規定于社會主義的根本制度之后,并明確指出“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表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并不局限于特定領域,為黨全面領導國家和社會提供了最直接的規范依據。憲法在序言中確定黨的領導地位的基礎上,又在總綱中明確規定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進一步強化了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地位。憲法正文的明確是對“黨的領導”在法律規范意義上最高法律效力的確認。憲法從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屬性角度對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進行規定,有利于在全體人民中強化黨的領導意識,有效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工作全過程和各方面,確保黨和國家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我國憲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黨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取得的成果,反映了在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形成的黨的領導地位。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都是錯誤的、有害的,是絕對不能接受的,也是從根本上違反憲法的。
憲法是“黨的領導”的法治保障,“黨的領導”通過憲法的確認而得到加強和完善。從中國實際來看,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而后進行立憲并產生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這個立法機關。這就決定了中國共產黨在制憲修憲問題上發揮著主導作用。從1954年首部憲法到2018年修訂的憲法,新中國制憲歷程反映了黨的領導地位不斷鞏固。黨的領導是貫穿中國歷部憲法的鮮明特征?,F行《憲法》規定了我國的國體是人民民主專政,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國體決定政體,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決定了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進而確立了黨在國家制度體系和治理體系中的地位。《憲法》序言中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規定,確認了中國共產黨在我國的領導地位。在國家政治運行中,除了中國共產黨以外還存在其他政治力量,而使用“最高”來修飾限定中國共產黨的政治領導,就恰恰表明了中國共產黨是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其他政治力量發揮政治作用,必須與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保持一致,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當今中國,沒有大于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力量或其他什么力量。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領導力量。”中國共產黨是領導我國各項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核心,是中國最高的政治領導力量。
三、實踐邏輯:“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是堅持黨的初心使命的必然選擇
政治屬性是政黨的本質屬性,對政黨的前途命運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包h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是由其政治屬性所決定的,根本在于“共產黨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黨相對立的特殊政黨。他們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實現了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并在推動社會主義建設中不斷追求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全面發展。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既完整表達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初衷,又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社會發展規律和政黨執政規律的科學把握。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它“不是把人民群眾當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覺地認定自己是人民群眾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為完成特定的歷史任務的一種工具”。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百年來不斷奮斗的原動力,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辦人民之所需,是中國共產黨踐行初心使命的現實要求。中國共產黨將永恒初心與承載的歷史使命有機結合起來,始終代表人民需求的最大公約數,始終做好中華民族的中流砥柱,這是中國共產黨成為最高政治領導力量的根本前提。
早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向全黨發出了“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號召。在黨的十九大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上升為大會主題。2019年,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集中闡述了初心使命的根本內涵和在全黨開展主題教育的重大意義。2021年,在建黨百年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開篇即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決議》中再次將初心使命與堅持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聯系起來進行闡述。這些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初心使命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黨基因和政治本色。在當代中國,沒有任何政黨和政治組織比得上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也沒有任何政黨和政治組織比得上中國共產黨的堅強有力,更沒有任何政黨和政治組織比得上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歷史擔當。只有中國共產黨最具能力、最有資格成為中國最高政治領導力量。
四、歷史邏輯:“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是從偉大歷史成就中總結出的根本經驗
新中國成立后,在不同歷史時期,黨的領導地位都受到高度重視并得到空前鞏固。新中國成立后,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中強調“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黨中央作出在人民政府內部組織黨委會和建立黨組的決定,為黨在全國執政提供了組織保證。改革開放后,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總結建黨以來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進一步強調黨的領導作用,提出“黨領導一切,是一切問題根本的根本”,并著手推動黨的領導制度改革。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后,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并將新時期黨的建設作為“新的偉大工程”全面推進,要求“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是領導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核心力量。工農兵學商,黨是領導一切的”。黨的十六大后,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深化對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大力推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使我們黨成為經得住各種風浪考驗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提升了黨的領導對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決定性作用的認識。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將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進到新階段,將對黨的領導作用的認知提升到更高境界,提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由此可見,黨的領導貫穿于新中國成立后全部歷史主題之中。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不斷鞏固新生人民政權,努力恢復社會生產,在一個積貧積弱的落后國家全面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開始了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后,中國共產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科學把握世界發展潮流,準確判斷世情國情黨情,牢牢把握“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毫不動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社會生產力得到迅速發展,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共同富裕本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持續推進反腐敗斗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現了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等全方位全領域大發展,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生機活力,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回顧歷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的偉大成就靠什么?危難時刻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靠什么?就是靠黨的全面領導。歷史充分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沒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敝袊伯a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是經過革命、建設、改革和發展的偉大實踐檢驗并不斷鞏固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特別是新時代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越走越好。堅持和發展這條道路的過程中形成了許多規律性認識,其中最根本的規律總結就是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這也是我們黨百年奮斗的重要歷史經驗。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并提出“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這一重大論斷,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具有歷史合理性、實踐合理性和價值合理性,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為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有力保證。
【作者單位: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海軍裝備部某保障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