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制度是黨組織實施集體領導、正常有效運轉、全面履行職責的基本遵循和重要保證。形勢分析制度作為基層黨委的八項工作制度之一,錨定為基層減負的鮮明導向,對需要基層黨委分析研判的事項做了羅列性表述,為基層黨委把脈形勢趨向、找準癥結良策、提升落實質效提供了有力支撐。抓實落細形勢分析制度,須處理好與其他法規規定、議戰議訓制度和上級明確要求等方面的關系。
一、正確認知形勢分析制度與其他法規要求的關系
《中國共產黨軍隊委員會(支部)工作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明確:基層黨委根據工作需要,不定期地對部隊思想和教育形勢、安全管理、心理健康、預防犯罪、防間保密、網絡勾聯、網賭網貸、裝備物資管理等,進行綜合分析研判,完善防控措施。可以看出,上述表述至少包含三層含義:其一,《規定》所明確的形勢分析內容、方式和時間等,與《軍隊基層建設綱要》《軍隊思想政治教育規定》等其他法規要求明顯存在著關聯和交叉,需要相互比對厘清;其二,《規定》所羅列內容涉及議教、議管、議裝、議密等方面事項,需要綜合分析研判;其三,《規定》所要求的不定期分析,顯然是指多長時間分析一次需要根據工作來自行把握。基于以上判斷,正確認知與其他法規要求的關系,應把握以下幾點:
首先,要整合內容。查詢可知,《軍隊基層建設綱要》在不同條款中明確,要定期分析思想和教育形勢,定期分析預防犯罪工作形勢,定期分析按綱抓建形勢;《預防犯罪工作條例》規定,營級以下單位每月至少進行一次預防犯罪工作形勢分析;《軍隊思想政治教育規定》中要求,基層單位黨組織結合分析單位建設形勢議教;等等。顯然,以上這些法規要求是從不同工作范圍和角度提出的,但指向都是推進經常性基礎工作落實,一般都可將內容整合后歸屬于按綱抓建形勢分析這一大類。因此,以研判形勢、解決問題、提高質效為根本,一攬子將這些內容整合納入、綜合分析,也正是《規定》獨設形勢分析制度的本質所在。
其次,要優化議題。基層建設是一個動態發展過程,重大事項或矛盾問題時有出現,這就要求必須及時優化議題、抓住要害、研析對策,而不能層層開花、面面俱到、泛泛去議。簡言之,就是糾改矛盾問題、達成工作共識、統合各方力量、提高落實質效。需要注意三點:一是屬于一個時期或階段的經常性基礎工作,且內容相近、要求相同、落實相聯的,就合并議題綜合議;二是屬于上級反復強調的或重點督促的工作,要本著吃透精神、把住關節、破解難點、綜合施策的原則,單列議題進行專題議;三是屬于工作中突發的問題或矛盾,有可能對其他工作落實帶來較大影響的,就找準空檔臨機議。
再次,要掌控頻度。所謂頻度,就是多長時間需要進行一次形勢分析。查閱可知,法規制度要求中的頻度用語,主要有定期、不定期或每月至少一次等表述。其中,除《預防犯罪工作條例》規定每月進行一次預防犯罪工作形勢分析外,其他法規則要求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分析。可見,定期分析形勢,彰顯的是法規制度的剛性約束,是必須要做的事;不定期分析形勢,體現的則是實事求是原則下的實踐要求,是黨委根據工作需要的自主性選擇。事實上,就基層黨委形勢分析制度來講,定期與不定期是相對而言的,兩者所表達的是同一個頻度,也是同一個意思,就是根據形勢和工作需要自行把握,落實時間上是有彈性并可控的。
二、科學把握形勢分析制度與議戰議訓制度的關系
落實議戰議訓制度,重點在于推動黨委把主要精力向備戰打仗第一要務和主責主業聚焦,重心在于破解作戰戰備、軍事訓練和非戰爭軍事行動中的矛盾問題。《規定》將議戰議訓制度置于形勢分析制度之前,重在凸顯這一制度的重要性、獨立性和排他性。同時《規定》還明確,師以下單位每季度或者每個訓練階段組織1次議戰議訓形勢分析,重在強調這是最低的數量要求。基于以上分析,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把握不同指向。雖然這兩項制度都是分析研判形勢的,但其內容、方式和重點等卻不盡相同。形勢分析制度側重于議教、議管、議裝、議密等方面,是圍繞服務和保證戰斗力提升過程中的矛盾問題來展開的,涉及的工作事項都是打基礎的工作,范圍比較廣;議戰議訓制度則是完全聚焦到提高黨委領導備戰打仗主責主業的能力短板來展開的,是把方向、定原則、謀全局、出大招的,涉及的都是主責主業和中心工作等事項。
其次,要弄清不同要求。議戰議訓制度既然是排他性的制度設計和安排,就必須獨設會議議題、專題組織實施、黨委集體來議;形勢分析制度既然為基層黨委所獨設,就必須結合工作需要,采取綜合研判與專題分析相結合、黨委會議與行政會議相補充、定期議與不定期議相自洽。切不可在落實兩項制度時相互替代,更不能圖省事、嫌麻煩,在進行形勢分析時把議戰議訓單列出一個議題一并來組織,這顯然是違背《規定》具體要求的。
再次,要活用不同方式。除召開黨委會這一會議方式外,《規定》還明確形勢分析也可由黨委安排有關領導組織召開專題會議來實施。很顯然,這個專題會議從屬性上來講,是行政性質的會議,是由黨委授權、有關領導牽頭組織召開的,與會人員也是由牽頭領導確定的相關人員。這樣的規定要求,不僅有利于統籌落實工作、壓實具體責任,而且也與上級為基層減負的要求相契合,同時也確保了首長(主官)分工與副職分管工作的協調自洽和責任落實。
三、準確理解上級明確要求與自身工作需要的關系
抓實落細形勢分析制度,當下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誤區:一是簡單化創新。主要是一些基層黨組織把定期或不定期分析全部套用為每月分析一次,并分列為議教、議管、議裝、議密等議題,有時為了應對上級檢查還將一些細小的事項也單列為一項議題,讓形勢分析變成了教條式、應景式“形式分析”。這種定時間、限議題、分內容的做法看似形成了規范的運行機制,實際上既背離了為基層減負的制度設計初衷,也曲解了形勢分析是“奔著破解突出矛盾問題去”的基本導向,把一個原本讓基層黨委自行根據工作需要來落實的制度,簡單地理解并固化為“硬性”的規定和要求,進而演變成了缺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每月黨委例會。二是教條式貫徹。主要是一些基層黨組織書記沒有弄清形勢分析是基層黨委根據工作需要來開展的,這種工作需要或是任務變動帶來的、或是形勢變化觸動的、或是季節變換引發的,也可能是突發情況導致的。一句話,不管什么原因,黨委工作中需要進行分析研判時,就自行把握展開即可。那種或事事坐等上級指示、或件件請求領導明示、或一律按部就班照做的教條式貫徹落實,實質上是典型的不擔當、不作為的表現,也是順機關之勢、借領導之言、乘集體之名,為以后可能因自己工作失誤、失職或瀆職而擔心被追責問責來提前“背書”。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講:盲目地表面上完全無異議地執行上級的指示,這不是真正在執行上級的指示,這是反對上級指示或者對上級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三是生硬式要求。主要是一些領導機關在檢查指導基層經常性基礎工作落實時,或進行巡視巡察時,或組織有關工作“回頭看”時,必查基層黨組織的會議記錄,單純以形勢分析黨委會議開了沒有、議題上了沒有、內容講了沒有、發言全了沒有、措施定了沒有、責任分了沒有等作為評判標準和工作要求,甚至還經常要求就某一事項黨委必須專題來議,有時簡單用工作痕跡來評判工作成效,搞得基層常常難以招架,只能疲于應付。對此,必須從制度層面予以整合規范,切實為基層工作減負。基于以上分析,應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法規明確要求的必須堅決落實。《規定》所明確的形勢分析內容,是基層工作經驗教訓的總結升華,是提高基層建設質效的重要舉措。這種形勢分析既有普遍性規律可遵循,也有階段性特征可總結,還有特殊性要求可探索,必須培塑法治信仰、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堅持扭住厲行法治抓建基層,形成黨委依法決策、機關依法指導、部隊依法行動、官兵依法履職的良好局面。需要強調的是,《中國共產黨軍隊黨的建設條例》有關條款明確,除黨中央、中央軍委規定和要求外,各級不得要求基層黨組織專門召開會議討論某一個方面的工作。這一條禁止性規定也要堅決落實。
其次,上級重點強調的必須及時落實。一般來講,上級重點強調的工作,既有整體性謀劃,也有階段性工作,還有反彈性問題;既有指導性意見,也有指令性任務,還有指標性要求;既有原則性規定,也有具體性規范,還有特殊性約束。比如,組織重大活動、執行危險性較大的任務時,或者在特殊敏感時期、季節更替、環境改變、人員變動等時機,應當及時進行專題分析,這既是上級重點強調的,也是工作必需的。說到底,這些都事關抓基層打基礎工作、事關戰斗力建設、事關重大任務完成、事關單位建設風氣,既不能看小了,也不能看偏了,更不能看低了,必須科學分析、善于研判、注重結合、突出實效。一句話,通過落實形勢分析制度,切實把經驗總結好、問題厘清楚、原因析透徹、關口把控住、措施定到位、力量統合好。
再次,實際工作需要的必須有效落實。實際工作需要的就是黨委工作必須落實的。為此,會前準備要充分,認真調查摸底,掌握基本情況,主要是矛盾問題癥結;討論發言有深度,注重查擺現象,深入分析原因,尤其是提出可行措施;會后落實常督促,分清輕重緩急,及時跟蹤檢查,特別是決議落到實處。既要及時做好“亡羊補牢”的補救性工作,也要扎實落細“反復經常”的基礎性工作,更要主動謀好“未雨綢繆”的前瞻性工作。需要強調的是,要本著具體、管用、可操作的原則,在綜合分析研判的基礎上,制定和完善相關防控或對策措施。這些措施必須是上下聯動、左右兼顧、前后銜接的綜合性、耦合性、前瞻性舉措和辦法,體現出的是黨委成員思想認知的統一、行動目標的一致、力量運用的協調。
最后,基層反映強烈的必須主動糾改。之所以說基層反映強烈,是因為各項法規制度中涉及形勢分析事項的要求不盡統一,基層在貫徹落實上不好把握,各級在指導檢查上不好掌控,形成了“誰來檢查指導誰就強調這方面工作重要”,“哪個方面工作出了問題就去督查形勢分析環節搞了沒有”的思維定勢,結果是形勢分析成了“形式分析”、綜合研判成了“面面俱到”、精準施策成了“條條對接”,會議記錄成了“逢去必翻”、登記統計成了“誰來都看”、學習筆記成了“想查就查”,搞得基層難以招架、疲于應付,費了不少大氣力、做了許多無用功。《規定》之所以獨設形勢分析制度,明確基層黨委不定期地對部隊思想和教育形勢、安全管理等進行綜合分析研判,就是根據部隊的建議和期盼,在總結吸納有益經驗做法的基礎上提出來的。這也足以說明,形勢分析重在綜合分析研判,這是法規強制性規定、是常態;特殊的搞好專題分析研判,這是規定中的例外、是特情。同時,《規定》這樣的羅列表述,不僅有利于統籌落實相關工作要求,而且與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為基層減負的要求相契合。因此,各級黨委機關尤其是職能部門,要切實端正工作指導,徹底糾改急于出彩而“想”出來的、導向不正而“壓”出來的、推諉扯皮而“轉”出來的、指導斷檔而“急”出來的等“習慣”做法和“閉門”經驗,把目的和手段、形式和內容、上級和下級有機地統一起來,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要強化服務基層意識,主動回應官兵關切,切實糾改路徑依賴,不得干涉和包辦應當由基層決定的事項,包括形勢分析制度的統籌安排權。要分清任務輕重緩急,多項工作善于“合流”、自身工作勇于“截流”、多頭工作敢于“分流”,讓基層有時間、有精力、有辦法去破解工作中的矛盾問題。
【作者: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教授、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