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基層建設綱要》明確:基層黨組織應當依靠和支持共青團組織和軍人委員會開展工作。開展三大組織聯建聯創是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的現實需要,是落實黨建帶群建的務實舉措,是鍛造“三個過硬”基層的有力支撐,有助于提高基層組織建設水平,推動基層部隊高質量發展。
一、理順關系脈絡,充分認清開展三大組織聯建聯創的現實意義
習主席反復強調,黨的力量來自組織,組織強則軍隊強。而基層三大組織是領導和推動基層建設的根本所在,抓住了三大組織也就抓住了基層發展的力量源泉。進入國防和軍隊建設新時代,探索三大組織聯建聯創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從歷史維度看,聯建聯創有助于密切黨群關系。中國共產黨一貫重視青年工作和共青團建設,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為黨與非黨群眾聯系的橋梁,是黨的可靠后備軍,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戰斗中,積極協助黨組織開展思想工作、宣傳鼓動工作和群眾工作,為取得革命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軍人委員會發端于“三灣改編”時的士兵委員會,是“支部建在連上”的一項重大改革,規定官兵在政治上平等、實行民主主義,明確士兵委員會在黨組織和政治機關指導下開展工作,成了黨團結士兵、凝聚軍心的重要載體,保證了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極大地增強了軍隊凝聚力和戰斗力,激發了官兵革命熱情和創造精神,并成為我軍優良傳統延續至今。不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三大組織密切聯系、整體聯動,團結凝聚廣大官兵在贏得革命勝利、推動國防建設、投身強軍改革、提升打贏能力中貢獻著智慧力量。
從政治高度看,聯建聯創有助于強固組織功能。人民軍隊一路走來,拖不垮打不散的根本就在于組織領導堅強有力,聯建聯創必須站在黨建立掌握軍隊的政治原點來謀劃推進,牢牢把握黨對軍隊絕對領導這一根本原則和制度。政治引領具有一致性,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注重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官兵、凝聚官兵、引領官兵,確保黨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牢牢掌控部隊。組織體系具有關聯性,著眼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保持和增強群眾組織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在組織設置上同步、制度落實上同頻、職能發揮上同力,既相互配合又相互促進,軍隊黨的組織體系建設更加強固。根本任務具有相同性,始終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工作主線,堅持發揚民主,帶領官兵集智攻關破解備戰難題;加強自身建設,暢通民主監督渠道,從嚴糾治基層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有效確保中心工作始終居于“中心”。
從官兵角度看,聯建聯創有助于激發基層活力。官兵有動力,基層才有活力。聯建聯創必須堅持基層至上、士兵第一,充分尊重官兵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2022年修訂頒布的《軍隊共青團工作規定》《軍人委員會工作規定》讓基層官兵更加有權利、有地位、有盼頭,基層工作更加有規范、有導向、有活力。民主權利得到保障,不論是敏感事項監督推薦還是重要事項建言獻策,關鍵是尊重官兵民主權利、維護官兵正當利益、推動部隊建設,為黨支部決策提供全面客觀的依據。聚焦備戰更加凸顯,從職能定位到工作運行,從平時活動到戰時要求,核心是凝聚官兵備戰意志、集聚官兵智慧力量,堅決完成黨支部賦予的各項使命任務。工作內容清晰明確,程序要求規范具體、方式方法靈活多樣,重點是明確權責關系、便于操作執行、確保工作順暢,讓基層群眾組織真正當好黨支部的“左膀右臂”。
二、正視矛盾問題,切實找準開展三大組織聯建聯創的梗阻堵點
習主席指出,黨的群團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只能改進提高、不能停滯不前。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基層群眾組織被輕視、被忽視、被漠視的情況不同程度存在。
權責關系不清。缺乏組織意識。有的黨支部不重視基層群眾組織作用發揮,領導和指導不力,信任和放權不夠,經常越俎代庖、大包大攬,甚至以行政管理代替組織領導,導致基層群眾組織缺地位、難作為。缺乏職責意識。有的基層群眾組織自身定位不準確,片面以行政職務定位組織作用,錯誤認為“職務低、權力弱”,只愿“唱配角”、不愿“打頭陣”,工作缺乏積極性主動性。缺乏法規意識。有的基層群眾組織對自身職責和工作內容不掌握,開展工作隨意性強,就像“無頭蒼蠅”找不準方向、抓不住重點。
隊伍抓建不實。人員選配不嚴格。有的基層群眾組織骨干推薦、提名隨意性大,只圖形式“上任”,不管能力“上崗”,導致組織空殼運轉、徒有虛名。骨干形象不夠好。有的三大組織骨干示范引領能力弱,自身素質不過硬,叫不響“看我的、向我學、跟我上”,嚴重影響組織作用發揮、組織活動開展。結構優化不到位。有的基層群眾組織書記(主任)不是黨支部委員會委員,甚至存在委員缺額不增補的問題,導致工作運行不順暢;軍人委員會未吸收風氣監督員參加,民主監督落實不好。
制度落實不嚴。工作安排隨機。有的三大組織工作無計劃、活動無安排、近期無目標、遠期無規劃,工作被動應付、想當然,落實任性隨意、無章法。工作落實隨性。有的法規制度學習不深、掌握不準,憑經驗組織活動、按習慣開展工作、靠記錄落實會議,導致該參謀的不過問、該監督的不說話、該關注的不了解、該推薦的不落實、該作為的不盡責。工作方式隨意。有的單位常年動態分散,人員集中難,落實規定難,經常是征求意見發微信、民主推薦打電話,適應形勢變化提升工作質效的管用招數不多不實。
工作質效不高。只重成績不重效果。有的片面追求工作“出彩”,以活動開展代替作用發揮,三大組織骨干忙個不停,效果卻不如人意。只看局部不看全部。有的片面追求“發揚民主”,建言獻策停留在“政治民主提意見、經濟民主訂食譜、軍事民主開會議”上,“三大民主”難以貼近形勢任務、推動全面建設。只管使用不管支持。有的聚力解決三大組織聯建聯創新情況、新問題不夠,忙于落實上級任務多、關注官兵實際需求少,給基層群眾組織交任務壓擔子多、放權力解難題少,經常是想干事沒時間沒經費、搞活動沒支持沒場地。
三、堅持守正創新,不斷提升開展三大組織聯建聯創的工作質效
堅持以黨建帶群建,是習主席關于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群團工作的一貫思想,為統籌抓好基層三大組織建設、打造新時代“三個過硬”基層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一要在組織架構上聯建,聚力打造堅強堡壘。架構合理才能保證運行順暢,聯建聯創就要處理好“主心骨”和“左膀右臂”的關系,把三大組織捆起來、聯起來,做到設置優化同步、制度落實同頻、目標任務同向,單位全面建設和戰斗力提升就會同力。組織形態“聯起來”。優化兩個群眾組織的組成形式,在嚴格選拔任用程序的基礎上,可適當擴大遴選范圍,比如軍人委員會主任既可以由本單位副職領導擔任,也可以由綜合素質強、群眾威望高的軍官或軍士擔任;在人員進退走留時注重保留骨干,確保組織建設的連續性;在人員出現空檔時及時進行補選或臨時“補位”,確保工作開展的連續性。制度落實“聯起來”。探索推進組織制度融合化,統籌安排黨支部七項組織生活制度、團支部“三會兩制一課”和軍人委員會“三大民主”落實,一體抓好學習教育、報告工作、民主評議等具體內容,這樣既可以提高效率、避免重復,也可以突出重點、兼顧全面,達到以制度落實同頻促進工作落實共振的目的。權責關系“聯起來”。既要明確責任分工也要加強工作配合,在堅持政治引領、凝聚官兵意志上合心合力,抓實黨的創新理論學習,把官兵緊密團結在黨組織周圍;在聚焦備戰打仗、服務中心大局上合心合力,帶領官兵集智攻關、破解難題,實現部隊戰斗力提升;在發揚官兵民主、保障官兵權益上合心合力,讓團支部、軍人委員會在“推優入黨”、民主推薦等環節上行使好權利,不斷提升官兵在單位建設中的參與度和滿意度。
二要在長效機制上聯動,聚力順暢組織運行。聯建聯創是一個新課題,更是長期工程、系統工程,必須著眼長效、久久為功,為促進基層全面建設注入不竭動力。建立培養幫帶機制。結合基層黨組織書記培訓,帶動基層群眾組織書記(主任)能力培訓,幫助熟悉工作程序、掌握基本方法;采取“書記幫書記(主任)、委員帶委員”方式,進行手把手教方法、傳經驗、解難題,加強三大組織互學互促,著力培育抓建明白人,進而推動部隊建設發展。建立工作講評機制。結合年終總結、基層建設形勢分析等時機,講評通報基層三大組織聯建聯創開展情況,常態剖析問題瓶頸、總結經驗成果、歸正著力重點,推進三大組織聯建聯創走深走實,切實發揮好基層群眾組織參謀助手、橋梁紐帶作用。建立獎勵激勵機制。把聯建聯創成效與“雙爭”評比掛鉤,對組織健全、制度落實、活動經常、作用明顯的單位及相關骨干,優先進行表彰獎勵;對工作開展不力、民主發揚不好甚至阻礙單位建設發展的,要進行批評教育、限時整改,情節嚴重的要依規追究責任。
三要在活動牽引上聯創,聚力助推基層建設。基層群眾組織是黨組織的“宣傳員”,是聯系廣大官兵的橋梁紐帶,只有把基層群眾組織作用發揮好、各項活動組織好,官兵的工作熱情才能調動起來,基層建設的動力活力才會持久下去。因此,開展三大組織聯建聯創必須有活動載體來牽引。讓各項活動成為融洽關系的“黏合劑”。突出“官兵一致、政治平等”這個核心,廣泛開展“尊干愛兵、兵兵友愛”和“領導關愛部屬、黨員關愛群眾、干部關愛戰士”活動,積極倡導“雙四一”落實,建立心手相連、冷暖相依、苦樂相伴、生死相托的官兵關系,凝聚形成無堅不摧的強大戰斗力。讓各項活動成為發揚民主的“穩定劑”。注重提升群眾滿意度,結合民主推薦、民主監督、民主議事,全面征求官兵意見建議,有效保證官兵行使知情權、建議權、推薦權、監督權、維護權;持續糾治基層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切實維護官兵及其家庭在福利待遇、醫療保健和休息休假等方面的合法權益。讓各項活動成為練兵備戰的“催化劑”。突出作戰和科技雙牽引、雙驅動,堅持軍事決策問計于官兵、戰術戰法求解于官兵、難題攻關集智于官兵,廣泛開展“作戰能力建設大家談”活動、召開“金點子”骨干會,提升軍事民主對打贏的貢獻率;積極組織群眾性比武競賽、崗位練兵、挑應戰等活動,建立“競爭上崗、強者優先”群眾評定機制,全方位全員額全流程練起來、爭起來、比起來,激發扛紅旗、爭第一的精氣神。
【作者單位:93658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