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在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同學們回信中,對同學們提出的“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這一體會給予充分肯定。習主席的回信啟示我們,身處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時代,青年官兵必須培養敢吃苦、會吃苦、能吃苦的精神和品質,發揚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精神,在善于“自找苦吃”中培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增強克服艱苦、戰勝艱苦、駕馭艱苦的決心和本領,積極為強國強軍事業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志從苦中礪,青年官兵要在埋頭苦干中砥礪意志品質。“自找苦吃”不是被動吃苦,而是理性認識理想與現實間的落差,主動在困難挑戰中接受鍛煉、磨練意志。當前部分官兵存在畏難情緒,不想吃苦,拈輕怕重。有的認為“吃苦就是吃虧”,貪圖安逸、患得患失;有的認為“自己不干總有人干”,看見苦活累活就繞著走;有的認為“吃苦沒必要拼命”,工作稍遇難點堵點就畏葸不前……這些都是缺乏吃苦的勇氣和毅力的表現。彭德懷曾說:“我彭德懷參加共產黨,黨給我唯一的‘特權’,就是帶頭吃苦。”青年官兵要像革命先輩那樣,主動到艱苦環境、吃勁崗位摸爬滾打、錘煉筋骨,在小事上磨品質、在煩事上磨耐心、在大事上磨智慧、在難事上磨擔當,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狀態緊抓快干,以攻堅克難、開拓進取、擔當作為的奮斗姿態投身強軍新征程。
才從苦中長,青年官兵要在攻堅克難中增強才干本領。事非經過不知難,每經歷一次挑戰就是一次人生歷練,就會收獲一筆寶貴人生財富。經歷的事越多,見識就越廣;經歷的事越難,收獲就越大,成長進步也就越快。人在事上練,才在練中生。青年官兵面臨的工作很多都是“第一次”,難免會產生畏難情緒。越是這樣,越不要怕出丑、怕失敗、怕挨批評,越應該勇敢地去面對、去嘗試;如果總想躲避,甚至打“退堂鼓”、當“逃兵”,就很難成長、成才、成功。多經事方能干成事,一個人經歷的事情越多,越利于豐富經驗、更好地成長進步。青年官兵應立足崗位穩住心神、沉在一線干在一線,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積累經驗,靜心做好小事、耐心做好雜事、安心做好苦事、決心做好難事。要多任務鍛煉、多崗位歷練,主動參與執行重大任務、參加各種重要活動,多學習處理復雜棘手問題的方法手段。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動者,莫當坐而論道的“清談客”;做攻堅克難的奮斗者,莫當怕見風雨的“泥菩薩”,在不斷經風雨、見世面中壯筋骨、長才干。
功從苦中建,青年官兵要在真抓實干中彰顯擔當作為。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從嘉興南湖的一葉小船到如今行穩致遠的巍巍巨輪,離不開一代代共產黨人披荊斬棘、乘風破浪。青年官兵應自覺“立鴻鵠志,做奮斗者”,把個人夢融入中國夢強軍夢偉大實踐,全心全意建功軍營、獻身國防、報效祖國。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青年官兵應當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始終保持志不求易、事不避難的精神狀態,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魄力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在機遇面前主動出擊,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在風險面前積極應對,在火熱實踐中為強軍事業貢獻力量,讓青春在奮斗中綻放光彩。
【作者單位:31603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