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城市軌道交通工程規模不斷擴大,資金投入、每公里造價也在不斷提高。為降低城市投資壓力,亟需對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成本開展研究。在項目成本構成中,施工成本占據了較大的比重,因此對施工過程中成本管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探討了施工過程中成本管控存在的一些問題,從加強預算、優化施工組織設計、強化人機料的管理等三個方面闡述了降低施工成本的措施,如此可減少社會資本的投入并獲取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而推動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取得進一步的發展。
一、背景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年來城市軌道交通事業也步入了繁榮期。2000年,我國僅有北京、天津、上海、廣州四個城市有城市軌道交通線,在城市化發展的要求下,2003年政府發布了《關于加強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管理的通知》后,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進入有序建設階段,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我國推出了“四萬億”計劃,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步入突飛猛進的發展階段。據交通運輸部軌道交通數據,截至2022年2月,我國共有51個城市開通城市軌道交通并投入運營,共開通城市軌道交通線路272條,運營線路長度達到8819公里。在幾種城市軌道交通工程中,地鐵造價最高,有數據統計表明,地鐵每公里造價需要6-9億元人民幣。在地鐵投資中,施工成本占據大部分比例,而地鐵施工具有環節眾多、涉及面廣、施工周期長等特點,使得施工中成本管控難度較大。而在實際施工中,同一線路不同施工單位由于管控方式不同,項目之間的成本也存在較大差距,因此可通過研究管控手段來促進施工成本的降低。本文從施工實際出發,闡述了施工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并提出了相關的控制措施,可為后續地鐵線路的成本控制提供參考和借鑒,從而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
二、施工成本管理與控制的現狀
目前施工成本管控難度面臨較大的困難,工程概算初設時施工單位尚未進場,而且在概算跟蹤中施工單位并不掌握主動權,很多漏項錯項在概算中進行修正,這導致后期的工程變更較多,從而造成實際費用的增加。
1.地鐵施工中各方地位的不對等是成本管理難度大的客觀因素。施工中主要涉及設計方、建設方、施工方,設計方一般由建設方招標產生,為了保證足夠安全,在初設時設計院會把很多設計系數取上限,而建設方關心的只是工程的進度、質量、安全文明施工情況,施工方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為追求進度,施工工期往往不按合同執行;為提升感觀效果,業主方會采取質量提升等多種管理手段。為了遵循建設方指令,施工單位不得不采取增加施工人員和機具數量、更換成本較高的施工材料等措施,這直接造成施工成本控制難度的增加。
2.施工單位對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的編寫不重視。地鐵工程是一個系統的、復雜的工程,涉及了城市拆遷、污水電力等管路遷改、交通道改等極其復雜的協調工作,也涉及地下掘進、地面沉降監測、地下密閉空間施工等內容,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科學有效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是高效率、高質量完成項目施工的重要基礎。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施工單位對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并不夠重視,僅對現有的施工組織方案模板稍加修改,內容泛泛而談,并沒有針對性,嚴重脫離生產實際。另外施工管理人員專業水平參差不齊,真正編寫方案的往往是經驗不足的技術員,對項目工程整體缺乏全面考量,缺乏切實有效的施工進度、成本的控制措施。在施工時一線管理人員對施工組織方案并不熟悉,且有時存在以包代管等情況,現場管理人員對勞務隊伍的掌控能力不足導致無法按圖按計劃施工。施工現場的作業完全脫離施工組織設計方案,這些都會導致很多不必要的開支,不但極大地降低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質量,還增加了施工成本。
3.施工過程中材料、機械計劃不足,管理滯后,間接費用超支嚴重。施工成本中,材料如混凝土、鋼筋等費用占據了成本的大頭,而由于受內部如環保督察,外部如國際市場原材料供應等因素影響,混凝土和鋼筋價格波動頻繁,因此材料成本控制難度極大。由于生產任務繁重,施工機具養護和檢查工作不到位,以及高強度、不間斷的超周期作業,使施工機具的壽命大大縮短,設備更換和維修也導致施工成本增加。
三、地鐵施工成本控制與管理建議
1.構建成本控制體系,加強預算管理。①重視施工過程中的成本管控意識。加強財務工作宣貫和交底,合理估算制定基礎目標責任成本和獎懲制度,可采取一定的激勵手段使成本管控和職工收入相關聯,從而提高管理人員特別是一線管理人員的積極性,通過多種措施使成本管控意識深入基層,充分激發員工的創造性,使成本意識深入人心,從而形成節本降造的氛圍。②制定各項成本控制措施,并嚴格管控狠抓落實。通過統一化和標準化各類非生產性開支,捋順項目成本管控工作流程,定期開展財務大檢查,切實提升成本管控水平。在保證項目前期上場工作正常運轉的前提下,過程中嚴格把控,嚴格落實各項既定制度,督促成本管理制度落地執行。③夯實基礎數據采集工作,在生產中做實各項成本統計工作,基礎數據做到真實可用。數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真實的數據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而實際施工中出于各種原因存在數據虛報、夸大材料使用數量的現象,因此必須嚴格按生產實際做好數據的記錄。還要抓好財務人員培養工作,增強專業素養,提高對數據的分辨能力。④在分析數據的基礎上,制定切實有效的預算管理制度,嚴格管理各項經費的開支。首先分解成目標成本數據,然后列出具體項目的預算數據,并根據工程進度對預算數據不斷會審修訂。所有列支必須在預算的基礎上進行,各項資金做到集中審批和管控,保證每一環節施工項目的成本均控制在相應預算之內。定期向職能部門公布開支和列支情況,督促工程部門形成節約意識,進而實現成本控制目標。⑤做好創優報獎工作,通過各種獎項的申報,一方面可以提高項目的影響力,增強競爭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履約考評中增加績效,爭取獎金,降低生產成本。
2.加強施工組織設計優化。①科學策劃,統籌安排,制定有效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在項目上場前,根據工籌節點,對項目進行整體梳理、工序安排,在有限的工期內科學組織各種資源,合理安排板塊澆筑和交通道改以及管線拆改間的關系,避免在施工中出現工作面占用、材料場地占用等問題,減少重復施工和返工等資源浪費。在工籌梳理的基礎上統籌物料到貨時間,全面考慮物料場地和通道,嚴禁無組織亂堆亂放。合理安排工序,使上下銜接行成流暢、高效的工序,改善施工流程和施工工藝,按照合同和節點要求妥善組織足夠的人、機、料進場,保證施工協調性、平衡性和流水性,減少突擊搶工。另外還要進行成本測算、預決算,對增收節支實行嚴格的控制與考評,避免施工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工程進度拖延問題與成本損失問題,將施工組織設計貫穿到施工過程中的方方面面,有序施工降低成本。②從技術上對施工工藝開展研究,完善施工規范,加強管理人員和組織設計人員的成本控制能力和管理水平,開展多種方式的培訓、講座和經驗交流等活動,增強項目人員的專業素養,提升對項目成本的掌控能力,從技術上保證整個項目符合成本預算要求,為施工成本的管控提供有力保障。
3.增強對施工隊伍、施工材料和機具成本的管控能力。①加強對施工隊伍的管理,施工隊伍是整個工程的末端執行者,他們的水平和經驗直接影響工程的施工質量、效率。有些勞務人員安全意識不足,施工中會發生一些安全事故,這也會導致額外的、較高的工程外成本,因此加強對施工隊伍的教育,提高他們的專業水平,落實項目安全文明施工也可以減少施工成本。②優化材料采購環節,加強對市場調研和預判。例如水泥、磚等材料受國家政策影響較大,在冬季受環保影響水泥減產會造成供應困難。因此應在適當的時機加強對原材料的采購和囤積,優化材料采購方式,減少零星采購,通過集中采購爭取更多折扣。合理利用項目場地建立倉儲,減少倉庫成本。通過協調供應商的供應流程,優化施工材料的調度、供應計劃、使用流程和價格結算。加強對材料驗收和材料質量的把控,減少由于規格不符、質量不符等情況造成的經濟損失,做好材料的入庫驗收與保管工作,提升材料周轉速度,降低物料損耗,從而降低材料成本。③嚴格管控施工機具的采購和使用成本,施工中涉及的大型設備如盾構機等,施工單位可根據自身需求和發展情況,確定自購或者租賃方式來降低成本。根據設備使用狀態和使用需求,科學制定設備管理方案,提高設備利用率,從而使施工效益最大化實現成本控制目標。還要加強對設備管理人員的培訓,加強設備的日常保養和檢修工作,改善大型機械的使用情況,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降低機具成本。
四、結語
成本管控是一項系統和復雜的工作,本文探討了施工過程中成本管控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從加強預算、優化施工組織設計、強化人機料的管理等三個方面論述了降低地鐵施工成本的措施,可減少社會資本的投入并獲取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進而推動地鐵項目工程取得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