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建筑企業逐漸認識到了縮減成本這一市場競爭方式,并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轉移到控制企業精細化成本方面,不可否認的是,當前整個建筑行業存在著管理方面的問題有待解決。因此,建筑行業不僅要將安全作為發展和生產的前提,也要盡可能降低自身的成本,從而更好地推動本企業的發展。
一、工程概況
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X號線X期工程XXX工區標段,暫定合同額12.6億元,合同工期:2020年8月至2025年2月。用地面積約93650㎡,總長約1060m(包括出入場線380m),主要包括:綜合樓、運用庫、咽喉區、出入場線(明挖段、暗埋段)。該項目采用三種計價模式,出入場線明挖段采用清單計價模式,出入場線區間暗埋段、上蓋物業開發平臺投影外的土方,道路,樁基,承臺地梁等采用概算計價模式,上蓋物業開發平臺工程,包括土石方、基礎、墩柱、梁板、防水、公共管溝、路基路面工程等以及前期工程采用預算計價模式。而本次工程遇到的重難點主要是房屋拆遷工程數量較多且時間較為緊迫,要在規定的工期完成任務且所處的位置具有復雜地質的巖溶。并且從工程量的角度來講,結構單元多,因此所承受的施工風險和協調難度也就會增大。總體來講,需要進一步對于本次施工進行精細化的成本控制以更好地完成任務。
二、建筑企業精細化成本管理
1.成本管理目標。在進行精細化成本管理的過程中,要將施工項目的總體成本進行層層細化,之后才能進行標準化和精細化的分析。整個過程都是以精細化為前提的,這個過程不僅包含了考核以及控制和預算等方面的內容,同時也涵蓋著成本的分析。在新常態的時代背景下,建筑企業只有不斷優化成本管理的方式,才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進一步將經營成本和生產成本控制,從而提升企業的利潤空間。綜上所述,建筑企業精細化成本管理的最終目標便是通過較為明晰的分工以及具有調理的權責分配,從而保證施工的安全,并在可以控制的范圍內進一步提升企業的利潤空間,使企業能夠進行可持續健康發展。
2.成本管理難點。本文主要將建筑企業施工工程分為四個階段,對于每一個階段提出不同的成本控制難點。首先,在最初的決策階段為上場評判策劃,主要是對于施工的計劃進行制定,以及現場勘察,這一時期要嚴格對于整個階段的成本支出進行控制,只有在這一階段制定一個較為可行且科學的方法,才能使接下來的成本控制起到良好效果。第二階段為施工圖預算成本控制,這一時期主要是根據整個工程的狀況設計出相應的圖紙,這一時期的每一個步驟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今后的施工如何進展,所以對整個工程的質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簡言之,這一階段是精細化成本控制的中心環節。第三階段為成本控制階段,這一階段要使成本都能夠在有效的預算之內。第四階段為竣工收尾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是驗收整個工程的成果。
3.成本管理探析。①上場評判策劃成本管理探析。為貫徹落實公司工作指導方針,使公司能夠超前掌握項目綜合運行狀況,項目上場三個月內,根據現有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X號線X期工程XXX工區標段清單進行分析,以深圳市周邊市場價格核算成本,從分析中可看出目前分部分項存在虧損的為土石方工程,潛虧項目鉆孔灌注樁。針對該項目中存在明虧,分析明虧成本,發現存在明虧工序成本土方外運;因合同范圍內的碼頭吞土量不能滿足實際要求,合同運距與實際運距不一致,導致土石方虧損率達21%;通過勘察現場,深入分析,研究方案進行二次經營創效,原方案停車場綜合樓及運用庫拆遷清表后,從外部進場回填土方,現調整方案從停車場咽喉區開挖土方內部倒運至綜合樓及運用庫回填區,減少土方外運方量,減少虧損。灌注樁一般收益率達15%左右,該項目灌注樁收入偏低,考察地質,分析套價定額,發現套價定額設備(回旋鉆機)完全不能滿足現場,成本使用設備為旋挖鉆機,價格存在設備差異,我部后期將根據項目施組、專項方案以及實際設備進場報驗單調整對上單價,增加收益。另外利用周邊設施優勢,中標后延用原項目臨建設施,縮短進場時間,加快前期施工進度,節省臨建建造費用。
②施工圖預算成本控制探析。施工圖預算成本從兩部分控制:工程量與單價。在施工設計圖紙下發一個月內,完成工程量計算工作,結合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X號線X期工程XXX工區標段分析,并與業主下發的概算工程數量進行對比,根據當地概算結算要求,結算工程量包干,允許工程量偏差在合理范圍內,減少工程數量偏差的虧損;項目上場之后4~6周內完成實施性總體施工組織設計,根據現有施工藍圖,編制專項方案,梳理該項目概預算單價,是否套用合理,常見問題重點分析如下。
在挖一般土、石方的預算項目中,存在的問題是按合同暫定的臨時裝船點離項目最近的棄土裝船點30Km計算土石方運距。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重新研讀合同條款,確定運距最長不超過35Km,并在整個過程中收集有關棄土和石頭運距線路的信息以及棄土和石頭的倒置發票等相關資料,以便在結算時調整運距。這將導致費用的偏差,預計土方的費用偏差是9.09元/m3,石方的費用偏差是14.99元/m3。另一個問題是,現在土方外運全部采用的是新型全密閉式智能泥頭車運輸土方Ⅴ柴油發動機。我們應該根據現場實際運輸車輛的報驗,考慮采用一半純電動的泥頭車運輸和一半柴油發動機的泥頭車運輸,并在過程中收集現場影視照片以及設備報監資料,以便在后期調整價格。預計這將導致費用的偏差,預計為25.13元/m3。而在石方爆破中,目前的做法是套用液壓巖石破碎機定額。我們需要根據當地發放的爆破文件通知、專項方案以及實際的施工情況,改為采用微差控制爆破。預計這將導致費用的偏差,預計為30.86元/m3。
在泥漿護壁成孔灌注樁的預算項目中,存在的問題是灌注樁土方運輸計算方式,按30%的泥漿外運和70%的一般土外運計算。應根據建筑定額說明,灌注樁成孔的泥漿(泥渣)外運工程量應按成孔體積(含空樁)以m3計算。預計這將導致費用的偏差,預計為97.29元/m3。
在承臺及地梁的預算項目中,存在的問題是開挖承臺及地梁僅套用機械開挖定額。應根據建筑定額說明要求,挖溝槽、基坑土方工程量,另按機械挖土方量的6%附加人工挖土。預計這將導致費用的偏差,預計為3.04元/m3。另一個問題是地梁基礎僅套用基礎、基礎梁混凝土輸送泵,這不合理。應根據施工設計藍圖要求,先施工墊層,再做基礎梁。預計這將導致費用的偏差,預計為129.69元/m3。另外,樁承臺基礎膨脹劑套用市場價格不合理,我們應該根據當地政府物資采購平臺,按材料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預計這將導致費用的偏差,預計為80元/m3。
在滿堂腳手架的預算項目中,存在的問題是滿堂腳手架的搭拆與使用按基本層5.2m以內計算,這不合理。應根據施工圖紙以及專項方案,滿堂腳手架的搭拆與使用實際是9m,且還缺少定額安全網、靠腳手架安全擋板、防護架等。預計這將導致費用的偏差,預計為281.76元/m2。
③成本控制探析。從根源上來探究,可以發現這些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是由經理人員缺乏相關經驗和職業素養等問題所造成的。一些工作人員在使用或管理的過程中較為松散,操作不夠科學。例如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X號線X期工程XXX工區標段的地下連續墻工程,項目為了能夠盡快地完成任務,在選擇工人時會受到一些社會環境方面的制約,不可避免地去選擇沒有工作經驗的勞動隊伍來進行管理以及建設,導致混凝土超灌量大于設計圖紙量(材料額外損耗),且質量問題無法得到保障,后期主體結構施工額外產生堵漏費用,另外施工過程中產生泥漿外漏,污染交叉工作的其他隊伍,根據合同安全文明施工要求嚴格執行當地的“7個100%”,將額外產生安全文明施工費用,該項目的地下連續墻工程收益率由33.49%降至5%左右。根據工程實際出現以上問題的根本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項目管理鏈較長導致整個管理過程中權責不夠明確;其次項目經理沒有與時俱進地補充專業的管理知識,具有經驗主義的思想,不愿意接受新的事物和新的方法;最后人員素質有待提高,為節約管理成本而不擇手段地選擇廉價勞動力,導致工程的質量無法得到根本保障。
④竣工收尾階段探析。項目竣工結算包括兩個部分工作。第一部分是勞務分包工程完工后,項目部對分包商的結算;第二部分是對業主竣工結算。該項目分包商完成合同工程后,須三個月內完成分包商的結算工作,以便建立工程量對比制度(施工圖紙工程數量與對下驗工計價工程量對比),尤其注意該項目的復雜地質的巖溶,巖溶處理屬于地下隱蔽工程,如資料不齊全將導致過程已計價工程量按現有資料進行審減,如對下工程量與對上工程量偏差較大,而物資人員管理不善統計不齊全導致報監材料僅考慮與對上施工設計藍圖一致,后期水玻璃、水泥等材料購買發票、報監資料、對下工程量均不一致,當地財審將按最少工程量進行核減。項目物資采購部作為整個工程主要的成本來源,應當進一步加強這一步驟的精細化管控。而一些缺乏職業道德的企業為了能夠縮減成本出現偷稅漏稅等現象,這就需要相關企業能夠進一步加強對于合同的管理,重視對于企業物資發票的管控,注重對于稅務抵扣的主體核實,使得每一筆賬戶都能夠找到負責人,建筑企業也要注重對于供應商的篩選。供應商不僅要有誠信的品質能夠保障企業的物質來源,還要選擇具有資質且物資質量優質的企業作為長期的合作對象。最后也要持續優化企業的層級結構,加強企業的上下游之間有效和頻繁的溝通,減少日常交流的疏漏。
三、結語
新常態的社會背景下為我國建筑企業精細化施工和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前景,但同時也接連不斷地出現一些問題。因此,要進一步營造一個良好的建筑發展市場,完善精細化成本管理的模式并探尋更符合企業發展實際的管理成本方法,進而在建筑企業中得到普及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