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供電局通信中心(以下簡稱:通信中心)作為廣州供電局主網運行單位,承擔著廣州電力通信網規劃、建設、運行、維護和管理職責。通信中心堅持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運用黨的創新理論錨定工作航向,構建“四聯四領三同步”工作舉措,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持續轉化為業務工作的動能和效能,打通基層黨建的“最后一公里”,讓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在融合發展中互相促進。
堅持以四聯機制抓制度強基礎
黨的理論方法與業務協同聯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精準把握黨建和生產經營的最佳融合點。一是堅持問題導向。做好調查研究“基本功”,對通信中心黨總支成員、支部書記、支委、黨員等75名員工進行訪談,對全員開展問卷調查,確定問題清單。二是堅持抓主要矛盾。聚集通信支撐及服務保障能力與各專業持續增長的數字化轉型需求之間的矛盾,錨定通信中心“以業務需求為導向、以科技創新為驅動、主動高效提供通信支撐”的工作航向。三是堅持系統觀念。不斷完善黨建與經營業績同步述職、同步評價、同步考核機制,促進黨建與生產經營雙向融合,發揮好考核指揮棒作用。
星級班站所與標桿黨支部聯創。將星級班站所評價標準與標桿黨支部“四強四好”標準逐項匹配,同題共答。一是瞄準標準融合。將黨支部建設“不規范就是不合格”的理念與生產業務“一切事故都可以預防”的生產標準相融合,將“提質增效保安全”作為常設議題,強化“黨建+安全”工作模式,從源頭保證黨建工作與班組安全生產目標的同步落地。二是瞄準能力融合。充分發揮黨組織“傳幫帶”作用,在主題黨日中開展技術培訓,在生產現場分享政治學習感悟,實現政治學習、技能學習同步開展。以人才培養“目標清單”和“責任清單”為抓手,將黨務能力提升作為人才清單的重要內容,推動黨建與業務能力“雙培養雙提升”。三是瞄準工作融合。把生產領域難點痛點納入支部的工作重點,將攻關創效的成果納入黨員評先評優的考核要點,實現黨建和業務目標雙向推進。
黨建與生產經營數字化聯動。發揮黨員突擊隊等黨建載體作用,全面推動業務、人資、數字化之間的有效協同。一是數字賦能業務發展。全網創新運用“數字電網通信一張圖”,將黨建管理、通信專業融入其中,實現電力通信全業務鏈條的協同、穿透和共享數字化管理。二是構建數字化戰略人力資源模型。從項目管理能力、通信技術運維能力、創新能力、黨員先進性等7個維度探索建立人才模型,在任務分配環節通過數字化方式實現業務和人員的精準匹配。三是數字賦能內部管控。創新應用“部門任務書”,將通信中心所有指標任務統一納入“部門任務書”進行管控,實現填報-督辦-考核評價聯動,大幅提升內部督辦管控效率。
黨政工團聯動關愛員工。通信中心連續兩年開展“520員工關愛”活動,圍繞職工素質提升、身心健康、權益保障等方面,全方位關心關愛員工。在職工素質提升方面,強化黨建帶工建,創建廣州局首個廣東省女職工創新工作室示范點——陳昌娜創新工作室,創新成果先后獲得省部級、行業級獎勵21項,市局級獎勵46項。在身心健康方面,舉辦通信中心文化藝術節,通過“三分鐘讀懂一本書”、紅色經典歌詠比賽、體育節等活動,增強員工凝聚力。開展“凡人微光”專題宣傳,展現通信中心人物、團隊攻堅克難的范例故事,提高員工榮譽感。在權益保障方面,通過工會主席接待日、職工代表巡視、“點亮微心愿”圓夢活動等方式,解決60余項員工急難愁盼問題,提升員工幸福感。
堅持以四領活動抓隊伍強技能
思想領航,下好統一思想“先手棋”。一是通過專題研討沙龍、“聲動黨課”、實地走學、思維引導等方式,使黨的理論知識故事化、形象化、生活化,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二是強化對青年、中年、年長員工分類施策,針對不同年齡層次員工的不同需求,“對癥下藥”地開展工作,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溫度。三是強化用戶思維,打造新聞傳播矩陣、電力通信展室,以可見、可感、可互動的傳播新方式去做好文化宣傳,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質效。
書記領路,充分發揮“頭雁”作用。按照“重實效、有特色”的原則,圍繞基層黨建工作中的熱點難點,推動書記項目落地見效。例如:在保底通信網工程建設項目中,由支部書記擔任項目經理,牽頭解決問題20余項,工期縮短近20%,有效解決了通信設備關鍵芯片“卡脖子”難題。針對“解決廣州配電網網架薄弱短板問題”,成立書記項目,組建應急通信優化柔性創新團隊,選取從化區鰲頭鎮洲洞村山區典型配網通信覆蓋盲區實地勘查測試,解決了從化北部山區公網通信信號弱的問題。
支委領跑,有力彰顯“排頭兵”形象。深化“黨支部-支委-黨員責任區”三級聯動機制,落實“一班組一支委”,通過支委樞紐作用,推動基層工作質量提升。一是抓好“黨建+創新+人才”深度融合,支委帶動黨員攻關,牽頭2項公司重點項目和課題、1項團體標準編制,申報9項廣州局科技項目指南,有力提升了員工創新能力。二是支委帶頭提升技能,圍繞“如何將黨建載體做深做實”等方面開展微黨課、黨務公開課學習,并有4名支委被聘為廣州局內訓師。
黨員領先,讓先鋒模范吹響“沖鋒號”。推行“支部+網格”治理模式,在黨員責任區實施任務“揭榜掛帥”,由黨員帶頭攻堅克難,確保重點任務圓滿達成。例如:在通信調度運行工作中,從通信網絡的監控是否到位抓起,組織黨員梳理制定典型告警自動派單規則237條,近三年實現通信網絡監視“零錯漏”。在全局通信專業聯合培養中,打造通信專業特色,主要選派黨員業務骨干擔任導師,以“理論+實踐+課題”形式,與學員共同破解廣州局配網光纖建設難題。
堅持以三同步原則抓組織強基層
黨建與業務同步謀劃。通信中心將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一是全員共同編制“黨的二十大與我”學習貫徹思維導圖,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到員工本職崗位要求中。二是引導員工將崗位工作同上級重大決策部署、建設標桿供電局的戰略目標緊密結合,不斷提升員工政治站位,增強使命感和榮譽感。三是在承接創建全國領先標桿供電局工作中,圍繞11個關鍵指標、70個項目載體,同步制定黨建引領通信專業標桿建設五項舉措(打造精品書記項目、強化黨員突擊隊作用、完善黨員責任區/安全區設置、黨員+群眾聯保幫帶、支部聯建共建),通過行之有效的黨建載體落實上級決策部署。
黨的基本組織與班組同步建設。堅持一切工作到支部,推行“一部門一支部”,黨員覆蓋全部一線班組。一是研究制定議事清單6份,落實黨總支及黨支部對重要事項的指導與引領作用。二是由部門主要負責人擔任支部書記,把一崗雙責落實到位。近兩年,通信中心將5名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班組骨干調整到支委崗位上,進一步優化支委班子。三是創新“一表一課雙交叉”工作機制,促使支部書記當好“翻譯員”,將上級各類工作“翻譯”成黨員“只看一張表、一看就懂”的月度《支部黨建工作一表通》;當好“教練員”,通過共享式學習開好雙月一次的“支部公開課”,讓支委履職能力強起來;當好“監督員”,推行月度支部內、季度支部間雙交叉研判,并按季度開展重點問題專項治理,讓全過程閉環管控嚴起來。
黨建與業務資源同步配置。一是通過“三重一大”議事決策將人財物等資源向一線班組傾斜,近一年以公開競聘方式新增了17個生產崗位重要人員、新增班組工程車7輛、為生產班組配備新型光纜聲納儀等“崗位利器”。二是搭建“4+3”通信人才培養金字塔體系,建立了育苗、選苗、墩苗、用苗的螺旋階梯式人才培養模式,發布通信中心人才培養舉措30條,通信技術技能專家同比增長29%,累計16名員工榮獲國家級和省部級技術能手、青年崗位能手稱號。
(責任編輯:伊 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