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是國有經濟發揮主導作用的骨干力量。對于國有企業而言,履行社會責任更是與生俱來的使命。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采油八廠(以下簡稱:采油八廠)身為能源央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已連續11年針對陜西省榆林市定邊縣張崾先鎮學校開展志愿幫扶活動,并形成了“蕎麥花”志愿服務品牌。本文將對“蕎麥花”品牌的形成背景、建設路徑、取得的成效進行介紹,并在此基礎上對進一步做好“蕎麥花”品牌建設提出建議,助力采油八廠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蕎麥花”品牌的形成背景
定邊縣張崾先鎮學校地處陜西省榆林市,四面環山,遠離城市,交通不便。2012年,學校只有教學班7個,教職工16人,學生81人。由于陜北地區多旱,耕種收入微薄,學生父母大多外出務工,在校學生多為留守或單親兒童。在得知學校財政狀況不佳,幾乎為全國最貧困公立小學的情況下,采油八廠決定針對張崾先鎮學校開展志愿幫扶活動。在廠團委統籌部署和指導下,青年志愿服務團隊就張崾先鎮學校現狀,制定針對性極強的幫扶政策及方案,精準開展志愿幫扶活動,并由此形成了采油八廠 “蕎麥花”志愿服務品牌。截至2023年,張崾先鎮學校教學環境財政狀況得到大幅改善,學校的教學質量得到了較大的提升。志愿幫扶活動幫助更多的學生通過學習走出大山,改變了人生軌跡。
“蕎麥花”品牌的建設路徑
采油八廠在建設“蕎麥花”品牌的過程中,注重利用本企業自有的資源,制定一對一的服務策略,把志愿服務活動落到實處,以志愿服務實現幫扶目標。
注重團隊建設
采油八廠注重建設一支專業的志愿服務團隊,為學校提供有針對性的幫扶支持。廠團委通過集體報名、個別發動等方式號召青年員工參與其中,組建了一支青年志愿團隊,打造起青年志愿服務品牌,把青年志愿者活動作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載體。截至2023年,采油八廠志愿服務已形成一支近50人的團隊,扎實開展各項志愿幫扶活動。志愿者們傳遞愛心、傳播文明,將關懷傳遞給張崾先鎮學校,十一年如一日,在深山油區播撒希望,履行關愛貧困兒童的社會責任,用實際行動踐行公益精神,奏響了企業青年文明號的華彩樂章。
加強機制建設
一是注重制定長效的組織領導制度。把對學校的幫扶當成企業的重要工作,納入企業重大事項管理,形成部門共同發力的聯合機制。堅持“團委主導、廠部聯動、專項開展”的原則,建立健全志愿服務體系,達到推進志愿服務工作的目的。二是注重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將志愿幫扶活動作為一項文化工程來抓。從捐贈圖書、教具、生活物資等單一幫扶形式,發展成“愛心課堂”“愛心結對”“同聲共讀”等形式多元的互助活動,逐步形成了以“蕎麥花”為精神指引的幫扶文化。不論志愿者隊伍如何變化,這種精神文化始終得以傳承,影響著更多年輕人。三是搭建特色幫扶體系。形成以廠黨委、廠工會、廠團委為基礎的企業志愿服務組織體系,廠團委在此基礎上協調各級團組織組建志愿服務團隊,統一管理各級團組織,各級團組織負責各志愿者服務小隊的人員管理,實現了志愿服務組織條塊結合、相互支持的工作格局。
強化專項資金支持
采油八廠在幫扶張崾先鎮學校期間,每年都從企業資金中安排專項資金,用于對學校的幫扶支持,累計幫扶貧困學生1243名,贈送文具1100余套,各類書籍2400余冊,以及桌椅、被褥、防疫物資等共計價值60余萬元。在采油八廠團委的統一組織安排下,志愿者在每年3月、6月、10月分別圍繞學雷鋒月、六一兒童節以及入冬慰問展開幫扶活動。除此以外,在學校相關設備設施不足的情況下,還向學校捐贈急缺物資,學校教學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教育環境變得更好。受到幫扶的學生中,累計有46名學生成功走出大山、考入大學。
“蕎麥花”品牌的建設成效
采油八廠開展“蕎麥花”志愿服務品牌建設以來,通過志愿幫扶活動既真正幫助了當地群眾,也彰顯出企業的社會責任,為企業形象的提升奠定了基礎。
服務對象被社會廣泛關注
在項目開展前期,通過廣泛宣傳讓更多人了解了張崾先鎮學校的困境。志愿者們十一年如一日,履行關愛貧困兒童的社會責任,用實際行動踐行公益精神。如今,這一善舉受到地方政府和各級媒體的高度關注和贊揚,吸引不少本地企業和個人參與到幫扶中來,真正形成了企地“一家親”“一盤棋”的和諧共創局面。
志愿服務團隊做大做強
隨著“蕎麥花”志愿服務品牌的建設,企業志愿服務活動規模不斷擴大,平均每年開展活動6次,參與志愿者超過100人次,服務對象約150人,志愿服務總時長超2400小時。企業志愿服務精神獲得了地方百姓的認可和當地政府的肯定,在為社會創造價值的同時,也彰顯了石油青年扎根高原、服務社會、服務發展、構建和諧油區的毅力和決心。
推動志愿服務新模式形成
采油八廠助學扶貧項目開展以來,青年志愿團隊結合工作實際,不斷創新志愿服務模式。一是以青年志愿者為主體,動員全體團員青年廣泛參與,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愛心志愿活動。二是充分利用石油行業優勢,利用石油工業資源為學校建立圖書室、維護校舍、改善熱力系統、保障供暖,還利用企業即時通訊工具及時進行活動通知和安排活動。三是結合中國石油鐵人先鋒平臺開展團青業務中的志愿者管理。
企業的社會認可度不斷提高
近年來,采油八廠依托媒體宣傳,“蕎麥花”扶貧助學幫扶項目事跡被頭條新聞、西安發布、陽光網、鐵人先鋒等媒體報道。拍攝的志愿者十年幫扶專題紀錄片《最美的遇見》,點亮了志愿者文化品牌。2022年6月19日,“蕎麥花”青年志愿者關愛留守兒童扶貧助學項目被共青團陜西省委和陜西省青年志愿者協會評為2021年度“優秀青年志愿服務項目”。
進一步加強“蕎麥花”品牌建設的對策
采油八廠經過11年的努力,已經形成了成熟的“蕎麥花”志愿服務品牌,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推動了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在未來,采油八廠需要進一步發揮好“蕎麥花”品牌的引領作用,持續幫助企業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強化志愿服務長效機制建設
一是要加強志愿服務能力培訓,結合休息日、工閑期開展志愿服務技能培訓;結合志愿主題論壇、講座等,開展志愿精神和理論培訓;結合各基層青年人才培訓班、團青干部培訓班等,開展團隊管理和活動策劃培訓,提升青年志愿者服務意識和技能水平。二是完善志愿激勵機制。根據青年“號、手、崗、隊”評選要求,將評優評先向青年志愿者優秀代表傾斜,通過激勵表彰,強化引領示范作用;依托志愿服務大數據,結合志愿服務時長統計,實行青年志愿者“積分制”,積分可兌換廠團委各項文創產品,進一步提升青年志愿者獲得感。
推動志愿服務項目更加優化
一方面,企業要注重通過調研收集志愿服務的需求,通過志愿服務者實地走訪、與本地民政部門和農業農村部門建立聯絡機制等方式,了解志愿服務的實際需要,策劃有針對性的志愿服務項目。另一方面,企業應當注重志愿服務項目創新,將愛心助農、送科技下鄉、環保宣傳等形式運用起來,讓志愿服務由過去的“物質服務”向“精神服務”轉變。
打造志愿服務新格局
要注重加強和行業內外各單位、政府等合作,借助外界力量,完善運行機制,構建組織間的資源共享體系。只有堅持成果共建共享的志愿服務價值追求,建立區域聯建的志愿服務參與機制,堅持志愿服務資源整合,完善志愿服務條件保障,才能促進志愿服務提質量、出水平、上臺階,真正把本企業的志愿服務做成影響力更大的志愿服務品牌,以此來進一步推動企業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
(責任編輯:伊 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