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對國有企業而言,思想政治工作是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化解矛盾、提升素質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大青年職工是國有企業的生力軍、突擊隊,是促進發展的新生力量,只有做好青年職工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更好地激發他們創新創造的活力。面對新時代的新要求,國有企業加強和改進青年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落實教育內容,創新工作方法,準確把握青年職工的思想動態,提高青年職工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從而凝聚青年職工的智慧和力量,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提高政治站位,把穩思想之舵
旗幟鮮明講政治。國有企業要堅持引導青年職工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增強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引導年輕干部不斷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心懷“國之大者”,堅定不移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向黨中央決策部署看齊,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強化理論武裝。引導青年干部把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修課”“必修課”, 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力求強讀強記,常學常新,讓理論武裝往深里走、往實里走、往心里走,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掌握運用理論方法。引導青年職工自覺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正確解答在理想和現實、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等方面遇到的思想困惑。引導青年職工立強黨之志,把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的事業;立成事之志,以“少年心事當拏云”的勁頭,服務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
落實教育內容,補足精神之鈣
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國有企業要重點通過“四史”教育等,增進青年職工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以紅色文化教育為主線,帶領青年黨員參觀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引導廣大青年黨員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賡續紅色基因,筑牢信仰之基。利用標語、宣傳欄、文化墻等陣地,通過記誦競賽、主題演講等形式,扎實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入行。
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結合行業特點,教育和引導青年職工干一行、愛一行,自覺擔負起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把個人的理想融入企業發展之中,做新時代的建設者和創造者。組織開展中華文化經典誦讀、文史知識競答等活動,讓青年員工在學習中增長人生智慧,陶冶人格情操。引導廣大青年職工立足本職、勇于擔當,凝聚力量,在企業高質量發展中建功立業。
加強企業文化教育。一是要深刻感悟企業精神,突出文化引領力,善于挖掘和提煉獨特的企業文化元素,讓企業文化深入人心。如:中國鐵建通過深入挖掘企業蘊含的紅色文化資源,將其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鮮活教材,教育和引導青年職工發揚“逢山鑿路、遇水架橋”的鐵道兵精神,弘揚鐵道兵文化,以企業精神激發新時代青年職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不斷激勵青年職工砥礪前行,從而在企業內找到職業認同感、歸屬感。二是要培育選樹先進典型,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帶動作用,通過評選勞動模范、青年標兵、業務能手等,樹立企業精神標桿。如:中國鐵建積極號召青年職工向新時代鐵路榜樣馬小利等先進人物學習,學習他扎根一線、埋頭苦干、攻堅克難、勇于創新的勞模工匠精神。三是適時開展“企業要發展、我該怎么辦”等主題實踐活動,引導廣大青年職工積極投身于生產建設一線,把自己的成長投身到企業發展中,把人生的價值體現到勞動創造上。
加強崗位成才教育。一是講好崗前“第一課”。利用青年職工新入職的契機,使其充分了解崗位性質、晉升機制、企業文化、職業前景等知識,為其職業規劃指路引航。組織開展“育新計劃”,為其配備“思想導師”,幫助他們盡快適應和融入企業,樹立良好的職業觀。二是開展崗位練兵活動。加強日常業務培訓,提升業務技能,鼓勵青年職工進行學歷提升,不斷提升個人知識儲備。積極開展“師帶徒”活動,抓實崗位練兵活動,幫助青年職工在崗位上迅速成長。三是培養優秀青年職工。選拔工作積極、思想上進的團員青年到重點崗位進行鍛煉,提高業務能力、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鼓勵團員青年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及時吸納優秀青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創新工作方式,優化育人之策
創新工作載體。國有企業要堅持以活動為載體,有針對性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充分利用國慶、元旦等重要節日策劃開展經典誦讀、知識競賽、勞動競賽、專題講座和志愿服務等主題活動;抓好企業陳列館、圖書館等建設,建立“職工書屋”等文化陣地,開展紅色文化等特色鮮明的文化活動;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宣講,采取先進典型巡回宣講等方式,深入項目和班組開展面對面宣講,增強思想政治工作引領力。
創新工作媒介。發揮新媒體的平臺優勢,充分利用互聯網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現代化路徑,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傳播力和影響力。綜合運用企業網站、企業內刊、微信公眾號、QQ群等媒介,以攝影圖片、短視頻、網絡直播等多元化方式開展微宣講,讓勞動模范、大國工匠等典型人物現身說法,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創新工作方法。加強企業與屬地高校聯建共建,主動依托當地高校等優質教育資源,組織開展青年干部素質能力培訓班,積極探索創新校企合作模式和內容,重點圍繞理論學習、人工智能、現代管理學、領導力提升等內容,深入開展咨詢服務和培訓提升工作,為企業發展賦能助力。結合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加強青年思想動態分析。組織開展“我為青年辦實事”活動,在“職工之家”設置圖書角、健身房,開展志愿服務、單身聯誼等系列活動,為青年解決職業發展、婚戀交友等急難愁盼問題,最大限度激發青年職工的工作積極性。
完善考評機制,實現制度之治
健全考核評價體系。國有企業要結合實際,完善制度機制,建立科學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評價體系,要將思想政治工作納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當中,納入黨政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內容,把“軟指標”變成“硬約束”。針對青年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建立工作清單,完善考評細則。同時,要建立政工干部人才數據庫,暢通政工干部交流、晉升渠道和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工作,不斷優化政工干部考核評價體系。
加強考核評價過程督導。加強對各級黨組織抓青年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監督檢查,落實黨組織的主體責任、領導責任,將思想政治工作年度考評結果與績效考核掛鉤,與干部選拔任用相結合。
優化考核評價問責機制。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辦法,建立工作獎懲機制,從德、能、勤、績、廉等方面全面客觀評價政工人員的工作情況,做到獎勤罰懶、優勝劣汰。要加強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業務工作雙融合、雙促進、同考評,將思想政治工作納入部門、科室、班組等績效考核,形成問責追責機制。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黨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新時代新征程,國有企業加強和改進青年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堅持守正創新,推進理念創新、方法創新、制度創新,善于采用新機制、新方式和新理論,有效推動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青年職工要積極響應時代號召,主動接過歷史的接力棒,樹立遠大理想,用青春和汗水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
(責任編輯:冉智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