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召開的民主生活會上強調,多到分管領域的基層一線去,多到困難多、群眾意見集中、工作打不開局面的地方去,體察實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對發現的問題,要分析原因、找準癥結,有針對性地研究解決。四川發展中恒能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發展中恒能)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批示精神,結合企業致力于全國有機廢棄物綜合處理利用領域的實際,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踐行“一線工作法”,化解員工所憂,回應員工所盼,托起員工所望,凝聚形成了建設美麗中國的強大合力。
堅持思想解惑在一線,用心夯實同向共行的奮斗基礎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在踐行“一線工作法”的實踐中,四川發展中恒能堅決破除慣性思維和“只唯上、不唯下”的觀念,眼睛向下、重心向下,陣地前移、觸角前移,堅持用發展目標聚力、道德法制固本、思想把脈解惑,引導員工始終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履職盡責。
做實形勢任務教育。緊盯“美麗中國踐行者”的企業使命,線下采取“大宣教”送學促學補學,線上通過網絡課、“指尖”答、“云”競賽,開展“觀念怎么轉、擔當怎么辦、一流怎么創、高質量怎么干”大討論百余場次,把有機廢棄物行業發展形勢講透、目標任務講明,凝聚起了全員推動企業發展的強大合力。
做深思想動態分析。探索形成“六項機制”“五化管理”“工作十法”,創新運用“員工情緒小檔案”“心理壓力指數測試表”“員工家庭狀況調查表”等工具,通過梳理一線員工個性問題,研究解決兩地分居、子女就業、職稱評審、大病幫扶、困難救助、離崗休養等訴求70余件,及時回應了員工所盼。
做優普法宣傳教育。變“立足陣地聚員工”為“圍繞員工布陣地”,實施“云普法”,緊扣保密、工傷、婚姻家庭、合同糾紛、民間借貸等具有普遍教育意義的題材,由員工結合案例自編自演并拍攝成普法情景劇,變“灌輸教育”為“情景教育”,用“微電影”演身邊人、說周圍事,讓一線員工在寓教于樂中筑牢法律防線、傳播正向能量。
堅持精神解壓在一線,用力辦好“一人一事”的大事小情
四川發展中恒能業務主要是將餐廚垃圾、畜禽糞污、生活污泥等有機廢棄物集中處置,并轉化為日常生產生活所需的綠色清潔能源,公司全體員工肩負每日近5000噸有機廢棄物處置任務。針對這一實際,公司從生產數字化上發力,優化生產組織,降低勞動強度,緩解員工精神壓力。
實施集控運行,讓數字多跑路、員工少跑腿。運用輔助物聯、在線巡視、智能管控等技術手段,實現設備巡視、實時監控、遠程操作、故障隔離、應急處置等作業過程的自動化、智能化,各地工廠實現集控運行,建成站所智慧生產系統、智能管理系統,大幅提升生產經營效率,降低了員工勞動強度。
加強安全防護,讓員工生命安全得到保障。用心建設安全的工作環境,確保一線員工生命安全。經過調研,公司為一線員工配發了多功能工具包、防滑勞保鞋、防穿刺服、保暖安全帽等專用安全工器具300余套。這些貼心化、人性化、多樣化的安全防護措施,讓員工操作更舒心、工作更安心、家人更放心。
提升智能水平,讓員工操作更加安全可靠。把行業前沿技術與做強智能生產相結合,升級工廠數字化系統,實施常態化電子巡查、遠程化電氣操作、網絡化安全監督,員工輕點鼠標即可讓作業現場“看得見、喊得住、叫得停、全掌控”,實現數字化替人理、可視化替人監、自動化替人搬、智能化替人管,大大降低了員工崗位操作安全風險。
堅持文化解渴在一線,用行培育積極向上的價值追求
四川發展中恒能大力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堅持用先進文化理念引領激勵員工,大力弘揚紅色文化、英模文化,惠民凝心、啟智鑄魂,努力鍛造聽黨話、跟黨走的先鋒團隊。
賡續紅色文化。突出價值理念引領,建立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機制,推動學習教育深入一線、輻射全員。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讓黨員干部“兩個維護”政治自覺更加堅定。新冠疫情期間,廣大員工當好生產保供排頭兵,以大周期倒班、接力式生產、隔離式作業堅守崗位,展現出令人震撼的執行力和責任心,牢牢守住了生產“動力源”和能源輸送“生命線”。
厚植企業文化。堅持用“忠誠擔當、務實創新、開拓奮進”的企業精神教育員工,在公司培育形成了一批有價值、易推廣的優秀文化案例。組織員工同唱一首《前進吧 中國共產黨》之歌,開展“憶黨史 守初心”主題宣講、拍攝公司成立周年慶主題視頻等活動,組織員工參與集團“翰墨寫初心,丹青繪真情”主題書畫攝影活動,激勵員工追憶創業發展史、砥礪奮進新征程。
打造特色文化。圍繞安全環保文化、服務文化、廉潔文化、班站文化,總結提煉具有公司特色的文化理念及經驗做法,培育系列文化成果。完善先進典型選樹、推介、培養、管理機制,堅持評選表彰管理明星、崗位明星、創新能手,為他們編撰群英譜、贈送畫像、頒發貢獻紀念章,讓學習先進、崇尚英模蔚然成風。
堅持服務解憂在一線,用情實現員工美好生活新期待
四川發展中恒能堅持“小民生”向“大民生”轉變,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實現員工與企業共成長。
搭臺鋪路暢通員工成長渠道。堅持正確用人導向,加大一線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力度,健全后備干部培養、考核、選拔、任用機制,建立結構合理、優勢互補的干部隊伍。加快推進技術人才“雙序列”成長機制落地,完善技術人員管理考評制度,激發技術干部立足崗位成長成才的活力。建立“機關與基層、管理與技術”雙向交流機制,著力培養復合型人才,促進干部隊伍素質全面提升。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充分發揮技師、高級技師的技術指導和輻射帶動作用,廣泛開展崗位練兵、技術比武、師徒幫帶等活動,持續打造人才培養高地,激發一線員工創新創造活力。
多措并舉提升全員技能素質。樹立“培訓是一種福利”的理念,健全完善公司培訓管理體系,開展培訓需求征集、內容論證、效果評價,提高培訓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堅持內培與外訓結合,拓展員工素質提升通道,舉辦各類培訓班150余期,培訓人員4000余人次,形成了有機廢棄物處置行業高技能人才集群。以“攻關成果、人才培育、經濟效益”為目的,持續打造創新創效陣地品牌,營造人人爭當技能標兵的氛圍。注重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加大效果評價及獎勵力度,提高員工創新創效能動性。
持之以恒增進員工民生福祉。實施“一站一所一方案”,加快“三有三難”問題解決進度。通過實施生活場所“宜居”工程,組織優化改造一線員工餐廳,使一線餐廳全部實現用餐自助化、菜品多樣化、食材驗收智能化;通過開展應急搶險機動供餐、現場送餐暖心服務,讓員工在緊張工作之余仍然可以吃上舒適可口的飯菜;與當地醫院形成對接,切實做好職業健康體檢和患大病員工醫療幫扶。
通過實施“一線工作法”,四川發展中恒能用民生托起民心、用民心匯聚眾智,廣大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責任感進一步增強,推動企業發展的執行力、戰斗力進一步提高,企業生產安全再創發展新局面,每年上萬次調度指令精準無誤、生產操作安全可靠,公司安全環保態勢穩中有進;改革管理再激內核新活力,創新推行“2+3”管理模式(“管理+技術”和“黨建+管理+技術”),加強“量、效、率、管”對標管理,企業創新活力全面增強;綠色轉型再闖產業新路子,建立起了以成都為核心、向全國輻射的產業布局,構建起了有機廢棄物處置、清潔能源回收利用、生物有機肥還林還田的“生態城市”系統解決方案,并面向全國提供集整體規劃、設計、投資、建設、運營于一體的綜合性服務。
(責任編輯:若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