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物流配送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產品市場的壯大,提高農村物流配送效率對促進農業升級、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要意義。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推動了農村經濟的迅速發展,農村居民對物流配送服務有了更高的需求,文章通過對自營配送、第三方配送、共同配送等三種常見的農村物流配送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優化農村物流配送服務的措施,需要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冷鏈物流運輸體系、培育農村物流人才、促進企業合作和資源共享、優化配送路線和運輸方式等方面做好工作。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導下,加強對農村物流配送的建設與改進,對于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提升農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應加大對農村物流配送的支持力度,積極創新模式、引入先進技術,共同推動農村物流事業的蓬勃發展。
關鍵詞:鄉村振興;配送模式;優化建議
中圖分類號:F259.27 文獻標志碼: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4.06.003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logistics distribut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and the growth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market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rural logistics distribu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upgrading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es and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has created a higher demand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y and rural logistics distribution servic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ree common rural logistics distribution modes, including self operated distribution, third-party distribution, and joint distribution, and proposes measures to optimize rural logistics distribution services.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mprove the cold chain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system, cultivate rural logistics talents, promote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resource sharing, and optimize distribution routes and transportation method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rural logistics distribu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mproving farmers' income levels.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all sectors of society should increase their support for rural logistics distribution, actively innovate models, introduce advanced technologies, and jointly promote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rural logistics.
Key words: rural vitalization; distribution mode; optimization suggestions
0" " 引" " 言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國家的重大戰略部署,堅持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1],要想讓農業農村現代化,就必須在資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務等各方面采取有效舉措,加速彌補農業農村發展的短板,不斷縮小城鄉差距[2]。農村物流是農村現代化的基礎,改善農村物流問題有助于改善農村產業結構,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村整體消費水平。但是,目前農村物流的發展存在較多問題,其中物流配送是影響農村物流效率和服務質量的關鍵環節[3]。鄉村“最后一公里”的送貨問題,直接關系農民的網購體驗和鄉村電子商務的發展,鄉村物流的送貨方式仍存在巨大的改進空間[4]。
1" " 農村物流發展現狀
商務部的資料顯示,2022年我國農村地區網絡零售額達2.17萬億元,比去年增加了3.6%,而全國農產品的網上零售額達
5 313.8億元,較去年增加了9.2%[5]。隨著電子商務在我國的迅速發展,其對我國的農村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6]。但是,目前我國的鄉村物流體系還不夠健全,基礎設施還很薄弱,盡管已經實現了對鄉鎮物流網點的全面覆蓋,但是“村村通快遞”戰略仍處于初級階段,無論是在基礎設施配套、信息網絡、政策、專業人才還是消費觀念等方面,都遠遠滯后于縣級。因此,鄉村物流的費用一直都很高,“最后一公里”問題十分嚴重,常常會出現“貨難到、效益差、不持續”等問題,這導致鄉村電商的發展和網絡購物的需求難以得到很好的解決,制約了鄉村經濟的迅速發展[7]。
2" " 農村物流配送模式分析
2.1" " 自營配送模式
自營物流配送模式,是指企業、個體或專業合作社等在實現商品交易后,也作為配送主體為客戶提供物流配送服務,這種配送模式能夠讓客戶及時掌握和調度物流信息,從而減少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滿足顧客的需求。但成本投入相對較大[8]。在貨物下行方面,一般而言,平臺企業都具有較為雄厚的資金技術和業務規模,如蘇寧集團和京東自營等。在農副產品上行方面,擁有雄厚資金技術和業務規模的大型平臺企業可以進行產地直采,然后通過自營物流配送直接流通[9],如順豐優選,個體企業或農村專業合作社也可以利用自有車輛或社會車輛將農副產品流轉至城市銷售終端,或運送至一定區域的農產品物流集散點,具體流程見圖1。
2.2" " 第三方配送模式
第三方物流是我國現階段物流的主要形式,第三方物流是指專業的物流公司和快遞公司,國內最主要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有三通一達、順豐等。在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中,電商企業、個體戶、專合社等與第三方物流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將商品的運輸、存儲、流通、配送等業務委托給第三方物流企業完成,也稱為物流外包[10]。采用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電商企業、個體戶、專合社等可以專注于商品選品和銷售等業務,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專業化程度也會更高,但覆蓋農村地區的第三方物流仍處于起步階段,很多第三方物流配送只到鄉鎮或農村快遞集散點,行業競爭壓力大,物流配送服務水平參差不齊。第三方物流配送流程見圖2。
2.3" " 共同配送模式
共同配送方式能夠讓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從而提升物流基礎設施的利用效率,降低在農村地區進行物流配送的成本。各個物流企業也可以建立一個聯合配送中心,進行統一流通和配送,農村物流共同配送模式主要體現為共用配送網點或多家快遞企業聯合完成快遞的末端配送,但采用共同配送模式可能出現難以協調、職責難以劃分、利益分配難等問題[11]。共同配送模式的流程圖見圖3。
3" " 農村物流配送模式的改進策略
3.1" "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2018年,國家印發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指出要加快構建農村物流基礎設施骨干網絡,鼓勵商貿、郵政、快遞、供銷、運輸等企業加大在農村地區的設施網絡布局。加快完善農村物流基礎設施的末端網絡,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建設面向農村地區的共同配送中心。完善基礎設施是優化農村物流發展的首要環節,一方面,要科學合理規劃和布局農村交通體系,政府要加大對農村公路修建和維護的財政資金投入,在村村通的基礎上,爭取做到連接到戶,保障物流運輸的基礎交通要素建設達標。另一方面,要支持和扶持物流企業在村一級建立物流配送網絡,并將快遞企業的鄉村物流配送服務納入其中。同時,還要考慮農村地區的人口集聚程度,也可以通過設置快遞柜來代替配送網點,從而降低配送成本[12]。
3.2" " 完善冷鏈物流運輸體系
生鮮農產品的運輸必須以冷鏈物流為主要配送模式,政府要鼓勵在農副產品的生產區域集中發展冷鏈物流,規劃建設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冷凍倉庫,形成冷鏈物流體系,拓展農產品的銷售范圍,以增加農民的收入。發展冷鏈物流時,首先要提高冷鏈物流發展的專業化水平,完善冷鏈物流的標準化體系。其次要提高冷凍技術,采用多溫層的冷凍技術,根據不同農產品的保存要求,使用不同溫度的冷鏈運輸車輛,保證農產品的運輸質量。
3.3" " 強化物流人才培育
人才是提升物流服務與管理水平的必要條件,也是物流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一要制定人才保障計劃,加大資金、物力及人力等方面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通過專題培訓、技能培訓等,不斷豐富農村物流人員的技能水平和綜合能力,提高物流人員的專業水平,從而更好地滿足農村對專業物流人才的需求。二是出臺相關人才政策。要制定人才引入和激勵政策,吸引一批專業物流人才,同時制定農民工返鄉創業扶持政策,為人才搭建展示才華、施展抱負的平臺,建立人才關愛制度,激發人才的干事創業熱情。三是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大批與物流產業發展相適應且可以滿足不同崗位需求的物流人才。重點培養倉儲、運輸配送管理、貨運代理、系統管理等物流管理人才,鼓勵高等院校的物流相關專業主動開辦各種教學研究點,貼近實際開展課題研究,以指導和推動農村物流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13]。
3.4" " 促進農村物流企業之間的合作與共享資源
農村物流配送模式的改進策略,涉及如何促進農村物流企業之間合作與共享資源,從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優化服務。以下是幾個關鍵策略和措施。首先,建立合作機制和聯盟。通過建立物流企業之間的合作機制和聯盟,實現資源共享和互補,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和服務質量。合作機制可以包括共建運輸網絡、共享倉儲設施、共同采購和資源調配等。通過合作與共享,物流企業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資源優勢,共同開展業務,實現規模化經營,使效益最大化。其次,推廣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信息化技術在農村物流配送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提高物流的可追溯性、可控性和可預測性。通過推廣和應用物流信息系統、GPS定位技術、云計算等技術,可以實現對物流過程、車輛運行和貨物狀態等信息的實時監控和管理[14]。同時,也可以通過信息化技術提供更有效的運輸規劃、貨物跟蹤、訂單管理等服務,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和可靠性。再次,共同投資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地區的物流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建設和維護成本相對較高。物流企業可以共同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如建設倉儲中心、物流園區等,共享設施和資源,通過發揮設施的規模效應和進行資源整合,降低成本、提高運營效率。此外,物流企業還可以共同促進公路、水路、鐵路等交通路線的改善和擴建,優化物流運輸網絡,提高運輸效率。同時,加強人力資源的培養和共享也很重要。農村物流企業普遍面臨人才短缺和培訓成本較高的問題。通過建立人力資源培訓中心、共享培訓資源、互派員工等方式,物流企業可以共同開展人力資源培養和共享,從而提高員工的素質和專業水平。另外,還可以推行合作實習、輪崗等制度,讓人員在不同企業之間流動和學習,提高整體物流經營水平。最后,加強政府支持和政策扶持。政府應加強對農村物流企業的支持和引導,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鼓勵物流企業之間進行合作與共享。政府可以出臺資金補貼、稅收優惠等激勵措施,加大對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和技術升級的支持力度。同時,政府還可以引導和組織物流企業之間的合作與聯盟,并為其提供政策和法律保障。綜上所述,促進農村物流企業之間的合作與資源共享,是改進農村物流配送模式的重要策略之一。通過建立合作機制和聯盟、推廣信息化技術應用、共同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人力資源培養和共享,加強政府支持和政策扶持,可以實現農村物流的規模化經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優化服務質量,推動農村物流業和經濟的發展。
3.5" " 使用數據優化配送路線和運輸方式
在農村物流配送模式的改進策略中,數據的應用有助于優化配送路線和運輸方式、提高效率、減少成本。以下是幾個關鍵策略和措施。首先,數據采集和分析。通過物流信息系統、GPS定位技術、傳感器等手段,可以采集配送過程中的相關數據,包括交通狀況、貨物重量、送貨時間、配送點位置等信息。然后,利用大數據分析和智能算法,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以洞察和了解配送模式的現狀和問題,為優化提供數據支持。其次,配送路線優化。基于數據分析和模型建立,可以利用配送路線優化算法,針對不同的配送需求和限制,優化配送路線,減少里程和車輛數量,提高配送效率,降低成本。通過選擇最佳路線和交通訂單,可以避免擁堵、減少等待時間和能源消耗,提供更快速、可靠和經濟的配送服務。
再次,運輸方式選擇。借助數據分析,可以根據貨物的屬性、運輸距離和時效要求等因素,合理選擇運輸方式。比如,根據貨物的特點選擇適合的運輸工具,如卡車、小型貨車、摩托車等,并結合適宜的配送路線和節點,以最優配置的方式提供送貨服務。此外,也可以考慮與其他農村物流企業合作,共享運輸資源,提高整體配送效率和經濟效益。另外,還可以進行實時監控和調度。基于數據采集和分析情況,建立實時物流監控系統,對配送車輛和貨物進行實時監控和調度。通過實時定位和狀態數據的監控,可以及時發現運輸過程中的異常和問題,并進行調度指導,保證配送過程可以順利進行。同時,還可以實時調整配送路線和運輸方式,以應對交通擁堵、天氣變化等突發情況,降低配送風險和延誤。最后,評估運輸效果并持續改進。基于數據采集和分析,配合客戶反饋和市場需求,對配送效果進行評估。通過比較不同策略和參數的效果,找出優化的空間和改進的方向。在持續改進的過程中,可以運用數據科學和預測模型進行供需預測和需求規劃,提前做好運輸準備,以提供更靈活、高效、可靠的配送服務。綜上所述,通過數據的采集、分析和應用,可以優化農村物流配送模式,提高配送路線和運輸方式的效率和經濟效益。數據的應用可以幫助農村物流企業實現更精準的配送規劃和調度,從而提供更優質、高效的服務。這將推動農村物流業的發展,提升農村物流效率,滿足農村地區日益增長的物流需求[15]。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N].人民日報,2018-09-27(1).
[2] 丁紅英.農村電子商務“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問題及對策[J].技術與市場,2020,27(11):146-147.
[3] 王雯.關于農村電子商務物流配送模式探析[J].中國儲運,2021(11):63-64.
[4] 馬媛媛.鄉村振興進程中我國農村物流發展研究[J].物流科技,2021,44(7):98-99,118.
[5] 李顯,彭淑敏.鄉村振興戰略下的農村物流發展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1,43(2):10-12.
[6] 李勝.關于鄉村振興戰略下的農村物流發展探討[J].中國物流與采購,2021(14):69-71.
[7] 李巍.鄉村振興戰略下我國農村物流高質量發展問題研究[J].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1(6):81-85.
[8] 李雨蕾,張文政.農村電子商務與物流配送體系建設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0,42(5):27-29.
[9] 劉朔.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物流網絡體系構建的思考[J].菏澤學院學報,2019,41(1):81-84.
[10]" 李雋.農村電子商務物流配送改革策略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8(3):143-146.
[11]" 蘇森.洛陽市農村電商物流配送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20(26):101-102.
[12]" 孟柯.電子商務環境下農村物流配送模式選擇研究[J].農業經濟,2021(3):125-127.
[13]" 郭福利,李賽賽,劉晨陽,等.基于熵權法和灰色關聯分析的農村物流配送模式適應性研究[J].物流技術,2022,41(1):"92-95,101.
[14]" 晉新煥.農村電商物流配送優化探究[J].農業經濟,2021(7):125-127.
[15]" 儲濤,賈偉強.農村快遞物流配送模式影響因素系統研究[J].南昌航空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2(1):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