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十九大做出了實施鄉村振興的重大戰略部署,為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指明了方向。農村物流的發展將有力推動農村產業新業態的形成、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和農村經濟水平的提升。當前,農村物流發展雖已初具規模,但仍存在基礎設施薄弱、物流體系不完善、專業人才缺乏等問題,迫切需要從夯實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形成高效運作的物流體系、培育專業農村物流人才等方面發力,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
關鍵詞:農村物流;鄉村振興;物流發展
中圖分類號:F259.2 文獻標志碼: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4.06.005
Abstract: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ade a major deployment to implement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which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for China's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logistics will effectively drive the formation of new forms of rural industries,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enhance the level of rural economy. Although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rural logistics has begun to take shape,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weak infrastructure, incomplete logistics system, and lack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It is urgent to make effort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form an efficient logistics system, and cultivate rural professional logistics talents to help achieve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Key words: rural logistics; rural revitalization; logistics development
農村物流是指為農村居民的生產、生活提供運輸、搬運、包裝、加工、倉儲等相關服務的總稱?!多l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在整體謀劃鄉村振興的布局過程中提出要加快構建農村物流基礎設施骨干網絡,“鼓勵運輸、供銷、商貿等相關企業重視農村基礎設施網絡的布局建設,允許有條件的農村地區建立共同配送中心”[1],這為發展農村物流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指導。在鄉村振興和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背景下,農村物流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期,作為聯通城鄉市場、促進消費升級的先導性行業,農村物流必須牢牢把握時機,以物流賦能,跑出鄉村振興的加速度。
1" " 農村物流發展的重要意義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背景下,農村蘊含的生產和消費潛力將得到進一步釋放。農村物流作為農村地區生產和建設的重要載體,其有效發展對于激發鄉村活力、實現農村產業振興、推動城鄉要素和產品的雙向流動、提升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是鄉村振興過程中不可逾越的環節[2]。
1.1" " 促進農村產業新業態形成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所在,農村現代化物流的發展促進了農村產業新業態的形成,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切實抓手,彰顯了農村蓬勃發展的生命力。實踐證明,只有立足特色資源、關注市場需求、發展優勢產業,才能有效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農村地區依托自身的農產品資源、生態環境資源、傳統文化資源等一系列特色優勢,打造了農產品出口、農家樂、創意農業等一大批特色產業,推動了特色產業與電商物流的融合發展。[3]并以農業為依托,逐漸實現了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與協調發展,為農村產業發展創造了新模式、 注入了新動能、增添了新活力。同時,隨著現代信息技術與現代經營方式逐漸向鄉村滲透,農村借助“互聯網+”電商模式,打通了農產品的線上、線下銷售渠道,為農村產業創新提供了新平臺和新空間,并以物流為橋梁和紐帶,實現了小農戶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物流通則產業興,高質量的農村物流體系可以成為農村產業鏈延伸的重要載體,有利于釋放農村的發展潛能,通過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與高效物流體系和互聯網的緊密結合,實現供給和需求的無縫對接。
1.2" " 推動城鄉融合一體發展
鄉村與城市互促互進、共生共存,一同構成人類生存的基本空間。農村物流作為聯結城鄉之間物資流通的重要橋梁與紐帶,對于重塑城鄉關系和城鄉融合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能夠有效破除城鄉之間由于地理位置、區位差異、信息不暢造成的壁壘,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農村物流是個雙向流通的體系,主要包括以農業生產資料、生活消費品為主的“工業品下行”物流和以農副產品為主要內容的“農產品上行”物流,構建雙向互通的城鄉物流一體化服務體系,將為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實現鄉村振興發揮重要作用。一方面,工業品下鄉依賴便捷高效的物流體系。農村地區由于地理位置偏遠、技術水平限制、經濟水平不足等諸多原因,缺乏先進的物資設備與生活產品,迫切需要從城市地區引進相應資源,以滿足農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需求,需要依靠農村物流實現城市地區產品的快速下行。另一方面,農產品上行同樣離不開物流體系的高效運作。農村地區依托自身的資源優勢,產出大量特色農產品,但在農村供大于求的現實背景下,農產品難以在當地充分發揮其價值,甚至“谷賤傷農”的現象也時有發生。要想保障農民的生存空間,實現農民利益的最大化,就需要借助物流系統,將農業產品及時迅速地運輸進城,在城區販賣銷售,實現城鄉要素的雙向流動與平等互換,并在城鄉融合過程中實現優勢互補。
1.3" " 提升農村地區經濟水平
農村物流業的發展使農村的消費潛力得到了充分釋放,成為了促進鄉村經濟增長的新動能。隨著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農民已經消除了絕對貧困問題,在物質方面獲得了充足保障,其消費需求也逐漸從以物質文化為主轉向多樣化的消費趨向。農村居民蘊含巨大的消費潛能,想要將農村的內在潛能轉變成促進經濟增長的實際力量,需要充分發揮農村物流體系的支撐帶動作用。其次,農村失業及隱形失業現象嚴重,農村物流行業的發展能為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就業機會,通過解決未就業人員從業、失業人員再就業等實際問題,能為農村地區的經濟增長提供人力支持。農村物流業作為新興服務行業,在產品生產、加工、檢驗、 包裝、配送等環節,需要大量工作人員作為支撐,這就產生了相當大的人員缺口。有針對性地吸納當地村民參與,對農村未就業人口進行培訓,能夠使他們在農村物流運營的各個節點貢獻自身的價值,切實將物流發展帶來的紅利惠及農村每一個居民,從而通過提升就業率拉動農村經濟增長。此外,由于多數農民信息滯后,對現代化經營銷售方式缺乏了解,實施農產品加工、增加農產品附加值的意愿較低且能力較弱,嚴重制約了農民經濟水平的增長。而農村物流的快速發展則引入了先進的農產品營銷理念,打通了農產品的收獲、運輸、加工、銷售等環節,暢通了上行下達的雙向道路,搭建了農民與外界溝通與學習交流的橋梁,形成了穩定長久的農產品流通渠道,這不僅能大大提升農產品的銷售價格與數量,也有利于增強農村的經濟活力。
2" " 農村物流發展的現實困境
伴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和鄉鎮物流行業的初步興起,農村產業新業態逐步形成,城鄉一體化水平不斷提升,農村居民的經濟條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總體而言,農村物流發展還相對落后,仍存在基礎設施薄弱、物流體系不健全、物流人才缺乏等問題,與提供高質高效的物流服務、以農村物流助力鄉村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還存在較大的差距。
2.1" " 物流基礎設施薄弱
農村物流基礎設施是物流作用得以充分發揮的現實基礎。物流服務中包裝、運輸、倉儲、加工等每一項功能的實現,都與物流基礎設施密切相關。自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我國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完善,但總體而言,農村物流仍然停留在初步階段,道路交通不暢、冷藏恒溫技術缺乏、通信網絡設施差等問題成為了制約農村高質量物流建設的重要因素。首先,農村公路是農村最基礎的物流設施,“農村公路的可達性直接影響著農村物流的服務質量”[4]。但我國農村公路仍未達到全覆蓋,道路狀況較差,大型運輸車輛難以暢通進出,嚴重影響了物流運輸速度。由于農村道路不暢,物流配送中心一般設在鄉村中心地區,輻射范圍不夠全面,一些偏遠地區只能依靠農民自行前往,導致農村“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較高且效率低下。其次,鄉村地區冷鏈物流體系不完善,缺乏農產品儲運恒溫冷藏設施和配套的適應冷鏈運輸的農產品采收、加工、包裝、搬運等技術。沒有科學的冷藏設備,鮮活農產品就難以通過儲存、運輸、加工來實現其價值,尤其那些季節性較強的生鮮產品對農村物流提出了更嚴峻的要求,冷藏設施缺乏導致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損耗率高、成本增加,大大損害了農民的利益。此外,農村信息化網絡對農村物流的發展起主要支撐作用,物流作為講究速度和效率的行業,高度依賴信息技術的運用。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全國逐漸普及了5G網絡等信息技術,為人們線上購物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技術服務,促進了物流需求的增長。鄉村振興的背景下,現代信息技術逐漸向農村滲透,計算機等現代設備逐漸走進鄉村居民的生活,但總體來說,農村的網絡設施還不夠健全,互聯網未布集到農村的每一戶人家,且經常會出現網絡加載速度慢、信號不穩定等問題,這既降低了鄉村居民的網購頻率,還影響了農村物流信息化的變革速度。
2.2" " 物流體系尚未完善
協同高效的物流體系是支撐物流正常運轉的基礎,但當前我國農村物流體系的建設尚不完善。首先,農村物流網點數量較少,整體覆蓋率低,鄉村兩級的配送中心、倉儲等物流節點設置得很少。由于農村地區人口較少且人員分散,相較于城市居民,其消費需求較小,所需物流網點數量不多。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城鄉一體化進程的推進,當前物流網點的設置已無法承載該地區人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要。且農村物流網點多采用承包代理制,承包人會出于成本控制及對現有資源條件的考量確定網點地址,缺乏統一合理的規劃來實現均勻分配,僅僅在少數地點設置物流網點,農村居民取寄快遞極不便利,難以適應現代農村的發展。其次,農村多數地區缺乏自上而下完善的物流體系,縣鄉村三級物流節點銜接不暢,缺乏協調一致、暢通無阻的物流通道,導致層級配送、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困難。此外,受地理條件、信息技術、自身利益等因素影響,農村物流網點在經營過程中業務量小且目標零散,末端配送運輸里程較長,成本過高。同時,物流公司之間缺少溝通與協作,對農村物流網點的約束力和監管力欠缺,物流信息更新不及時、快遞位置難以追蹤、丟件等問題時有發生。
2.3" " 物流專業人才不足
物流系統的運轉離不開精通現代科技的專業人才,但農村地區普遍缺乏專業性物流人才。據調查,全國每年新增約180萬人的物流崗位需求,而相關從業人員的年均增長率卻僅有6.2% ,物流人才需求強勁,但相關人員供應不足,供需矛盾突出,阻礙了現代物流業前進的步伐?,F實中,農村地區勞動力外出、從業人員素質不高等問題普遍存在,專業人才匱乏成為了農村物流行業發展的掣肘。一方面,物流專業人才數量不足。隨著農村居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越來越多鄉村地區的孩子正在逐漸走出農村。部分農村學生畢業后選擇留在城市工作,返鄉就業的意愿低,而當地一些中老年人接觸新領域、學習新技術的意愿低,導致農村物流缺乏年輕的專業技術人才。加之農村物流成本高、利潤薄,當地居民也不愿意加入這一行業,導致農村物流人才難以注入新鮮血液,難以培養技術人才,人才需求缺口巨大。另一方面,物流專業人才質量不高。目前,鄉村地區的相關從業人員多為當地村民,他們出于身體原因或考慮就近原則,從務農或務工轉行從事物流工作,缺乏正規系統的學習和訓練,只會按部就班進行流水線式操作。他們總體文化水平較低,對行業管理、包裝運輸、資源優化、成本控制等專業知識了解較少,很難針對現實問題提供解決方案,難以為農村物流業的未來發展提供有效措施,導致物流環節阻滯,農村物流的發展停滯不前。
3" " 農村物流發展的實踐路徑
基礎設施落后、物流體系不健全、專業人才缺乏已成為制約農村物流業長足發展和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因素。在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下,我們應著力破解農村物流的現存難題,通過施行對應的實踐措施,促進農村物流健康發展。
3.1" " 夯實基礎設施建設
當前,農村基礎物流設施已無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高質量物流的需求,迫切需要建立與之匹配的高效物流設施來支撐農村的現代化進程。各級政府要積極響應鄉村振興的號召,加強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規劃引領工作,追加資金投入,全面提升農村物流硬件水平。首先,要完善縣鄉村三級農村公路的建設,城鄉交通一體化事關農業農村現代化,要全面提高鄉村公路覆蓋率,在加強主干道建設的同時兼顧分支道路建設,改建并拓寬現有道路,為大型車輛進入農村提供運輸保障,暢通物資進出口渠道。其次,要升級農村物流基礎寄遞設施,重視農村生鮮農特產品冷藏冷鏈設施的建設,延長產品的最佳賞味期,保障農產品的品質和質量。同時,結合農產品的生長及存儲特點,就近設置冷藏倉儲設施,使新鮮農產品實現24小時內從采摘到入庫零度保鮮冷藏。通過倉儲冷藏和冷鏈運輸一條龍運行模式,有效延長農特產品的保質期,從而迅捷高效地為其他地區的消費者提供新鮮優質的農產品。最后,繼續推進農村網絡覆蓋率和運營速度的提升,引入現代化信息設備,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盡可能縮小農村與城市信息網絡設施的差距。在5G技術、云計算等技術的加持下,整合物流信息,使貨物、運輸、裝卸快速匹配,并加強不同部門之間的信息對接,從而減少物流中間環節,提升物流效益,以信息化帶動農村物流現代化。
3.2" " 建設高效運作的物流體系
物流體系配置合理,將促使物流效益達到最優。首先,要加強物流節點建設,提高農村物流網點的整體覆蓋率。在廣大農村地區,可將居民活動中心、便利店、供銷社等人員往來密集的場所改造成農村物流服務點,也可仿照城市社區設置自動提貨柜,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為農村居民提供快遞倉儲、收發件等便民服務,提高村級末端網點的覆蓋率。要自上而下健全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體系,各地要著眼于縣鄉村一盤棋,做好農村物流網絡體系的建設與規劃。應加強縣級倉儲中心、物流服務中心、分撥配送中心的建設,運用和整合好鄉村在交通、郵政、商貿等部門的優勢和資源,實現網絡互聯、節點共享,打通縣級分撥、鄉級集散、村級投遞渠道,加快向農村地區擴展延伸業務。還要建設信息共享平臺,形成各個物流網點的緊密聯系,推進各網點間的聯合運輸。通過北斗衛星、GPS定位等技術使車輛位置、配送環節、取件信息等實現資源共享,大力發展協同運輸,在統一調度中減少車輛空返、快遞丟失、配送重復等不合理的形式。通過整合各個主體的不同資源,形成聯合配送模式,推動物流網點間達成友好合作關系,以實現合作共贏、降本增效的目的。
3.3" " 培養高素質專業化物流人才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農村物流發展、鄉村振興實現歸根結底需要依靠人才。一方面,政府要因地制宜地采取人才引進政策,通過各類支持政策,發放相關經濟補貼,鼓勵大學畢業生和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同時,制定有助于高校和企業緊密合作的相關策略,鼓勵企業積極投身高校的人才培養計劃,為物流專業學生提供更多實踐崗位,并以校企合作的方式為農村物流發展吸納更多復合型人才。政府通過實施各項人才引進政策,激勵人才積極投身農村物流事業,為鄉村振興奠定更廣泛的人才基礎。另一方面,要注意物流專業人才的培養。人才培養是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及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途徑,也是推進農村物流發展的核心,應全面加快專業人才培養,通過提升物流從業者的素質與能力帶動物流效率的增長,為發展現代化農村物流產業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一要努力培養熟悉農村經濟發展規律、具備較強經營能力的現代農村物流管理者,以掌握物流行業的發展動態,學習城市地區的先進技術,協調各個地方的資源優勢,進而為大力發展農業龍頭企業、農產品種養植大戶和集體經濟組織等提供人力資源保障。二要積極培養熟悉物流技術操作的專業人才,定期對現有農村物流從業人員進行專業培訓,重點加強運營環節和冷鏈運輸方面的知識培訓和能力訓練,提升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和專業水平,打造一批既掌握現代物流技術又吃苦耐勞的高水平復合型人才。
鄉村振興,物流先行。農村物流作為激發鄉村活力的重要力量,將有效助力鄉村振興進程。面對當前農村物流發展的窘境和瓶頸,我們應著力踐行解決農村物流難題的現實路徑,加快補齊發展短板,激勵體制創新。在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農村物流必將駛上發展的快車道,在提升農村農民生活質量、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方面一路疾馳向前。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N].人民日報,2018-09-27(1).
[2] 黎紅梅,周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高效物流體系構建分析[J].理論探討,2021(3):139-144.
[3] 張曉林.鄉村振興戰略下的農村物流發展路徑研究[J].當代經濟管理,2019,41(4):46-51.
[4] 于倩穎,相成久,邱學林.鄉村振興背景下我國農村物流發展研究[J].農業經濟,2022(10):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