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院,是古代的學校,是開展藏書、教書、讀書等各種活動的文化教育組織。書院是中華文明的產物,由唐代開始,歷經了宋代、元代、明代,發展了1200余年,是在中國古代特有文化環境的土壤中孕育出來的產物。雖然書院被廢已經有百年,但一直存在于中國人心中。近年來,書院成為教育界、文化界關注的焦點。湖南擁有豐富的書院資源,重點則是將這些資源推廣利用起來。
書院的分類與湖南書院資源
中國文化與教育有著幾千年歷史,而這一厚重歷史的載體,則是書院。書院,在古代是教學的場所,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書院的功能發生了變化,書院也分了很多類型。鄧洪波教授將21世紀后新建的書院分為體制內的大學書院、各式各樣的民間書院、介于官民二者之間的書院,以及新興的網絡書院。戴美玲及王元珍教授則根據書院的經費來源將其分為上級部門撥款型書院、企業贊助型書院,以及慈善捐款型書院。根據書院的功能和歷史,將書院分為兩類。
第一類,古代書院。這類書院歷史悠久,歷經千年,弦歌不絕,并且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名單。古代書院被開發成為旅游景區,在發揚書院文化的同時也會舉行一些新時代的文化交流活動。我國位列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名單的書院有二十所,其中,湖南省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名單的書院有五所,占總量的四分之一。這五所書院分別是:湖南省溆浦縣溆浦崇實書院(清)、湖南省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恭城書院(清)、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淥江書院(清)、湖南省湘鄉市東山書院舊址(清至民國)、湖南省長沙市岳麓書院(清)。
第二類,現代書院。這類書院與圖書館、社區書屋類似,與古代書院的重要職能——藏書讀書一致,可以由政府或私人設立。許嘉璐提出的“圖書館+書院”服務模式下的“尼山書院”就是新型的現代書院。2022年4月,山東省已經建立了153所尼山書院。“圖書館+書院”服務模式是指在公共圖書館、企業圖書館和民辦圖書館建設“尼山書院”。圖書館的“尼山書院”在設施布局上實現“六個一”:一個統一標牌、一尊孔子像、一個國學講堂、一個道德展室或展板、一個國學經典閱覽室或閱覽區、一個文化體驗室或活動區。在活動內容上由“五個板塊”組成:經典誦讀、國學普及、禮樂教化、道德實踐和情趣培養。
根據岳麓書院的統計表,志書記載的歷代湖南書院合計512所,書院資源豐富,幸存至今的有18所,其中有5所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名單的書院。創建于北宋太祖開寶九年的岳麓書院是長沙市的著名景點,位于長沙市湖南大學校內,是中國四大書院之一。岳麓書院曾經遭受了戰火的損壞,在1981年全面整修恢復完成,正式對外開放。岳麓書院在1979年,開始修復工作;1984年,成立岳麓書院文化研究所;2005年,改岳麓書院文化研究所為湖南大學岳麓書院。湖南現存的書院中還有位于衡陽的石鼓書院,長沙的城南書院。而其他書院因為一些原因并未頻繁出現在大眾視野。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面對各國外來文化的沖擊,人們對中國傳統文化也逐漸重視了起來,我們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書院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國文人向往的精神家園,也是中國文人交流思想和學術的勝地。書院的發展也是文化自信的一部分。湖南書院資源豐富,根據每個書院的歷史和文化,找準定位,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文旅融合背景下書院的機遇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旅游將不同地域不同的人聚集在一起,感受著不同地域的文化,將本土文化對外傳播,有利于各地學習和交流。文化與旅游的融合強調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的深度融合,在旅游的同時,了解當地歷史文化。而旅游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看出,文旅融合是必然的趨勢。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將文化轉化為重要的旅游資源,大大擴展了文化傳播的途徑。湖南的書院,作為具有歷史文化的旅游資源,應該將其好好利用起來,傳播書院文化、傳播湖南的書院文化,讓游客更加了解書院文化、湖南文化、中國文化。
必須“不斷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統籌謀劃,系統部署,整合資源,協調行動”“讓游客在旅游過程中充分體驗到優秀的中華文化、濃郁的地域文化和現代的時尚文化”。必須從“理念融合、職能融合、產業融合、市場融合、服務融合、對外和對港澳臺交流融合”六個方面推進文旅融合發展。
文旅融合面臨新的機遇。一是國家十分重視文旅融合,成立了文旅部,各級政府也成立了相應機構。二是市場需求轉型,隨著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要,從最開始的觀光旅游需求轉變成了解一方文化的旅游需求。湖南旅游資源豐富,長沙作為一線網紅城市,旅客量巨大,結合湖南各大書院的實際情況,抓住機遇,做好宣傳,對書院文化進行推廣。
書院文化推廣的意義
書院作為中國具有千年歷史文化的承載,有著重大意義。將現存的書院修繕維護,對書院的歷史總結歸納,對外開放,結合當地的風俗習慣,運用良好的書院資源打造具有文化底蘊的旅游景點。將書院的歷史價值發揮到極致,融入現代方式,幫助當代人了解書院文化。
在湖南,書院文旅融合發展的案例之一是岳麓書院。岳麓書院按照分類屬于現代書院。南宋時期出現了四大書院的說法,隨后,范成大、呂祖謙等人也提出四大書院之說,岳麓書院一直位列其中。岳麓書院是湖湘學派的學術基地。岳麓書院的地理位置優越,位于岳麓山腳下,是長沙著名的旅游景點之一。岳麓書院,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感覺蘊藏著千年學府的文脈和氣息。作為一個將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的景點,不光將傳統與現代結合,更是將新的模式帶入傳統的書院中。在經濟效益方面,岳麓書院擁有眾多的文創產品,其中包括岳麓書院的書籍、各類帶有岳麓書院標簽的文具用品和紀念品。在模式方面,岳麓書院仍在進行高等教育,書院作為湖南大學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國學研究基地、湖南省湖湘文化研究基地,這種模式將書院與教學聯系在一起,使書院更生動活潑,在游客進行參觀的同時,能感受到現代學習的氛圍。書院在古代有一個重要的作用——講學,岳麓書院沿襲了古代的方式,會在書院進行講會和講學。
岳麓書院作為湖南書院建設的佼佼者,有許多經驗值得學習,湖南現有的其他書院,都可以對自有的資源進行整合與開發,充分利用書院資源,將書院發展成為便民、利民,促進人們了解歷史文化和感受學習氛圍的地方。
在書院公共服務的創新方面。書院的發展可以設立成為書院書屋,呈現古時書院的作用,書籍可以與當地文化相關,或是與書院文化相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供游客和居民借閱。在活動方面,可以進行一些講座、國學講堂或文藝演出,既能幫助我們了解更多的中華傳統文化,也能讓我們感受到濃濃的學習氛圍。文創產品的創新也十分重要,可以根據當下流行的元素,將現代元素融入古代文化中,創造出既新穎又古典的文創產品。
書院文化推廣路徑
書院承載著歷史傳統文化精神,堅定文化自信,積極推廣和傳播書院文化,讓書院走向大眾視野,讓大眾了解中華傳統文化。如何將書院文化與旅游融合起來,讓書院文化在上千年的教育接力賽中廣為人知,面臨著許多挑戰,我們該從哪些方面著手推廣,有以下幾點值得探究。
第一,組建文旅+書院專業人才團隊,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人才團隊,作為書院發展建設的基石,是傳播書院文化的起點與重點,所謂專業,則需要對書院歷史文化有深入了解,能夠探索與發現書院歷史文化的傳承和“美”,再將這些美好的文化廣為傳播。提高人才培育的質量,培養具有較強文化修養的旅游專業人才,形成專門的書院人才培養體系,通過建立支持制度、薪酬激勵制度、晉升機制等舉措留住吸引高素質的人才加入書院規劃的文旅融合項目,為書院文化傳播添磚加瓦。
第二,政府重視書院推廣,整合社會力量,盤活公共文化資源;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多元化參與的政策,政府做到良好的支持工作,借助國家的體系建設,通過管理和政策逐步形成書院文旅產業的發展,整合社會資源,合力推進書院文化建設。首先,對書院的政策支持:加強對書院的資金支持,建立書院的保障機制,同時通過官方渠道拓展宣傳途徑,加強宣傳力度,重視書院文化的發展,大力發展書院文化;其次,通過稅收優惠等政策引導鼓勵社會企業共建書院文化,合理利用社會資源,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合力推進的局面。
第三,因地制宜,挖掘書院特色,打造獨特的文化形象;以書院所在的區域為單位,對區域具有文化底蘊的特色建筑、先進事跡進行梳理,充分挖掘名人故事和地域文化,將當地的旅游資源、歷史資源、文化資源結合起來,根據每個書院的地方特色,將書院的文化多方面呈現出來,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書院文化。通過文化展示長廊等方式展現。并且結合自身地方和文化的特點,設計不同的文創產品,既可以為書院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也可以為書院文化的傳播提供更多的途徑。
第四,了解游客需求,創新書院文化呈現方式,增強吸引力;隨著生活水平和文化自信理念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中國傳統文化,書院作為直觀可以親自體驗到文化的場所,也成了人們向往的地方,精準把握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至關重要。在旅行時,去到不同的城市,領略不同書院的文化歷史,是更多人的選擇。了解游客的需求,通過對游客現代審美的追求,思考傳統文化的呈現方式,對書院文化進行有效傳播。例如,可以推出參與式活動,活動內容涵蓋古代禮儀或書籍內容,通過沉浸式的參與方式讓游客切身感受到文化的力量。例如,可以開展書院小課堂或播放書院小視頻,由知識豐富的學者對書院的歷史文化進行講解,讓游客真正讀懂書院文化,并非走馬觀花的游覽。
第五,發揮藏書功能,對外開放,讓書院融入日常生活;把書院的藏書和讀書功能結合起來,把書院的藏書對外開放,開通書籍借閱服務,不僅增加書院人氣,還可以讓書院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在書院能夠閱讀相關古籍,能夠讓感興趣的游客對書院文化進行全方面了解和學習,為游客了解歷史文化提供新途徑。
推廣書院文化,人才培養制度的創新至關重要,培養專業素養高的書院治理人才團隊,是書院良性發展的基礎。政府的重視與支持,為書院發展提供了堅強的后盾。不同書院的特色呈現、文創產品的創新,可以為書院帶來經濟效益。書院文化呈現的創新和書院藏書的開放,可以吸引較多的游客參訪,讓書院文化能夠飛入尋常百姓家,讓更多的人感受書院文化濃厚的歷史氣息,書院的高質量發展,更加堅定我國的文化自信道路!
作者簡介:
張祎,1994年出生,女,長沙理工大學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行政管理。本文為湖南省教育規劃課題“‘三全育人’背景下大學生共產主義理根信念教育研究”(XJK20ADY001)。作者單位:長沙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