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住大學生價值觀形成和確定的關鍵時期,強化思想引領和價值觀滲透,是當前高校所面臨的緊要任務。主旋律電影作為弘揚主流價值觀的重要載體,對其所傳達的思想內涵、人文精神、道德觀念進行深入挖掘,將對大學生的思想起到重要的引領作用。
大學生思想引領所面臨的現實困境
高校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陣地,教師是引領大學生思想的骨干力量,學生是受教育的主體。然而,目前在大學生的思想教育方面,高校、教師、學生卻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若干問題。
學校層面:某些高校在學生思想引領上,不能有效發揮“方向盤”作用,致使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受到各種負面信息的沖擊。學校開設的傳統思想政治課,理論性過強,教學模式陳舊,無法引起學生足夠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的政治覺悟不強,人文素養不高,道德水準低下等一系列問題的出現。
教師層面:教師常常不能全面發現學生的問題,不能切實了解學生的需求,不能及時調整授課思路,不能合理利用教學方法,無法對學生展開行之有效的思想引領。
學生層面:隨著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日益發展,各種不同的社會現象和社會思潮,不斷沖擊著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情感豐富,但極不穩定,思想不夠成熟,閱歷也不豐富。當面對接踵而來的社會現象或社會問題時,很多時候只能看到問題的表面,而忽略了問題的本質,不能進行理性的思考和判斷,極容易受到社會負面信息的影響,對其思想狀態產生誤導,或被負面現象煽動和利用。
主旋律電影在引領大學生思想方面的優勢
近年來主旋律電影越來越符合大學生的審美期待,利用主旋律電影對大學生進行思想引領,既擁有先天優勢,也具備后天條件。
大學生的接受習慣。生活在當下這個全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教育的途徑越來越多。在如此琳瑯滿目的教育途徑中,選取他們喜歡的方式來對其進行思想上的引導,效果必然事半功倍。
介于此,我們對教學對象進行調研,了解大學生主要的閱讀媒介、記錄事件方式及觀影習慣、水平等。通過對調研結果的分析,可以判定大學生還處于青少年階段,處在這個時期的孩子喜歡追求感官刺激,更加偏愛直接作用于視聽感官的視頻形式。而電影相對于枯燥的文字、抽象的音樂等,能夠將所要表達的內容更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也更容易引起其學習興趣。
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智能移動終端的普及。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已經使無線網絡覆蓋大學校園的各個角落,5G的普及也使網絡傳播變得更加高速,并且人手一部智能手機已經成為常態。電影不再是一種學生群體消費困難的藝術形式,而變成了一種隨時隨地觸手可及的藝術形式。學生可以靈活利用各種碎片化的時間,在任意的地點觀看他們喜愛的電影。
新時期的主旋律電影更契合當下的國民生活與時代愿景。自1987年主旋律電影的發展方向提出以來,一直發展到37年后的今天,主旋律電影作品已經不計其數。但由于絕大部分傳統的主旋律電影具有不接地氣、人物形象塑造片面化等特點,所以并不能真正走入觀眾的內心。
隨著影視行業的不斷發展,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主旋律電影作品,如《長津湖》《戰狼2》《紅海行動》等。它們相比傳統主旋律電影,在題材、可觀賞度、傳播性上都有了突破性的發展,改變了以往大家對主旋律電影的刻板印象,其表現形式與大學生的審美趣味越發吻合,使主旋律電影日益受到大學生的喜愛。
近幾年,主旋律電影的票房大幅度上漲,據主旋律電影票房統計,2016年主旋律電影票房是19.72億元,2017年總票房直接達到了80.85億元,2017年相對比2016年同比增長309%。2018年票房依舊保持上漲趨勢,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出現了《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等多部口碑爆棚的主旋律電影。2020年,在影院長時間被迫歇業的情況下,恢復觀影之后,《八佰》《我和我的家鄉》等主旋律電影在票房表現上仍然將其他類型的電影秒殺。2021年,《長津湖》橫空出世,直接問鼎中國電影票房排行榜第一名,成為主旋律電影的票房神話。2022年《長津湖之水門橋》繼續保持年度票房之最。2023年的《長空之王》在大片云集的五一勞動節期間上映,依舊獲得了票房、口碑雙豐收,截至目前,中國電影票房排名前10位的影片,主旋律電影高達3部,且票房排名前2位均為主旋律電影。由此可見,如今主旋律電影已經成為大眾觀影的熱門爆款。中國電影票房總排行榜如表1所示。
表1" 中國電影票房總排行榜
近幾年,主旋律電影已經逐步擺脫了創作思想上的桎梏,不只選用宏大的題材加以英雄化的表達,不再將人物形象塑造得高大全、片面、不接地氣。而是在拍攝內容、視聽表達、人物塑造上均產生了較大的顛覆。題材上越來越多地關注生活在大時代背景下的普通人,深入挖掘生活中的小人物,這些小人物更容易貼近老百姓的內心,容易引起普通大眾強烈的認同感與情感共鳴,并由此獲得觀眾的喜愛。比如主旋律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就是以小人物的視角為出發點展現了中國五大地域的家鄉故事,抒發人們的家國情懷,展示脫貧攻堅的成果,成為當時的電影爆款。主旋律電影《長津湖》雖然所處的時代已經遠離我們,但是電影通過對長津湖戰役中一個個普通戰士的生動描繪,讓我們深切感受到那個時代下人們的狀態、戰爭的殘酷,從而更珍惜現在的和平。
主旋律電影對大學生的引領作用
從思想層面、道德層面、心理層面狠抓落實,便可以發揮出主旋律電影對大學生的引領作用,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思想引導。處于青春期的大學生思想還不成熟,很容易被負面信息所左右。他們的思想觀念是否正確對其健康成長至關重要。主旋律電影以其生動的人物、動人的故事、深刻的主題令學生產生共鳴。學生會在觀影過程中不知不覺地被影片刻意營造的歷史環境所觸動,為影片所呈現的矛盾沖突所吸引,并自覺接受影片主題思想的引導。比如,當下很多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受成長環境的影響,大部分學生做事喜歡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團結精神。針對這一思想問題,我們可以選用主旋律電影《建國大業》來對學生進行教育。這部電影通過對比蒙太奇的使用,將國民黨的分裂、共產黨的團結非常清晰得表現出來,令同學們感同身受。通過國共兩黨的比較,同學們就可以認識到團結的重要性。這時從影片聯系到我們現在的生活,團結意識對我們的學校、我們的班級、我們的宿舍,包括我們所處的任何一個集體都是非常重要的。通過電影幫助同學在理解的基礎上分享自己的觀點、身邊的事例,深刻體悟團結精神對新時代下人們的重要意義,以此解決學生思想不團結的問題。
道德教育。因受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很多在校大學生出現了道德滑坡現象,對道德行為的認知出現了偏差。但“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才是國家所需要的人才。那么,我們就可以利用主旋律電影中人物的道德行為對大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比如,主旋律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北京,你好》這個故事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為背景,但電影鏡頭沒有聚焦在宏大的奧運開幕式上,而是選擇了一個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張北京作為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張北京并不是一個完美的熒幕形象,他不靠譜,還愛吹點小牛。他不是一名合格的員工,更不是一個稱職的父親。但這樣一個形象卻在得知四川小男孩的父親生前曾為奧運工程安裝護欄以后,將自己唯一的一張奧運會開幕式門票贈予小男孩,令我們格外的動容。雖然電影塑造的是張北京這樣一個形象,但這個形象代表著千千萬萬像他一樣平凡的中國老百姓。從張北京的身上,或許我們可以看到許多自己的影子。其實我們身邊的絕大多數人也并不是完美的,身上也都多少有一些小毛病,但是通過觀看影片,同學們就可以深刻意識到,哪怕我們并不完美,但在別人需要的時候,我們依然可以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當我們每個人都懂得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并學會給予對方深藏在我們心底的那份質樸善良的時候。這些道德行為所產生的力量就會凝聚在一起,成就一個不可撼動的中國!
心理激勵。大學生活是步入社會之前的預備階段,是完成由學生向社會公民轉變的重要時期。讀大學期間,同學們會遠離家鄉,獨自面對一個新的環境,這時就會遇到諸多困難,如果不能進行適當的心理調節,就會容易引發心理健康問題。通過主旋律電影這一載體可以有效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心理激勵。比如,電影《狩獵者》以抗日戰爭作為歷史大背景,主人公是一個平凡的抗戰士兵,電影以他的視角再現了悲壯、慘烈的戰爭場面。主人公山子的父母均慘死在日本人的手里。最開始的山子只是想單純地為家人報仇,但在斗爭過程中,他逐漸意識到,如果不能把所有的侵略者、反動派消滅掉,所有中國人的安全和幸福都是無法保證的。后來的山子不僅為了自己的父母,也為了自己的戰友乃至中國人民戰斗。主人公山子的形象令人肅然起敬,身處那樣一個歷史大環境中,小小年紀的他卻成長為一個內心十分強大的戰士,具備堅強的毅力和可貴的忠勇。雖然條件艱苦,還被鬼子追殺,但他在困難面前從沒有退縮。從山子身上,同學們可以看到一個鮮活的形象,他的境遇比我們要糟糕得多,而他都可以克服困難,我們又有什么不可以呢?通過賞析這樣一部電影,就可以幫助同學們找到直面困難的勇氣,克服心理障礙,重拾信心再出發。
主旋律電影作為倡導主流價值觀和主流意識形態的重要載體,充分挖掘其內在價值,將對大學生的思想起到重要的引領作用。
作者簡介:
徐敏,山東聊城人,聊城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電影欣賞教學。本文為聊城職業技術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高職院校藝術教育微課程的開發與應用》(項目編號:2020LZYJSJGG15B),主持人:徐敏;聊城職業技術學院人文社科項目《高職院校大思政格局下主旋律電影的影響研究》(項目編號:2019LZYR32),主持人:徐敏。作者單位:聊城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