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故事,就是有借鑒或教化意義,能夠教人向上向善,體現美好品德或精神,改變人的命運的故事。我們要從好的故事中學習思想,培養品德,汲取力量。
好的故事可以塑造人格,推動個人思想發展。我們要從好故事中汲取成長的力量。
歌德說過“只有偉大的人格,才有偉大的風格”,可見健康人格的重要性。而好的故事是幫助塑造人格的重要利器。司馬遷為將領李陵辯護,觸怒漢武帝而入獄受刑,但在出獄后他沒有屈服于漢武帝的權威,仍在《史記》中大膽批判漢武帝迷信方士、窮兵黷武。司馬遷的人生故事之所以好,是因為它能夠引發人們深刻地反省,認識到面對權威的正確態度,能夠在人格中刻下不畏強權的勇氣。文天祥在潮州被俘后,經過零丁洋時元軍逼迫他去招降堅守崖山的宋軍,于是他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樣的千古名句來表達自己以身殉國、至死不渝的志向。文天祥的故事好在能夠激發人們愛國的情感,在人格中種下奉獻祖國的種子。由此觀之,好的故事總是有著某種被大多數人所認可的道德規范,具有塑造人格的作用。吾輩青年應當學習好故事中的精神品質,汲取故事的力量,提高自身思想境界,塑造健康的人格,以便更好地成長。
好的故事可以薪火相傳,推動社會發展進步。我們要在好故事中傳承奉獻的信念。
高爾基說過“要重返生活就必須有所奉獻”,個人的奉獻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助推器,很多好故事都蘊含崇高的奉獻精神,這種奉獻精神可以代代相傳。在教育行業中,前有孔子創辦私學,主張有教無類,后有云南校長張桂梅創辦免費女子高中,托舉起山區兒童受教育的希望。這正是孔子及其他教育家的好故事在新時代的重現,也是教書育人理想與信念的傳承。在農業領域中,前有徐光啟花費二十一年進行大量實驗寫出《農政全書》,后有袁隆平從1960年到2021年61年間為解決饑餓問題研究雜交水稻。他們都堅持研究直到離開人世,這正是農學家的好故事在新時代的重現,是對糧食事業發展奉獻的傳承??梢?,好的故事中蘊含著各行各業工作者為人類發展事業奉獻的精神,這種精神能夠得到一代代人的認可與踐行。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應該要傳承并弘揚這種奉獻的精神,在新時代重新書寫好的故事。
好故事能夠提高個人的思想,能夠推動社會的進步,我們要從好的故事中汲取無限的力量,書寫好故事的新篇章,成為新時代好故事的主角。
作者簡介:
謝宇宸,男,作者單位:福州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