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業者:林簌
從業年限:3年
從業地點:廣西
一句話感受:從無數小事中體現自己的價值
對口專業:人力資源管理、行政管理、工商管理、秘書學、漢語言文學等
從業門檻:大專及以上學歷
能力要求:能熟練運用辦公軟件,擅長與人溝通
晉升路徑:基層員工→經理助理→部門負責人
薪資水平:3500—5000元/月
入職提醒:人力資源部門是一個“出力不討好”的部門,因此從業者要學會靈活處事
人力資源這個職業的準入門檻并不算高,因此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我畢業后從一家小公司的行政人事做起,正式跨入人力資源這個行業。
或許有很多人以為人力資源就是單純負責招聘的職業,那就錯了。人力資源的工作內容大體可分為六個板塊——人力資源規劃、招聘與配置、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勞動關系管理,包括招人、選人、留人、育人、提人、辭人等一系列工作。總之,人力資源就是一個圍著“人”轉的職業。
招聘工作不簡單
招聘是我所負責的工作內容之一。或許很多人會把招聘工作看得很簡單,實際上,招聘并不是隨便問應聘者幾個問題那么簡單。招聘其實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如果面試官不能說出公司的吸引力所在,那么應聘者也就無法對應聘公司產生認同感。
當上級下發招聘任務后,我就會針對各部門的用人需求來擬定招聘簡章,并將其發布到招聘網站上,然后就可以等待應聘者的簡歷“送上門”了。接下來是篩選簡歷環節,我會列出符合要求的候選人名單,然后統一安排時間進行面試。
最開始參與招聘工作的時候,我連在面試中提問的資格都沒有,只是負責聯系應聘者,做一些文字記錄及整理資料的工作。工作了半年多之后,經理才讓我當面試官。通常來說,面試的問題都有固定的套話,比如“請自我介紹”“說說你的職業規劃”,等等。因此,我需要從應聘者的這些模式化的回答中判斷對方是一個怎樣的人、能否勝任這份工作。除此之外,我還會從應聘者給人的第一印象以及一些行為細節來判斷對方的性格。雖然第一印象不一定準確,但沒辦法,面對一眾應聘者,我們沒有時間去細細了解每一個人。
在招聘的過程中,我遇到過形形色色的應聘者,有工作能力一般卻要求高薪的人,有“裸辭”創業失敗的青年,更多的是剛剛畢業的職場新人。所以,要想成為一名出色的人事,一定要練就一雙慧眼,成為能夠識別千里馬的“伯樂”,發掘出最適合公司的員工。
心要細,嘴要嚴
一般來說,大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會有好幾個職員分管不同的板塊,奈何我就職的是一家小公司,部門的人不多,彼此之間的分工并不明確,因此人力資源六大板塊的工作內容我都會涉及一些。
每個月的月初是我最忙的時候,我需要去社保局申報社保,還需要整理員工的考勤表,做績效工資表。工作中,我常會用到Excel軟件,需要熟練掌握各種復雜的函數。因此,經過幾年的歷練,我也從一個見到數字就發暈的“小白”變成了Excel函數用得比公司財務還熟練的“大神”。這個模塊的工作要求我們“心要細,嘴要嚴”。心細體現在處理各種繁雜數據的時候,嘴嚴則體現在遇到有人打聽公司內部事務的時候。
溝通的壓力
人力資源的工作是經常要和人打交道的,上至需要和領導討人力預算,下至需要解答員工的各種問題,比如“考勤怎么有問題”“社保繳費基數怎么又變了”“不繳社保會怎樣”,等等,因此我們經常會承受來自各級的壓力。最大的壓力就是公司招不到人,領導和各部門經理都會把責任歸咎于我們身上。有一次,我為公司招了五名新員工,可最后新員工一個也沒留下來。似乎在領導眼中,一定會有這樣的員工——既精通平面設計,又精通三維設計,還會兼顧網站開發和推廣,更重要的是還要有奉獻精神。而我們人力資源部的工作就是為公司招到這樣的“人才”。這種時候我就需要和領導溝通,和他商量招聘預算,讓領導了解招聘市場的行情。
后記
設備和技術都會更新迭代,但“人”作為一種社會資源,是永遠不會被淘汰的。因此,人力資源是一個有使命感的職業,無論是在公司還是在社會,我們都有義務引導員工在最合適的崗位上發光發熱,為每一名應聘者指點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