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優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孫子兵法》中說:“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勢也。”水能漂石,可見“勢”的力量巨大。合乎“勢”,順勢而為,往往事半功倍;反之,則可能舉步維艱。因而,人們要正確地認識“勢”,靈活地把握“勢”。面對不同的局面,有的人蓄勢待發,有的人謀勢而動,有的人乘勢而上。
請結合材料,聯系現實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思考與感悟。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精準導航
文題提出了三個要求:結合材料、聯系現實、思考與感悟。其中“結合材料”有以下兩個含意:一是要以全部材料為起點,作文的主題要由材料得出,中間要提到材料,結尾要回扣材料;二是既要結合材料的內容,也要結合材料的含意、邏輯關系及其情境。
具體操作時要尋找關鍵詞。首先是整篇材料反復出現的詞語。本材料中出現最多的就是“勢”,這個詞就是作文的關鍵話題詞。其次,到作文材料落腳處尋找,然后逆推印證。比如本材料最后點出“蓄勢待發”“謀勢而動”“乘勢而上”這三個詞語,就是對上文認識、把握“勢”的具體闡釋,可定為關鍵詞。第三,尋找能統攝全篇的中心詞。本材料中“順勢而為”,集中體現了材料的用意,可作為寫作的中心詞,統攝蓄勢、謀勢、乘勢。“聯系現實”則是寫作要聯系時代熱點,聯系國家的大政方針,聯系自身實際。
立論應切中時代脈搏,緊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論證時論據應有鮮活的時代特色;結論要能關聯時代,聯系自身,對當代人有思考價值和啟迪意義。如本篇作文“勢”可以理解為全球化浪潮,或是人類命運共同體,也可以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的蓬勃發展。所謂“乘勢而上”就是把個人的發展融入到時代的洪流中。“聯系現實”同時是在“聯想與思考”,但后者又不止于前者,“聯想”是要發散思維,如把與“勢”相關的古今中外的素材通過聯想盡收囊中,然后憑借思考對其進行甄別篩選、裁剪拼接。
總之,作文審題要字斟句酌,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謹嚴。
考場佳作
順勢而生 葳蕤蓬勃
一粒種子在冰天雪地中積蓄希望,一顆根芽在春風駘蕩里探求新生,一朵夏花在發榮滋長時肆意絢爛。物如此,人亦然。只有順勢而生,方可葳蕤蓬勃。
運用比興的手法,由物及人,點明主旨。
何為“勢”?《孫子兵法》中說:“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勢也。”這里的“勢”是一種慣性的力量,而現實世界的“勢”是一種時代的趨勢、環境的形勢、事情的態勢。只有認清“勢”,把握“勢”,才能乘勢而上,生意蔥蘢。
聯系材料,明確概念,強化主旨,引出下文。
冬隱崢嶸,蓄勢待發。我們每個人都曾是“黑暗中的舞者”,當時勢的聚光燈還沒聚焦到我們身上時,我們依然需要跳出最美的舞蹈,為人生的閃亮登場蓄勢。蓄勢就是面對不利的形勢,能韜光養晦;蓄勢就是時機未到時,依然提升自己;蓄勢就是不斷努力,創造有利于自己的形勢。君不見楚莊王靜觀其變,三年不鳴,才有驚人一鳴;君不見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勵精圖治,最終稱雄吳越;君不見朱元璋“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終扭轉局勢,平定天下。可見,蓄勢不是坐以待斃,而是順應形勢,積極作為。
運用多個經典事例,論證蓄勢是順勢而為。
春露頭角,謀勢而動。《周易》有言:“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具備應對形勢變化的適應能力,能夠根據時與勢的不同而靈活調整政策,是謀勢的應有之義。觀察形勢,順勢而動是一種智慧,意味著尊重規律、順應人心。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下,我國領導人認清世界的發展趨勢,實行改革開發,才有了今天的繁榮昌盛。在互聯網方興未艾之時,不少傳統行業受到嚴重沖擊,一些企業密切觀察形勢變化,探索線上經濟、云端創業,捕捉到新的就業機遇。由此觀之,謀勢而動需要敏銳的眼光,也需要開放包容的心態,更需要敢于嘗試的精神。
結合中國當代發展的成功經驗闡釋了謀勢的重要性。
夏盡綻放,乘勢而上。古人云:“雖有智慧,不如乘勢。”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秦朝統治者不能順應“攻守之勢異也”的變化,不施行仁義的政策,終導致“一夫夜呼,而亂者四應”的局面。在天下苦秦久矣、人心思變的大形勢下,群雄并起,劉邦更是斬白蛇起義,廣攬賢才,所到之地與民眾約法三章,終眾望所歸,贏得天下。揆諸當下,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加劇,發展綠色能源已成共識,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新能源車企乘風而上,實現了彎道超車。因此,勢在必行,方能勢不可當。
結合古今興衰的事例,正反對比,強調乘勢而上的重要意義。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今天,百年未有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勢不可當,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我們要做到合乎“勢”,把握“勢”,乘“勢”而上,把個人的成長融入大時代的陽光雨露中,讓自己葳蕤蓬勃,讓祖國花團錦簇,萬里錦繡。
結尾聯系現實,總結本論,照應前文,首尾圓合。
亮點評析
本文以“順勢而為”為中心統攝蓄勢、謀勢、乘勢,整篇文章按引論—本論—結論的結構來寫,注重點例、繁例相結合,材料豐富,對比論證鮮明,論證比較嚴密,體現出作者對時代、對社會、對生活的關注與思考。
實戰考場
練習一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一個人圍著一件事轉,最后全世界可能圍著你轉;一個人圍著全世界轉,最后全世界都可能會拋棄你。”這是一位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的一句名言。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雖有不甘,但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人生必須學會做減法。欲做雜家,難成專家。人的一生要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做一件像一件,做一件成一件。
對于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題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練習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朱光潛《談人生與我》一文曾提到兩種人生觀,一種是“觀戲人生”,一種是“演戲人生”。朱光潛主張選擇觀戲人生,用錢穆觀照人生的精神,體現了“超世觀世”的人生觀;而魯迅認為,“國難當頭,風沙撲面,虎狼成群”,大丈夫當持“匹夫”之責,怎可以講“靜穆”“超脫”?
比較這兩種人生觀,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題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