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應該以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為目標,確保學生對信息技術產生興趣,提升實踐應用能力,增強創新的意識。目前,我國高中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教學處于全力探索階段,迫切需要構建針對性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教學評價體系,通過教學評價提升教學效果,并對教學進行反思和改進,促進教學的進一步優化。本文針對高中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教學評價進行分析研究,提出構建核心素養教學評價體系的重要性、評價體系要點以及評價應用,旨在促進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發展。
核心素養教學是當前我國教學的核心理念,該理念是在我國社會人才需求變化背景下提出的新的教學理念。近年來,我國各學段紛紛響應國家教育部門的號召,開展核心素養教學改革,教學中不再單純地注重知識傳授,更注重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信息技術學科作為高中的重要學科,在教育領域具有重要地位。自實施核心素養教學改革以來,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正在全力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為了檢驗教學改革以及核心素養教學的效果,需要建立高中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教學評價體系,利用評價體系實施教學評價,并對教學進行不斷完善和改進。
一、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概述
高中信息技術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信息意識:學生需要敏銳地感知信息,對信息進行合理性判斷,并在信息化環境下提升對信息進行篩選、鑒別和利用的能力。
計算機應用思維、計算思維:學生應掌握計算機領域的思維方法,能夠運用這些思想方法在形成問題解決方案的過程中進行一系列的思維活動。
信息技術的興趣:信息技術學習興趣是核心素養之一,是形成核心素養的關鍵。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習的主動意識,主動了解和學習信息技術知識。
二、構建高中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教學評價體系的意義
首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核心素養教學評價不僅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還重視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學習興趣、信息素養、信息技術意識等方面的發展。通過評價,學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發現自己在信息技術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改進措施,從而提升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實現全面發展。
其次,優化教學方式。通過核心素養教學評價,教師能更好地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并且對自身的教學方法進行全面分析,從而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改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推動學生的學習,實現品質教育的發展。
再次,保障公平性。核心素養教學評價能夠確保學生按照所學知識和技能展開探究,教師則提供足夠的實踐環境,對其全過程性學習情況進行針對性評價,保障評價的公平性。
最后,導向作用。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教學評價體系,可以引導學生形成學科核心素養,包括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息社會責任等方面,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綜上,高中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教學評價的構建對于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優化教學方式等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三、高中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教學評價體系構建策略
(一)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目標
構建高中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教學評價體系的首要工作是創建評價目標,以評價目標引導教學評價。
第一,教學評價應包括了解學生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通過評價掌握學生目前對信息技術的興趣以及核心素養的形成狀況。
第二,對教師的教學方法進行評價,目的是通過評價了解教學方法中存在的問題,發現與核心素養培養不匹配的環節,從而實施針對性優化。
第三,教學評價的目標是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師德師風以及道德素養等進行評價,幫助教師不斷提升自我。
(二)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原則
教學評價體系構建原則是整個教學評價的核心,評價體系的基本框架和創建不能脫離相應的構建原則。為構建有效的核心素養教學評價體系,教師應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以學評教,強化學生參與。在評估教學質量時,教師應該更加注重學生的參與和反饋。學生的意見和評價應該成為評價教師的重要依據,這有助于確保教學質量與學生的需求和期望相符合。
第二,以教學目標為導向,確保關聯性。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必須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因此評價體系應該與教學目標保持高度關聯,以確保教學質量與預期目標相一致。
第三,兼顧過程與結果,實施全面評價。一個科學、客觀的教學評價體系,不僅要關注對教學結果的評價,還應重視對教學過程、學生的學習態度、興趣等多方面的評價。這有助于全面了解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狀況,為教師提供更全面的反饋和指導。
(三)教學評價體系的指標
高中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教學評價體系構建的過程中,評價指標的構建非常關鍵,是實施具體教學評價的重要影響因子。基于核心素養的信息技術教學評價,必然以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為評價指標,主要包括信息技術興趣和意識、計算機思維培養、信息素養。
第一,信息技術興趣和意識是指學生主動學習信息技術的意愿,學生對信息技術主動研究的動力等表現。
第二,計算機運用思維評價指標,具體是指學生在遇到問題后能夠利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第三,信息素養指標是指學生對信息收集、分析、處理以及傳播的意識和能力。
(四)教學評價主體
高中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教學評價體系構建的過程中,明確評價主體非常關鍵。評價主體是具體實施評價的個體,對不同個體實施的評價不同,這有利于提高以核心素養培養為目標的教學效率。
第一,教師: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要組織者和實施者,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核心素養的發展有著最直接的了解和觀察。因此,教師是教學評價的重要主體之一。
第二,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對自己的學習效果和核心素養發展有著最直接的體驗和感受。因此,學生也應該成為教學評價的主體之一。
第三,家長:家長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支持者和監督者,他們對學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家長也應該成為教學評價的主體之一。
第四,同學:同學是學生學習的重要伙伴,他們可以提供關于學生核心素養發展情況的間接觀察和評價。因此,同學也可以成為教學評價的主體之一。
第五,專家:專家可以對教學活動和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提供專業的意見和建議,也是教學評價的主體之一。
(五)評價過程及應用
高中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教學評價開展過程中,評價體系需要明確評價的具體過程,應該以評價目標為核心,圍繞評價目標采用多種評價方法,對不同的教學指標實施多樣化評價。如,采用問卷調查、理論試卷、計算機實操課題、趣味問答等形式進行評價,在評價之后對教學進行反思和改進。
(六)評價反饋
高中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教學評價開展過程中,評價體系包括評價反饋機制。反饋機制就是在評價完成后,利用評價實施教學優化等一系列的工作。以下內容是對反饋機制提出的一些建議:
第一,重視反饋與指導。評價不僅僅是為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更重要的是為學生提供反饋和指導。教師應根據評價結果為學生提供具體的建議和指導,幫助他們進一步提高信息技術核心素養。
第二,加強與家長的溝通。教師應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讓家長了解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方面的進步和不足之處,以便更好地支持學生學習。在反饋機制中,要求加強與家長的溝通極為關鍵。因為在信息技術反饋評價的過程中,評價之后教師和家長都需要反省自身的問題,如發現教學中存在問題,可以從多個方面找尋原因,與家長同時對教育工作進行改進,這有利于優化教學。
第三,建立激勵機制。反饋機制中建立的激勵機制,具體是指通過教學評價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于表現優異的學生給予相應的獎勵。此種方式可以在評價后繼續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了促使學生提高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教師應設立獎勵機制,對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優秀的學生給予適當的獎勵和表彰,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四、高中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教學評價體系的應用
(一)評價學生的信息興趣和意識
構建教學評價體系后,應對信息技術教學進行評價,針對不同的評價指標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并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然后對教學進行改進。
教學評價:以信息技術興趣和意識培養評價為例,評價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分析具體情況。問卷調查中設計“你對信息技術課程感興趣嗎?你想當一名IT工作者嗎?你認為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是否有意義?”通過一系列的問題,調查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科的興趣,如發現無興趣的學生比較多,則證明教學方法存在問題,也代表核心素養教學還未完全滲透和應用,教學效果一般。
教學反思:在傳統教學中,教師缺乏先進的教學方法,教學管理也不夠專業,容易導致學生無法真正在課程中學習信息技術知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較弱。
教學改進:針對以上問題,教師要在教學評價后進行改進。核心素養教學背景下,教師的教學應該更注重興趣激發,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習信息技術,對信息技術產生興趣。如,教師可以在教學實踐中引入興趣型話題,引導學生參與到信息技術學習中。以高中《信息社會的建設》教學為例,為了激發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興趣,提高教學吸引力,教師可以創設“新聞報道”情境,指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分析教學情境,并通過多元化的搜集來評價信息。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使學生集思廣益、交流溝通,吸引學生參與到學習當中。教師也要提出相應問題,如信息傳播法律方面的問題:“你能在網站中看到相關信息未辨別真假嗎?我們是否可以隨意傳播?”之后,教師針對網絡信息傳播的相關法律進行解析。
(二)評價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思維
計算機應用思維是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的核心。信息技術以計算機為基礎設備展現其功能,利用計算機完成傳統人工模式不能完成的工作,信息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均為社會發展的重點技術,作為新時代的人才,計算機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必備能力和素養。因此,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思維和能力展開綜合評價,了解學生是否具有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評價:對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思維進行評價,具體可以分為意識評價和能力評價。其中,意識評價主要是了解學生是否具備利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意識,教師可以建立相應的任務情境,統計學生的問題解決思路,了解有多少學生選擇利用計算機解決問題。另外,在能力評價的過程中,教師主要是對學生具體的解決效果進行評價。
教學反思:傳統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經常忽視學生的實踐意識和實踐能力,導致教學未達到核心素養培養目標,學生也未能形成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僅僅掌握了理論知識。
教學改進:對計算機應用思維核心素養進行評價后,提出針對性的改進意見是健全評價體系、優化教學方案的重點。計算機任務必須與課程具有較高的關聯度,能夠鍛煉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例如,在教學《編程計算》時,教師可以通過軟件編程技術創設解決數學問題的情境,促使學生充分了解計算機編程的具體應用。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設計代碼創建項目,使學生能夠在軟件編程中實現技術實踐應用。
(三)評價學生的信息素養
高中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教學評價的過程中,針對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情況進行評價非常關鍵。信息技術是信息處理為核心功能,使信息成為社會重要的資源,因此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的過程中必須形成信息素養。在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教師應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措施對學生的信息素養進行綜合評價。
教學評價:評價實施過程中,重要評價學生對信息技術的理解、對信息資源的理解、使用信息的能力進行評價。如,編寫針對性試卷測試,考查學生對信息技術、數字化等相應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
教學反思:部分教師還未完成教學遷移,信息技術教學未衍生為信息教學,導致核心素養教學受到影響。
教學改進:在評價后實施信息化教學改進,注重知識遷移、知識拓展和縱深引導,將信息技術教學遷移到智能化技術、數字化技術等方面,拓寬學生的視野,不斷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例如,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知識拓展,聯系信息技術發展史以及發展趨勢,構建討論課題“你眼中的信息技術”,師生一同探索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五、結語
總而言之,核心素養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和應用有利于教師的教學改進和對學生的全面評價,能夠促進教學相長。本文提出了關于信息素養、應用能力以及學習興趣的評價和改進,希望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改革和發展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