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毅 肖祎 張領 宋貞富 敖艷飛 鐘思玲
摘 要:蜂糖李肉質細、清脆爽口,汁液中多,味濃甜,離核,品質優異,但存在田間管理粗放、修剪不規范、抗風險能力不強,效益不高等問題。為此,介紹了蜂糖李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建園、施肥管理、整形修剪、花果葉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提質增效技術,以供種植者參考。
關鍵詞:蜂糖李;發展現狀;技術
文章編號:2096-8108(2024)01-0067-03? 中圖分類號:S662.3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文獻標志碼
Analysis Techniques of Fengtang Plum Quality Improvement
ZHANG? Yi,XIAO? Yi,ZHANG? Ling,SONG? Zhenfu,AO? Yanfei,ZHONG? Siling
(AnShu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Anshun Guizhou 561000, China)
Abstract:Fengtang plum has fine flesh, crisp and refreshing taste, many juices, strong sweet taste, free nucleus and excellent quality.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extensive field management, irregular pruning, weak risk resistance and low efficiency.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Fengtang plum industry and the technique of improv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in orchard construction, fertilization management, shaping and pruning, flower, fruit and leaf management, pest control and harvesting are introduce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growers.
Keywords:Fengtang plum; development status; technique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消費者對水果的需求不再是簡單的滿足于能吃到,水果消費轉型升級,優質優價已經成為消費市場的共識,呈現水果優質化、高檔化。蜂糖李是貴州名特優水果之一,2016年6月通過貴州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定(審定號:黔審果2016002號),該品種肉質細、清脆爽口,汁液中多,味濃甜,離核,品質優異。2021年蜂糖李獲得國家植物保護新品種權(品種權號:CNA20182179.7)。目前,貴州蜂糖李種植面積約3.67萬hm2(55萬畝),周邊省市競相引種栽培,面積迅速擴大,發展勢頭強勁。盡管蜂糖李具有諸多優良表現,但存在田間管理粗放、修剪不規范、抗風險能力不強、效益不高等問題,一定程度影響蜂糖李產業的高質量發展[1-2];根據蜂糖李當前的產業現狀及發展要求,提出了該產業的提質增效技術,供種植者參考。
1 發展現狀
1.1 選育與推廣
蜂糖李2015年6月通過專家田間現場鑒定,結果表明該品種優良性狀遺傳穩定,2016年貴州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通過品種審定,2021年獲得國家植物保護新品種權。蜂糖李果實大,含糖量高,風味好,且其果肉緊密,口感酥脆,耐貯藏運輸。經貴州省果樹工程中心化驗,該品種平均單果質量35.3 g,最大單果質量65.9 g,可溶性固形物質量分數16.1%,可溶性糖質量分數13.54%,可滴定酸質量分數0.77%,維生素C 8.95 mg/100g,可食率達97.88%,深受消費者喜愛。蜂糖李在產地批發價格高達60元/kg,市場供不應求。良好的經濟效益刺激產業大面積發展,目前,貴州省安順市累計種植面積1.4萬hm2(21.05萬畝),投產面積5 580 hm2(8.37萬畝),近3年累計經濟效益達55.09億元。先后榮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全國優質李金獎、中國農業品牌、中國農產品百強標志性品牌等榮譽稱號。核心產區鎮寧縣六馬鎮2020年5月入選全國第十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鎮,2021年11月該鎮被國家農業農村部評為貴州省唯一一家“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元鎮”。
1.2 規劃與提質
提升蜂糖李產業產出效益,促進蜂糖李產業提檔升級。按照《安順市蜂糖李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安順市蜂糖李產業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安順市加快推進蜂糖李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明確把蜂糖李作為重點水果產業來抓,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統攬,以“擴規模、提品質、創品牌、拓市場、增效益”的基本思路,加快推動蜂糖李由品質優勢向品牌優勢、產業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成立市級蜂糖李研究中心,開展蜂糖李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建成標準化蜂糖李基地、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園各6個,完成3 333 hm2(5萬畝)低產園改造。
2 提質增效技術
通過采取果園提質增效技術,著力提高蜂糖李單位面積產量和果品質量效益,促進果園增效、果農增收。
2.1 標準建園
園地選擇直接關系到果園后期的產量和質量。應符合當地農林產業發展規劃,選擇陽光充足、交通便利、避風陽向、灌溉條件良好,海拔高度為550~1 200 m, 年均溫15.3~18.9℃,≥10℃有效積溫≥4 000℃,<7.2℃的有效低溫≥400 h。pH值5.0~7.5,持水量65%~80%,地下水位<1 m,平地或坡度≤15°,以土壤深厚肥沃、土質疏松的砂質壤土或黏壤土為好,規范建園,標準栽植,確保生長整齊一致,達到全、齊、壯、優的建園的目的。
2.2 科學施肥
合理施肥是提高果品質量的關鍵。根據蜂糖李生長發育特點,施肥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中、微量元素、生物菌劑科學搭配。磷鉀促進糖分積累,有助于著色增甜;硼鈣促進營養轉運;鎂元素能促進光合作用;鉬有助于果實上色。在采果后到落葉前施基肥,應施綠肥、堆肥、圈糞、餅肥等緩效肥,并配合施速效氮肥和磷肥。施優質農家肥不小于2 000 kg/畝(667m2)。花前、花后、果實膨大期追施速效肥料,前期以N肥為主,后期以P、K 肥為主,施肥后及時澆水。為保持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各種營養元素的供應平衡,可采用果園覆草、生草,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也可選用適宜的土壤改良劑來提高樹體營養水平。
2.3 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達到調光、調勢,充分利用光能,把果園的枝葉覆蓋率控制在80%以內,保證豐產、優質、增效。采用高光效樹形,蜂糖李喜光性強,可選用“Y”字形、高紡錘形(主干形)等高光效樹形,搞好生長期修剪,控制枝量,選留生長健壯、著生位置好的枝條,培養穩定、長壽的結果枝組。適時防止樹體光照惡化。
2.4 花葉果管理
嚴格疏花護果保葉,合理負載量,協調平衡蜂糖李生長的內部環境以及外部環境,調控好花葉果后才能夠達到較好目標。合理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噴施75%吡唑丙森鋅WP(好克舒)誘導抗逆保護性殺菌劑,促進蜂糖李根系發達,以適應復雜的生長環境條件,提高其抗逆能力。采用乙烯合成抑制劑延緩蜂糖李果實脫落、乙烯作用抑制劑硫代硫酸銀抑制花脫落,用萘乙酰胺疏花、疏果,以避免坐果過多而影響果實的品質。適時噴施氨基酸銅鋅硼錳鐵水溶肥供應葉、花、果養分,減少脫落。施用胺鮮酯使果實色度平衡、果面油亮、提升果實風味。
2.5 果園間套作
果園間套作能夠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生態平衡。采用果糧、菌、菜、藥等間作、果園生草、套種綠肥等的主要模式、能增大田間植被覆蓋度,增強植物蒸騰作用,改善果園土壤溫濕度,改善微生物群落。套種一些經濟價值比較高的多年生綠肥效益會更好。果園生草是1種以草抑草、綠色先進的土壤管理方法,不僅可以抑制雜草生長,還具有改良土壤質量、改善果園微氣候環境、提高果實產量及品質等多種作用。
2.6 果園機械化技術
研發配套的果園控草、肥水藥管理、采摘等宜機化技術。先進適用機械的應用可減少了化學農藥污染,蓄水肥田,改善了生態環境,提升了果品質量,減少了果園用工數量,提高了生產效率。
2.7 改造提升老果園
在政府引導、龍頭企業引領下,幫助果農將其老果樹和老果園土地資源轉化為股權股金,使參與老果園改造建設項目的果農不僅是項目的投資者,也是項目的建設者和經營者。深入挖掘蜂糖李的品牌價值,通過延伸文化旅游教育產業,使蜂糖李品牌更加突出。
2.8 病蟲害綜合防治
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針對蜂糖李生育期主要病蟲發生特點,以農業和生物防控為基礎,理化誘控為核心,化學防治為輔助的綜合措施,實行“農藥減施”。加強果園土肥水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病蟲害能力。搞好果園清潔,剪除病蟲枝梢、僵果,清除樹下枯枝、落葉、落果、果袋和雜草等,集中燒毀、深埋,消滅越冬害蟲和病菌。萌芽前噴石硫合劑清園。有效預防、控制病蟲危害,減少化學農藥使用,保障蜂糖李產量、果實品質及生態環境安全,抓住關鍵時期防治,施用允許使用的生物制劑、植物源制劑、礦物制劑和低毒、低殘留農藥。
2.9 適時采收
根據市場情況、果實用途、運輸和銷售地遠近等? 因素,在達到蜂糖李果應有的色澤、風味時,適時分次采收。采果時要帶手套,輕摘、輕放、輕裝、輕卸,避免刺傷、捏傷、碰傷、擠傷等各種人為的機械損傷,保證果商品性。同時,做好果實的分級、包裝、貯藏,既有利于貯運銷售,又有利于實現采后增值,實現效益最大化。挑選后的蜂糖李應在1~5℃預冷庫內預冷12 h,并及時轉移至貯藏庫貯藏。
中文致謝
參考文獻
[1] 張毅,肖祎,李用奇,等.蜂糖李基本性狀和管理技術[J].北方園藝,2018(4):206-208.
[2] 鐘思玲,宋貞富,陳紅艷,等.蜂糖李品種特性及栽培技術要點[J].現代園藝,2019(8):11-12.
收稿日期:2023-11-06中文收稿日期
基金項目:特色精品水果蜂糖李在貴州山區轉化與示范[黔科合成果(2017)4101]、蜂糖李提質增效栽培技術與示范[安市科農重(2020)01]。
第一作者簡介:張 毅(1978-,男,碩士,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作物育種與栽培研究及科研管理工作。E-mail:52583109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