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 越
(寧津縣中醫院,山東 德州 253400)
冠心病是由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引起的。冠狀動脈是心臟供血的主要血管,當冠狀動脈部分阻塞或完全堵塞(血液中的脂質堆積、血栓形成或動脈粥樣硬化等因素導致)時,就會引起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從而導致心肌缺血。冠心病常見的癥狀是胸痛,通常表現為胸悶(憋悶、緊迫感或壓迫感),有時會向左臂、頸部、下頜骨等部位放射。冠心病還可能引起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嚴重后果[1]。臨床治療冠心病主要采用藥物治療、改善生活方式和手術干預等綜合手段。西藥治療冠心病的效果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驗證,具有明確的療效,能夠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癥狀和心功能。但西藥副作用較多,長期用藥對身體損害較大。中藥安全性較高,其中復方丹參滴丸可用于治療胸痹、冠心病[2]。而腦心通膠囊可用于治療心絞痛[3]。基于此,本文選擇醫院2022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診治的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使用復方丹參滴丸聯合腦心通膠囊治療,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選擇醫院2022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診治的冠心病患者80 例。納入標準:(1)符合WHO 關于冠心病診斷標準;(2)依從性較好。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的基礎性疾病患者;(2)存在嚴重的器質性病變患者;(3)妊娠期、哺乳期患者;(4)患有代謝性疾病患者;(5)存在凝血功能障礙患者。按照入院順序采用計算機隨機數字分組法將患者分成對照組與聯合組,每組40 例。對照組:男性24 例,女性16 例;病程2 ~7 年,平均(4.02±0.37)年;年齡36 ~69 歲,平均(53.94±1.81)歲。聯合組:男性23 例,女性17 例;病程1 ~8 年,平均(4.41±0.38)年;年齡36 ~69 歲,平均(53.14±1.8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進行常規治療,口服阿司匹林(山西國潤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4011)100 mg,每日1 次。對照組患者使用復方丹參滴丸治療,每次10 丸,每日3次。聯合組患者口服復方丹參滴丸(天士力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0950111)聯合腦心通膠囊治療,復方丹參滴丸治療方案同對照組。腦心通膠囊(陜西步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25001)每次4 粒,每天3 次。兩組患者連續用藥12 周。
(1)心功能:在治療前、治療12 周時,使用彩色超聲儀器對患者心功能進行檢查,指標有左室射血分數(LVEF)、左室舒張末內徑(LVEDD)、心排血量(CO)、心臟指數(CI)。(2)血脂水平:在治療前、治療12 周時,抽取靜脈血8 mL,低速(3000 r/min)離心處理10 min,取血清,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水平。(3)臨床療效:參考冠心病臨床癥狀、發作頻率等評定。顯效。患者冠心病癥狀顯著緩解,發作頻率明顯降低,心電圖指標恢復正常。有效。患者冠心病癥狀緩解,發作頻率降低,心電圖指標恢復正常。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臨床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4)不良反應:統計不良反應,計算發生率。
采用SPSS 28.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進行正態分布檢驗,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兩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頻數(百分數)[n(%)]表示,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12 周時,兩組患者LVEF、CO、CI 高于治療前(P<0.05),LVEDD 低于治療前(P<0.05),且聯合組患者LVEF、CO、CI 高于對照組(P<0.05),LVEDD 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心功能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心功能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 <0.05。
組別 例數 LVEF(%) CO(L/min) CI(L/min·m2) LVEDD(cm)治療前 治療12 周時 治療前 治療12 周時 治療前 治療12 周時 治療前 治療12 周時對照組 40 74.94±3.06 85.33±4.15★ 2.51±0.26 3.69±0.14★ 3.21±0.32 4.87±0.74★ 5.36±0.47 4.02±0.22★聯合組 40 74.62±3.05 93.58±4.19★ 2.53±0.29 5.78±0.18★ 3.26±0.36 5.96±0.71★ 5.31±0.41 3.62±0.21★t 值 0.468 8.847 0.324 57.966 0.656 6.722 0.507 8.318 P 值 0.639 0.000 0.745 0.000 0.511 0.000 0.612 0.000
治療12 周時,兩組患者TC、HDL-C、LDL-C、TG 水平低于治療前(P<0.05),且聯合組患者TC、HDL-C、LDL-C、TG 水平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脂水平比較(mmol/L,±s)

表2 兩組患者血脂水平比較(mmol/L,±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 <0.05。
組別 例數 TC HDL-C LDL-C TG治療前 治療12 周時 治療前 治療12 周時 治療前 治療12 周時 治療前 治療12 周時對照組 40 5.71±0.43 3.63±0.19 1.23±0.18 1.09±0.23 3.44±0.21 3.02±0.32 1.29±0.33 1.03±0.17聯合組 40 5.73±0.41 3.02±0.14 1.24±0.19 1.87±0.35 3.47±0.26 2.01±0.33 1.24±0.36 0.87±0.19 t 值 0.212 16.346 0.242 11.779 0.567 13.896 0.647 4.334 P 值 0.831 0.000 0.810 0.000 0.570 0.000 0.517 0.000
聯合組患者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無效例數分別為32 例、5 例、3 例,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2.50%;對照組患者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無效例數分別為15 例、13例、12 例,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70.00%;聯合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聯合組患者嘔吐、腹瀉、心悸、失眠例數分別為1 例、1 例、1 例、1 例,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10.00%;對照組患者嘔吐、腹瀉、心悸、失眠例數分別為2 例、1 例、1 例、2 例,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15.00%;聯合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在冠心病治療中,西藥使用最為普遍,其中阿司匹林對血小板聚集具有較好的抑制效果,現已廣泛用于治療本病中[4-5]。但西藥副作用較多,長期用藥容易出現耐藥性,影響治療效果。臨床普遍認為,血脂水平會影響冠心病。TC、HDL-C、LDL-C、TG 水平增高會促使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進一步加重,導致不穩定斑塊脫落,引發急性心血管事件[6-7]。因此,降血脂是治療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中醫認為,冠心病屬于中醫中“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疇,認為本病病位在心,屬于本虛標實之證[8-9]。中藥治療冠心病的安全性、療效受到認可。復方丹參滴丸主要由冰片、丹參等藥物組成,能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疏通血管和擴張血管,且不存在耐藥性,臨床治療效果較好[10-11]。王文志等[9]分析了復方丹參滴丸聯合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療效,發現臨床有效率(90.38%)明顯提升,6MWT、LVEF 及血清Vaspin 水平上升,血清NT-proBNP、hs-CRP、Lp-PLA2水平下降。復方丹參滴丸聯合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狀態。通心絡膠囊由人參、水蛭、全蝎及蜈蚣等組成,可益氣活血,補虛通絡,化痰止痛。現代藥理學證實,通心絡膠囊可改善局部微循環,具有改善心絞痛及心功能的作用。潘強強等[12]探究通心絡膠囊對冠心病PCI 后患者的療效,經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改善率97.62%,心電圖改善有效率85.71%,FMD 增大,故認為通心絡膠囊可提高療效。復方丹參滴丸、通心絡膠囊均能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且能獲得較理想的效果。本研究發現,經復方丹參滴丸聯合腦心通膠囊治療后,聯合組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明顯改善,且優于對照組。分析原因是,復方丹參滴丸能改善冠狀動脈血流灌注,而腦心通膠囊可止痛,減少心絞痛的發作次數,二者協同改善了心功能。研究二者聯合對血脂水平的影響發現,聯合用藥后冠心病患者的TC、HDL-C、LDL-C、TG 水平明顯下降,提示復方丹參滴丸聯合腦心通膠囊用于治療冠心病能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有助于冠心病病情的改善及療效的提高。復方丹參滴丸和腦心通膠囊中的決明子、山楂等成分,具有調節血脂代謝的作用,可以降低血脂的含量,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和三酰甘油,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復方丹參滴丸和腦心通膠囊內含多種中草藥成分,其中的丹參等草藥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進心腦血液循環,并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病變。最后,聯合組不良反應未見增加,說明聯合用藥安全性較好。
綜上所述,復方丹參滴丸聯合腦心通膠囊治療冠心病既能改善患者心功能與血脂水平,又能在較好的安全性基礎上提升療效,建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