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雨璠
螺絲釘雖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遠做一個螺絲釘。——雷鋒日記摘錄
親愛的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雷鋒叔叔嗎?螺絲釘的故事你們熟悉嗎?每年的3 月是學雷鋒活動月,學校、社區等都會組織形式多樣的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讓志愿之花綻放在祖國大地。本期我們欣賞的歌曲是《我們要做雷鋒式的好少年》,請大朋友和小朋友們隨著音樂唱一唱、跳一跳、動一動,重溫雷鋒事跡,傳承和踐行雷鋒精神吧!

雷鋒,出生于1940 年12 月18 日,1962 年8 月15 日因公殉職,年僅22 歲,原名雷正興,出生于湖南長沙,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共產主義戰士,2019 年9 月25 日,雷鋒被評選為“最美奮斗者”。
雷鋒精神:是為共產主義奮斗的無私奉獻的精神,是忠于黨和人民、舍己為公、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是立足本職、在平凡的工作中創造出不平凡業績的“螺絲釘精神”,是苦干實干、不計報酬的艱苦奮斗精神,歸根結底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學雷鋒紀念日:自1963 年3 月5 日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題詞,發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偉大號召后,每年的3 月5 日成為“學雷鋒紀念日”。

《我們要做雷鋒式的好少年》作曲者李群、作詞者楊因。整首歌曲情緒昂揚、樂觀向上,積極而充分地表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少年兒童朝氣蓬勃的形象。
這首歌是在1963 年全國范圍內開展學習雷鋒活動的背景下創作的,希望能夠通過音樂來表達孩子們對學習雷鋒精神的渴望和對美好社會的向往。
小提示:演唱時小朋友們要身體坐直,口腔微微張開,臉上的表情提眉微笑,用頓挫有力的聲音演唱。

隨歌曲《學做雷鋒式的好少年》律動。
目的:通過體態律動進一步將音樂與動作相結合,達到更好地欣賞、感受、體驗歌曲的目的,從而深刻感受歌曲斗志昂揚、積極向上的音樂情感。
小提示:
動作:擺臂踏步的動作要求手臂向上抬起,腿部抬高,動作干凈、堅定有力;身體狀態:抬頭挺胸,面帶微笑;精神狀態:大方、自信、積極向上;學習時可以由易漸難,先踏步感受二拍子行進的力度,再加入其他動作。
自制雷鋒頭像:超輕黏土制作雷鋒頭像或雷鋒冰箱貼。
拿出超輕黏土,快和你的家人一起動手做一個雷鋒頭像吧!作品完成后可以展示給你身邊的小朋友,并告訴他們雷鋒的小故事。(注意制作過程中不要把黏土放在口或鼻中)

準備材料:超輕黏土、搓泥板、刮刀

用肉色的黏土制作圓圓的頭部,預留眼眶的位置。

制作五官,放到頭部的相應位置,用工具按壓出嘴的形狀。

用高光筆和黑色簽字筆畫出眉毛和眼睛。

用牙簽或者大頭針等工具把帽檐戳成毛茸茸的感覺,再和頭部組裝在一起。

最后用紅色捏出五角星和黃色黏土做底座,雷鋒黏土就做好啦!
想一想,你還能做哪些跟學雷鋒有關的事呢?繪制雷鋒手抄報、伴著音樂讀一讀雷鋒日記,學習雷鋒爭當社會志愿者,尋訪身邊的雷鋒人物等,都是不錯的嘗試。
讓我們一起努力,讓雷鋒精神代代相傳、落地生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