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璽凡 陶欣 全姝瀾 彭佩琪
2 月底,春寒料峭的保靖民族中學迎來了返校學子。和往常一樣,物理老師周明推開物理實驗室的大門,穿上白色實驗服,開始了新學期的工作。
拉開窗簾,清掃實驗室、準備室、儀器室,擦拭儀器表面的灰塵……物理實驗課前,周明熟練地把所需工具從櫥柜中拿出,確認器具能夠正常使用后,再按照次序整齊擺放在每張實驗桌上。
看似簡單的工作,周明卻將它做到極致,并堅持了30 余年。
今年53 歲的周明,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石堤西鎮人。受先天影響,周明講起話來口齒不清晰,兒時還常被同齡人笑話。參加工作后,父母都是縣里名師的他,也選擇了教師職業,但從未走上三尺講臺侃侃而談。物理實驗室承載著他的育人夢。
周明從不抱怨“屈身”與試驗儀器相伴,即使作為實驗員輔助教學,他也精益求精。“我從未走上講臺,一直在實驗室工作,幫助學生準備訓練,保證學生的實驗效果。”
為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周明一方面利用課余時間認真研究初高中物理教材,鉆研《中學物理實驗》《中學物理教學通訊》等書籍,一方面獨立完成中學物理教材設置的所有實驗。只要是為了學生,他做再多努力也毫無怨言。
日常物理實驗中,周明經常會碰到電路故障、器材損壞等問題,他會格外留心學生安全,及時將新舊器材進行重新組裝,提高器材使用壽命,讓學生用到相對新且實用的實驗工具。
在保靖民族中學,周明所負責的物理實驗室多年來從未發生過一起重大事故,他更像一位守門人,守住了學生進取路上的安全底線。2023年11月,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科學院舉行的全州理化生實驗教學抽查評比當中,保靖民族中學物理實驗室得到所有專家的一致稱贊。
“整個湘西州,像我們學校這樣規模的高中有十幾所,但幾乎沒有像他這樣經驗豐富的實驗管理員。”學校黨委書記彭明忠說。
面對榮譽,周明微微一笑,“只要能為學校做一點貢獻,為學生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實驗環境,看到他們在實驗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我就覺得非常有成就感。學生的進步和成長就是對我最大的褒獎。”
陽光透過實驗室潔凈的窗戶,輕撫著每一張整潔的實驗桌,一陣下課鈴響,留平頭、戴眼鏡的周明仍在整理著實驗器材,只是兩鬢的花白又多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