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以良 向鵬 吳玉輝 吳瑋
“主校區44個班主任崗位,有55名老師主動遞交了申請書,一改從前互相推諉、需要校領導‘做工作的風氣。”4月12日,鳳凰縣千工坪學區校長張繼武回憶起2023年秋季學期開學時的新變化,感慨萬千。
這樣的轉變,得益于鳳凰縣中小學教職工“雙向選擇、競爭上崗”改革的扎實推進。為充分調動廣大教職工積極性,促進全縣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教學質量提高,2021 年以來,鳳凰縣教體局持續深化新時代教職工隊伍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在全縣中小學全面鋪開教職工“雙向選擇、競爭上崗”工作,由教體局統籌教師編制,學校因需設崗,實行教職工全員競聘。
3 年探索,教師隊伍建設激活了一池春水,多年積累的教師職業倦怠、年齡學科結構失調等“頑疾”正在破解。
一場困境中呼喚的改革
對鳳凰縣思源實驗學校校長吳奎萱而言,教師全員競聘上崗是一場困境中呼喚的改革,也是學校破局蝶變的機遇。
“學校位于城鄉接合部,由轄區內4所農村學校分流合并而成,在融合管理進程中,一直存在師資水平參差不齊、凝聚力不強、部分教師責任心不夠等情況。”吳奎萱2019 年任職思源實驗學校校長,在巡課中便多次發現一些教師臺上講課不管紀律,臺下學生睡成一片,“教師教學沒有激情,教學質量怎么保證?學生成績如何能提高?”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別的學校。鳳凰縣教體局調研發現,隨著城鎮化的快速發展,縣城學校涌入大量學生,教師們壓力增大、職業倦怠者不在少數;農村學校生源流失,教師人浮于事、選擇“躺平”者時有出現。強教必先強師,如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一場行之有效的改革已是勢在必行。
2021 年8 月,縣教體局在深入調查、精準研判的基礎上,計劃實施開展中小學教職工“雙向選擇、競爭上崗”試點工作。鳳凰縣思源實驗學校主動申請為第一批試點校,吳奎萱被選聘為校長。
如何改?經教體局按照班師比核定基本編制數后,試點學校按需設崗在校內自行選聘。“我們實行‘層級聘任的方式,即校長聘任副校長,副校長聘任各科室主任,班主任聘任科任教師。”吳奎萱詳細介紹,選聘過程堅持陽光公正、雙向選擇,教職工根據個人能力填寫意向單,自愿申報工作崗位;聘用者綜合應聘人員的師德師風、教學能力、工作態度等進行選聘,確保各年級、各班級合理組合、優勢互補。
第一輪競聘結束,該校有5 名教師落聘,均上報縣教體局,經培訓后統一進行調劑轉崗,分流到其他學校。動真格、真落聘,看到教體局和學校的決心,不少老師受到觸動、轉變工作態度。思源實驗學校以此契機調整考評方式,多勞多得、優績優酬,進一步激發教師工作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了事事有人干、人人搶著干的場景。
真槍真刀為教師隊伍“舒筋活血”
“慵、懶、散”現象減少、教師積極性提高……首輪改革有力破解了學校發展倦怠感、教師職業倦怠感。
在試點校先行先試的基礎上,2022年8 月,鳳凰縣繼續推進“雙向選擇、競爭上崗”工作,完成了50%的中小學校(20 所)用人方式改革,參與競聘教師1930 名,第一輪競崗落聘55 名,最終落聘15 名;2023 年8 月,在全縣全面推開,完成所有公辦中小學校用人方式改革,參與競聘教師947 名,第一輪競崗落聘64 名,最終落聘14 名。
“教體局根據‘一校一案將編制核定到校,各校、各學區結合實際情況和教師隊伍結構現狀按需設崗、制定方案,經教體局批準通過后,自主組織競聘工作,通過競爭演講、民主測評、層層雙選等方式促進人才合理流動。”鳳凰縣教體局人事股副股長吳岸江介紹,從崗位設置、競聘開展到落聘人員調劑,教體局全程參與指導,確保公平競爭,唯才是舉。
落聘教師如何處理?競聘環節一般有兩輪,首輪校內競聘,落聘者可通過協調設崗參與二輪競聘,再次落聘者則由教體局統一協調,參加為期1-6 個月的業務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調入縣域內缺編或缺學科教師的學校,且待崗培訓期間只發放基本工資,不享受獎勵性績效工資、鄉鎮工作津貼和農村人才津貼。
競爭上崗見真章,使每個教師都感到了一種危機感和緊迫感。“這是要端了我們的‘鐵飯碗?”期間,鳳凰縣教體局也收到不少這樣的質疑。
“改革是向頑疾亮劍,陣痛在所難免,就是要真槍真刀為教師隊伍‘舒筋活血。只要讓教師隊伍‘活起來、讓教育質量升上去,再難也要將這項改革進行到底。”鳳凰縣教體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珊說道。
以“競”促“進”變“要我干”為“我要干”
改出新氣象,“聘”來新活力。
“我是學音樂的,之前一直在大田小學的幼兒園工作。競聘開始后,看到主校區缺少音樂教師,我便應聘了這一崗位,不僅符合我的專業,還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三拱橋學區音樂專職教師龍夢蘇說道。
三拱橋學區分管4 所學校,位置偏遠,長期存在教師隊伍學科、學段結構不合理問題。“以教師競聘為契機,我們整合教師資源、優化教師配置,通過‘跨校聘任‘輪崗交流等方式很好地解決了師資不均衡的難題。”學區校長吳加金告訴記者,此次競聘實現了偏遠教學點的合理“消腫”,也為主校區補充了長期缺乏的藝體教師。“目前,龍夢蘇除了上音樂課之外,還組建了古箏、箜篌、合唱社團。學校各類藝體活動豐富多彩,孩子得到更為全面的發展。”
在千工坪學區,學校打破論資排輩和平衡照顧觀念,形成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激勵機制,一批能力強、負責任的年輕教師走上了管理崗位。“學校提拔了95 后教師、師德師風標兵歐丹娜為后備干部人選,教學之余她以校為家、盡職盡責,激勵了一大批青年教師見賢思齊、爭先創優。”校長張繼武告訴記者。
“雙向選擇、競爭上崗”讓教師干勁十足,也讓學校收獲滿滿。作為最先開展教師競聘的試點校,3年實踐,鳳凰縣思源實驗學校教學質量提升成果顯著,學生中考科平合格率由2019 年的53.65%增至去年的78.53%,超一半學生升入普通高中。
“最值得高興的是,這三年鳳凰縣教育教學成績一步一臺階,初中教育質量綜合水平穩居湘西州前三,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質量跨越式提升。”鳳凰縣教體局基教股股長向紅云告訴記者。
“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于激發教師干事創業的活力。著力弘揚教師‘五種精神:終身從教的獻身精神、認真執教的敬業精神、愛生如子的園丁精神、不甘人后的拼搏精神、不計得失的犧牲精神,鍛造一支專業化、職業化的新時代教師隊伍,始終是我們努力的方向。”鳳凰縣教體局主要負責人龍平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