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霞
在2022 年版的課程標準中,國家明確指出:“義務教育要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使學生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焙喚毜囊痪湓?,為每個學生的成才成人,精煉出清晰的方向和指引。規范漢字書寫,是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精神,鍥而不舍的態度,堅不可摧的意志的有效途徑,是提升學生素養的基礎工程。
一、小學生漢字書寫現狀分析
小學,是學生書寫階段的起點,開始形成書寫基礎,但字體還未成型。據現有研究表明,大多數學生可將漢字書寫正確,但規范程度不高,書寫并不工整,書寫能力有待提高。
(一)不規范之錯別筆畫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筆畫的長短、比例、傾斜度都會對整個字的規范性產生影響,小學階段要求會寫的字中,“?”和“乙”這兩個筆畫就是典型,含有此類筆畫的字,稍有不慎,就會寫錯,比如“旭”和“熱”。此外,打破筆畫的連續性,也將導致錯別字的出現,比如“象”的第六筆撇是直接從第四筆的中間一筆撇出去的,而不是分為兩筆。
(二)不規范之錯別筆順
在漢字的書寫過程中,筆畫的順序也會對整個字的結構、美觀度、規范性等方面產生影響。比如“蹈”的第十四筆和“萸”的第七筆,這兩個字的兩筆短橫,筆觸不連貫,很容易寫成一筆,追根溯源,就是筆順出現了問題。“凹”和“凸”也是典型代表。
(三)不規范之部首變形
漢字表意,尤其是會意字,會意字是由兩個獨體字組合而成,獨體字會變成部首后,一些筆畫就會發生改變。比如“林”左邊的“木”最后一筆變成了“點”。而“牧”字的“牛”甚至連筆順都出現了改變,第三筆的“橫”不但要改為“提”,而且要由第三筆,變成第四筆。
二、小學生書寫不規范的對策探究
以上三種,是小學生在規范書寫漢字時,存在的常見的問題,此外字跡潦草、形近字混淆……也是規范書寫中必須重視的方面。心理學分析指出“兒童時期的知覺帶有籠統的、泛化的特點,知覺具有表面性和片面性的特點,常把近似的對象混淆在一起?!绷私鈱W生的心理邏輯后,如何施以適當的方法,促使學生規范漢字書寫,進而提升綜合素養,筆者在實踐中,摸索出了以下做法:
(一)培養執行力:當天錯誤當天糾
書寫滲透在學生日常學習的方方面面,詞語聽寫是檢測手段,當天錯誤當天糾,這是在傳遞對待學習要講求時效性不能拖延的態度。從思想上激發學生的執行意識,從行動上推進學生的執行力,在規范書寫上如此,其他再由此及彼,從點到面,培養學生成為一個知錯能改、知錯便改的高效的、有擔當的人。
(二)促成全局觀:形式多樣印象久
小學生在識字中,常容易混淆。在區分一些易錯字時,筆者結合一二年級的熟字加偏旁、熟字減偏旁、熟字換偏旁、象形字還原、根據字形編故事等方法來規范字形,效果顯著。比如記“夏”字,許多學生往往記不住是一橫還是兩橫,于是就有了“ 夏季是一年中的第二個季節,所以是兩橫”這樣的妙招。從此對“夏”字的印象十分深刻。運用多種方法記字形,把刻板的識字、寫字,變為了靈活有趣的思維之旅,培養了學生全局的識字觀。
(三)打磨堅韌性:同伴互助勇爭優
及時更錯,辨清字形,僅是規范漢字書寫的第一步。為了培養學生的效率意識、專注意識,互助意識,筆者讓學生兩兩結對,在同伴互助中,一方督促,一方發奮,合作爭優。既磨煉了心性,也激勵了優異,一舉兩得。
三、結語
總之,在規范漢字書寫的過程中,老師應靈活地根據學生書寫情況,及時反饋、引導、鼓勵、督促,在循序漸進的耕耘中,鍛煉學生卓越的執行力,培養學生的全局識字觀,促成學生細心觀察、耐心書寫、潛心學習、堅韌不拔的美好品質,以此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進而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