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黃艷暉 陳明娟 黃鴻

肇慶市瑞州區城東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外景
“我們小區終于用上天然氣了。”肇慶市端州區城東街道星湖社區居民李叔逢人就說:“有事到聯絡站找代表,真管用!”“我們年齡大了,樓房樓梯破舊狹窄,上下樓要花費不少力氣和時間,還好向代表反映了問題,代表聯絡站及時跟進,前不久相關部門在樓梯安裝了扶手,我們出行安全方便多了。”柳園社區居民趙姨稱贊道。在肇慶市端州區,城東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已成為群眾心中的一塊“金字招牌”,人大代表已成為群眾的貼心人。
這樁樁件件民生小事正是城東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積極發揮代表作用,組織駐站各級人大代表扎實為民辦實事的真實寫照,是聯絡站聚焦“四高四新”精準發力,不斷推進代表履職陣地提檔升級,讓代表履職更富實效的有力證明。
2018年10月,城東街道人大代表聯絡站從街道辦事處的辦公樓搬出來,建在端州區明珠路的居民區里,成為端州區首個擁有獨立辦公場所的代表中心聯絡站,完成了聯絡站“建起來”的任務。
2022年以來,根據省、市人大“三化”建設要求,人大街道工委合理定位聯絡站功能分區,推進流程再造、制度重塑,通過完善代表接待群眾安排、豐富代表活動方式和內容、完善建議快速處理機制、優化代表履職服務管理等,實現聯絡站“活起來”的目標。現在群眾走進聯絡站,戶外公示欄上整齊劃一地放著68名駐站各級人大代表的信息卡,群眾隨時可以通過卡片信息聯系到每一名駐站代表。在議事廳里,每兩個月就會召開一場代表主題議事會,代表們會在這里聽民聲、察民情、聚民智、解民憂。在代表聯絡室里,微笑待人的聯絡員,簡潔溫馨的室內布置,讓代表和群眾有了“家”的感覺。聯絡站的代表,每月都會定期進站聯系群眾、反映社情民意、參加履職活動,附近的群眾有事就會到聯絡站,沒事也會過來坐坐“拉家常”,這已成為聯絡站的常見場景。正如人大街道工委負責人所說:“我們的代表聯絡站就是要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找得到代表、說得上話、議得成事,我們就是要扎扎實實為群眾辦實事。”2022年以來,聯絡站組織駐站各級人大代表聯系群眾378人次,收集群眾反映的問題、意見和建議189條,形成代表建議54件,并按照分類處理機制,由人大街道工委或區人大常委會相關工作部門轉交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辦理。
群眾不僅能在“站”里找到代表,還能在“碼”上找到代表。城東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堅持數字賦能代表履職工作,通過發揮數字化牽引作用,以聯絡站為平臺,迭代優化代表履職信息云平臺的應用場景。群眾只需掃描二維碼,即可選擇就近的代表聯絡站預約代表反映問題。家住柳園社區的林先生對此便深有體會。林先生通過掃碼進入“云平臺”反映轄區內居民樓外墻老化脫落問題,聯絡站工作人員在掌握到相關情況后,迅速聯系人大代表開展有針對性的聯系服務,推動問題有效解決。自2022年啟用二維碼以來,群眾通過“云平臺”向代表反映問題87件,有效解決問題71件。
在“云平臺”應用場景中的“履職管理”版塊,代表不僅可以掃碼進行快速履職登記,還可以通過“云平臺”手機端隨時隨地提交代表建議、進行自主履職登記、跟進代表建議辦理以及民意訴求、主題議事的辦理落實情況。通過不斷的探索與實踐,“云平臺”應用新場景已成為人大代表的“履職神器”,實現代表履職全天候、代表群眾互動零距離,使聯絡站的代表履職管理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2022年以來,駐站的各級人大代表在閉會期間通過系統記錄人大代表履職信息達1800多條。

聯絡站圍繞村改居社區水環境綜合治理主題召開人大代表議事會
走進城東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可以看到駐站人大代表圍繞議事主題展開熱烈討論,也可以看到人大代表和駐站檢察官一起傾聽群眾反映的公益問題,還可以看到人大代表參與訴前調解工作……近年來,聯絡站不斷豐富代表活動新載體,積極創新代表履職新形式,通過發揮人大代表主體作用,匯聚各方力量精準錨定一件件民生實事,合力推動一件又一件的民生實事落地開花,結出履職碩果。
常態化開展“五個一”代表主題議事活動。如何更好地讓群眾的“心聲”有地說、“心事”有著落,聯絡站積極創新代表活動方式,結合工作實踐探索形成“五個一”(即一聽、一選、一察、一議、一督)代表主題議事工作新模式,實行“單月選議題、雙月一議事”的工作模式,建立議事主題多渠道收集、議題確定多方面篩選、議事協商全過程互動、議事決策全方位監督的工作制度。在“五個一”代表主題議事模式下,群眾關注的民生問題可隨時向人大代表反映,并通過議事會進行民主協商;遇到比較“棘手”的民生問題,還會由區人大常委會牽線搭橋,組織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專家顧問與代表、選民群眾面對面溝通,共商共議解決良方,使“五個一”主題議事活動成為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的有效載體。自2022年以來,聯絡站共組織開展了14場代表主題議事活動,參加活動的代表132人次、群眾代表103人次,通過主題議事解決群眾熱切關注的民生問題14件。
創新“人大+檢察”聯動監督新模式。“厚崗社區厚崗南街一巷的電力線、通信線、電視線亂搭亂拉,不僅影響美觀還存在安全隱患,希望相關部門盡快加以整治”,區人大代表梁月林將群眾反映的問題反饋至聯絡站。聯絡站經了解情況后,及時向區檢察院移送公益訴訟線索,在人大和檢察的共同監督之下,由區工信局牽頭督促相關責任主體單位制定實施方案,迅速對“三線”凌亂現象進行施工整改,及時消除了安全隱患。厚崗南街“三線”整治效果是城東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掛牌成立公益訴訟聯系點后取得的良好成效,也是運用“人大+檢察”公益訴訟聯動工作機制快解民憂的生動實踐。自“人大+檢察”公益訴訟聯動工作開展以來,聯絡站先后辦理了城市道路安全島標識設置、巖前寶環大道環境污染、厚崗社區“三線”整治、星湖社區老舊小區天然氣改造等公益訴訟案件,均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推動民生實事及時有效解決。
探索“人大+法院”訴前調解工作機制。在探索“人大+檢察”聯動工作模式的同時,聯絡站繼續大膽開拓創新代表履職載體,于2023年11月掛牌成立人大代表訴前調解工作室,建立“人大+法院”訴前調解工作機制,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發生頻率高等糾紛,充分利用人大代表深厚的群眾基礎和專業優勢,組建人大代表訴前調解團隊,參與法院訴前調解工作,著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截止目前,城東人大代表訴前調解工作室已參與調解案件13宗,成功調解了梁某買賣合同糾紛、吳某相鄰權糾紛等案件,“人大+法院”訴前調解工作成效初顯。
在城東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的“人大代表履職信息云平臺”顯示屏上,實時公開著駐站每一名代表的履職情況。點擊進入一名代表的履職登記界面,平臺通過圖文形式詳細記錄著該代表每一次的履職情況,并公開代表的履職評星情況。這是聯絡站為了激發代表履職活力而依托“云平臺”作出的有益探索。“云平臺”會根據代表的履職情況自動計分和動態評星,通過評星體系直觀體現代表履職績效,并以圖文、表格等形式全面反映代表履職情況,使各項工作量化、細化,同時履職情況的實時統計和公開,使代表履職有跡可循、考核有依有據,促使代表積極履職、相互促進。與此同時,代表反饋的意見、提出的建議、督辦的事項等落實得怎樣,都會通過“云平臺”公開,及時向代表反饋辦理情況和群眾滿意度評價,讓代表切實說得上事、辦得成事,不斷激發廣大代表為民履職的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