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麗,趙煜煒,趙芳芹
(1.濱州醫學院,山東 煙臺 264000;2.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山東 濱州 256200)
在“互聯網+”背景下,隨著自媒體設備的普及,翻轉課堂、MOOC 等線上教學模式已成為大學傳統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形式[1]。面對與中學階段截然不同的學習方式、多樣化的學習任務及大量可自由支配的碎片化時間,本科新生需要充分利用網絡工具科學管理和利用時間,提高碎片化學習能力,適應學業和職業發展需要,碎片化學習成為大學期間乃至終身學習的重要手段。未來時間洞察力是指對未來自我發展的認識、情感和行為傾向,能精準把握和控制個體未來發展。研究發現,未來時間洞察力與病理性互聯網使用呈負相關關系[2]、與職業適應力呈正相關關系[3],且能預測網絡環境下個體自我調節學習的能力[4]。而醫學相關專業本科新生學業負擔重、學習周期長,對自主學習能力要求極高,需要其盡快適應角色變化。研究證實,主動性人格[5]是醫學院本科新生生涯適應力的影響因素。本研究旨在了解醫學院本科新生碎片化學習能力、未來時間洞察力、生涯適應力現狀,分析碎片化學習能力影響因素,探尋提升其學習能力的策略。
采用便利取樣法于2023 年1 月選取某醫學院580 名本科新生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
(1)一般資料調查表:包括性別、年齡、學制、專業、是否為獨生子女、是否為學生干部、生源地等。(2)大學生碎片化學習問卷:由劉揚超[6]編制,包括學習態度、學習資源、學習交互、學習管理4 個維度56 個條目,采用Likert 5 級評分法,從“完全符合”到“很不符合”分別計1~5 分,條目2、41 反向計分。得分越高表明碎片化學習能力越強,問卷的Cronbach's α 系數為0.929。(3)一般未來時間洞察力問卷:由宋其爭[7]編制,包括行為承諾、未來效能、遠目標定向、未來意象、目的意識5 個維度20 個條目。采用Likert 4 級評分法,條目2、17、18、19、20 反向計分。得分越高表示未來時間洞察力水平越高,問卷的Cronbach's α 系數為0.896。(4)大學生生涯適應力問卷:由趙小云等[8]編制,包括生涯控制、生涯好奇、生涯關注、生涯自信、生涯調試、生涯人際6 個維度35個條目,采用Likert 5 級評分法,得分越高說明生涯適應力越好,問卷的Cronbach's α 系數0.90。
已通過單位倫理委員會審查,取得了學生所在學院領導的支持,在第一學期末利用晚自習時間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問卷調查。研究者采用統一的指導語說明調查目的、問卷填寫方法。研究對象為某醫學院2022 級五年制、四年制在校本科新生,均知情同意。
剔除無效問卷后,雙人錄入有效問卷數據,采用SPSS 26.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進行統計描述、t 檢驗、方差分析、偏相關分析、多元逐步回歸分析,檢驗水準α=0.05。
共發放、收回問卷580 份,回收有效問卷573 份,有效回收率為98.79%。本科新生年齡16~20 歲,平均年齡(19.07±1.51)歲。男生179 人(占31.2%),女生394 人(占68.8%);五年制本科生249 人(占43.5%),四年制本科生324 人(占56.5%);醫學專業422 人(占73.6%),非醫學151 人(占26.4%);獨生子女260 人(占45.4%),非獨生子女313 人(占54.6%);學生干部172 人(占30.0%),非學生干部401 人(占70.0%);來自城鎮的262 人(占45.7%),來自農村的311 人(占54.3%)。
本科新生大學生碎片化學習問卷總均分為(2.23±0.63)分,各維度按照條目均分由高到低依次為學習管理、學習交互、學習資源、學習態度。一般未來時間洞察力問卷總均分為(2.08±0.57)分,大學生生涯適應力問卷總均分為(3.16±1.10)分(見表1)。大學生碎片化學習問卷得分最低的條目集中在網絡道德、對碎片化學習的認識、網絡資源的選擇和鑒別等方面,得分最低的10個條目見表2。
表1 醫學院本科新生各量表得分情況(n=573)Table 1 Scores of various scales for undergraduate freshmen in medical colleges(n=573)
表2 本科新生大學生碎片化學習問卷得分較低的10 個條目Table 2 10 items with lower scores in the Collegian' Fragmented Learning Questionnaire for undergraduate freshmen
t 檢驗結果顯示,女生大學生碎片化學習問卷得分[(2.28±0.59)分]高于男生得分[(2.11±0.71)分],非獨生子女得分[(2.27±0.58)分]高于獨生子女得分[(2.18±0.69)分],非學生干部得分[(2.27±0.60)分]高于學生干部得分[(2.13±0.69)分],農村學生得分[(2.30±0.58)分]高于城鎮學生得分[(2.15±0.68)分](P<0.05);其他一般資料分組間問卷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在控制性別、是否為獨生子女、是否為學生干部、生源地等變量后,采用偏相關分析法分析碎片化學習能力與未來時間洞察力、生涯適應力間的相關性。結果表明,醫學院本科新生未來時間洞察力、生涯適應力與碎片化學習能力均呈正相關關系(P<0.05,見表3)。
表3 醫學院本科新生未來時間洞察力、生涯適應力與碎片化學習能力的相關性(r)Table 3 Correlation between future time insight,career adaptability,and fragmented learning ability among undergraduate freshmen in medical colleges(r)
以大學生碎片化學習問卷得分為因變量,偏相關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及性別、是否為獨生子女、是否為學生干部、生源地為自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遠目標定向、未來意向、目的意識、行為承諾4 個因子進入回歸方程(F=141.648,P<0.001),上述4 個因子聯合解釋了碎片化學習49.6%的變異量(見表4)。
表4 醫學院本科新生碎片化學習能力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Table 4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of fragmented learning ability among undergraduate freshmen in medical colleges
碎片化學習已成為大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方式[9]。研究顯示,本科新生碎片化學習能力中等偏下,有較大的提升空間,與劉揚超[6]的研究結果相似,學習態度、學習資源維度得分較低,結合具體條目來看,反映該醫學院本科新生對學習方式的認知度和認可度不高,碎片化學習資源內容有限,新生缺乏資源的選擇和鑒別能力,獲取學習資源的渠道不足。建議醫學院、管理者在新生入學教育的基礎上,加強碎片化學習時間管理教育[10],幫助新生制訂碎片化學習計劃、及時反思學習過程和結果,提高其對碎片化學習方式的認知度,從而使其能恰當選擇學習資源和內容,逐步樹立正確的學習觀,科學運用碎片化學習方法開展學習。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男生、獨生子女、城鎮的本科新生碎片化學習能力較低,需加強對其的關注,了解其碎片化學習的認知度和認可度、學習資源的選擇和接受能力、時間管理狀況等,以及時發現不足,提出改進措施。建議管理者重點引導大一新生進行碎片化時間管理,使其明確大學階段成長目標,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各學年、各學期的學業任務,避免進入大學后過度放松,并指導學生干部處理好班級事務與學習間的關系,利用移動學習工具恰當選擇學習資源。
未來時間洞察力是大學生自我控制的前提和依據[11],個體未來時間洞察力越強,對未來發展就會有更精準的把握,對時間的管理和控制力越強,本科新生的碎片化學習能力越強。當個體關注未來發展、對未來充滿信心時,心中會感到充實,為近遠期目標付諸實際行動,因而會更主動地學習,并及時與同學、教師交流,充分利用手機、電腦等學習工具合理利用碎片化時間,不斷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故其碎片化學習能力更強。
本研究結果顯示,醫學院本科新生未來時間洞察力中等偏下,低于朱琳等[13]的研究結果,可能與其研究對象為大一到大三年級的醫學生有關,而年級是大學生未來時間洞察力水平的影響因素[6]。未來時間洞察力越強,碎片化學習能力越強,遠目標定向、未來意向、目的意識、行為承諾是碎片化學習能力的獨立影響因素,解釋了碎片化學習49.6%的變異量,本研究中,本科新生未來效能、行為承諾、遠目標定向水平較低。因此,在醫學院本科新生培養過程中,以提高行為承諾和遠目標定向水平為重點,開展未來時間洞察力教育是提升其碎片化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充分利用“互聯網+ 雙創”網絡平臺[13]深入開展職業生涯教育[14],幫助本科新生提高專業認同度和未來時間洞察力、增強未來發展意識、明確職業發展目標是提高碎片化學習能力的有效策略。
本研究中,醫學院本科新生生涯適應力中等偏上,但明顯低于馮海云[15]對醫學院本科生生涯適應力的研究結果,說明該醫學院本科新生生涯適應力有較大提升空間。研究表明,主動性人格[5]、自我概念[16]是醫學生生涯適應力的影響因素。本研究結果顯示,生涯適應力與碎片化學習能力呈正相關關系,開展生涯適應力相關教育教學和專業實踐活動均有助于本科新生碎片化學習能力的提升。因此,在生涯教育、學生社團活動、日常教學及早期專業實踐等工作中,以培養醫學院本科新生主動性、增強自信心為導向,從專業教育入手,由淺入深,結合課程思政,持續灌輸積極的自我理念,提高本科新生生涯適應力及碎片化學習能力。
綜上,醫學院本科新生總體碎片化學習能力有較大提升空間,對碎片化學習的認知度和認可度、學習資源的選擇與利用能力不高。未來時間洞察力、生涯適應力與碎片化學習能力呈正相關關系,且碎片化學習能力受未來時間洞察力的獨立影響。在教育教學和學生管理過程中,需深入開展生涯教育,采取措施提高本科新生未來時間洞察力是提高其碎片化學習能力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