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琴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崗課賽證”開啟了職業教育創新綜合育人模式,被設定為職業教育的總要求,也成為了為國家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新標準,“崗課賽證”教育模式是職業教育發展的新趨勢?!皪徴n賽證”綜合育人模式中,通過“崗”“賽”“證”融于“課”,對課程的內容、目標;課程的體系設計;課程的教學模式;以及課程的教學評價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結合高職院校自身特點需更新課程理念,厘清“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的基本內涵?;诟呗毥逃耘囵B技術應用型人才的根本任務,高校學前教育舞蹈專業課程針對“崗課賽證”的綜合育人模式,將崗位實訓技能、資格證書的獲取、專業技術能力賽等,融入學前教育舞蹈課程的實訓模式、內容和方法中,“崗課賽證”四位一體,成為了職業教育教學發展方向航標。
【關鍵詞】崗課賽證;學前舞蹈;實訓課;改革
【中圖分類號】J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4)02—160—03
2021年4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召開了全國職業教育大會,這次大會,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職業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視,大會強調了在國家人才培養的體系中,職業教育具有基礎性重要作用,對于新理念的推動、新標準的立足、新格局的構建、新要求的貫徹,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大會傳達了重要批示:要堅持立德樹人,優化類型定位,加快構建現代化職業教育體系。對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發展方向。提出了“十四五”時期職業教育要深化“三教”改革,提升教育質量,執行“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的任務。
社會在日新月異地在發展,高校職業教育專業為了能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變化,培養高質量的職業人才,關鍵在于對高校的教學課程進行進一步的改革和研究,“崗課賽證”開啟了職業教育創新綜合育人模式,被設定為職業教育的總要求,也成為了為國家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新標準和新趨勢。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是課程建設的關鍵。即通過“崗”“賽”“證”融于“課”,“以崗定課,課證融合,課賽融通”,對課程的內容、目標;課程的體系設計;課程的教學模式;以及課程的教學評價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結合高職院校自身特點,需更新課程理念,厘清“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的基本內涵?;凇皪徴n賽證”的核心素養,重新構建課程體系,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一、“崗課賽證”的內在涵義
在當今的職業教育背景下,“崗課賽證”成為衡量職業教育質量的重要標準。其中,“崗課賽證”的綜合涵義中,課的內涵是課程設置,課程在崗課賽證中居之核心位置,“課”要根據“崗”的要求設置課程,其中包括教學材料的選取、教學內容的更新、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學評價的參考等。在“崗課賽證”的綜合涵義中,“崗”的涵義是職業崗位,是“崗課賽證”的依據,是對知識水平、職業技術能力提出的要求,對人才的培養、培訓、考核,制定了基本標準。在“崗課賽證”的綜合涵義中,“賽”的涵義是職業技能的各類競賽,引領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推動了職業教育的創新變革,它既是“領航標”又是“撬撬桿”,是提升職業能力的重要手段?!皪徴n賽證”的“證”指的是職業資格證書,是經過技能培訓、職業考核、能力評價等環節取得的專業資格證書,是關于具備職業能力的認證證書,是技能達標的證明與體現。這四個方面相互關聯,共同構成了職業教育的基本框架。
以學前教育舞蹈專業為例,通過調研,對高職院校技術技能型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進行研究,從社會崗位需求分析,基于高職教育以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的根本任務,高校學前教育舞蹈專業推進“崗課賽證”的綜合育人模式,將崗位實訓技能、資格證書的獲取、專業技術能力賽等,融入學前教育舞蹈課程的實訓模式、內容和方法中,“崗課賽證”四位一體,成為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教育教學的發展策略。要推進學前教育舞蹈專業“崗課賽證”四位一體綜合育人,培養出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就得系統地優化課程,對課程進行改革研究。
二、當前學前舞蹈實訓課程“崗課賽證”融合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對于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學前教育舞蹈在幼兒成長過程中,提高了幼兒的身體和心理素質,培養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力。然而,許多問題在當前學前舞蹈教育中凸顯,如:教學內容陳舊、教育方法落后等,這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對于幼兒舞蹈教師的需求?!皪徴n賽證”模式的提出,為學前舞蹈實訓課程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學前舞蹈實訓課程“崗課”不融合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有很多方面就像是普通高校教學的壓縮,因為學前教育舞蹈課程的教學,在課程目標、課程內容等方面,與幼兒園崗位的需求銜接不上,兩層皮的感覺,互相不融合,課程目標與崗位要求不相干,課程標準滯后于崗位實際要求。課程模式陳舊老套成人化,課程內容沒有吸引力。目前,學前教育舞蹈專業的學生往往存在“只要會跳不會編也能上崗,或者只要會編跳得不好也能上崗”等現象,存在這樣嚴重的問題原因是學前舞蹈實訓課設置的人才培養方案不合理,制定的課程標準脫離了幼兒園崗位標準要求,教學上,課程內容單一片面,教學模式陳舊枯燥、教學方法老套沒新意,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導致學生畢業后達不到工作崗位所要求的能力。
(二)“賽課”的不相應
有的院校傾向于“賽”,隨意篡改學前教育舞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增加職業技能競賽項目訓練課程的課時,高度重視比賽名次,關注“賽”獲得的結果,把比賽看成課程建設的重心,正常課時和精力用在技能訓練上,與學前舞蹈實訓課程標準截然脫鉤,課程教學大綱設為虛有,其實,有的比賽已經脫離了學生的實際需要,與現實的崗位需求也不匹配。而且這些比賽會將學業成績與比賽結果、就業推薦等掛鉤,加重了學生負擔,結果使“課賽”相互脫節,降低了教育教學實訓課程的吸引力,又沒有實際意義,自然使綜合育人的目標無法達成。
(三)“課證”的不融合
由于學前教育舞蹈課程的教學模式一直停留在“老套”的傳統學科教學模式上,課程的開設、教材的選用等,與學生的資格證的獲取幾乎不怎么關聯,學生課堂上學的相關知識與考取職業資格證書相關的知識不融合,學生要想獲得職業資格證,還得參加學?;蛘咝M馀e辦的相關培訓和指導。需要課時之外的實踐和學習,才能達到資格證相適應的水平。
(四)“崗證”不吻合
證書是學生職業能力的體現,但當前的高職學前教育舞蹈教學職業資格考試大綱的考核,與幼兒園實踐工作脫節,就算學生拿到證書也可能無法勝任教學工作。目前高職學前教育舞蹈職業證書,是以專業學院的專業要求為標準,以民族舞、古典舞、高難度技巧等內容測試取得相應的證書,這樣取得的職業證書,脫離了幼兒園崗位標準要求,參與不了實際工作,滿足不了幼兒園“彈、跳、唱、編”的實際工作需求。
三、學前舞蹈課程“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的改革策略
(一)優化課程設置
以職業崗位需求為導向,調整課程結構,增加實踐環節,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按照崗位要求和考核標準出發,制定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目標建構課程體系,設置課程內容,引入多元化的舞蹈形式和內容,滿足不同層次不同興趣學生的學習需求。把專業技術能力設置為課程的基本內容,包括培養學生的舞蹈基礎技能、舞蹈表現力、創編能力、教學能力等方面,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
(二)創新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進行創新,注重啟發式教學、互動式教學、情景式教學等方法的應用。例如:可以采用小組合作、角色扮演、主題討論等形式。還可以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提高教學效果,同時引入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新型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實踐教學是學前舞蹈實訓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應用能力。例如: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各種舞蹈比賽、演出,或者加入幼兒園舞蹈實踐活動指導,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和提高自己的舞蹈技能。
(三)改革人才培養方案
經過對高職院校學前專業與幼兒園進行互動的調研,定期了解幼兒園崗位對畢業生上崗的需求,調研結果顯示,學生的專業技能實踐能力薄弱,技術技能“跳、編、教”的綜合能力與職業崗位的要求不符,需要重新研究進行改進,所以各個職業院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一定要結合幼兒園職業崗位的要求,培養具有高職業素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綜合素質較強的應用型人才。
(四)構建新的教學模式
學前舞蹈專業課程的教學模式比較“傳統”,不能立足于崗位技能要求建構課程體系,在教學模式中,始終以灌輸式教學模式為主,缺乏引導和實踐環節,應該構建與職業崗位掛鉤的教學模式,明確崗位能力要求,例如:先引導學生學習具有一定幼兒特征的舞蹈,讓學生掌握其舞蹈的風格特點,并強調幼兒童趣性的表現,為將來職業就業打好基礎。其次,要明確的要求,并按照要求構建教育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舞蹈專業課程中,既能跳,又能編,達到能獲取資格證能力的水平。最后,在教學模式構建中要培養學生的競賽能力,讓學生明確專業技能競賽能力要求,向著競賽方向努力,徹底沖破課程“學科化”的舊觀念,推進“崗課賽證”綜合培養模式融入學前舞蹈實訓課程,實訓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計劃、教學模式等,要以“崗課賽證”的能力要求,設置學前舞蹈課程中要傳授的基本知識和實訓內容以及學生要學的內容。重視學生崗位能力的培養,突出學生的學前舞蹈專業核心課程,定期讓學生模擬仿真教學,通過實踐教學活動感受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實操能力。利用這一系列方法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達到“崗課賽證”相互融合。
(五)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是學前舞蹈實訓課的重要實施者,學校應該鼓勵教師參加各類培訓和學術交流活動,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同時提升舞蹈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與實踐經驗,使其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學前舞蹈實訓。教師也應該不斷學習和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創新能力。
(六)完善評價體系
評價體系應該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進行完善,注重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的有機結合。評價方式可以采用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等多種形式,評價內容應該包括學生的舞蹈技能、表現力、創編能力、教學能力等方面,以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綜合素質。
(七)校企聯動改革,崗位對接
遵循學前教育舞蹈課程教學的基本特性,加之“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的創新育人模式,提出學前教育舞蹈課程教學的改革要實行校企崗位對接協作。把“應用型技能專業人才”作為學前教育舞蹈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的目標定位。跟幼兒園聯動合作,制定學生要定期到幼兒園進行實踐學習的方案,形成崗位需求與人才培養無縫銜接,定期實習給予學生既當老師又當學生的雙重身份,在參與幼兒園各種實習實踐活動中,在真實場景演練中,了解和掌握崗位需求能力,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之處,體驗到知識需求的方向,獲得教學經驗,使學生明確了今后的學習方向,為職業就業打下堅實基礎。這種校企聯動及“崗課賽證”無縫對接,建立起“崗課賽證”融合的體系,為學前教育學生的技能水平提高提供了保障。
四、“崗課賽證”背景下舞蹈實訓課程的價值
通過實地調研,收集和整理“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模式下學前舞蹈實訓教學的現狀表現,經過研究并探討實施過程中的方式方法和“崗課賽證”內涵的有效協調和融合,了解了學前教育舞蹈專業融合“崗課賽證”的教學綜合模式,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素質育人模式,也是對職業院校、幼兒園、舉辦競賽單位、頒發證書管理部門四大系統育人的要求,培養業內發展所需的擁有高技能的創新型人才,進而滿足學生高質量就業與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訓練需求。
五、結語
在“崗課賽證”背景下,學前舞蹈實訓課程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實踐價值。通過改革人才培養方案、合理設置課程、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設計合理的評價體系、提高教師職業素養以及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學前舞蹈實訓課程的教學質量,培養出更多付和社會需求的優秀幼兒舞蹈教師。這不僅可以促進學前教育的健康發展,也能為幼兒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麗新,李玉龍,劉曲.高職院?!皪徴n賽證”綜合育人的內涵與路徑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26).
[2]肖華鳳.應用型人才培養與“崗課賽證”教學模式[J].文教資料,2019(33).
[3]李太斌,張穎影.影視多媒體技術專業“崗課賽證”四位一體課程體系的實踐與探索[J].四川省干部函授學院學報,2021(2).
[4]劉永華.“課崗證賽研”背景下學前心理學的實施與探究[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20(4).
[5]曾智良.基于“崗課證賽”融合的課程改革研究[J].裝備制造技術,2019(10).
[6]曾天山.“崗課賽證融通”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實踐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8).
基金項目: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課題《“崗課賽證”背景下學前舞蹈實訓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H—22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