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慧
摘要:本文探討了“數商興農”視域下農產品新媒體營銷的路徑。通過分析農產品新媒體營銷的特點和優勢,以及新媒體技術和農產品營銷結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農產品新媒體營銷的具體路徑和未來發展趨勢,提出了加強農產品新媒體平臺建設、提高農產品信息質量等建議,以期為農產品新媒體營銷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和思路。
關鍵詞:數商興農;農產品;新媒體營銷;數字平臺;精品文案
引言
隨著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農產品行業面臨著新的市場挑戰和機遇。在數字化時代,農產品新媒體營銷成為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借助新媒體平臺,農產品行業可以更好地與消費者進行互動,傳遞產品信息,提升品牌形象。本文將從“數商興農”的視域出發,探索農產品新媒體營銷的路徑,為農業產業發展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建議。
1. 農產品新媒體營銷的優勢分析
1.1 覆蓋面廣、傳播效果較好
農產品新媒體營銷具有覆蓋面廣和傳播效果較好的特點,這是傳統營銷方式所無法比擬的。隨著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普及,農產品信息可以通過各種新媒體平臺迅速傳播到全球范圍內的潛在消費者中。新媒體平臺如微信、微博、抖音等擁有龐大的用戶群體,這為農產品的推廣和宣傳提供了廣闊的舞臺。通過新媒體平臺,農產品可以借助“病毒式”傳播效應,快速傳達品牌信息和產品優勢,吸引更多的目標受眾[1]。
1.2 互動性強、用戶參與度高
農產品新媒體營銷具有互動性強和用戶參與度高的優勢。相比傳統的廣告宣傳形式,新媒體營銷更加注重與用戶的互動和溝通。通過社交媒體平臺,農產品品牌可以與消費者建立直接的聯系,進行實時互動和交流。例如,品牌可以開展線上問答活動,回答消費者的疑問,增加消費者對產品的了解和信任度。此外,農產品新媒體營銷還可以通過用戶生成內容(UGC)的方式,鼓勵用戶分享自己的使用體驗和評價,提高用戶參與度和品牌口碑[2]。
1.3 信息傳播快速、即時反饋
農產品新媒體營銷的另一個優勢是信息傳播快速和即時反饋。在新媒體平臺上發布的信息可以迅速傳播到用戶群體中,實現快速曝光和宣傳效果。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的傳播速度更快,可以在短時間內覆蓋更廣的受眾。同時,新媒體平臺也提供了即時反饋的機制,消費者可以通過評論、點贊、轉發等方式對農產品進行實時評價和反饋。品牌可以根據用戶的反饋及時調整營銷策略和改進產品,提高市場競爭力。
2. 新媒體技術和農產品營銷結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農產品信息真實性和可信度問題
在農產品營銷過程中,新媒體技術提供了廣泛的傳播渠道,但也帶來了信息真實性和可信度的挑戰。由于新媒體平臺的開放性和互動性,存在信息虛假、夸大宣傳等問題。一些商家可能會通過虛假宣傳來吸引消費者,使消費者在購買農產品時受到誤導。此外,農產品的質量和產地等信息也可能被篡改或隱瞞,給消費者帶來困惑和不信任感。因此,確保農產品信息的真實性和可信度是農產品新媒體營銷亟待解決的問題。
2.2 農產品新媒體平臺建設和技術支持問題
農產品新媒體營銷需要建設和維護適合農產品特點的新媒體平臺。然而,許多農產品生產者和銷售商缺乏相關的技術知識和資源,難以建立和管理專業的新媒體平臺。此外,新媒體技術的更新換代速度快,需要不斷跟進和適應。因此,農產品新媒體平臺的建設和技術支持成為制約農產品營銷的重要問題。需要提供相關培訓和支持,幫助農產品從業者掌握新媒體技術,建立專業的平臺,提高營銷效果。
2.3 農產品新媒體營銷的用戶參與度問題
雖然新媒體技術可以提供互動性強的平臺,但農產品新媒體營銷在用戶參與度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農產品的特殊性和購買門檻較高,使用戶對農產品新媒體營銷的參與度相對較低;另一方面,一些農產品新媒體平臺的互動性和用戶體驗仍有待改善,缺乏吸引用戶參與的有效策略和活動。因此,如何提升用戶參與度,增加用戶對農產品新媒體營銷的關注和參與,是農產品營銷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3. “數商興農”視域下農產品新媒體營銷路徑
3.1 創新農產品營銷理念
在“數商興農”視域下,農產品新媒體營銷需要摒棄傳統的營銷觀念,以適應新時代農產品市場的發展前景。要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從農產品的生產、分銷、物流和售后服務等多個角度出發,不僅要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還要激發人們的潛在需求,從全新的角度理解農產品營銷。為適應時代發展,信息技術在農產品營銷中起到關鍵作用,應該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完善農產品營銷市場,促進農產品市場的穩步發展,逐步將傳統的營銷市場過渡到網絡營銷市場,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全方位營銷,在不斷滿足客戶需求的基礎上,創新銷售策略,提高服務質量,并注重做好售后服務。
新時期農產品營銷理念應該著眼于“如何通過農產品的生產、傳播和消費來滿足客戶的需求”。通過多元化的銷售戰略指導,提高營銷市場的深度和廣度,進一步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農產品新媒體營銷需要積極探索創新的營銷方式,結合新興技術和平臺,打造個性化的農產品品牌形象,提供優質的產品內容和體驗,以吸引和留住消費者。
3.2 豐富新媒體數字營銷手段
為了更好地推廣和銷售農產品,需要加快發展直播電商、社區電商等新業態,豐富新媒體數字營銷手段。數字營銷為農產品的推廣與銷售創造了更加便利的條件,滿足了消費者的差異化和個性化需求。直播電商是一種強大的推廣工具,涉農生產者可以將直播間設在田間地頭等真實場景,將家鄉的農產品推廣到全國各地。
數字商務使生產者在家門口就可以發展事業,直播電商成為一種消費新引擎,吸引了年輕人返鄉創業,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給農村注入了年輕新鮮的血液。在直播過程中,要注意與消費者的互動,挖掘農產品的歷史文化內涵,增加消費者的參與感和認同感。社交電商是通過社交方式進行交易活動的形式,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或各種APP等社交工具和平臺分享農產品內容,引導消費者購買。
豐富的新媒體數字營銷手段可以提高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增強顧客黏性。需要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及時對營銷手段進行調整,針對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不斷轉變網絡營銷手段。同時,也需要對農產品進行個性化生產與設計,提升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水平。充分利用新媒體營銷手段,提高農產品的成交量[3]。
3.3 利用助農優勢,打造精品文案
打造精品文化是提高農產品銷售效果的有效舉措,也是“數商興農”視域下新媒體營銷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在數字經濟背景下,助農已成為網絡平臺營銷的重要內容。各個平臺都設有助農頻道,并為助農提供積極的優惠政策。在農產品的網絡營銷過程中,應積極利用助農的優勢,結合平臺特點,打造精品文案,有效宣傳和推廣自身農產品的優勢和特點,從而推動農產品的銷售。
在數字經濟時代的助農平臺發展過程中,農產品需要利用助農頻道加強宣傳和推廣工作,并注重文案的設計與推廣。設計精品文案對農產品營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文案要符合助農頻道的要求,對視頻、圖片等方面進行精心設計,同時注重營銷特性,確保消費者在看到圖片或視頻時有點擊的欲望,促進農產品的營銷推廣工作;另一方面,農產品的文案要強化農業、農民的特性。有些農產品在助農文案中過于強調“高大上”,脫離了農業、農民和農村的范疇,沒有體現助農的本質,導致營銷推廣文案脫離實際,營銷效果不理想。因此,在營銷設計過程中,要加強文案設計工作,突出農業屬性,實現助農的目標[4]。
3.4 加強農產品的品牌化建設
農產品的品牌化建設是農產品營銷的重要方向之一,加強農產品的品牌化建設,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
標準化是品牌化的內在基礎,要提高農產品的生產標準、分級分等標準、包裝設計標準、產地加工標準、倉儲物流標準,并建立質量追溯體系,以確保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注重農產品的差異化,挖掘農產品的附加值,提高小規模農產品產銷對接的精準性和及時性,為創建優質品牌提供保障。
品牌宣傳是品牌化建設的重要環節,要加大宣傳力度,向消費者傳遞農產品品牌信息,延伸農產品的產業鏈,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在品牌宣傳上,找準農產品的獨特賣點,進行品牌定位,并通過新媒體平臺,如微信、抖音、知乎等,實現全方位渠道的宣傳,借助直播平臺,促進農產品的銷售,并與影響力較大的自媒體主播合作,通過多種互動方式進行促銷,樹立品牌形象,增強品牌影響力。
另外,農產品電子商務是農產品品牌化建設的重要手段之一,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數商興農”政策的推動,農產品電子商務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應抓住機遇,充分利用數字技術,加快農產品電子商務的數字化發展,強化農產品電子商務服務體系,豐富新媒體數字營銷手段,提高農產品的數字化經營水平。通過電子商務平臺,農產品行業可以直接與消費者進行交互和銷售,為涉農生產者拓寬增收途徑,促進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3.5 加強營銷合作,拓展產品范圍
農產品的網絡營銷不僅局限于自有渠道,還應積極加強與其他產品、主題的營銷合作,以拓展農產品的影響力并提升營銷效果。加強營銷合作的方式多種多樣,需要從農產品自身定位角度出發進行營銷管理,并確定營銷對象和植入對象等內容。
首先,在自有平臺中進行營銷資源的置換。許多農產品品牌已經在自有平臺建設了店鋪或在相關購物平臺上設立了銷售渠道。在宣傳過程中,可以與其他農產品或其他產品進行首頁資源互換。例如,大米店鋪可以與臘肉店鋪進行資源互換,通過互換的方式拓展資源,實現營銷推廣的目標。其次,加強與相關主體的營銷合作。農產品網絡營銷可以積極與相關的主播合作,推廣自身產品。例如,與一些博主協商推廣視頻,利用博主的粉絲用戶,促進消費者購買。與博主合作是近年來農產品營銷推廣的重要思路,在具體實踐中取得了積極的效果。最后,做好相關植入工作。農產品的運營主體可以與電視劇、電影等進行營銷合作,通過植入的方式推廣農產品。例如,在農村題材的電視劇中進行農產品的植入,相關產品在熱播期間受到廣泛關注,促進了產品的營銷轉化。此外,一些電視和視頻網站還提供了購買同款產品的服務,進一步促進了農產品的營銷轉化率。
通過加強營銷合作,農產品可以拓展產品的覆蓋范圍,提升營銷效果。與其他產品、主題進行合作,可以共享資源,增加曝光度,吸引更多的消費者關注和購買。這種合作方式不僅能提升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還能促進產業鏈的協同發展,推動農產品營銷的創新和進步[5]。
4. 農產品新媒體營銷的未來趨勢和發展方向
4.1 強化內容策劃和創意營銷
農產品新媒體營銷需要不斷創新和提供有吸引力的內容,以吸引目標受眾的關注并建立品牌認知度。未來,農產品新媒體營銷將更加注重內容策劃和創意營銷。這意味著農產品企業需要深入了解目標受眾的需求和偏好,通過獨特的創意和故事性的內容來吸引用戶的關注。例如,可以通過制作精美的視頻介紹農產品的生產過程和故事,或者通過與知名博主合作,增加農產品的曝光度[6]。
4.2 加強社交媒體和影響力營銷
社交媒體已經成為農產品新媒體營銷的重要渠道,未來將繼續發揮更大的作用。農產品企業需要加強社交媒體的運營和管理,與目標受眾進行互動,并建立積極的品牌形象。與影響力人物的合作也是農產品新媒體營銷的重要策略之一,與知名的農業專家、美食博主或健康生活達人等合作,借助他們的影響力,可提高農產品的知名度和認可度。
4.3 利用大數據和智能技術優化營銷效果
隨著大數據和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農產品新媒體營銷將更加注重數據分析和智能化應用。農產品企業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用戶行為和偏好,精準定位目標受眾,并根據數據結果調整營銷策略,智能技術如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也可以應用于農產品新媒體營銷中,如利用智能推薦算法向用戶推送個性化的農產品推廣信息,或者通過語音識別技術提供更便捷的用戶體驗[7]。
結語
綜上所述,農產品新媒體營銷在“數商興農”視域下具有重要的意義。傳統營銷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市場需求,而新媒體營銷通過廣泛覆蓋、互動性強和信息傳播快速等特點,為農產品市場帶來了全新的機遇。為有效開展農產品新媒體營銷,建立農產品品牌形象、優化營銷內容和提升用戶參與度是關鍵措施。農產品新媒體營銷將趨向更加精準化和個性化,加強農產品信息質量和可信度,以及整合多種新媒體渠道將成為發展趨勢,實現農產品市場的繁榮。
參考文獻:
[1]楊莉.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電商物流發展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南方農機, 2022,53(6):89-91.
[2]章雁峰.“數商興農”工程助力農村電商數字化發展[J].價值工程,2022, 41(26):166-168.
[3]彭湘鄂.鄉村振興背景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途徑研究[J].財富時代,2022(9): 120-122.
[4]吳小明.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面臨的困境及應對策略[J].商展經濟,2022(16): 41-43.
[5]高芳杰,李強,翟亮.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模式研究[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7(2):21-25.
[6]李末芝,劉曉東.基于新媒體背景的農產品電子商務品牌化運營對策[J].商展經濟,2022(14):62-64.
[7]付帆.基于數字營銷的農產品電商運營思考[J].經濟師,2022(10):46-48.
作者簡介:郝景慧,博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新媒體營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