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資源建設;開發利用;高質量發展;新時代
[摘要] 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資源建設與開發利用,重點需要在以下4個方面開展工作,才能有效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見》,扎實推進新時代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工作:一是做好已有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規劃的宣貫,根據新時代要求開展下一階段規劃的編制;二是做好高效水土保持植物研究已有成果的轉化推廣,根據新時代要求推動緊迫性課題的列項研究;三是做好高效水土保持植物示范建設與管護,根據新時代要求深抓重點植物的區域示范布局安排;四是做好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資源開發利用,根據新時代要求提升產品研發、制造和銷售的技術含量。
[中圖分類號] S157[文獻標識碼] CDOI:10.3969/j.issn.1000-0941.2024.04.004
[引用格式] 胡建忠.扎實推進新時代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資源建設與開發工作[J].中國水土保持,2024(4):12-16.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見》(簡稱《意見》),對我國水土保持工作作出系統安排部署,明確了新時代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和任務,為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兑庖姟烽_宗明義,指出“水土保持是江河保護治理的根本措施,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第一章第一條也指出,“為了預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土資源,減輕水、旱、風沙災害,改善生態環境,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足見水土保持工作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在水土保持防治技術體系中,植物措施處于基礎性、先導性和關鍵性地位,是實現“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土資源”“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且具有生產力的重要措施。我國水土流失地區植物措施特別是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資源建設與開發,是當地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完美結合的唯一途徑。
1做好已有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規劃的宣貫,根據新時代要求開展下一階段規劃的編制《意見》要求“落實全國水土保持規劃,制定全國重要江河流域水土保持規劃,推進上中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協同治理”,在健全水土保持規劃體系的基礎上,“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流域系統性出發,遵循自然規律和客觀規律,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因地制宜、科學施策,堅持不懈、久久為功”。規劃是引領水土保持工作的綱。全國范圍的水土保持植物資源建設與開發規劃編制,始于2010年開始編制的《全國水土保持規劃(2015—2030年)》,這一規劃將《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資源建設與開發規劃(2015—2030年)》列為專項規劃之一,由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開發管理中心(以下簡稱“植管中心”)負責編制。2014年1月13日,全國水土保持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北京主持召開的規劃審查會認為,專項規劃的思路清晰、目標明確、內容全面、合理可行,同意通過審查。這一專項規劃推薦了117種植物用于全國八大水土流失類型區配置,并提煉出了分區植物資源建設重點[1-2];規劃了“東北黑土區藍莓等漿果類植物資源建設開發工程”“東北漫川漫崗區黃花菜等地埂植物資源建設開發工程”“新疆山地盆地區扁桃等核果漿果類植物資源建設開發工程”“黃土高原文冠果等高級油用類植物資源建設開發工程”“陜甘寧老區中國沙棘資源建設開發工程”“南方坡耕地苧麻資源建設開發工程”“陜甘川鄂滇油橄欖資源建設開發工程”“滇黔桂山地丘陵區山銀花等藥用植物資源建設開發工程”“干熱河谷區麻風樹等生物柴油類植物資源建設開發工程”等九大重點基建工程,配置有30種高效水土保持植物,提出了五大科技支撐項目作為工程建設配套?!度珖帘3忠巹潱?015—2030年)》于2015年10月經國務院以國函〔2015〕160號文予以批復。根據國務院的批復,從2019年開始,水利部聯合其他五部委一局,對2016年以來規劃逐年實施情況進行了考核?!陡咝帘3种参镔Y源建設與開發規劃(2015—2030年)》不僅是《全國水土保持規劃(2015—2030年)》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探索新時代開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依據,其實施有助于解決我國嚴重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危害問題,推動資源與環境統籌兼顧發展。這一專項規劃也應隨同主體規劃的考核,狠抓宣貫,力爭將全國水土流失區逐步建設成綠色資源和能源基地,以高效的經濟收益、良好的生態環境來力保全國水土流失區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同時,《意見》的落實還需要根據新時代的具體要求,在“兩山”理論、高質量發展理念等指導下,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的要求,在《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資源建設與開發規劃(2015—2030年)》的基礎上,根據新時代形勢的發展、社會的需求,進一步科學推進高效水土保持植物建設與開發的近中期規劃編制工作。新規劃編制的重點,就是要把這項工作放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中去考量,與國土空間規劃、產業發展規劃、鄉村振興規劃、水資源利用規劃等相關規劃相銜接,實現多規合一;同時,還要遵循生態系統內在科學規律,統籌安排各種要素,科學配置各類措施,綜合施策,整體推進,從而實現系統功能最優、循環能力最強之目的,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3]。新規劃的編制,還要注重“綠化”“美化”“凈化”和“產業化”[4]的遞推關系,追求系統性和綜合性。在規劃中,“綠化”屬于本底建設,是支撐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資源建設與開發目標的基礎;“美化”意在構建景觀格局,是提升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資源建設與開發質量的砝碼;“凈化”緊密結合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是左右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資源建設與開發成敗的關鍵;“產業化”追求出自植物資源開發的經濟效益,是衡量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資源建設與開發效益的試金石。重視了前述這些方面,一個滿足新時代要求的新規劃才有可能編制好,也才更加易于組織實施。新時代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資源建設與開發規劃的編制,刻不容緩。
2做好高效水土保持植物研究已有成果的轉化推廣,根據新時代要求推動緊迫性課題的列項研究《意見》要求“圍繞水土流失規律與機理、水土保持與水沙關系、水土保持碳匯能力等,加強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支持水土保持領域重點實驗室、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等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推廣”。研究成果是搞好水土保持工作的科學基礎。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以來中國水土保持學會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中,與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資源建設與開發工作有關的課題有:2015年的“退耕還林工程生態連清技術體系研究與應用”“黃土丘陵緩坡區生態修復技術”,2016年的“西北農牧交錯帶嚴重侵蝕區植被恢復重建關鍵技術研究”“廣西喀斯特峰叢洼地水文-侵蝕過程及其生態環境效應”“珠江流域源頭區生態恢復重建技術”,2017年的“三峽庫區防護林結構優化及功能調控技術”“山東南水北調主干水系植被恢復關鍵技術研究”,2019年的“北方三種典型困難立地仿自然林草植被構建技術”,2020年的“廣適優質高產沙棘雜交新品種選育與應用”“喀斯特高原峽谷石漠化植被修復與水土保持機理機制與關鍵技術”,2021年的“青藏鐵路沿線植被生態恢復與鐵路沙害防治技術及應用”“黃土高原退耕還林(草)的環境效應及功能提升生態設計”“漓江流域水陸交錯帶生態修復關鍵技術研究”,2022年的“北方生態脆弱區沙棘群落形成演變機制及產業提質增效關鍵技術”等。這些獲獎成果大部分為生態修復重建類技術方面的研究內容,反映了水土保持行業這一階段急需的關鍵技術,也是需要采取措施快速加以推廣轉化的重要技術措施。同時,分析2015年以來國家科技進步獎獲獎名單中同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資源建設與開發利用工作有關的課題有:2015年的“核果類果樹新品種選育及配套高效栽培技術研究與應用”“高性能竹基纖維復合材料制造關鍵技術與應用”“南方特色干果良種選育與高效培育關鍵技術”“四倍體泡桐種質創制與新品種培育”,2016年的“農林生物質定向轉化制備液體燃料多聯產關鍵技術”“三種特色木本花卉新品種培育與產業升級關鍵技術”“林木良種細胞工程繁育技術及產業化應用”, 胡建忠:扎實推進新時代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資源建設與開發工作2017年的“基于木材細胞修飾的材質改良與功能化關鍵技術”“中國松材線蟲病流行規律與防控新技術”“青藏高原特色牧草種質資源挖掘與育種應用”,2018年的“梨優質早、中熟新品種選育與高效育種技術創新”“農林剩余物功能人造板低碳制造關鍵技術與產業化”“林業病蟲害防治高效施藥關鍵技術與裝備創制及產業化”“灌木林蟲災發生機制與生態調控技術”,2019年的“混合材高得率清潔制漿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東北東部山區森林保育與林下資源高效利用技術”“人造板連續平壓生產線節能高效關鍵技術”,2020年的“南方典型森林生態系統多功能經營關鍵技術與應用”“竹資源高效培育關鍵技術”。這些與水土保持植物有關的獎項均為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且多為國內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相對水保行業內成果來說居于超前和引領地位,實際上給水土保持行業指明了未來的主要研究方向。行業有關主管部門在認真搞好這些已有成果的推廣轉化時,需要挖掘其精髓,仔細分析研究,以作為下一階段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歸納這些國家級獲獎成果,下一階段有關高效水土保持植物的研究工作主要應涉及良種培育、病蟲害防治、開發技術三大領域。其中,涉及基因工程的良種培育和病蟲害防治,應是未來研究的主攻方向,如造成大果沙棘大面積死亡的干縮病,需要研究清楚致病基因,據以進行基因編輯,或者導入有關基因,培育抗病沙棘良種,這就可以有效地將病蟲害防治與抗性育種結合起來,從基因入手開展高新沙棘育種;同樣,圍繞質、量目標的基因育種也應同步啟動,以獲取不同利用方向的沙棘專用品種。實用開發技術的研究,將推動通過開發拉動資源建設和保護這一基本思路的實施,進而實現資源與環境一體化的可持續發展。近年來植管中心牽頭完成的“俄羅斯第三代沙棘良種引進試驗技術創新與應用”“沙棘枝枯病病原學及防控技術研究與應用”等項目,正好屬于熱點、焦點研究,與水土保持植物行業需求聯系十分緊密,且均已通過科技成果評價,在推廣轉化中應占有一席之地。在高效水土保持植物研究領域,已有研究成果急需抓緊推廣轉化,前瞻性新課題的列項研究工作也時不我待。
3做好高效水土保持植物示范建設與管護,根據新時代要求深抓重點植物的區域示范布局安排《意見》要求“開展國家水土保持示范創建,加強水土保持科普宣傳和文化建設”“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從過度干預、過度利用向自然修復、休養生息轉變,建立嚴格的水土流失預防保護和監管制度,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多年來,結合國家水土保持示范縣、示范工程和農發水土保持項目的實施,以及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建設等,水土保持行業在全國重點水土流失類型區開展了一系列示范建設,其中也包含高效水土保持植物工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山西省右玉縣作為國家水土保持示范縣,截至2021年底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962 km2,水土保持率達到72%,土壤侵蝕量減少42%,縣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全縣有沙棘林面積近1.9萬hm2,從事沙棘加工的規模企業達到12家,年加工沙棘果實上萬噸,年總產值3億多元,帶動當地農民采摘銷售沙棘果年收入4 000萬元以上?!坝y而上、艱苦奮斗,久久為功、利在長遠”的“右玉精神”,已成為凝聚全縣干部群眾思想共識的精神內核,成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動綠色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黑龍江省克山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現有各類水土保持示范措施面積28.85 hm2,其中水平梯田1.28 hm2、橫坡壟作4.90 hm2、地埂植物帶8.88 hm2、植物籬1.62 hm2、護埂林2.16 hm2、護路林0.11 hm2、護坡林1.79 hm2、分水嶺防護林0.71 hm2、侵蝕溝防護林7.25 hm2。示范園內水土保持率達到了94%,林草覆蓋率達到了31%,林草配置合理,生態環境良好,景色優美,治理效果顯著,示范效果良好。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鑲月湖國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建有植物觀賞區47.90 hm2、生態產業型經濟作物區56.89 hm2、生態防護林區57.95 hm2。通過土地整理、塘壩建設和植物資源建設等,園區的森林覆蓋率達96%,水土流失治理程度達98%,示范內容豐富,效果較為理想。植管中心2015年在山西省鄉寧縣實施的“山西省翅果油樹種植示范”,2018年在陜西省綏德縣實施的“西北黃土高原區高效水土保持植物示范園建設”,2019年在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實施的“黃土高塬溝壑區高效水保植物示范”、在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實施的“黃土梁狀丘陵溝壑區高效水保植物示范”、在山西省嵐縣實施的“山西沙棘良種示范點建設”,正在發揮著積極的示范作用。其中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綏德水土保持科學試驗站、天水水土保持科學試驗站、西峰水土保持科學試驗站(以下簡稱“黃委三站”)示范的油用灌木——文冠果、長柄扁桃、翅果油樹、山桃、油用牡丹(紫斑牡丹、鳳丹牡丹)、忍冬、苦水玫瑰效果突出,金銀花、玫瑰花被課題組開發為茶、醬等初級產品,文冠果、長柄扁桃、山桃等所產種子在實生育苗后用于推廣種植。油用灌木在黃委三站種植后,每年都有當地水保、林業部門有關人員及省內外大專院校師生前往觀摩學習,對有關省區的生態經濟建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推動作用。植管中心完成的《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資源建設與開發規劃(2015—2030年)》,在全國八大水土流失類型區規劃了75個示范工程(見表1),其中東北黑土區14個、北方風沙區8個、北方土石山區7個、西北黃土高原區7個、南方紅壤區9個、西南紫色土區11個、西南巖溶區17個、青藏高原區2個,用于示范高效水土保持植物優良品種、集約種植技術、采收技術、更新復壯技術,以及生態產業化體系和管理模式。表1全國水土流失區高效水土保持植物示范工程規劃分區示范工程數量/個東北黑土區黑龍江省伊春市山丘區藍莓栽培示范、黑龍江省濱縣丘崗區樹莓栽培示范、黑龍江省孫吳縣丘崗區蒙古沙棘資源栽培示范、黑龍江省尚志市蘆筍地埂植物帶栽培示范、吉林省白山市遼東楤木地埂植物帶栽培示范、吉林省梅河口市長白楤木地埂植物帶栽培示范、吉林省敦化市山丘區遼東楤木栽培示范、遼寧省朝陽縣紫花苜蓿地埂植物帶栽培示范、遼寧省本溪縣刺五加封溝栽培示范、遼寧省撫順縣山丘區黑果茶藨栽培示范、內蒙古阿榮旗榛子地埂植物帶栽培示范、內蒙古呼倫貝爾市丘陵區雜交沙棘栽培示范、內蒙古烏蘭浩特市丘陵區雜交沙棘封溝栽培示范、內蒙古科右前旗丘陵區沙果栽培示范14北方風沙區陜西省神木縣毛烏素沙地長柄扁桃栽培示范、甘肅省民勤縣巴丹吉林沙漠文冠果栽培示范、寧夏中寧縣沙地枸杞栽培示范、新疆青河縣準噶爾盆地北緣蒙古沙棘栽培示范、新疆布爾津縣準噶爾盆地北緣中亞沙棘栽培示范、新疆莎車縣塔里木盆地西緣扁桃栽培示范、新疆疏附縣塔里木盆地西緣阿月渾子栽培示范、新疆精河縣塔里木盆地西緣枸杞栽培示范8北方土
石山區北京市懷柔區山地板栗栽培示范、河北省承德市山地山杏栽培示范、河北省遵化市山地板栗栽培示范、山西省絳縣山地歐李栽培示范、河南省禹州市山地銀杏栽培示范、河南省洛寧縣山地核桃栽培示范、遼寧省寬甸縣山地板栗栽培示范7西北黃土高原區山西鄉寧縣黃土殘塬溝壑區翅果油樹栽培示范、陜西省府谷縣黃土丘陵溝壑區沙果栽培示范、陜西省吳起縣黃土丘陵溝壑區山杏栽培示范、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黃土丘陵溝壑區酸棗栽培示范、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黃土高塬溝壑區扁核木栽培示范、甘肅省鎮原縣黃土丘陵溝壑區地埂黃花菜栽培示范、內蒙古準格爾旗蓋土砒砂巖區山杏栽培示范7南方紅壤區浙江省臨安市山地山核桃栽培示范、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鄱陽湖岸區苧麻栽培示范、江西省東鄉縣山地油茶栽培示范、湖北省神農架山地金銀花栽培示范、湖北省麻城市山地油茶栽培示范、湖南省耒陽市山地油茶栽培示范、湖南省瀏陽市山地油茶栽培示范、廣西貴港市山丘區余甘子栽培示范、廣西岑溪市山丘區油茶栽培示范9西南紫色土區四川省大竹縣坡耕地苧麻栽培示范、四川省渠縣坡耕地黃花菜栽培示范、四川省通江縣山地銀杏栽培示范、四川省涼山州山地油橄欖栽培示范、重慶市萬州區山地木姜子栽培示范、重慶市大足縣山地光皮樹栽培示范、湖北省恩施市山地油茶栽培示范、陜西省略陽縣山地杜仲栽培示范、陜西省旬陽縣山地油桐栽培示范、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山地油橄欖栽培示范、甘肅省徽縣山地銀杏栽培示范11西南巖溶區云南省大姚縣干熱河谷漾濞核桃栽培示范、云南省元陽縣干熱河谷麻風樹栽培示范、云南省永勝縣干熱河谷車桑子栽培示范、云南省馬龍縣峰叢洼地區漾濞核桃栽培示范、云南省丘北縣峰叢洼地區油桐栽培示范、云南省富寧縣峰叢洼地區麻風樹栽培示范、貴州省興義市峰叢洼地區山銀花栽培示范、貴州省貞豐縣峰叢洼地區山銀花栽培示范、貴州省安龍縣峰叢洼地區清風藤栽培示范、貴州省望謨縣峰叢洼地區油桐栽培示范、貴州省鎮寧縣峰叢洼地區油桐栽培示范、貴州省水城縣峰叢洼地區獼猴桃栽培示范、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峰叢洼地區無籽刺梨栽培示范、廣西凌云縣峰叢洼地區油茶栽培示范、廣西德??h峰叢洼地區八角栽培示范、廣西巴馬縣峰叢洼地區油茶栽培示范、四川省攀枝花市干熱河谷麻風樹栽培示范17青藏高原區青海省都蘭縣柴達木盆地白刺栽培示范、青海省德令哈市柴達木盆地黑果枸杞栽培示范2合計75這些已有規劃的75個示范工程,目前大部分還沒有實施。應按落實國函〔2015〕160號文的要求,結合落實《意見》的具體方案,有所創新,有所發展,列入當前重要議事日程,據以作出具有新時代特征的高效水土保持植物示范布局安排,并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分階段積極推動示范實施工作。
4做好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資源開發利用,根據新時代要求提升產品研發、制造和銷售的技術含量《意見》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解決水土保持領域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充分發揮水土保持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堅持政府和市場兩手發力,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深化水土保持體制機制創新,加強改革舉措系統集成、精準施策,進一步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既要堅持問題導向、保障民生,又必須堅持改革創新、激發活力。高效水土保持植物的開發既體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是促進和保護資源建設的主要拉動力。開發利用包括兩條途徑:一是通過市場需求來拉動開發,以提供各類適銷產品;二是通過前瞻性研究開發超前產品,引領市場需求。前者面向市場需求來開展研發,屬于被動手段,但較為穩妥安全;后者通過前瞻性研究來提供高精尖產品,引領市場,是一種主動手段,雖然風險較大,但回報更高。結合水土保持工作的特殊性,我國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資源按開發利用方向,主要劃分為食用類、藥用類、化工類和特用類四大類,一級分類下又再劃分為18個二級分類[5](見圖1)。
我國圍繞這四大類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資源開發的產品[6-9]琳瑯滿目,占據著各類專業市場,是老百姓日常需求較多的產品。市場需求直接拉動著以這四大類植物為原料開發的各類產品。以沙棘為例,全國目前有200余家沙棘加工企業,產品涉及飲料、食品、保健品、藥品、化妝品等近十大類數百種產品,年產值約100億元。全國沙棘產品零售企業目前達到1 200余家,為生產企業數量的6倍,線上、線下銷售相結合的方式有力促進了產品的銷售,特別是隨著新冠疫情的結束,沙棘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銷售前景持續看好,沙棘已成為我國“第三代”水果中發展最好的幾個樹種之一。同時,一些引領市場的新產品也在我國被不斷地開發出來。植管中心根據沙棘果汁味道不太容易被大多數人接受,同時柑橘、葡萄等大宗果品供過于求的現狀,研發出了一款國家發明專利“一種沙棘果汁復合飲料及其制備方法(ZL 2018 1 0138564.X)”供有關企業應用;植管中心完成成果評價的“水土保持植物小花清風藤的研究開發及應用”“黃土高原油用灌木關鍵活性因子挖掘及應用”等前瞻性研究,研發出了降脂清肝、抗菌抗病毒等三大類7種小花清風藤復配保健茶[10],和以文冠果、翅果油樹、長柄扁桃、苦水玫瑰等油用灌木資源的油脂、精油等為原料研發出的油脂微膠囊、植物純露、植物蛋白ACE抑制肽等初加工產品[11],為研發引領市場開了一個好頭。迫切盼望有關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設法將高效水土保持植物開發方面的理論和技術研究,有序列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對有關植物開展深層次挖潛節流增效,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吸引力,逐步占領國內外市場,有效促進、推動和繁榮植物資源開發事業?!兑庖姟愤€要求,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以山青、水凈、村美、民富為目標,以水系、村莊和城鎮周邊為重點,大力推進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推動小流域綜合治理與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發展特色產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等有機結合,提供更多更優蘊含水土保持功能的生態產品”。實踐表明,生態建設要孕育于經濟建設之中才有生命力,只有生態效益的建設難以為繼,只有經濟效益的建設也是片面的,兩個建設都不能“單打一”,只有兩者的有機結合,才能產生完美的效果。我國人均土地面積十分有限,因此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建設不可能全部用于滿足生態要求,還需要充分考慮產業化,配置相關產業,以小流域建設的植物地上部分資源為原料進行綜合開發,以更好地滿足和諧社會建設的全面要求。通過對植物資源進行有序研發,逐步培育帶動一系列產業,并通過發揮市場杠桿調節作用,把原來只體現生態效益而經濟效益沒有被重視的植物資源充分利用起來,讓企業獲得開發利潤;讓當地農民通過銷售植物原料增加經濟收入;讓國家通過開發拉動種植這一“反彈琵琶”手段獲得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從而有效推動全國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資源建設和開發利用步伐,大力促進我國高質量發展進程,為全面貫徹落實《意見》,提交一份有關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資源建設與開發方面的滿意答卷。
[參考文獻]
[1] 胡建忠.全國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資源建設與開發重點[J].中國水土保持,2016(1):17-19.
[2] 胡建忠.全國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資源分區配置方案[J].中國水土保持,2017(3):20-23.
[3] 張文聰.新時代水土保持植物資源建設與開發路徑思考[J].中國水利,2023(10):24-27.
[4] 胡建忠.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建設:綠化·美化·凈化·產業化[J].中國水土保持科學,2011,9(1):104-107.
[5] 胡建忠.全國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資源的概念范疇與分類[J].中國水土保持,2019(8):30-32.
[6] 胡建忠.全國食用類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J].中國水土保持,2019(9):37-40.
[7] 胡建忠.全國藥用類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J].中國水土保持,2020(3):11-13.
[8] 胡建忠.全國化工類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J].中國水土保持,2020(7):27-32.
[9] 胡建忠.全國特用類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J].中國水土保持,2020(8):16-17,34.
[10] 胡建忠,鄒坤,劉呈雄.水土保持植物小花清風藤的研究開發及應用[J].中國科技成果,2021,22(19):38-42.
[11] 胡建忠,呂兆林,趙東曉,等.黃土高原油用灌木關鍵活性因子挖掘與應用[J].中國科技成果,2021,22(17):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