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蔚 陳陽梅
當大蒜子遇到項目式學習,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長沙市芙蓉區實驗小學勞動組設計的“烹飪勞動之大蒜子紅燒肉”項目,結合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生活常識,采用直觀講解、操作演示、親身參與和動手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啟發學生巧妙借助身邊的工具和材料,學會剝蒜的妙招以及掌握制作大蒜子紅燒肉的方法,從而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感悟勞動帶來的美好收獲,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勞動的意識,最終達到全面育人的目的。筆者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借鑒有關理論研究,對“烹飪勞動之大蒜子紅燒肉”項目式學習研究情況作簡要介紹。
在項目式學習中,學生通常需要與他人進行密切合作,共同解決真實問題或者完成現實任務,這種學習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每一個參與項目活動的學生都會經歷“我要做什么—我要怎么做—我是這樣做的—我做得怎么樣”的項目實施過程。
一、“我要做什么”
1.提出問題,完成立項
項目式學習作為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需要確立項目目標、設置核心驅動問題以及明確項目成果的展示方式。針對“烹飪勞動之大蒜子紅燒肉”項目,核心驅動問題可以設置為:同學們期待可以了解大蒜子的相關知識,特別是如何做一盤大家喜愛的大蒜子紅燒肉。項目目標就是通過調研學習,掌握制作大蒜子紅燒肉的方法。項目成果及展示方式即完成剝蒜并烹制紅燒肉,用視頻或者文本分享自己的制作過程。
2.招兵買馬,組建團隊
項目式學習以“項目”為載體,落腳點需要回到“學習”。因此在一個項目開始之前,我們首先要確定項目的學習目標,包括課程目標和項目式學習的核心素養目標。明確通過本次項目式學習,學生將落實哪些課程知識的學習,提升哪些相關素養。(如圖1)
接下來就需要組建團隊。項目式學習通常需要團隊合作,而且根據項目的進展,還需要語文、科學、信息科技、美術等學科教師的支持,有時還需要外部的支持,例如請食堂大廚對做大蒜子紅燒肉烹飪過程進行指導。因此在組建項目團隊時,我們不僅要組建學生團隊,還要組建教師團隊,更要充分借助外部的力量。
二、“我要怎么做”
計劃階段就是解決“我要怎么做”的問題。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重點關注三件事:問題拆解、制定計劃和整合資源。首先圍繞“如何做一盤大家喜愛的大蒜子紅燒肉”這個核心驅動問題進行分解,形成一個問題鏈,各個學習環節就被這些問題推動向前,同時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應該開展相應的學習活動,也就是主任務,最后形成相應的學習成果。具體可用如圖2的工具單來呈現。
三、“我是這樣做的”
1.項目啟動,分解問題
完成了大蒜子與項目式學習邂逅的第一回合,學生的好奇、困惑與煩惱驅使他們繼續探究。為了準備材料,學生先要去市場采購大蒜子,這時他們發現大蒜子根據外皮的顏色可分為白皮蒜、紫皮蒜和黑皮蒜,其中紫皮蒜的味道更辛辣,白皮蒜的味道則相對要淡一些。由此,學生自己衍生出許多有意思的驅動問題,例如不同種類的大蒜子在生活中有什么不同的應用?氣味不同的大蒜子是不是會影響輔料在做菜中的口感?大瓣蒜種和小瓣蒜種有什么本質區別?紫皮蒜和白皮蒜有什么區別?怎么選到健康飽滿的大蒜子?怎么巧妙地去除大蒜子的外皮?怎么去除大蒜子的辛辣味?燒熟了的大蒜子為什么就沒有氣味?大蒜子紅燒肉怎么做?……如此一來,我們便能順勢讓學生明白原來還有許多值得探索的事情,可以對身邊一些習以為常的現象和事物進行再思考,最關鍵的就是這些事情都是與真實世界相聯系的。
例如圍繞“怎么巧妙地去除大蒜子的外皮?”這個有趣的問題,團隊開發了“爭當剝蒜小能手”勞動技能大比拼活動。該活動主要分成三個層次。
層次一:學生進行課前調研,自行了解大蒜子的相關知識。勞動源于生活,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加強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勞動興趣。
層次二:學生借助工具獨立剝蒜,限時并自行做好記錄,師生交流剝蒜妙招,小結剝蒜方法。這主要是引導學生從任務出發,分析身邊可以利用的勞動資源,培養創造性思維,在勞動實踐中歸納總結剝蒜妙招,完成個人剝蒜體驗。經過動手實踐、相互交流,學生總結出的剝蒜方法有用力捏兩頭,中間翹起來法;礦泉水瓶、塑料袋拍打法;啤酒瓶蓋剝蒜法;等等。
層次三:一是根據歸納的剝蒜方法,教師再補充其他剝蒜妙招(如熱水浸泡過的蒜)、工具(如剝蒜指甲套、剝蒜鉗子和硅膠剝蒜器等)。二是學生選取自己喜歡的方法,團隊合作開展第二輪計時剝蒜比賽并做好記錄。三是交流哪一種剝蒜方法剝得又快又多,并評選“最佳剝蒜團隊”“剝蒜小能手”。
通過多次剝蒜體驗,引導學生發現最佳剝蒜方法,習得熟練的剝蒜技能,并結合少先隊紅領巾勞動章爭章活動,對自己在剝蒜過程中的表現、剝蒜方法掌握情況以及勞動習慣等進行評價。
2.知識與能力準備
在開始項目學習的探究活動之前,我們需要了解學生是否已經具備相應的能力,例如之前是否有做菜的經歷、有沒有去市場或者周邊飯店調研的經驗等。同時,我們需要明確關于“烹飪勞動之大蒜子紅燒肉”這個項目,科學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學習哪些知識,分散在科學課的兩個課時學習是否足夠;美術教師對推廣海報的指導;信息科技教師對推廣視頻的錄制和剪輯指導,需要準備哪些設備;學校食堂大廚對整個菜品制作的指導,相關食品安全知識的調研了解;語文教師對勞動日記記錄的指導和后期評價;等等。這些活動都是在做知識和能力的準備。
3.解決問題,產出成果
這一階段學生將通過自主探究學習來解決項目啟動時拆解出來的分解驅動問題。在將這些問題逐個擊破后,項目的核心驅動問題便迎刃而解,項目的總目標也得以達成。
學生在了解大蒜子紅燒肉具體怎么制作之后,開始完成制作、寫作和視頻剪輯等學習任務,再總結經驗,籌備大蒜子紅燒肉試吃會,面向全年級展示大蒜子紅燒肉這道經典湘菜。然而,從制作開始學生就可能會遇到不少問題,例如食材準備時應該怎么選取大蒜子?怎么快速剝蒜?五花肉怎么腌制和切塊?這些問題涉及科學相關的知識。又如拍攝時應該采用什么設備?后期怎么剪輯視頻?這些問題涉及信息科技相關的知識。再如文本呈現不限文體,那么如何快速吸引讀者?是否可以用說明文、散文或詩歌的形式來記錄想法、抒發感情?這些問題都對應著語文學習目標。在這樣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項目的階段性成果自然而然就沉淀了下來。
4.成果凝練與展示
在這一階段,團隊需要將階段性成果進行整合、梳理,并為形成項目的最終成果而努力。在“烹飪勞動之大蒜子紅燒肉”項目中,最終成果是在試吃會上展示大蒜子紅燒肉的制作視頻。結合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生活常識,團隊可以采用直觀講解、操作演示、親身參與和動手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介紹項目成果。通過這種公開展示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熱情和潛能,同時也可以擴大項目的影響力,讓更多的人看到團隊努力獲得的項目成果或產品,增強項目成果或產品對團隊、學校、社區乃至社會的現實意義。
四、“我做得怎么樣”
項目進展到最后階段,復盤結項活動有三個重要使命。一是評價項目的效果。在“烹飪勞動之大蒜子紅燒肉”項目中,教師通過現場收集品鑒會的評價表來檢驗評審團對該項目的評估情況,也就是衡量學生是否學會大蒜子紅燒肉這道菜的做法。而衡量語文、美術、信息科技等學科的學習目標及能力目標是否達成,就需要對每一個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的程度進行評價。例如可以從視頻的反饋、烹飪小筆記和小短文的分享、海報的推廣等維度來展開評價。二是開展反思活動。在項目實施后,各團隊成員要積極收集多元視角的反饋和建議,用開放的心態對待所有的收獲、成果,接受大家的批評和質疑,接納建設性的意見,不斷優化制作大蒜子紅燒肉的方法,從而為開展更優質的項目打好基礎。三是結項活動具有重要的儀式感。無論是對項目團隊成員,還是其他參與者,結項都是重要的節點。通過結項活動,大家能清楚地知道該項目做到了什么,還有什么需要改進。
總之,通過“烹飪勞動之大蒜子紅燒肉”這個項目的實施,我們清晰地看到了當大蒜子與項目式學習邂逅,蒜味濃郁。整個探究過程學生都在進行實驗、觀察和思考,這些活動能讓學生感受到科學探究的樂趣,同時也能讓他們獲得知識和技能的收獲。不僅如此,在項目式學習中,學生需要進行團隊合作,共同解決問題,這能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促使他們具備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同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也需要相互鼓勵和支持,從而增強彼此之間的信任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