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媛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和網絡信息的深入發展,我國經濟正展現出新的活力,而農業領域也迎來了轉型升級的新階段。在這一背景下,“互聯網+農業”的模式正在深刻影響著農業的生產、管理和銷售方式,催生了新型職業農民這一新興群體的出現。他們利用網絡信息和高新技術手段,推動數字農業的建設,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品質,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動力。文章旨在探討農村電商創業能力提升策略,幫助青年農民更好地適應電商時代的要求,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關鍵詞:鄉村振興;新型職業農民;電商創業;能力提升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和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農村電商成為促進農產品上行、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青年新型職業農民通過電商平臺進行創業,不僅可以拓寬銷售渠道,還能夠提高農業生產的市場化程度,促進農業產業鏈的延伸和價值鏈的提升。然而,青年農民在電商創業過程中面臨著諸多挑戰,如缺乏電商知識、運營經驗不足、市場營銷能力有限以及物流配送不暢等問題。因此,提升青年新型職業農民的電商創業能力,可以推動農村電商的健康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1 青年新型職業農民電商創業現狀分析
1.1 電商為農村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
農村電商作為一種新型商業模式,為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巨大機遇。首先,通過電商平臺的力量,可以擴大市場規模,將農產品推向更廣闊的市場。農村地區的農產品常常面臨銷售渠道狹窄的問題,而電商平臺則為農產品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年輕的新型職業農民通過電商平臺,可以將鄉村特色農產品直接推銷到城市,從而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1]。其次,農村電商促進了農業供需對接,推動農產品上行。傳統的農業供應鏈往往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導致農產品無法有效對接市場需求。而有了電商平臺,農民可以及時了解市場需求的變化,并根據需求進行產銷對接,實現農產品供需平衡。最后,農村電商創造了增收機會,改善了農民的收入狀況。農村的就業機會相對有限,很多年輕人只能外出打工或者選擇離家鄉遠赴城市謀生。然而,農村電商為年輕人創造了在家門口創業就業的機會。通過電商平臺,年輕的新型職業農民可以將傳統農產品轉化為有附加值的品牌產品,通過網絡直接銷售,實現利潤最大化[2]。這不僅可以增加農民的收入,還可以提高他們的創業積極性和獲得感,促進鄉村人口的內流,從而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
1.2 青年新型職業農民電商創業面臨的挑戰
青年新型職業農民以其年輕、創新的特點,積極參與農村電商創業。然而,目前他們面臨著一些挑戰和困難。一是青年新型職業農民的創業意識和技能相對薄弱。盡管他們具備農業和農產品的專業知識,但在電商領域,他們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這使得他們在創業初期面臨著一些挑戰,如缺乏市場營銷能力、經營策劃等[3]。因此,對于青年新型職業農民來說,提升創業意識和電商技能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二是青年新型職業農民缺乏電商平臺運營經驗。在農村電商創業過程中,很多青年農民首次接觸電商平臺,對于平臺的運營、推廣、客戶管理等方面缺乏經驗和技巧。這導致他們在運營過程中容易出現問題,如產品展示不夠吸引人、售后服務不到位等。三是產品供應與物流難題并存。新型職業農民在農村電商創業中往往會遭遇產品供應及物流環節中的存儲和配送等方面的問題。
1.3 影響青年新型職業農民電商創業能力的因素分析
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新型青年職業農民電商創業顯著受到了廣泛關注。為了更好地分析這一現象,有必要探討影響青年新型職業農民電商創業能力的因素。一是教育背景。新型職業農民電商創業需要一定的綜合素質,如農業知識、商業技能、市場營銷等,而不同教育背景的青年人在這些方面的能力和知識儲備有所差異[4]。二是創業環境和政策。農村電商的發展需要健全的市場環境、政策支持和服務保障。這包括基礎設施的完善、物流配送系統的高效、電商平臺的普及以及政府提供的稅收減免、創業指導和資金扶持等。這些因素能夠降低創業門檻,提高創業成功的可能性。三是自身素質和創業精神。青年新型職業農民的個人素質,如學習能力、適應能力、創新思維、風險承擔能力和持續創新的能力,對電商創業有著重要影響。同時,強烈的創業精神和積極的態度也是成功電商創業不可或缺的因素。
2 鄉村振興背景下青年新型職業農民電商創業能力提升策略
2.1 加強創業教育與培訓
在電商時代,電商創業成為了年輕人追逐夢想、實現自我價值的熱門選擇。為了提升青年新型職業農民的電商創業能力,可以加強創業教育與培訓。首先,可以設立專業課程,旨在培養青年農民的創業意識和創新思維。這些課程可以包括創業管理、供應鏈管理、電商運營和營銷策略等方面的內容,幫助青年農民了解創業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通過培養他們的創業意識和創新思維,激發他們的創業熱情并提高創業成功的概率[5]。其次,可以邀請電商行業專家進行實踐指導和案例分析。專家們可以分享自己在電商創業領域的成功經驗,介紹最新的發展趨勢和市場動態。可以為青年農民提供專業的指導,幫助他們解決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通過與專家的交流互動,青年農民將能夠更好地理解電商創業的要領,并從中獲得靈感和啟示。另外,為增加實踐經驗,可提供實地考察和見習的機會,使青年農民能夠親身體驗電子商務創業的全過程和實際操作,從而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關技能和知識,如參觀一些成功的電商企業或者合作社,了解它們的經營模式和管理方法。同時,還可以參與一些真實的電商項目,使其親自參與到市場推廣、產品包裝、售后服務等工作中,從中學習和積累實踐經驗。通過加強創業教育與培訓,可以提升青年新型職業農民電商創業能力,培養更多具有創新思維和市場意識的農村創業者。
2.2 強化政策對電商創業的扶持和推動作用
首先,需要關注農民的轉型需求,積極引導他們成為新型職業農民。為此,政府可出臺相關政策,如對農村“三品一標”認證的大力支持,以及為新型職業農民在農村開展電子商務提供全方位的財政補貼與優惠政策支持,助力他們在數字時代拓展市場、提升競爭力。其次,政府應從企業的視角出發,加強稅收優惠力度和實施相關補貼政策,以激勵更多企業和個人參與到農村電商經濟活動中來,全面助力電商創業先鋒,讓其成為引領潮流、樹立典范的力量,共同推動整個行業向前發展。同時,政府應重點加強對農村電商創業領域中涉及的交通運輸、供應鏈金融和物流管理等關鍵企業的支持力度,以激發全社會對鄉村振興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
2.3 完善農村電商基礎設施,優化物流配送體系
對于農村地區而言,電商不僅為農產品銷售打開了新的渠道,也為青年農民提供了創業的新機遇。然而,要實現農村電商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首先完善農村電商的基礎設施和物流配送體系。首先,需要加強網絡覆蓋,擴大農村地區的互聯網接入范圍,提高網絡速度和穩定性,確保青年農民能夠隨時隨地獲取市場信息和開展電商業務。其次,在鄉鎮及村一級設立電商服務中心或服務站,提供產品展示、在線交易等服務,降低農民的電商使用門檻;為農民提供電商咨詢、培訓、代運營等服務,幫助他們解決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最后,優化物流配送體系。整合現有物流資源,構建高效的、覆蓋城鄉的物流配送網絡,可以縮短商品運輸時間,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針對農產品的特點,發展冷鏈物流體系能夠確保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的新鮮度和品質,提高產品附加值。同時,創新配送模式如“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配送模式,鼓勵采用眾包物流、社區團購等新型配送模式,以方便農民群眾購買商品和銷售農產品。通過完善農村電商基礎設施和優化物流配送體系,為青年新型職業農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電商創業環境。
2.4 構建完善的電商創業支持體系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為培養和提升青年新型職業農民的電商創業能力,需要構建完善的電商創業支持體系,為青年農民創業提供必要的資源和服務。首先,可以設立創業孵化基地,為年輕農民提供良好的創業環境。該孵化基地將提供資源共享和服務支持,如提供辦公場地和設備、提供市場調研和培訓,以及幫助解決融資和法律等問題。通過孵化基地,青年農民將能夠充分利用可用資源和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的電商創業能力。其次,政府有關部門可以為電商創業者提供資金扶持,以減輕青年農民創業的經濟負擔。通過設立專項資金,為符合條件的青年農民提供啟動資金、創業補貼、貸款貼息等金融支持,幫助他們順利進行電商創業。最后,還可通過打造電商創業交流平臺,促進經驗分享和合作共贏。這個平臺可以是線下或線上的交流會議、研討會,也可以是社交媒體平臺,讓青年農民之間進行交流、分享成功經驗、討論合作機會。同時,政府有關部門可以在該平臺上提供政策解讀、市場信息等服務,幫助青年農民更好地了解行業動態和相關政策,為他們的創業提供更好的支持。
2.5 打造農村電商特色產業,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青年新型職業農民作為推動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其電商創業能力的提升顯得尤為重要。青年職業農民應充分地利用電商平臺,推動打造農村電商特色產業,積極構建農產品特色品牌。每個地區都有其獨特的農產品和文化特色,青年農民應該充分挖掘這些資源,將其轉化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例如,可以通過對當地農產品的品質、口感、營養等特點進行宣傳和推廣,吸引更多消費者的關注和購買。同時,還應該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傳播,結合當地的文化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農產品品牌形象,提高產品附加值,在提升農村的整體經濟水平的同時,還能讓更多人了解并欣賞到鄉村的獨特魅力。
3 結束語
鄉村振興背景下,青年新型職業農民電商創業能力的提升對于農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通過加強創業教育與培訓、強化政策對電商創業的扶持和推動作用、完善農村電商基礎設施,優化物流配送體系、建立電商創業支持體系、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等措施,有效提高青年農民的電商創業能力,推動農村電商行業的健康發展。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政策支持和指導,為青年農民提供更加便利的創業環境,激發其創業熱情。同時,青年農民創業者也要積極學習和適應電商發展的需求,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以更好地參與并推動鄉村振興,共同助力鄉村振興事業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春霞,李丹晴,石偉平.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效能如何提升——基于學習特征的分析[J].教育發展研究,2022,42(17):43-51.
[2]成瑩潔.自媒體業態下新型職業農民創業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現代農村科技,2022(07):119-120.
[3]劉琪,杜學元.鄉村振興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困境及破解——基于智能終端的創新創業教育路徑分析[J].教育學術月刊,2022(02):96-103.
[4]盧優蘭.鄉村振興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創業能力培育現狀研究——以廣州市從化區為例[J].山西農經,2021(07):87-88.
[5]孫東濤,趙雪峰,邱聰聰.鄉村振興視角下高校參與新型職業農民電商創業技能培育路徑研究[J].營銷界,2020(52):56-57.
基金項目:2023-2024年貴州省青年發展研究課題“鄉村振興背景下貴州青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研究——以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為例”(QNYB2340)。
作者簡介:梁 媛(1987—),女,漢族,貴州遵義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市場營銷、電子商務、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