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
統編教材在編排上致力于培養學生的閱讀意識,每冊都設置了“快樂讀書吧”模塊。如何依托“快樂讀書吧”將整本書閱讀放到學習任務群中,借助學習任務整合學習情境、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和學習資源,安排連貫的語文實踐活動,需要我們不斷探索。下面,筆者以統編教材二年級上冊“快樂讀書吧”為例,淺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走進教材——讀什么
統編教材二年級上冊“快樂讀書吧”安排在第一單元,推薦的是“讀讀童話故事”,旨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感受閱讀的快樂。教材推薦了《小鯉魚跳龍門》《“歪腦袋”木頭樁》《孤獨的小螃蟹》《小狗的小房子》《一只想飛的貓》5本新奇有趣、淺顯易懂的童話書,明確了本學期課外閱讀“讀什么”。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在一個學期內要閱讀多個故事,嘗試整本書閱讀的難度還是比較大的。筆者認為,做好閱讀指導尤為重要。
二、走進課堂——怎么讀
如何引導學生讀好以上童話故事呢?在教學過程中,筆者遵循閱讀的自然歷程,從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后3個階段進行指導。其主要包括以下3種課型。
(一)讀前指導課
導讀課上,教師要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對閱讀充滿期待。對于童話故事,學生并不陌生,張口就能說出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童話名稱。于是,筆者設計了以下環節。1.考一考:出示童話故事的插圖,讓學生說故事的名字,這一下子調動了學生讀童話的熱情。2.設懸念:“小鯉魚跳過龍門了嗎?大家喜歡這個木頭樁嗎?小螃蟹為什么會孤獨呢?小狗為什么要背著小房子呢?這是一只怎樣的貓呢?”筆者引導學生帶著疑問去讀這些書。3.看書名,猜故事:為了更好地引發學生的聯想,筆者找到了不同版本的書,借助插圖猜故事,打開了學生想象的大門,而后引導學生——“想知道你們猜得對不對,課下就去讀一讀這些書吧。”
(二)讀中交流課
為了讓學生保持閱讀的新鮮感,推進下一階段的閱讀,在讀了《孤獨的小螃蟹》兩個星期后,筆者上了一節讀中交流課。筆者設計課前活動—讀書交流—讀后收獲3個環節,為學生搭建交流的平臺,教給他們閱讀的方法,引領他們獲得真實的閱讀體驗。
課前,筆者設計了“聽讀書歌”活動,旨在讓學生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
在“讀書交流”環節,筆者設計了以下語文實踐活動。1.導入故事猜猜猜:是誰幫助小紙鳥恢復了生機?小螃蟹為什么會感到孤獨呢?(引出小螃蟹和小青蟹)2.好句好段我來讀:借助讀書記錄單,與大家分享好的句段。3.有趣故事我來講:雖然好朋友青蟹離開了,但小螃蟹并沒有因此而放棄生活,而是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樂于助人讓他收獲了很多朋友。你最喜歡哪個情節?講給大家聽。4.出示插圖猜故事:計時開展男女生大比拼活動,比比誰猜的故事更有趣,讓學生說說最喜歡哪個故事。5.精彩故事我來演: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喜歡的小故事進行表演,讓聽的學生說說自己喜歡哪個角色。這樣既讓演的學生對人物有了深入理解,又讓聽的學生對人物有了自己的感想。
在“讀后收獲”環節,筆者設計了“讀書真快樂”活動。學生主要從故事的內容、讀書的方式、讀書的樂趣、讀書的方法、讀書的習慣等方面介紹自己在前一階段的讀書收獲,讓接下來的閱讀走得更深、更遠。
(三)讀后分享課
本節課,筆者以促進學生閱讀分享為目的,營造輕松、開放的氛圍,以“讀書交流會”的形式開展了以下語文實踐活動。1.我來讀:讀喜歡、印象深刻或令人感動的片段。2.我來畫:學生用思維導圖、讀書小報、手繪連環畫等形式展示自己所讀內容。3.我來講:以《孤獨的小螃蟹》為例,這個故事中藏著8個小故事,出示時間圖,按順序猜故事名字,然后看小標題來串聯故事。4.我來演:學生選擇一本書中的某個精彩故事情節進行表演,更加生動地展現故事內容。5.走進人物:主要圍繞“對故事的理解和對人物的思考”展開。如你喜歡這只小螃蟹嗎?為什么?(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小螃蟹樂于助人、樂觀向上的品質)你有孤單的時候嗎?這時候你會怎么做?6.我來推薦:推薦好的書目,并說明推薦理由。
三、走進活動——讀得怎么樣
教師在指導學生高質量地閱讀一本書后,要引導他們將閱讀的觸角伸到課外,通過有效的課外閱讀來提升學生的理解力和感知力,讓學生感受到閱讀帶來的滿足與快樂。
一是建立日常聯系。1.閱讀記錄單:在進行課外閱讀時,請家長配合填寫閱讀記錄單,以保證學生有效的讀書時間。同時,教師要關注并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困難。2.制訂閱讀方案:借助“快樂讀書吧”的學習,組織學生一起制訂本學期的主題閱讀方案,并通過班會、讀書交流會等,將閱讀落到實處,提升學生課外閱讀的質量。3.讀書接龍:每晚在小組群里,選擇一個片段進行朗讀,小組評選出“優秀朗讀者”推薦到班級群里,每周班級讀書會時由這些“優秀朗讀者”在全班進行朗讀展示。
二是開展主題閱讀活動。1.好人物我來學:讀了《××》一書,我最喜歡書中的××,因為他做了……評選出最喜歡的人物。2.好故事我來講:那么多有趣的故事,你最喜歡哪一個?分享有趣的情節,并評選出最有趣的故事。3.好故事我來猜:學生講其中的一個故事,由其他學生猜故事名。設置懸念,引發學生從書中尋找答案。
三是開展系列閱讀活動。1.評選“閱讀之星”:在教室墻上創建讀書評價欄,通過每天的閱讀打卡,評選周“閱讀之星”、月“閱讀之星”。2.“每日一得”:在黑板報上開設專欄,學生輪流寫下自己前一天的閱讀所得。3.創建“讀書長廊”:在走廊上張貼學生的讀書成果,包括讀書記錄單、讀書小報、思維導圖、好書推薦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