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 艷,肖淑梅,劉雨瑩,胡敏君,許 諾,史鵬輝
(巢湖學院經濟與法學學院,安徽 巢湖 238024)
近年來,隨著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潮流逐漸興起,給農村發展帶來了全新的活力與生機,并在帶動就業與脫貧攻堅領域起到了巨大作用。我國政府積極推動大學生返鄉創業,實施就業優先戰略,鼓勵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力求實現更加充分、高質量的就業目標。同時,政府還推動校企合作,整合教育和培訓資源,創新培訓形式,為勞動者提供更全面、更實用的技能培訓,為實現更加充分、高質量的就業目標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為此,我國以國家電子商務進村莊綜合示范縣建設為抓手,大力支持以工具電商進行創業,搭配電子商務產業園、物流運輸產業園等一批用于支持創業的電商服務和物流設施,并打造高標準實習實訓基地,以提供更好的創業和就業服務[1]。
以安徽省部分高校內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抽樣調查和簡單抽樣調查相結合的方法,選取了安徽省幾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所選高校覆蓋專科院校、普通高校以及211 類高校。為了解鄉村振興下大學生返鄉涉農電商創業意愿的影響因素,通過在線上進行問卷調查、深層訪談等收集數據。為了使樣本更具代表性,選擇5 所高校各發放100 份問卷,總計500 份。在收集到數據后,對數據結果進行信度和效度檢驗,并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最后采用社會科學統計軟件包(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SPSS)進行數據分析并找出影響因素。
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總結歸納得到影響大學生對返鄉涉農電商創業意愿的因素。首先,以發出的問卷總數量為X,未收回的問卷數量為Y,若Y/X小于10%,則表示數據可靠,再通過數據統計的方法,把不同因素影響占比通過扇形統計圖的方式來呈現,對在統計圖上所占面積的大小來更為直觀地觀察影響大學生對返鄉涉農電商創業意愿的主要因素。基于農村創業環境變革視角以及鄉村振興背景,對大學生返鄉涉農電商創業意愿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與研究。其次,對大學生返鄉涉農電商創業意愿影響因素進行實證分析,以SPSS 作為分析工具,并且運用二元Logistic 模型,把農村生源大學生愿意返鄉創業(y=1)的概率設為p,而農村生源大學生不愿意返鄉創業(y=0) 的概率設為1-p;X 為影響大學生返鄉創業的因素。在Logistic 回歸分析中,進行p 的Logit 變換改變。即logit(p)=ln[p/(1-p])改變后就得到了概率的函數與自變量之間的線性表達式為
式中:Xi為農村電商創業影響因素;考慮到變量自相關,將X1~X5分別納入模型進行單獨估計,分別為個人因素、政府因素、學校因素、家庭因素、社會因素[2];Mi為控制變量,這里的值為1~5,涉及的5 個控制變量一并納入模型(見表1);α 為常數項;β 為創業環境變量的回歸系數,代表創業環境對大學生返鄉電商創業意愿的影響方向和影響程度;ε為模型隨機誤差項。

表1 控制變量問項及賦值情況
對樣本進行分析統計,能夠得到大學生返鄉涉農電商創業意愿得分值的各區間分布。從以上的結論可以看出,得分值在8~11 分的樣本最多,為268 人,占總樣本數的53.6%;得分在12~15 分的樣本量為153 人,為中等,占比30.6%;得分在3~7 分的樣本數為79 人,占比15.8%。就總體而言,大學生返鄉涉農電商創業意愿總體處于中上乘水平,結果見表2。

表2 大學生返鄉涉農電商創業意愿情況
首先對回歸模型中涉及相關性的變量進行相關性檢驗。總體上,因變量Y 與自變量X 之間的相關性較高,且自變量之間的相關性總體不強,表明變量之間自相關性總體不明顯,適合進行模型回歸分析。
運用SPSS 對農村電商創業影響因素的5 個維度分別進行logistic 回歸分析,獲得各個變量系數及相關檢驗結果。
總體而言,以上5 個模型的回歸結果中,只有變量M5在4 個模型中不明顯,而變量X 在回歸中分析都是明顯的,且Wald 檢驗值也基本上較高,從上述結論可得logistic 模型回歸效果是顯著的,見表3。

表3 logistic 模型回歸結果
大學生返鄉涉農電商創業是當前中國農村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一種途徑。因此,探討大學生返鄉涉農電商創業的影響因素,對于推動我國農村發展和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具有重要意義。
從研究結果可以發現,個人因素、政府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和社會因素都對大學生返鄉涉農電商創業意愿產生了影響。其中,政府因素和學校因素的影響在創業初期較為顯著,這也說明了政府和高校在引導和支持大學生返鄉涉農電商創業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政府出臺的扶持政策和高校提供的創新創業平臺,能夠極大地激發大學生的創業熱情和信心。另外,家庭因素和社會因素的影響則在創業后期較為突出,這表明家庭和社會的支持和鼓勵能夠幫助創業者克服困難,持續發展。
由分析數據可以知,變量X2(政府因素)對大學生返鄉涉農電商創業意愿的影響最為顯著,其系數值為1.624 5,通過了1%的顯著性檢驗。這也再次印證了政府在支持大學生返鄉涉農電商創業方面的重要作用。另外,變量X1(個人因素)和X5(社會因素)也對創業意愿產生了顯著的影響,其系數值分別為0.103 8 和0.032 4,均通過了1%的顯著性檢驗。這表明,個人的性格特點和社會環境對于大學生返鄉涉農電商創業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而變量X3(家庭因素)和X4(學校因素)的系數值分別為0.068 4 和0.497 3,通過了5%的顯著性檢驗。這說明,家庭和學校對大學生返鄉涉農電商創業意愿的影響也是存在的,雖然影響程度不如政府因素和個人因素。
個人因素、政府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和社會因素對大學生返鄉涉農電商創業意愿均有影響。具體而言,政府因素和學校因素對大學生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創業初期,而家庭因素和社會因素則在創業后期具有更為顯著的影響。這一結論與前人的研究結論相符,即大學生返鄉創業不僅受到個人因素的影響,還受到社會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影響。
在政府因素方面,政策扶持措施的實施對大學生返鄉涉農電商創業意愿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例如,政府提供的稅費減免、培訓等措施能夠降低大學生創業的成本,并提高創業成功的概率。在學校因素方面,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和創業平臺的構建也能夠為大學生提供有利的創業環境和資源,幫助他們提高創業技能和增加實踐經驗。
然而,在創業后期,家庭因素和社會因素的影響更為顯著。大學生返鄉創業后,面臨著諸如融資、營銷、管理等多種問題,這時家庭的支持和社會的認可對其意義更為重要。家庭對于大學生返鄉創業提供了物質上和精神上的支持,可以幫助他們克服創業中遇到的困難。同時,社會的認可和支持也能夠使大學生增強信心和提升士氣,促進其創業的成功[3]。
通過本次研究可以看出,大學生返鄉創業涉及多種因素,政府、學校、家庭和社會都有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出臺更多針對大學生創業的政策措施,提高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和質量。同時,家庭和社會也應該給予大學生更多的支持和認可,為他們的創業夢想提供更加有利的環境和條件[4]。
首先,為了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學校應該承擔起加強創業教育和培訓的責任,培養大學生創業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這一方面,需要學校將創業教育納入教學體系中,加大創業教育和培訓的力度。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組織興趣小組或電子商務創業協會等方式,提供切磋和交流創業經驗的場所,促進大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增強他們的創業意識和能力。
其次,為了加大政府和社會的支持力度,政府可以制定相關政策,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這方面可以包括資金扶持、稅收優惠、創業園區建設等。同時,社會各界也應該關注大學生創業,為他們提供必要的資源和支持,如人脈資源、市場渠道等。
最后,為了強化學校的創業教育和培訓,學校可以積極開展創業類型的競賽,以競賽的方式來模擬創業的經歷,在競賽中慢慢積累創業經驗和知識,培養學生的組織管理和溝通交流、團隊協作等能力。此外,在創業教育和培訓的過程中還可以使大學生保持清醒和冷靜的頭腦,綜合實際去分析自己本身的閃光點去選擇自己熱愛或熟悉的行業作為將來電子商務創業的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