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科技改變著課堂的教學模式,智慧課堂應運而生。智慧課堂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使教學反饋更加及時化、師生互動多元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了學習效率。筆者在高一年級運用智慧課堂對元素化合物教學進行了實踐與探索。
一、智慧課堂和新課程改革
智慧課堂有著深厚的理論基礎,如建構主義理論。在“互聯網+”背景下,智慧課堂可在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的幫助下,實現課前、課中、課后的高質量教學,為學生提供智能、高效的學習體驗。
相較于傳統教育理念,“新課改”下的教育理念倡導“以素養為本”。對于化學學科而言,“素養為本”倡導廣大化學教師優化教學設計,將化學核心素養潛移默化地融入學生學習的各個環節中,通過建立具有相互關聯性的知識體系,設計出層層遞進的結構化任務,引導學生建立完善的化學觀念和化學思維,培養學生利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確保學生能夠在現實生活中得心應手地應用化學知識解決綜合問題。
元素化合物的知識是高中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部分內容教學難度不大,但知識點過于零散,學生學起來比較吃力并且容易混淆。因此對于這部分內容,教師常常采取的措施是讓學生死記硬背方程式,但往往效果不佳。筆者認為學生學習這一塊知識時缺乏一條線將知識串聯在一起。教師在教學時應在學生認知的基礎上以學生為主體,層層遞進。
筆者在教學中嘗試用元素的價類二維圖繪制思維導圖,采用課前自學、課中微課助學、學生展示、教師點評等教學方法。
筆者所在的學校于2018年建成智慧校園,教師、學生都擁有平板,教室裝有暢言智慧課堂系統。筆者在所帶班級中進行了實踐應用。下面以“二氧化硫”教學設計為例,淺談筆者對智慧課堂背景下元素化合物的教學探索實踐中的一些思考。
二、“二氧化硫”教學設計
【教學分析】
(一)教材分析
教材中關于“二氧化硫”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硫和氮氧化物性質、二氧化硫與二氧化氮對大氣的污染兩部分,圍繞元素化合物知識進行講解。在前期的學習中,學生已基本形成關于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儲備,能夠對相關的化學知識進行分析、推理和判斷。在此基礎上,學生可通過實驗探究等手段學習,并初步學會對所學知識進行遷移、擴展的能力(如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的知識遷移到二氧化硫能與堿及堿性氧化物反應),所以本節課的教學主要是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進行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做出正確的推理和判斷,目的是讓學生對二氧化硫的性質能認識得更深入、更透徹,同時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他們學習氮的氧化物和硫酸、硝酸建立學習模型。
(二)學情分析
1.通過之前的學習,學生已對非金屬元素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對元素化合物的知識也有了整體的認知。
2.學生已掌握氧化還原反應的相關知識,能從氧化還原角度去分析簡單的化學反應。
3.本節課所涉及的漂白、酸雨等知識貼近日常生產生活,學生容易接受。
(三)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
問題討論、互動式自主實驗探究以及小組辯論。
【教學目標】
1.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質和主要化學性質。
2.通過探究式學習方法,掌握證明二氧化硫性質的實驗方法。
3.認識二氧化硫在生產中的應用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樂于探究物質變化的奧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二氧化硫的性質。
教學難點:通過價類二維圖預測并驗證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
【教學流程】
1.通過智慧課堂的課前自學,微視頻導學學生自主構建出硫的價類二維圖。
2.在智慧課堂的課中引導學生利用價類二維圖從二氧化硫的化合價及物質類別的角度預測可能存在的性質,并討論設計實驗驗證。
【教學過程】
具體見文末表1。
三、智慧課堂背景下元素化合物的教學效果
(一)應用實例
通過對應用該模式教學的一個班級三次考試成績的縱向對比,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出這種模式的良好效果。表1是對比結果:
需要說明的是,該班是在上學期期中考試后開始智慧課堂教學實驗的。實驗之初學生都在學習如何使用智慧課堂學生端、如何構建價類二維圖。
(二)效果分析
通過對比我們很容易發現,在智慧課堂元素化合物教學實施前后學生的成績有著較明顯的提升,該模式既不同于以教師為核心和以講授為主導的常規課堂,又有別于以學生為主體和完全依賴學生自學的課堂。它在利用“自主學習任務單”和微視頻的基礎上,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賦予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權利,從而使教師能夠著重對學生學不會、搞不懂的知識重點和難點進行解讀,將“一對一”和“一對多”的學習輔導模式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的不斷提升。
四、反思
(一)智慧課堂的優勢
“智慧課堂”在高中化學課堂中有應用優勢,為每名學生提供了充足的表達自我的機會,既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又利于發展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相較于傳統課堂,智慧課堂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依托大數據針對不同學生所出現的問題提供個性化的微課輔導及有針對性的作業,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智慧課堂的實施,高質量微課是關鍵
微課應該是對重難點知識的講解、對重點題型解題思路的梳理。視頻講解應以親切、幽默、輕松的語言解決基礎層次學生的問題為基點,而且視頻所容納的內容不可太多,所顯示內容應與講解同步。
(三)智慧課堂的實施,需要教師提升綜合能力
在傳統課堂中,教師只需要備好課后直接在課堂上以教師為主講授即可,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而智慧課堂,要求教師要不斷學習信息技術并熟練掌握智慧課堂的技術操作,還要求教師對教材內容二次加工并利用網上最新資源進行整合。所以如何設計好一節高效的智慧課堂對于教師及其團隊來說都是一個挑戰,這需要每個教師提升綜合能力。
(四)元素化合物教學改變的必要性
高中階段元素化合物知識內容較多,學生學習這一塊知識只能靠死記硬背,學習效果較差,知識碎片化嚴重。所以,教師可以利用智慧課堂通過課前構建價類二維圖,然后讓學生根據價類二維圖預測并探究元素化合物的性質。同時針對元素化合物的共性與區別,教師嘗試讓學生畫思維導圖梳理知識點,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體系,讓學生進行有效學習。
此外,教師對于同一個核心概念或知識內容的教學,要整體把握,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教材編排順序,從學生認知發展的角度構建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深入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科素養。
(作者單位:亳州市第十八中學)
編輯:張俐麗
作者簡介:李萬月(1990—),本科,中教一級,研究方向:智慧課堂背景下的化學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