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悅 王薇
戲劇是在舞臺上由演員以對話和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為觀眾當場表演的一門綜合藝術。戲劇藝術作為二度創作的藝術,是演員創造舞臺形象的表演藝術。角色性格是舞臺形象塑造的核心,舞臺角色性格創造包括很多方面,從行動的性格化、態度邏輯、語言的性格化三個方面來看演員如何創造角色性格。
戲劇表演藝術是一門創造性藝術,以人為主要的表現對象,是演員在劇作家所創造的文學形象基礎上,再創造出有血有肉、活生生的舞臺人物形象藝術。在戲劇的舞臺演出中,表演者不僅是敘事的主體,還是情節的體現者。角色性格鮮明、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不但可以給觀眾帶來強烈的個人情感和現場代入感,還可以讓更多觀眾在欣賞戲劇演出時,得到更多的觀感需求和藝術享受。對于戲劇而言,一個角色的性格能否生動鮮活,取決于演員能否對角色性格有清晰準確的把握。對于演員而言,如何在劇作家和劇本規定好的情境下對角色性格有準確理解和把握則顯得尤為重要,沒有性格特征的角色是不存在的。戲劇演員在塑造角色時最容易犯眼高手低、自以為是等毛病。因為在戲劇創作中,導演會尊重演員對所飾演的角色進行自我創作,在演出時,演員究竟能把人物塑造成什么樣,導演無法掌控。演員是一場戲的核心主導者,在表演過程中演員起到決定性作用,所以有的演員常常會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強加給觀眾,但其實這些在自己看來好的東西,并不符合觀眾的審美要求,反而傷害了觀眾的審美欲望。這樣做既是對觀眾不負責任,也是對自己不負責任。因為這樣做只會使演員和觀眾之間產生隔閡,對作品本身也是一種傷害。演員在創作角色時,性格塑造這一環節,無疑是人物創造過程中無法繞開的工作環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角色性格是舞臺形象的核心
角色性格指的是運用在戲劇、影視等藝術載體中的人物性格,是一種特定的、經過藝術加工的、具有典型和鮮明特點的人物形象塑造,是演員在對角色塑造的過程中進行的二度創作。演員把他們所看過的人的特點集中在所要體現的角色身上,所以人物的性格是戲劇演出中生動的人物形象靈魂。因為角色性格在戲劇中占有獨特的位置,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鮮明的人物性格也就成為了演員角色創造的核心問題。
表演藝術的核心問題是演員創造角色性格,實質就是要解決演員與角色間矛盾的統一。舞臺演出的獨特之處與演出的最大難度,正在于演員的創造意識具有雙重性。沒有演員和人物的統一就談不上表演。一個演員在他所塑造的人物中包含著他自己,在他的行為中包含著他自己。也就是從自我的角度來塑造人物。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這些矛盾,那么演出就不能很好地表現出來。同樣的人物不同的演員塑造出來也不盡相同。要想有創造力,就得付出努力,使自己和角色融為一體。片面的只有角色和演員自己,談不上創造。個性化是很必要的,沒有創造的角色是不真實的,不能把人物性格的本質充分展示出來。尋找闡釋人物性格、命運的表演方法,更能準確地走進人物。作為表演藝術創作者和學習者,我們要具備創造和塑造不同類型人物的能力,讓所塑造的每一個角色都變成一種有著自己獨特魅力的舞臺藝術形象。
角色性格創造的重要路徑
“行為特征”“語言特點”和“心理態度”是體現性格的三個重要方面,這三個方面是有機聯系在一起的,在塑造角色性格時,演員不能割裂地看待這三個方面,而應該將他們作為一個整體來思考,也就是說,要想塑造好角色性格,就必須將這三個方面結合起來。在創造人物性格時我們可以通過對人物的心理態度、行為特征和語言特征這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和體驗來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這是一個由外及內、由淺入深的過程。比如,可以從人物的心理特征設想入手,深入他們的內心深處,對他們的行為邏輯進行透視。再比如,可以先學習掌握他們的行為特征,然后再擴展到其他方面。這樣做有兩個好處:第一,可以嫻熟地出入每一道形象之門,可以隨意進入角色的內心世界,挖掘出前人沒有發現的性格側面;第二,可以充分運用表演技巧和想象能力來為角色創造出一個個生動鮮活、栩栩如生、真實可信,能夠給觀眾帶來強烈藝術感受的人物形象。
行動是表演的核心元素。表演藝術是人演人的藝術,是演員以自身為媒介進行人物的創作。演員進行表演創作的目的是在舞臺和銀幕上塑造富有鮮明性格和藝術魅力的人物形象,表達劇作家的意圖并反映生活。雖然說行動是表演藝術的核心,但人物性格才是最終目的。行動是一項重要手段,利用好這一手段,在舞臺上刻畫出的形象就會更加典型。演員扮演任何人物形象都離不開行動,在演出時,面對大舞臺和觀眾,會帶來新一輪的刺激和反饋。隨著每場演出不同觀眾給予的不同刺激,演員要不斷調整自身狀態,在無數次反復不斷的行動中去理解人物。舞臺上的戲劇就是正在我們眼前完成著的動作,舞臺上的演員就是正在行動的人。
演員扮演的任何人物形象都毫無例外地要通過角色的行動與角色的感覺展現在觀眾面前,只有人物行動的可信,人物感覺的準確,才會有形象的真實。演員必須抓住人物的動作和感情,才能發揮創造力,才能創造出人物。在塑造人物形象的過程中,演員必須首先把握人物的動作。因為角色的情緒和感覺,不是演員自己能控制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抓住的。人物所做的事是第一次向演員提供劇本時,演員能夠執行的唯一基礎。有時候,人物的動作非常清晰,但大多數角色的動作會比較模糊,需要更多分析。動作能讓演員捕捉到人物內心的情感。演員正是從比較容易捕捉得到的行動入手,不斷引申下去,接近角色。觀眾也是通過演員到角色的一系列行動,才得以認識角色、領悟角色。演員創造角色,就要通過角色的行動,更主要通過怎樣做的行為方式來體現。它是把握行動的宗旨,是演員要著力下功夫的所在。行動是演員進入角色的突破口,表演藝術也往往被稱為“行動”的藝術。在話劇《原野》中仇虎這一角色的貫穿行動就是復仇,他是一個固執、愚昧迷信、機詐等復雜性格的人物。刻畫這樣一個復雜的人物,他的性格表現在他激將焦大星誘使其先動手,以及設計殺死小黑子等一系列行動上,刻畫出他是一個心思縝密和機詐的人。他深受封建觀念的影響,心里明白他沒有充分理由殺死焦大星,但最后還是動了手。劇中焦大星的形象塑造也具有典型性,他刻畫了底層小人物身上的懦弱、無能,通過他給金子下跪這一動作把他的懦弱無能展現得淋漓盡致。通過鮮明形象塑造的列舉我們不難看出,行動的方式是創造角色性格的重要因素。演員要極其重視對人物行為方式的尋找和選擇,使之能夠更好地靠近角色,創造人物性格。
把握角色態度的邏輯。在人類社會行為中,除了人們生活的環境、所受的教育,和他們所做事情的目的,還取決于人們對自己所做事情所持的態度。把握角色的心理態度最重要的是掌握角色的態度邏輯。在刻畫人物言行的思想過程中,演員需要在內心視像中反映出一系列不間斷的事物,在心中還原出人物的特征,想象出他的喜怒哀樂與肢體動作,建立準確的態度,才能將自己融入規定的情境中。譬如曹禺先生的另一部話劇《日出》中陳白露這一角色,她看待兩性之間的態度:“我告訴你結婚后最可怕的事情不是窮,不是嫉妒,不是打架,而是平淡,無聊,厭煩。見面拉長臉,皺眉頭,不說話,最后他怎么想法子叫我頭痛,我也怎么想法子叫他頭痛。兩個人仿佛捆在一起扔到水里,向下沉。”這表達了陳白露對待婚姻的態度邏輯,所以才有她拒絕方達生要帶她走的選擇,把握住她對愛情婚姻的態度,才能理解她的選擇。從陳白露對潘月亭的態度可以看出她內心不愿意做別人的玩物,厭惡和鄙視周圍的一切,表現出她有自己的傲氣和尊嚴。
心理體驗是角色態度體系的核心,決定了角色的行為模式。所以,在充分了解人物性格的基礎上,我們需要更多關注人物性格的變化。人物性格的變化歸結于人物態度的轉變。人的態度在不斷變化的趨勢中會形成一種相對穩定的態度系統,態度系統是從一個人物對人、對己、對客觀事物的各種態度中,總結出一個總的態度的邏輯性,從而決定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戲劇往往是圍繞一個主人公而構建一個故事,這個主人公為追求自己的欲望,與來自內外界的力量進行對抗,故事在一個連貫并具有因果關系的變化中而結束,戲劇強調角色的態度邏輯性。北京人藝演員童超在《茶館》中扮演龐太監時曾講過這樣一個例子,他對龐太監“娶媳婦”的心理琢磨不透,弄不明白,因而不知道這段戲該怎么演,也就無法進行具體細致的體現。后來在一位老太監身上他找到了人物的心理依據。這位老太監把北俠歐陽春作為自己最崇拜的英雄,因為他“本事最大,最重義氣,終身不娶,最后還出家了”。
語言是角色性格的直接表現。作為一種舞臺藝術,戲劇的臺詞具有真實、嚴謹的特點,這是由戲劇的藝術特性決定的。戲劇是一門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藝術。它的語言具有與其他藝術形式相同的真、善、美的審美價值。戲劇演員在舞臺上演出,必須在規定情境中體現出臺詞的涵義,把劇中人物內心世界最深刻的內涵通過語言和動作表現出來,使觀眾在思想上得到深刻的啟示和教育,從而使他們發人深省,給人以心靈上的震撼。戲劇是動作的藝術,假如僅理解為形體動作那是片面的,不能強調動作而忽略語言。現在一些劇作常常追求情節人物,而不重視語言。不少影片中人物語言特別貧乏。而話劇不像影視,它必須要求臺詞功底。話劇演員都十分明白,演員的臺詞功底好壞至關重要,推動舞臺情節的發展必須由演員的臺詞來掌控。語言的重音、停頓、情緒變換等都關系到演出是否能夠取得成功。話劇是直接面對面的當場演出,沒有后期配音及字幕,在偌大的劇場里演員必須把人物的語言清晰地傳遞給觀眾,所以話劇演員的聲音必須有足夠強的穿透力,吐字必須清晰,同時語言也必須要有辨識度,這樣演員的臺詞才會有表現力,從而直接影響觀眾盡快理解人物與獲得不錯的觀感。
戲劇在當前社會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其所具有的表現形式也比較多,其中包括話劇、歌劇以及舞蹈等多種表現形式。在這些藝術形式中,話劇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也是目前最為常見的一種表演形式,它不僅能夠體現出人物的內心世界,也能夠豐富人們的美學思想。舞臺的魅力促使越來越多的觀眾走進劇場,也有越來越多的影視演員回到舞臺演出,但無論是話劇演員還是影視演員,在話劇表演中都需要使出渾身解數,將身體動作發揮到最大,音量調至最高,吐字清楚,要忘我的表演。在實際演出過程中,演員必須要將自身對角色的塑造達到一個栩栩如生的程度,才能夠體現出角色的心靈世界,從而達到演出的美學效果。人物性格是一個藝術形式,也是一種能夠幫助觀眾理解作品內涵的一種藝術形式。通過對劇情進行準確把握,在劇情的把握中體會到角色在劇中所表現出來的思想感情,并與其發生共鳴,從而獲得強烈的戲劇感染力。
(作者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