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場漫長的馬拉松,不論是起跑、中段、還是結束之程,每一步都要講究策略才能贏下這場戰役。而我們從李陵、蘇武、司馬遷三人身上可以攫取三種處世策略,三種活法。即:人到青年可以活出李陵的執著,于中年活出蘇武的勇毅,至晚年活出司馬遷的坦然。
人到青年活成李陵,誠冀追尋理想,刻畫精彩人生,壯哉。
汪國真說:“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處于壯年時期的李陵,心懷野心,忠于朝廷,驍勇善戰。在遭受單于軍隊的圍追堵截后并沒有立即投降,而是堅定信心,繼續對抗敵軍。而身處青年的我們也應像李陵一樣心懷壯志然后奮力拼搏。失敗與挫折是常態,我們要將失敗視為自身經歷的豐富,反躬自省,然后再次出發。
人于中年活成蘇武,牢記人生初心,積極跳出困境,慧哉。
身處中年,上需贍養老人,下需撫養兒童,照顧好家內事,無心投身于工作中,無力,無助,無奈。從而對自己的事業發展產生焦慮,看不到前途難以內卷但又不甘心躺平。此時,學一學蘇武,在看不清前方又失去退路時,拼盡全力。蘇武以使節身份出使匈奴,遭遇了人生恥辱,被流放到北海牧羊。但他并沒有做一只迷途的羔羊,而是從痛苦中擺脫出來,不忘初心,拒不投降,讓自己的人生繼續激流勇進。面臨中年困境的人們想一想自己當初的雄心壯志,不要讓現實禁錮住手腳,也不要用年齡定義未來。
人至晚年活如司馬遷,珍惜暮年時光,擁抱孤獨,善哉。
司馬遷為李陵辯護,即使遭受宮刑之災也毫無怨言。人處晚年,也經常陷入這樣的困境。身邊的親人朋友相繼離世,人間難覓知音,潮流也難以趕上,孤獨籠罩著全身上下。為此,不少老年人盲目追隨那些與自己無關的熱度,依附于他人,跟著他人的步子走,打亂了自己的生活節奏。此時,不妨學一學司馬遷,在困境中適應孤獨,難覓知音時,學會在孤獨中與自己相處,熬過每個孤寂至暗的日子,品味生活的甘甜。人老,但坦然接受一切,順勢而為。
我們不能延長生命的長度,卻可拓展生命的寬度,增加生命的厚度。因此我們要學一學李陵、蘇武、司馬遷,把握好自己的命運之舵,揚起命運之帆。
作者簡介:
趙奕,女,作者單位:常州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