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過音樂會設計與排演的計劃實施,以理論探尋和總結歸納掌握音樂會舉辦流程,并做一次階段性總結,進一步提升學員專業水準、舞臺實踐等綜合能力。方法:文章運用調查研究、案例剖析、總結概括等方法,了解學員在音樂會設計與排演策劃中面臨的問題,優化整合課程教學內容與方法理念,為扎實推進課程建設、提升教學水平夯實基礎。結果:圍繞人才培養目標與課程教學目標,將學員學以致用的二胡技能和民族音樂理論領悟與實施成果,通過舉辦兩場二胡獨奏音樂會的形式呈現,傾聽業內專家教授評價和建議,拓展思維,博采眾長,不斷改進完善。結論:音樂會是檢驗教學效果的重要依據,音樂會設計與排演是音樂會圓滿完成的重要基礎,對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與強化教學效果具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音樂會;設計與排演;定位與實施計劃;解決問題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4)08-0-04
音樂會是將舞臺作為課堂教學的平臺,是課程重要教學內容和形式的成果展示,更是檢驗教學效果的重要依據。音樂會的成功舉辦離不開科學精準的設計與排演計劃。本文結合多年教研創演實踐的體會與感受,圍繞2021級軍事文化學院音樂領域民族器樂演奏方向二胡專業碩士研究生音樂會設計與排演課程建設與實施進行闡述與總結。從解決的主要問題及方法途徑、音樂會設計與排演定位、音樂會設計與排演內容、音樂會設計與排演實施要求、音樂會設計與排演教學保障、音樂會設計與排演實施計劃六個方面深入淺出地進行分析,旨在梳理音樂會舉辦的全部流程,通過理論探尋和總結歸納掌握音樂會舉辦流程,把握籌備時期的階段性任務與實踐過程中的一般規律,對于培養學生獨立舉辦音樂會的能力、統籌協調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能夠有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強化教學效果。
1 解決的主要問題及方法途徑
課程運用調查研究、案例剖析、總結概括等方法,了解研究生學員在音樂會設計與排演的策劃和實操中所面臨的問題與困難,從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培訓需求。“在今后的學習和研究中增強實踐能力,加強理論修養,在課堂和舞臺上繼續探索前行?!保?]
一是解決音樂會設計與排演中缺乏策劃理念與實效實操方法支撐的問題。二是解決演奏技能缺乏系統課程科學方法支撐的問題。三是解決提升情感表現力、音樂表現力和創造力及塑造演奏個性的問題。
2 音樂會設計與排演定位
音樂會設計與排演課程依據《音樂領域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設置,是音樂領域民族器樂(二胡)演奏方向藝術碩士必修考試課程。課程堅持立德樹人、為戰育人,貫徹“舉旗鑄魂、守正創新,聚焦實戰、需求牽引,能力為本、聯合育人,內涵發展、德藝雙馨”的教育理念,科學制定目標,細致規劃方案,確定實操方法,推動音樂會圓滿完成。
2.1 目標方向明確
以《音樂領域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為依據,圍繞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教學目標,將學員學以致用的二胡技能和民族音樂理論領悟與實施的成果,通過舉辦二胡獨奏音樂會的形式,做一次階段性總結,檢驗學習效果。
2.2 結構設計精準
圍繞課程教學目標,按照課程教學大綱要求和課程教學內在邏輯,教學內容劃分為三個單元,主要包括音樂會設計與計劃、音樂會曲目確定、音樂會時間與進度安排。通過具體籌劃音樂會,力求將碩士研究生學員對二胡演奏技法和民族音樂基礎理論的學習成果,以二胡畢業獨奏音樂會的形式進行階段性總結。
2.3 內容豐富翔實
以音樂會策劃與實施計劃為主,以音樂會最終呈現為重點,在曲目的選擇與安排上,力圖使學員廣泛深入地接觸主題、地域、風格、形式多樣的音樂作品,在科學的理念和方法的指導下,學習和掌握二胡演奏的基本規律與不同技巧,綜合培養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能力、舞臺實踐能力、音樂會設計策劃能力。
2.4 方法科學嚴謹
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適應與調整階段。此階段為問答討論期,重在找出實際存在的問題。
第二,實踐與應用階段。在多次課堂討論與實操基礎上,采用正確合理的方法與策略及時解決問題。
第三,鞏固與展示階段。鞏固既有教學成果,幫助學員形成個性化演奏風格,準備畢業音樂會曲目。采取理論聯系實際、討論交流的方法,有針對性地分析和解決問題。
2.5 考試績效管理
本課程為考試科目,采取終結性考核,按照研究生人才培養方案規定以兩場音樂會表現形式進行期末考試。學期考試成績以百分制計分。
3 音樂會設計與排演內容
音樂會內容以“科學制訂計劃”教學為主。在時間的安排上,力圖使演奏者在有限的時間內廣泛深入地接觸主題、內容、風格和形式多樣的作品,要求演奏者科學分配時間和精力準備音樂會,強調學員對音樂會整體的構思。
3.1 音樂會設計與計劃嚴格規范
“項目策劃作為人類智慧的具體體現形式,無論屬于哪個范圍、領域,無論是施已或用于人,都是人的一定心理活動的結果?!保?]
第一,了解實施計劃。了解音樂會設計與排演的特點規律,掌握規范系統的方式方法,具有統籌各項問題的協調與判斷能力。
第二,制訂實施計劃。嚴格制訂音樂會舉辦的整體進度安排與分階段實施計劃,有條不紊開展各項準備工作,是確保音樂會順利進行、呈現高質量高水準藝術效果的重要根基。
音樂會準備流程如下:一是確定音樂會舉辦主題、時間、地點;二是確定音樂會演奏曲目與形式、演奏時長、伴奏人員;三是進行音樂會中期合伴奏、節目排練;四是制作音樂會后期節目單、海報、會標、服裝;五是配合舞美、燈光、音響、化妝、服裝走臺聯排、彩排;六是音樂會正式舉辦。
第三,落實實施計劃。嚴格按照正確的指導思想部署實施音樂會總體策劃思路,確保按時完成音樂會舉辦任務并保證質量效果。
第四,強化文化思想。旨在深化學員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精髓的理解,增強民族文化意識,涵養精神品格與理論素養,夯實獻身國防和軍隊文化事業的使命感。
3.2 音樂會曲目確定精準到位
3.2.1 第一場音樂會七首曲目確定與概述
【曲目】
經典傳統音樂作品《流波曲》,
歷史題材音樂作品《長城隨想》(第三樂章、第四樂章),
不同地域風格音樂作品《喬家大院組曲——第三樂章【愛情】》,
不同地域風格音樂作品《山村小景》,
近現代音樂作品《第二二胡狂想曲》,
當代高難度技術技巧作品《楚頌》,
當代高難度技術技巧作品《我的祖國》。
【重點】一是領悟經典傳統作品的深刻意蘊。二是理解歷史題材作品紅色精神的風骨氣韻。三是培塑駕馭地域風格作品韻味手法的藝術水準。四是掌握近現代作品精湛技術技巧、風韻特質和主題精髓。五是對宏大復雜、思想深刻作品的演繹做到駕輕就熟、準確到位。
【難點】《流波曲》意境深遠,擁有獨特的演奏技巧,特別是低音二胡的構造獨具特色?!堕L城隨想》(第三樂章、第四樂章)演奏技法高超,情緒豐富多變、張力起伏,樂曲氣勢恢宏滄桑?!秵碳掖笤航M曲——第三樂章【愛情】》的壓揉和滑音技巧,藝術形象感人,山西地域風格獨特且地道。《山村小景》固有的濃郁北方地域特色的演奏手法,清新明朗的音樂情緒?!兜诙裣肭犯唠y度的演奏技法與湖南地域音樂特色?!冻灐犯叱目焖僖粜脱葑嗉记桑帤饣啬c的史詩愛情故事內涵?!段业淖鎳泛陚サ拿褡鍤忭嵟c時代風貌,精彩絕倫的高超演奏技法。
3.2.2 第二場音樂會曲目確定與概述
【曲目】
經典傳統作品《聽松》,
軍旅題材音樂作品《雪山魂塑》,
不同地域音樂風格作品《桃花塢》,
不同地域風格音樂作品《打豬草》(二胡二重奏),
不同地域風格音樂作品《草原上》(中胡獨奏曲),
當代高難度技術技巧作品《光明行》,
當代高難度技術技巧作品《藍色星球》。
【重點】一是深入領會經典傳統作品的深厚境界。二是把握軍旅題材作品的精神氣韻。三是掌握詮釋濃郁地域風格的演奏技法。四是提升對近現代作品的演奏技巧、主題意象及其所彰顯的時代風貌的詮釋能力。五是錘煉掌控大型復雜音樂作品與高難度技術的能力,領悟經典傳統作品的深邃意蘊。
【難點】《聽松》剛直的滑音、定把演奏、透音、重音移位等獨到蒼勁的演奏手法,低音二胡所需要的“功力”和撼動靈魂的境界?!堆┥交晁堋穼﹂L征勝利70周年思想性、教育性、感染性的深邃表達[3]。《桃花塢》展示了江南秀美風光和特有的“小、細、清、雅”的音樂風格,其中滑音、打音、抹音等手法突出?!洞蜇i草》(二胡二重奏)演奏意識與演奏技法要領,把握好雙聲部之間的平衡關系?!恫菰稀罚ㄖ泻氉嗲╉嵨丢毺?,演奏手法多樣,情緒對比起伏與起承轉合,抒發內蒙古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豆饷餍小穻故斓难葑嗉记膳c細膩婉約的情感抒發,流露對民族音樂先輩的敬仰之情?!端{色星球》演奏技法精湛,呈現大自然音樂的悠遠。
3.3 音樂會時間與進度安排合理有序
明確時間,確定曲目,舉辦音樂會。
3.3.1 第一場音樂會時間與進度安排
(1)2023年3月第一周:制訂計劃,選定音樂會曲目。
(2)2023年3月第二周:制作音樂會節目單,策劃流程細節。
(3)2023年3月第三周—4月第三周:部分曲目進行第一輪練習,注重細節,熟悉伴奏音頻。
(4)2023年4月第四周—5月第二周:部分曲目進行第二輪練習,與伴奏老師和樂磨合。
(5)2023年5月第三周:所有曲目進行第三輪練習,按音樂會標準演練一周(走臺、聯排、彩排)。
(6)2023年5月下旬:舉辦第一場音樂會。
3.3.2 第二場音樂會時間與進度安排
(1)2023年9月第一周:制訂計劃,選定音樂會曲目。
(2)2023年9月第二周:制作音樂會節目單,策劃流程細節。
(3)2023年9月第三周—10月第三周:部分曲目進行第一輪練習,注重細節,熟悉伴奏音頻。
(4)2023年10月第四周—11月第二周:部分曲目進行第二輪練習,與伴奏老師和樂磨合。
(5)2023年11月第三周:所有曲目進行第三輪練習,按音樂會標準演練一周(走臺、聯排、彩排)。
(6)2023年11月下旬:舉辦第二場音樂會。
4 音樂會設計與排演實施要求
本課程是音樂(器樂)必修課,教學及學習要求如下:
4.1 教學要求方法系統科學合理
主要采取技法理論講授與示范演奏、實際練習指導及自主研習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員進行音樂會設計與排演實操,激發其求知欲、創新意識、主觀能動性,提升學員的專業素質與實操能力,增強對作品的理解能力、對舞臺的把握能力、對音樂內涵的駕馭能力,凸顯個人魅力與獨特氣質,確保音樂會圓滿成功。
4.2 教學要求具有針對性和說服力
第一,要求教師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教學過程中,將講授、示范、引導、應用相結合,強化對音樂會整體構思與實操的能力,培養學員獨立思考、創新研究與綜合實踐能力。
第二,針對學員提出的問題答疑解惑,及時糾正,因材施教,循序漸進,激發學員求知欲、上進心,明確學習目標,培養學生的毅力與自我約束能力,達到預期教學效果。
4.3 學習要求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第一,要求學員系統學習,夯實基本功。教學安排由易到難,加強左手運指獨立性訓練、右手力度傳導訓練,最后左右手配合以及合理控制氣息。
第二,要求學員深入準確理解音樂作品,深入領悟軍事題材或歷史題材音樂作品鮮明的軍旅特色、深邃內涵和卓越時代風貌。
第三,要求學員注重對地方風格的學習并兼顧高難度技術性曲目的學習,避免演奏類型單一、曲目簡單的問題。研究不同少數民族、不同地域音樂作品的技法與風格,同時配合對現代派技術性曲目的練習。
5 音樂會設計與排演教學保障
5.1 教材保障跟進有力
教學中重點選用軍事題材或歷史題材音樂作品,以培養學員愛黨、愛國、愛人民、愛軍隊的真摯情懷,樹立獻身國防與基層文化建設的信念與決心,豐富演奏技能與音樂理論素養知識架構,以快速、靈活的感悟能力、理解能力、創造能力去塑造不同音樂作品的精神內涵與主題意象。
【主講教材——理論書目】
(1)《表演藝術管理與音樂產業運行》,陳楠、劉靖編著,上海音樂出版社,2019年1月。
【閱讀書目】
(1)《大型演藝活動策劃與管理》(第2版),鄭建瑜編著,重慶大學出版社,2017年9月。
【主講教材——專業書目】
(1)《軍旅題材二胡作品選》,秋江編著,蘇州大學出版社,2019年1月。
(2)《中國二胡曲典》(第1卷至第10卷),趙寒陽編著,藍天出版社,(第1卷至第3卷)2013年3月;(第4卷至第5卷)2014年5月;(第6卷)2014年9月;(第7卷至第8卷)2015年6月;(第9卷)2015年11月;(第10卷)2015年12月。
【閱讀書目】
(1)《鋼琴伴奏二胡中外名曲集》,秋江編著,安徽文藝出版社,2003年6月。
(2)《民族樂器演奏技巧拓展訓練系列——二胡重奏曲集》,秋江編著,蘇州大學出版社,2014年1月。
(3)每學期根據教學與創演實踐需求,研習訓練全新創作改編的軍內外主題與內容鮮明、風格與形式多樣的獨奏、重奏與合奏作品。
5.2 場地保障使用到位
第一,器樂專業琴房,必備鋼琴、樂譜架、椅子、鏡子等教學設備。
第二,中國器樂專業教室,集研討講座、教學考試、排演觀摩等多功能為一體。
6 音樂會設計與排演實施計劃
本課程安排在第3學期,計劃學時數為20學時,其中課堂講授10學時,研討2學時,技能訓練8學時。實行周期授課,每周安排1次,每次2課時。教學內容為三個單元,主要包括音樂會設計與計劃、音樂會曲目確定、音樂會時間與進度安排。
7 結語
音樂會設計與排演課程充分利用學院作為軍事文化院校培養綜合素質骨干人才的領先優勢,以系統的理論研究與方法,教育學員肩負軍事文化建設的使命擔當,提升對軍內外音樂文化內涵的理解力與把握力,準確掌握音樂會策劃與實操的規律性、可行性、科學性,把握各個歷史時期、地域風格、流派代表的演奏特質與技巧表現上的特點,理解作品的歷史文化背景、思想境界與時代特征,拓展知識結構,完善演奏技藝,培塑整體素質,促進全面發展,為藝術實踐活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天.弓弦作韻筆,十指寫琴風:王天二胡畢業音樂會設計[D].北京:中國音樂學院,2016.
[2] 鄭建瑜.大型演藝活動策劃與管理[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7:297.
[3] 牛萍.弦思:碩士學位畢業音樂會設計[D].北京:中國音樂學院,2015.
作者簡介:秋江(1966—),女,浙江遂昌人,本科,國家一級演員,研究方向:民族器樂演奏與教育、樂隊組織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