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玲敏 福建省連江縣教師進修學校

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更新,小學英語教學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核心素養。傳統的單一知識點評價方式逐漸難以滿足培養學生全面能力的需求,因此,我們迫切需要以單元整體教學的視角重新審視小學英語的評價方式。本文將探討在單元整體教學視角下如何設計更符合學生實際發展需求、更具針對性的小學英語評價方式。
單元整體教學是一種以主題為核心,整合學科資源、融合跨學科知識、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模式。在單元整體教學視角下的小學英語評價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跨學科能力。這種評價方式強調將英語教學與其他學科內容融合,通過整合學科資源,促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培養并提高跨學科的綜合能力。首先,通過跨學科的內容融合,學生將不再局限于英語語言的學習,而是能夠將所學的英語知識應用到其他學科領域。例如,在學習閩教版小學英語第三冊(上)Unit 6Colors內容時,學生可以通過英語表達解釋科學概念,提高對顏色的理解。這樣的評價方式鼓勵學生在不同學科之間建立聯系,促使學生形成全面的學科認知。其次,跨學科評價方式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強調解決問題、合作與溝通等方面的技能。學生需要運用英語進行有效的團隊協作和溝通,通過小組項目、角色扮演等形式的評價,培養學生在實際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還能加強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創造力。同時,這種跨學科評價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包括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等。另外,在評價中注重學生對問題的深度思考、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僅能夠檢驗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還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具備更全面的能力。因此,單元整體教學視角下的小學英語評價方式通過強調跨學科能力的培養,不僅提高了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整體把握,也為學生未來的學科學習和實際生活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單元整體教學注重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展。在單元整體教學視角下,小學英語教學可以促進學生全方面發展。這種評價方式不僅關注學生的語言技能,更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包括認知、情感、社交等多個方面的發展。首先,綜合評價方式能夠考查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學生需要運用英語進行實際交流和表達,通過項目作業、口頭表達等形式的評價,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聽力理解能力和語境運用能力,使學生不僅能夠背誦單詞和語法規則,更能夠在真實情境中流利地運用英語。其次,全方面的評價方式還能夠促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培養其他學科的綜合素養。例如,在學習閩教版小學英語第三冊(下)Unit3Food內容時,學生可以了解國外的食物,開闊視野。這種教學有助于拓寬學生的學科視野,提高學生在多領域的應用能力。最后,全方面發展還包括情感和社交層面。通過小組合作、角色扮演等評價形式,學生能在與同學互動的過程中培養團隊協作精神,提高社交技能。這種評價不僅關注學生在學科上的表現,也注重學生的人際關系和情感發展。
通過注重多元化、趣味性的評價方式,教師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更愿意學習英語,提高學習效果。因此,在單元整體教學視角下,小學英語評價的重要意義是能夠有效培養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首先,引入富有趣味性的評價方式,如游戲、小組競賽等,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參與學習。例如,通過設計英語角色扮演游戲,學生可以在模擬情境中運用所學英語知識,增加學習的趣味性。這樣的評價方式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培養了學生在實際應用中運用英語的能力。其次,通過項目作業的方式,讓學生在有趣的主題中展開創作,如編寫小故事、設計英語漫畫等,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這樣的評價方式不僅能使學生對英語學習更感興趣,也能讓學生在實際創作中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語言。最后,個性化的評價方法需要考慮學生的興趣和愛好,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更多樂趣,提高學習的主動性。
盡管單元整體教學強調以主題為核心、強調學生主體地位,但在評價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傳統教學的傾向,主要集中在知識點的掌握上,而較少關注學生在實際運用和綜合素質方面的表現。目前,小學英語教學評價仍然側重知識點,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首先,目前的評價方式仍然傾向于以筆試和口試為主,側重對具體知識點的考查,這可能導致學生更注重死記硬背而忽略了知識的實際運用。評價應更注重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運用英語的能力,例如,在交流中靈活使用語言、參與小組活動、展示創造性思維等。其次,評價側重對正確答案的追求,忽略了學生在思考和解決問題過程中的能力。評價應更加關注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問題解決能力以及在團隊合作中的表現,更全面地評估學生的英語能力。最后,評價方式的標準化可能會忽略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導致評價缺乏針對性。評價應該更加注重個性化評價,根據學生的興趣、學習風格和發展水平,制定相應的評價標準,使評價更貼近學生的實際需求。
盡管單元整體教學強調教學和評價的緊密銜接,但實際操作中評價往往獨立于教學活動,導致評價無法真實反映學生在整體教學中的綜合表現,存在偏離整體教學要求的現象。首先,評價方式和教學活動之間的脫離可能導致評價內容不夠貼合實際學習情境。如果評價內容與實際教學內容和任務脫離較大,學生可能會面臨理解評價標準的困難,而評價結果也難以真實反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其次,教學活動的多樣性和綜合性被評價形式的單一性取代。在強調整體教學的理念下,教學活動應該包含多元化的任務和形式,評價應該反映這種多元化。如果評價形式偏向于傳統的筆試或口試,可能無法全面考查學生在整個單元學習過程中的各種能力。最后,評價與教學環節脫離也可能使教學過程中的反饋不及時或不充分。及時反饋對學生的學習至關重要,但如果評價與教學脫離,教師可能難以準確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錯失及時糾正和指導的機會。
在評價單元整體教學視角下的小學英語教學方式時,教師可以采用個性差異評價,以調動學生興趣。這種評價方式旨在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學生的興趣、學習風格和發展水平制定相應的評價標準,使評價更具有針對性和靈活性。首先,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是關鍵。在評價之前,教師應通過多種途徑了解學生的學習風格、興趣愛好、認知特點等方面的信息,如通過問卷調查、觀察、小組討論等方式獲得這些信息,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個性差異。其次,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差異化的評價任務。不同學生在語言能力、興趣愛好、學科偏好等方面存在差異,因此評價任務應該更具靈活性。例如,在學習閩教版小學英語第三冊(上)Unit 7Seαsons內容時,教師以季節為主體,讓學生通過繪畫展示季節的英語知識,激發學生在繪畫中學習英語的興趣。最后,引入學生自主選擇評價內容的機制,讓學生在一定的框架內自主選擇評價內容,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興趣需求。在整個評價過程中,及時給予個性化的反饋也是至關重要的。通過詳細的反饋,向學生傳達其在個性化評價標準下的表現,指導學生在未來學習中更好地發揮個性優勢;同時提出改進建議,幫助學生克服個體差異帶來的困難。
實施過程評價的核心在于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首先,過程評價側重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實際表現,而非僅僅關注結果。這種評價方式強調學生的學習過程、思考和努力程度,而非單純關注學生的得分。通過觀察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及時發現問題,從而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指導。其次,過程評價鼓勵學生參與自我監測和自我評價。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被鼓勵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和評價,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通過審視自己的學習過程,發現問題并制定改進計劃,逐漸形成主動學習的習慣。此外,過程評價強調實時反饋。教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及時給予反饋,不僅包括對正確和錯誤的指導,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解決問題的策略和合作溝通的表現。這種及時反饋不僅有助于學生在學習中調整方法,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施過程評價,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逐漸形成對學習的自我認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主動思考的習慣,從而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學習挑戰。這樣的評價方式符合整體教學的理念,使學生在學習中不僅關注知識的獲取,更注重學習方法的培養和個人素養的提升。
在單元整體教學視角下,重視綜合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語言知識,還要注重學生在實際情境中的運用和綜合素質的發展,從而更好地反映整個學習過程。首先,重視綜合評價要求將學科知識與實際運用相結合。通過設計涵蓋聽、說、讀、寫等多個語言技能的評價任務,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學生在各方面的表現。例如,可以設置小組討論、角色扮演、項目展示等任務,要求學生在綜合語境中展示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其次,創設主體語境,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學生參與評價標準的制定、項目任務的選擇等環節,可以增強他們在學習中的參與感和責任感。學生可以根據自身興趣、學科偏好等因素,參與到具體的評價活動中,使評價更具個性化和主體性。最后,綜合評價還應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不僅僅是對學生語言知識的考查,更應該包括對學生創造力、團隊協作、批判性思維等綜合素質的評估。通過項目作業、小組合作等形式,可以更好地考查學生在實際應用和團隊合作中的表現。綜合評價的實踐路徑有助于創設一個更為真實和具體的語言學習環境,使學生在評價中能夠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綜合素質。這種評價方式不僅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也使教學更貼近實際應用,更符合整體教學的理念。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鼓勵互動評價,通過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這種評價方式旨在建立學生之間的合作與共享,使評價不再是被動接受,而是一種共同建構的過程。首先,鼓勵互動評價能夠促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學習。通過小組討論、同伴評價等方式,學生可以在互動中分享觀點、交流思想,增強對學科知識的理解。這種積極的學習互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例如,在學習閩教版小學英語第五冊(上)Unit 8My friends內容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介紹學生的朋友,“This is my friend.Her name is …”。其次,互動評價強調學生間的合作與團隊協作。在小組項目、合作活動中,學生需要相互協助、共同解決問題。這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還能夠促使學生在語言運用、溝通技能等方面共同進步。此外,鼓勵學生進行同伴評價,可以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和評價能力。通過學生之間的互評,學生可以更客觀地看待自己的表現,了解他人的看法,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從而更有針對性地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和表達能力。最重要的是,互動評價可以創造一種積極的學習氛圍。學生感受到自己的意見和貢獻受到重視,能形成一種共同努力、相互鼓勵的氛圍。這有助于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更愿意參與到英語學習中來。通過鼓勵互動評價,小學英語教育不僅能更好地服務于學科知識的傳遞,更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自主學習能力和對他人觀點的尊重。這種實踐路徑與整體教學的理念相符,使評價不再是單向的,而是構建共同知識的過程,推動學生在互動中實現更全面的發展。
在單元整體教學視角下,小學英語評價方式的探索不僅是對傳統評價方式的革新,更是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語言運用能力的全面培養。通過強調個性差異、實施過程評價、重視綜合評價和鼓勵互動評價等實踐路徑,持續深化對評價方式的研究實踐,可以更加貼近學生的學習需求,更有針對性地反映學生在語言運用、綜合素質等方面的發展。我們共同期待著一個更加多元、積極、與時俱進的評價體系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