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峰 福建省晉江市池店鎮唐厝小學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探究學習與合作學習已逐步成為小學數學教學中較為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這兩種教學方式都強調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參與性,旨在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與團隊協作能力。然而要充分發揮探究學習及合作學習的作用,教育評價的應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具體來看,有效的教育評價能夠為教師提供反饋,進一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和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便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來提高教學質量。本文將重點探討小學數學教學中教育評價在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中的應用,旨在為教學實踐提供有益的參考及指導。通過有效的教育評價,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與具體情況,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優化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果。
教育評價指對教育活動和教育系統進行評估與判斷的具體過程,旨在了解教育的效果、質量、價值,以便進一步為教育決策及后續的改進提供相關依據。一般而言,教育評價可以理解為對教育過程及其結果進行量化與定性分析的方法,它可以從多個維度來考查教育質量,其中主要包括學生的學習成果、教學過程與策略、教師的教學能力等。
教育評價可以根據評價的目的、內容、方法劃分為不同的類型和方法,其中標準化測試指通過統一的測試方式與評分標準對學生進行評估,以衡量學生在特定知識領域的掌握程度。教學觀察則是指觀察教師的教學過程,具體包括教學方法、教學資源的使用、學生的參與等,此外,還有教師之間相互觀摩與評估教學,這樣可以更好地促進教師之間的專業交流與自我教學水平的綜合提升。
數學知識相對枯燥、乏味,豐富的數學文化活動可以改善學生對數學的認知,有趣的數學文化能夠凸顯數學知識的起源、數學的應用以及生活中神奇的數學現象等。探究學習則是一種以問題為導向的較為有趣的學習方法,具體表現為鼓勵學生通過探索、思考、實踐來進一步加深對知識及其結構的理解,其核心理念主要是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和自主思考的個人能力,其特點主要包含學生主動參與、批判性思維、跨學科學習等。
合作學習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的一個過程,主要是通過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助合作來進行共同探索、解決問題、構造知識;其具體特點主要包括共同學習、互相扶持、互動交流、學習社區等。通過合作學習,學生能夠培養自己的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進一步養成積極的學習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觀察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時的思考過程、使用的策略和解決方案,可以評估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與創造性思維的活躍度,還可以評估學生在探究學習中設計和實施實驗方案的能力,具體包括提出問題的能力、變量的設定以及對數據的收集與分析能力等;同時注意通過了解學生對自己學習過程反思的描述,來評估學生是否對自己在學習時的表現和遇到的困難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有一個較為明確的認知。
評估學生的可持續性數學學習能力可以通過觀察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興趣大小和主動參與的程度來進行綜合判定,同時可以通過了解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態度、想法(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自信心與持久性等)對學生的學習態度有一個較為理性的判斷;最后、可以通過學習成果、作品展示、后續反饋等來評估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以及自己的學習是否具有持續性的反思能力。
在綜合性評估方面,教師可以通過綜合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作業、考試、口頭報告等多種方式進行評估,這樣可以更為全面地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果。在知識與技能評估方面,則可以考查學生在數學基礎知識與技能上的掌握程度,如數字運算、幾何圖形、分數以及小數等的應用能力等。此外,還有關于問題解決能力的評估,即學生在數學問題解決中的思考過程以及對于具體解決策略的靈活運用程度。
團隊協作能力是小學數學合作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涉及學生之間的溝通與協調。在數學解題小組比賽中,學生需要共同面對挑戰并注意通過協同合作來找到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因此評估學生在小組比賽中的團隊協作能力至關重要。這就要求教師密切關注學生在小組比賽中的表現,觀察學生是否能夠積極參與討論、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并注意尊重他人的觀點。同時,教師還要注意學生在面對困難時的態度與應對方式,以及他們是否能夠有效地與同伴進行合作來解決問題。在小組比賽中,學生通常會承擔不同的角色,如領導者、記錄員、發言人等,這就需要教師詳細評估學生在各自角色中的具體表現,分析他們是否能夠發揮自己的特長來強化團隊,并注意持續關注學生是否能夠根據需要靈活調整自己的角色,以適應團隊的需求。另外,數學解題小組比賽的核心是解決問題,因此教師需要評估學生在小組比賽中的問題解決能力,并注意觀察他們能否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能否通過團隊協作找到最為有效的解決方案,以下就是一個具體案例: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將分成幾個小組進行一場有趣的解題比賽,每個小組的成員都需要進行分工合作來共同解答問題,所以老師希望大家在討論過程中能夠尊重他人的意見,發揮團隊合作精神。
師:現在每個小組需要選出一名組長來負責組織討論、協調成員的分工,接下來我會依次給出題目,每個小組都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解答,最后我們會根據答案的正確與否以及解題過程的邏輯性來給每個小組的表現進行打分。
學生:明白了,老師!
師:很好,現在比賽正式開始!第一題:把9 個桃子分給5 只猴子吃,每只大猴吃3 個,每只小猴吃1 個,請你算一算,有幾只大猴,幾只小猴?
學生:(小組內討論)這道題的題目是有9 個桃子而且需要分給5只猴子吃,其中每只大猴吃3個桃子,每只小猴就吃1 個桃子,而我們要找出有多少只大猴還有多少只小猴,我們假設大猴的數量為x只,而小猴的數量為y只。
組員A:根據題目,我們可以建立以下方程:大猴和小猴的總數量是x+y=5(大猴數量加小猴數量)。大猴吃的桃子總數是3x,小猴吃的桃子總數是y,桃子總數是 3x+y=9。
組員C:所以就有2只大猴和3只小猴。
組長:好的,我們記錄下這個答案。
............
師:時間到了!現在請各個小組將答案交上來,我批改好了就來公布比賽結果(經過批改,公布比賽結果)。
師:恭喜獲得優勝的小組!你們展現出了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還有數學思維能力,其他小組也做得非常好,你們都在比賽中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師:通過這次解題比賽,大部分同學懂得了如何互幫互助,大家一起努力進步,這樣是不是就在不知不覺中加深了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老師希望你們在今后的學習中能夠保持這種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合作精神,繼續努力!
學生:謝謝老師,我們會繼續努力學習的!
在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互助學習能力是影響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為了更準確地對學生的互助學習能力進行評估,教師應該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觀察、評估:其一,學生在數學解題過程中是否愿意主動幫助同伴解決問題,這是衡量學生互助學習能力的重要標準。基于此,教師應該注意觀察學生是否愿意積極參與小組討論,是否愿意主動分享自己的想法及思路給同組的小伙伴。其二,關于溝通與表達能力,有效的互助學習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溝通與表達能力,教師要更加注意學生在小組討論中是否能夠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是否能理解同伴的想法并給出及時的反饋。另外,互助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在互相幫助中共同進步,因此教師需要通過觀察學生在小組學習中的表現來評估他們是否能在互相學習的過程中取得進步。在數學解題中,學生是否能有效幫助同伴解決問題是衡量他們互助學習能力的重要指標,教師要注意留心觀察學生在遇到困難時的反應,看看他們是否能夠通過與同伴的討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小學數學合作學習中,學生需要掌握基礎的數學知識,如加減乘除、分數、小數、幾何等,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提問、小測驗、作業等方式評估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對于學生在知識掌握上的不足,教師需要及時指出并給予指導,以進一步幫助學生糾正錯誤,加深對正確答案的理解。同時,小學數學合作學習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具體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需要評估學生在解決問題時的思維水準深淺及解題技巧的高低。具體實踐方式則需要通過小組討論、案例分析、數學游戲等多樣化的方式,對學生的解題能力進行相應的判斷;而對于學生在解題能力上存在的不足,教師則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并注意找出問題所在。例如,在教學“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時,教師首先就要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層,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能力、合作能力、計算能力、思維能力等作為分層依據,通過評分的方式了解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水平,從而將學生分為 A、B、C 三層。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從每個層次當中選出 1~2 名學生組建學習小組,任命一名學生為小組長,再由小組長明確成員分工,從而確定每個學生的主要職責。隨著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教師可以在尊重學生個人意愿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合理調配,不斷提高學習小組的合理性與科學性。最后,在小學數學合作學習中,教師還需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包括學生是否積極參與小組討論、是否主動分享自己的想法、是否能夠接受他人的意見等。而對于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學生,教師要格外留意并進行更為耐心的引導,以幫助學生認識到學習態度的重要性,幫助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探究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觀察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步驟來進一步評估他們的探究能力、數學思維能力,同時還要注意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態度是否端正、是否具有合作精神,據此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價值觀。同時探究結果的評價主要是評估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其具體的應用能力,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探究報告、口頭表達、作業具體的完成情況來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要注意學生是否能夠通過自主探究來解決問題、是否能夠形成自己的理解等。通過以上合理的教育評價,教師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在探究學習中的表現,并進一步發現學生的優點與不足,教師還可以利用教育評價的結果來調整教學策略,以便更好地改善學生之后的學習效果。
合作學習是小學數學教學中另一種常用的教學方式,此種教學方式比較注重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即通過團隊協作來解決問題。因此在合作學習中,教育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個人表現,還要評估他們在團隊中的表現。這就要求教師觀察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的參與程度,對小組討論的貢獻、合作態度等,同時評估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所表現出的獨立思考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注意學生在團隊中是否能夠發揮自己的優勢來為團隊的成功做出貢獻。對于團隊表現不足的學生,教師需要及時鼓勵,使其積極參與團隊協作,提高溝通能力。通過合理的教育評價,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表現,進一步發現學生的優點和不足之處。
教育評價在小學數學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合理的評價,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并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以便采取更為有效的措施來提高教學質量。需要注意的是,教育評價在小學數學探究學習中的應用要注重多樣性,即鼓勵根據學生的興趣、能力來制定評價方式,以此保證學生在學習道路上能夠走得平穩持久。這樣的教育評價方法,有助于培養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探究精神與創造思維,有利于為學生提供較為個體化的學習支持與引導,從而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職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