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建設
作為語文老師,布置作業應積極引入現代教育理念,形式上追求多樣性,內容上體現個性化、生活化和社會化,形成了“以自主學習為主線、以人文互動為主體”的作業設計理念。
語文是富有創造性的學科,作業是語文教學評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作業中獲得知識、掌握技巧、形成能力、發展思維。作業不應是單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滿趣味、體現創新的多元復合體。
一、“文本作業”變為“個性形式”
傳統的作業練習中,教師忽視了指導學生充分運用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認識事物,也很少鼓勵學生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其學習、思考的結果,導致學生個性得不到發展,創造潛力也得不到挖掘,難以由此獲得可持續性發展的學習能力。
新課程中的作業設計應是開放的,應努力實現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作業應成為培養和發展學生創新能力的一座橋梁。我鼓勵學生在做作業的時候用圖畫、照片、剪報來表達,甚至可以用手工制作、植物葉片,用創作的樂曲,用攝錄的活動錄像,用排練的短劇或小品來表現,鼓勵學生以看、聽、觸、聞、嘗、摸和想象等多種手段感受知識的價值、進行學問的探討,完成精彩紛呈的作業。
學生在完成這類作業時,不僅充分學習了教材內容,還廣泛涉獵與教材相關的文學、生物、繪畫、歷史、信息技術等方面的知識和走進社會生活。這樣,作業就不僅僅是一個載體,而是一個極好的憑借,由此激勵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感官體驗,在愉悅合理的情境中利用熟悉的材料來挖掘和展示自己的潛能,與這些材料或環境不斷產生互動,自然地顯現出各自的能力,不僅獲取了許多知識信息,鍛煉了能力,還得到了大量的愉快而難忘的體驗。
二、“被動完成”變為“自主學習”
作為教育者的教師,必須尊重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為此要盡可能地創造條件,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此,我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教完生字、新詞后,布置作業時充分信任學生,肯定學生學習的潛能,讓學生自主學習。結果他們想方設法記憶生字,真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學習效率大大提高了。
三、“整體統一”變為“體現層次”
學生是有差異的。有差異的學生做無差異的作業,勢必會造成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了”的現象,這樣,學生的語文能力的發展就會受到影響。承認并尊重這種差異性,是主體性學習的一個重要特點。作業的設計和布置也可給學生開設一個“自助餐”,使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都能較好地參與,培養語文能力。
如學習了古詩《小池》后,我設計了以下幾項作業。
1.背誦、默寫古詩《小池》。2.《小池》描寫了怎樣的一幅畫面?發揮想象寫一段話。3.學習作者楊萬里的另一首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比較兩首詩中所描繪的景物的異同。
第一項是鞏固練習,旨在積累語言;第二項是寫話訓練,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詩句;第三項作業期望學生遷移學法,提高閱讀能力。這三項作業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給了學生一個選擇的范圍,能力強的可選擇較難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簡單的。但是,小學生又具有好奇、爭強、好勝的心理,有的學生往往會知難而進,又有一部分學生會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去跳一跳,摘到“果子”。
四、“標準答案”變為“合理回答”
創新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創造想象能力的培養。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有這么一個問題:“雪化了變成什么?”學生回答:“變成春天。”如果我們用標準答案“水”來將學生的回答一口否定,那么這位學生的想象力就會受到影響。我認為評價這樣的回答不在于看學生提供的答案是否標準,而在于思維過程。也就是說不在于看學生答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看他為什么這樣說,說的有沒有道理,有沒有獨特的思維方法和理解角度,這種與眾不同的意見有新意,應予以肯定。
總之,我們應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尊重個人見解,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答案。
五、“單一評改”變為“人文互動”
對學生的作業進行科學、全面的評價,能起到激勵、教育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批改作業時,要善于發現并欣賞每個學生的創新活動。
一本看似單一的作業,蘊含著一個學生的個性特征。對于一個教師來說,它提供了許多稍縱即逝的教育契機。教師的每一次作業批改,都應當及時抓住學生的思想動態,主動介入其學習生活,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育學生熱愛生活、勤奮學習,解答學生的疑難困惑,為學生提出合理建議,分享學生的成功快樂,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評價學生的作業,不僅要評價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評價非智力因素,評價學生在作業過程中的興趣和習慣,評價學生在作業過程中的創造意識的體現、創造水平的提高、創新習慣的養成。評價時應多采用激勵的方法,我從不吝嗇自己的表揚,當發現學生將字寫得工整了,發現學生組了一個很特別的詞語,發現學生的日記又多了幾個精彩的句子時,我會寫下我對他們的稱贊,以此激勵他們繼續努力。
評價還要尊重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的學習成果。盡量捕捉作業中的亮點,如有的學生字寫得好,增加評價寫字質量這一項;有的學生理解與眾不同,富有創新,就在作業本上畫上一個笑臉以示鼓勵。
這樣我每天面對的都是具有創意的、充滿靈氣的作業,在這里,學生和教師之間是那么默契,是最真誠的朋友和伙伴。在這里,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才華、學識、風度和修養,體驗到民主的學習氛圍、師生平等的交往、純真的感情和進步的快樂。
一句話,普通的作業活動,應是一種師生共同進行學識交流、情感溝通、志趣相融、教學相長的發展過程,應成為學生人文素養形成、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