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鋒
在新課改背景下,項目教學形式受到了廣泛認可并得到進一步的實踐推廣,成為新型教育教學方式中的一種。在項目教學模式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得到充分的體現,自主探索和合作學習的優勢能夠得到更大程度的發揮。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中,項目教學的應用能夠幫助教師增強知識教學的系統性,整合教學資源,也能夠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降低信息技術學習難度,帶來良好的學習體驗,因此,作為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增強對項目教學的思考和研究,積極進行創新和拓展,使其在教學中得到廣泛運用。
一、項目教學前做好學習準備
在項目式教學中,準備階段至關重要。首先,教師要帶領學生理解項目學習的理念,設定好項目學習過程中應實現的目標,做到有的放矢,然后厘清教學環節和過程,讓學生能夠對教學內容有基本的認識。其次,教師要對教材進行分解和重組,圍繞項目教學的主題對學科知識進行統一規劃和整理,根據信息技術教材的內容以及難易程度安排教學順序。在合理的教學設計下,設立大系統下的小項目,逐步推進備——教——學的過程。最后,要在小學生們普遍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的基礎上進行分組,使各小組的平均實力相當,同時讓小學生們自主做好小組分工計劃,保證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可以各司其職,有條不紊。
二、項目教學過程中組織好教學活動
項目的實施是項目教學中的主體部分。在這一階段,教師應密切關注各小組的完成進度和實施質量,如果某個小組遇到困難,教師應在不影響小學生自主性發揮的基礎上進行指導和講解,以防止出現思路偏差。另外,在項目推進的過程中應定期進行階段性的成果總結、調整進度,和小學生們共同討論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案。只有小學生通過合作實踐、自主研究完整地經歷了項目的實施階段,才能調動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產生更加深刻的學習感受。
三、項目教學后注重評價與改進
教學活動需要教師及時進行總結與評價。項目教學的學習周期更長,學生們自主發揮的空間更為廣闊,因此更需要及時進行評價與改進,使信息技術項目學習的效果得到保證,信息技術教學形成閉環。首先,各小組應分別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針對此成果進行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其次,在中肯、全面的評價后,各小組進行反思,使小組學習的成果更加完善,使項目教學成為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
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方法是靈活多樣的,項目教學作為被廣泛認可的新型教學方法,具有獨特的優越性,在應用此方式的過程中,教師應以教學目標的實現為前提,以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和素養為宗旨,使教學方法的應用更加靈活多變,使學生們都能樹立信心,有更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