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娟
摘要:初中階段是青少年心理逐漸成熟的重要階段,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注意引導學生形成樂觀的心理狀態。班主任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本文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策略,希望通過這些方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品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 ? 心理健康教育? ? 班主任德育工作
班主任在進行德育工作時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及時給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才能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是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的需要
只有擁有健康的心態才能形成良好品德,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因此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育的同時也需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學生要保持積極向上的狀態,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養成。
(二)是增強班級凝聚力的需要
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時應該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關心學生,讓他們感受到溫暖,讓學生更加有上進心,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增強班級凝聚力。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相互進行了解,通過一些集體活動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營造良好的氛圍,提高班級凝聚力。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都是學校教育的關鍵內容。德育教育還涉及到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其主要目的就是根據社會需求來規范個人的行為;而心理健康教育則是借助心理學的基本原則和規律,對學生自身的心理健康開展一定的教育,其主要目的就是對他們的品德、三觀、心理素質等進行相應的培養,促進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盡管是兩個差別較大的育人活動,但其在教育目標、教育內容甚至是教育方式等方面卻仍舊有著密切的關聯。所以,把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教育有效地融合起來,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和意義。
二、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
(一)部分教師不重視心理健康教育
部分班主任對心理健康教育不夠重視,只是單純在課堂上講解理論知識,形式比較單一,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
(二)部分班主任的專業素養有待提升
部分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缺少經驗,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理解不夠深入,而且也不能夠很好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結合起來,導致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效果不是很明顯。
三、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對策
(一)構建并完善運行機制
班主任要想更好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就要建立完善的運行機制。其次是要建設良好的管理體系并制定考核制度,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發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據不同年齡的學生進行教育工作,班主任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好心理輔導。最后,要構建分層式的管理體系,保證心理健康教育更協調地運行,在理論和實踐中完善心理健康運行機制。只有構建并完善有關運行規則,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才會有所成效。
(二)加強對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視
班主任首先要做到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當學生遇到問題時,班主任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讓學生愿意把自己遇到的問題說出來,同時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讓學生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其次,還要加強日常行為的規范與指導,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心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還可以開展與心理健康相關的活動。例如,定期進行心理輔導活動,與學生定期溝通,對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訓。最后,也可以請一些專業人員進行示范教學,以提高班主任的專業能力,加強班主任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
(三)提高班主任的專業能力
在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班主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僅能與家長、學生之間進行溝通,還能解決學生遇到的一些問題。而班主任的自身素養會影響著一個優秀班集體的形成,班主任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作為班級主導者和管理者,其自身言行舉止為學生起到模范作用。班主任的個人品質越高,越會促進學生向積極方向發展,因此,班主任要提升自身素養。首先,要采用新型教學模式,改變以課堂表現、學習能力評價學生,班主任要做到一視同仁;其次,班主任要具有耐心和愛心,耐心與學生溝通交流,當學生遇到問題時,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找到解決方案。最后,在學習和生活中,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用平常心去對待每一個學生,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
同時班主任要對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加以指導和解決。通過心理咨詢這一方法,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并對其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生進行有效交談,聆聽學生心聲,使學生形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
班主任需要充分借助班會、晨會、文體活動以及實踐活動等學生愿意參與的方式,舉辦各種各樣的文化、藝術、體育、科技甚至是學習活動,根據學生們存在的普遍性心理問題進行指導和解答,讓學生掌握心理保健知識,讓他們對心理健康有一個更加明確的了解與認知。比如,利用多媒體設備放映一系列珍愛生命的電影和視頻,讓學生可以對生命有一個更加清楚的認知,明確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精彩,讓他們在后續的發展環節中珍愛生命,也可以設置健康生活等類型的演講比賽,營造出良性的競爭氛圍,讓學生在寫作或者是演講的環節中,明白生命和生活的真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總而言之,將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結合起來,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教師應該營造良好的德育環境,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進行心理輔導和咨詢,真正以此來促進學生更好更快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