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傳慧 朱洪彥
目前,由于小學生年齡小,身心尚未成熟,所以班級管理教育工作人更重要。尤其是小學班主任,因為學校和社會未充分關注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所以當前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著很多不足。在新的教育政策下,作為小學班主任,還應該強調自身修養的提高,并且需要更加努力完善和創新班級管理模式。
一、堅持以人為本的班級管理理念
在小學課堂管理實踐中,班主任要堅持以人為本管理的基本理念。從學生的認知體驗可以看出,學生對外界的認識是通過家長和老師來完成的。特別是在學校學習期間,教師在影響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對于這個階段的弟子來說,學生的好奇心比較強,很多外在的東西都充滿了求知欲。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根據學生的真實年齡特點,善于與學生溝通,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學生應密切地接觸和交流,讓學生在與班主任溝通的過程中真正關心老師,從而拉近學生與班主任的距離,為班主任創造良好的學習基礎,學生順利進行班級管理。
二、改變班級管理模式,注重師生關系的培養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目前班主任在管理班級工作的過程中,更應該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還需要關注現在學生的性格和學習特點。而且,就班級管理來看,校規班規的嚴格要求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這關系到學生行為習慣和集體意識的培養,同時也是班級管理中最為基礎關鍵的一環。班主任充分了解班級整體情況之后,就應該注重與學生之間良好關系的培養,改變以往過于威嚴的管理方式,強調在學生心理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采用鼓勵式的管理方式,讓學生可以在輕松的班級氛圍內展開高效的學習。例如,在組織班級活動時,班主任可以設置獎勵環節,為表現優秀的學生準備一些小紅花、文具等獎品。對于表現不佳的學生,班主任也不應該一味的批評,而應該照顧到這部分學生的心理感受,可以讓他們完成一些課文背誦或者是單詞抄寫等小懲罰。在這種班級管理方式下,班主任才可以讓學生真正得到老師的尊重和信任,如此一來,便有利于拉近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關系。
三、創造新的班級管理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新時代下,很多小學生逐漸形成鮮明個性,面對這種情況,小學班主任就必須要結合學生的性格來展開班級管理活動,并制定出適合學生的班級管理模式。另外,就班主任而言,要想將班級管理工作落實到位,還必須對管理方式予以創新,并了解每位學生的內心想法。例如,在課余時間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為自己做一些小事,如拿課本、拿水杯、拿粉筆等等。學生做這些小事情,不僅有利于師生關系的拉近,還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重視與喜愛。另外,在召開班會活動時,班主任應強調對班會形式和內容的完善,基于班會主題內容為學生提前布置好相關的任務,如班主任可以讓學生輪流策劃或主持班會活動,再要求學生以小組形式參與班會活動,在班會中各小組需要積極發言。通過這種多元化的班會,學生也可以產生對參加班會的主動性。
四、落實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教育觀念最早是由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來的,這種教育理念充分體現了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主張要針對學生的興趣、能力、性格等不同的情況來進行不同的教育。學生的獨立的個體,有著自己的思想和獨立的人格,在讓學生學好知識的基礎上,班主任在班級的管理上,可以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因材施教,積極發揮學生的特長。針對管理能力強的學生,班主任可以讓這類學生做班主任的“小助手”,充分發揮學生自我管理的作用,幫助班主任處理班級中的一些簡單事務。這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管理能力,還可以減輕班主任的工作壓力,讓班主任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針對熱愛學習的學生,班主任可以讓這類學生擔任班級中的學習委員,或者小組長的職務。因為他們本身的學習成績好,擔任這個職位,可以讓班級中的其他同學信服,而且他們擔任職務以后,就會自然地產生一種責任感,平時與其他同學在學習上互幫互助,還能夠融洽同學之間的感情。當然,班主任也要多鼓勵這類學生發展其他的興趣,做到全面發展。針對多才多藝的學生,班主任給他們一個平臺能夠展示自己的才藝。比如,擅長書法、繪畫的同學,可以讓他們負責班級中的文化建設;擅長音樂、舞蹈的同學,班主任可以讓他們在班會或者學校組織的活動中大放光彩;運動能力強的同學,可以在運動會上為班級爭奪榮譽。班級的每個學生都在自己的位置上發光發熱,班級的管理工作也可以有序進行。
五、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
家長在學生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離不開家長的教育,因此有效實施家庭教育,可以進一步提高課堂管理的效率。班主任需要向家長傳播科學教育理念,讓家長在課后教育成效的指導下配合老師上課,通過制定相關教學計劃,形成合力,進而全面發展對學生提供有效幫助,鼓勵學生得到全面提升。例如,使用小信息集、QQ軟件群交流。在群里,家長可以通過老師的反饋及時了解學生在校園的表現,學生出現問題后家長可以及時與老師溝通。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群聊傳播一些教學中的新思路,讓家長了解每一個教學行為背后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凝聚家庭、學校、教育的力量,共同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綜上所述,班主任這個職位看似不難,但面對年幼的孩子,其實是千方百計地管理。正因如此,小學教師需要面對管理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策略。今后在班級管理實踐中,我將探索更有效的班級管理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