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黃河流域上游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耦合協調發展

2024-05-15 20:31:39王星星周文霞任董莉
關鍵詞:生態環境城鎮化

王星星 周文霞 任董莉

DOI:10.16783/j.cnki.nwnuz.2024.03.008

收稿日期:2023-12-28;修改稿收到日期:2024-04-17

基金項目:甘肅省基礎研究計劃軟科學專項(23JRZA486);蘭州文理學院2022年度高水平研究成果培育項目(2022GSPYJ01)

作者簡介:王星星(1987—),女,甘肅隴西人,副研究員,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生態旅游、區域可持續發展.

E-mail:mmwxx1105@163.com

摘要:以黃河流域甘肅段為例,運用耦合協調發展模型、ArcGIS軟件、灰色關聯度模型對2010—2020年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三者耦合協調發展的時空格局及其驅動因素進行研究.結果表明,黃河流域甘肅段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系統評價值總體呈上升趨勢,城鎮化和生態環境系統評價值呈持續上升特征,經濟發展系統評價值出現波動下降趨勢;黃河流域甘肅段各市(州)耦合度呈上升態勢并達到較高水平,協調度總體不高,初級協調是主要類型,各市(州)協調度在空間上呈現出“西高東低”的分布態勢;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耦合協調發展的驅動因素影響力從強到弱依次為政府能力、經濟發展水平、水資源、產業結構、科技投入、對外開放程度.

關鍵詞: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耦合協調;甘肅段

中圖分類號:F 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988Ⅹ(2024)03-0064-10

Coupling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urbanization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A case study of the Gansu section

WANG Xing-xing1,3,ZHOU Wen-xia2,REN Dong-li3

(1.Institute fo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Tourism Industry,Lanzhou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Lanzhou 730030,Gansu,China;

2.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of Gansu,Lanzhou 730099,Gansu,China;

(3.School of Tourism,Lanzhou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Lanzhou 730030,Gansu,China)

Abstract:Taking Gansu sec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as an example,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model,ArcGIS tools and grey correlation degree model are used to study the

spatio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and driving factors of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from 2010 to 2020.The results show that during the study period,the evaluation valu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economic development-urbanization system in Gansu sec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shows a rising trend.The evaluation value of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ystem shows a continuous upward trend.The evaluation valu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ystem is fluctuating and declining.The level of coupling of cities(prefectures) in Gansu sec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presents a rising trend and reaches a higher level.The overall coordination degree is not high,and primary coordination is the main type.The coordination degree of cities(prefectures) in Gansu sec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shows a distribution of“west high east low”in space.The driving factors of the coupling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from strong to weak are government capacity,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water resources,industrial structure,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vestment,and the degree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Key words:Yellow River basin;ecological environment;economic development;urbanization;coupling coordination;Gansu section

黃河流域上游具有天然的區位、資源優勢,是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但也存在生態環境脆弱、經濟發展不充分、城鄉發展不平衡等問題.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相協調是黃河流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城鎮化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必由之路,三者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影響[1-2].隨著近年來黃河流域上游工業化與城鎮化進程的加速推進,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伴隨經濟的快速發展產生.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戰略下,如何協調好生態環境、經濟發展與城鎮化建設之間的關系,成為實現黃河流域上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課題.黃河上游甘肅段是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又屬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關鍵地區,生態本底脆弱、區域城鄉發展不平衡、經濟增長缺乏動力等問題尤為突出,以黃河上游甘肅段為例探究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之間的耦合協調關系,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和現實意義,對于促進黃河流域上游高質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國內外學者對于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互動關系的研究多數集中于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或生態環境與城鎮化這兩個方面.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方面,早在19世紀中期國外學者就形成了協調發展理論[3]、經濟-能源-環境影響模型[4]等較為成熟的理論及模型.國內學者主要通過實證分析開展了多尺度空間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耦合的水平測度與評價研究.劉德強等[5]利用耦合協調模型對中國30個省份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進行研究,發現2000—2015年中國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耦合協調度總體呈上升態勢,30個省份差異明顯,東部地區耦合協調度優于中西部地區.王介勇等[6]對黃河三角洲生態經濟系統的研究表明,生態系統與經濟系統總體上處于互動協調發展狀態.王艷慧等[7]以6個典型國家連片特困區為例,對生態環境質量與經濟發展水平進行耦合協調性評價,結果表明連片特困地區大部分縣生態環境質量與經濟不能協調發展.唐曉靈等[8]基于引力模型分析了陜西省生態環境與經濟耦合協調度及空間聯系,發現陜西省生態環境與經濟耦合協調發展不平衡,空間聯系較弱.谷國鋒等[9]的研究表明,東北地區城市經濟發展與環境耦合協調度總體呈上升趨勢,34個地級市間的差異不斷縮小.關于生態環境與城鎮化協調發展的研究,從國外學者提出的“壓力-狀態-響應”模型[10]、脫鉤(Decoupling)理論[11]、環境庫茲涅茨假設(EKC)[12],到我國學者提出的“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理論[13]、城市化與生態環境交互耦合的作用機制[14]、城鎮化與生態環境演化規律[15],都對生態環境與城鎮化耦合研究產生了極大的推進作用.在相關理論研究基礎上,國內學者主要從不同區域生態環境與城鎮化耦合的發展程度和時空演變規律入手,開展了生態環境與城鎮化協調發展的測度及評價研究.劉春雨等[16]利用耦合協調模型對福建省地級市2000—2015年生態環境與新型城鎮化耦合關系進行研究,結果表明福建省生態環境與城鎮化系統的耦合協調度隨時間呈增加趨勢,城市發展以城鎮化滯后為主.張引等[17]對重慶市生態環境承載力與新型城鎮化質量耦合分析發現,重慶市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導致都市區生態壓力增大,城鎮化發展方式亟需調整.王少劍等[18]研究表明,1980—2011年京津冀地區生態環境與城市化耦合協調類型從嚴重不協調-城市化受阻轉變為高級協調-生態環境滯后.杜霞等[19]分析了山東半島城市群城鎮化與生態環境耦合協調發展的時空格局并提出相關政策建議.陳肖飛等[20]測度了長三角城市群新型城鎮化和生態環境承載力耦合協調度,基于利奧波德大地倫理觀分析新型城鎮化與生態承載能力協同發展的機制.

從已有研究看,當前對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的兩兩關系分析較多,將三者有機結合進行耦合協調關系及影響因素探究的研究較為匱乏.在空間尺度上,已有研究側重于全國范圍或較為發達的中東部地區、省市,對于欠發達地區尤其是黃河流域甘肅段這一承載國家戰略的特殊區域研究相對不足.因此,本研究以黃河上游甘肅段作為研究區域,基于2010—2020年的發展數據,運用耦合模型、灰色關聯度模型,定量測度分析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協調發展時空演變及驅動因素,通過比較研究和系統分析,以期為甘肅段及黃河上游區域因地制宜制定生態環境、經濟和城鎮化協調發展戰略,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部署提供理論支撐和決策參考.

1? 研究區域概況

甘肅省地處黃河上游,位于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匯地帶,全省總面積為42.58萬km2.黃河流域甘肅段位于甘肅

省內中東部地區,黃河干支流流經甘南、臨夏、蘭州、白銀、平涼、慶陽、天水、定西、武威等9個市(州),多年平均自產地表水資源量超過黃河流域總水量的五分之一,是黃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補給、調蓄區.黃河流域甘肅段流域總面積占甘肅省國土面積的34.3%,占黃河流域總面積的19%,

流域內生產總值和人口占全省80%左右的比重.考慮到縱貫河西走廊的祁連山是黃河重要水源補給區,兼顧保持地區級行政區劃單元的連續性,將河西走廊酒泉、嘉峪關、張掖、金昌4市及隴南市也納入研究區(圖1).

基于自然資源部標準地圖服務網站下載的審圖號為GS(2019)3333號的標準地圖制作,底圖無修改.

2?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2.1? 數據來源

本研究所用數據主要從2011—2021年《甘肅發展年鑒》、《中國城市統計年鑒》以及甘肅省各市州統計年鑒獲得,個別缺失數據通過插值補充.

2.2? 指標體系構建

在遵循科學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原則的基礎上,參考已有研究[21-22],構建黃河流域甘肅段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耦合協調評價指標體系,其中,生態環境系統包括3個維度的9個具體指標,經濟發展系統包括3個維度的10個具體指標,城鎮化系統包括4個維度的13個具體指標,見表1.

2.3? 研究方法

2.3.1? 指標權重確定

采用熵權法確定各指標權重,設有m個待評價城市,n個評價指標,具體步驟如下.

1)數據標準化

采用極差標準化法對指標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從而排除評價指標體系中各指標量級、單位不同對計算結果帶來的影響.

正向指標:

Yij=Xij-Xminmax1≤i≤mXij-min1≤i≤mXij,(1)

負向指標:

Yij =Xmax-Xijmax1≤i≤mXij-min1≤i≤mXij,(2)

其中,Xij為第i個城市第j項指標的原始數據;Yij為指標原始數據Xij標準化后的值;Xmin和Xmax分別表示第j項指標在i個城市中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2)第j項指標在城市i的比重

Pij=Yij∑mi=1Yij.(3)

3)各指標熵值計算

Ej=-ln(m)-1∑mi=1PijlnPij.(4)

4)各指標權重確定

Wj=(1-Ej)∑nj=1(1-Ej).(5)

3.3.2? 耦合協調發展模型

耦合指多個系統相互作用和影響的現象,耦合度表示系統間耦合程度的

強弱,不能準確反映系統間的協調發展水平,因此本文采用耦合協調發展模型來反映系統間的協調發展程度.具體模型如下:

1)綜合評價模型

X=∑ai=1pix′i,(6)

Y=∑bi=1qiy′i,(7)

Z=∑ci=1riz′i,(8)

其中,X,Y,Z分別代表生態環境系統、經濟發展系統、城鎮化系統發展水平綜合指數,a,b,c是三系統的指標個數,pi,qi,ri是對應的指標權重,x′i,y′i,z′i是評價指標標準化值.

2)耦合度模型

C=X×Y×Z((X+Y+Z)/3)31/3,(9)

其中,C為耦合度,C值范圍為[0,1].C值越大生態環境系統、經濟發展系統、城鎮化系統間的關聯度越強,耦合度越高,反之,三系統間耦合度越低.

3)耦合協調度模型

D=CT,(10)

T=λX+μY+ξZ,(11)

其中,D為協調度;T為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系統的綜合評價指數;λ,μ,ξ為待定系數,且λ+μ+ξ=1.本研究認為生態環境、經濟發展與城鎮化同等重要,故λ=μ=ξ=1/3.參考已有相關研究[21,22],將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系統的協調度劃分為3大類和10個亞類,具體見表2.

2.3.3? 灰色關聯度模型

灰色關聯度是根據不同系統因素之間發展趨勢的相似或相異程度,來衡量兩兩系統因素之間關聯程度的一種方法.若兩個因素變化趨勢一致,即二者關聯程度較高,反之則較低.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的耦合協調發展受內外部不同因素的影響,為進一步探討黃河流域甘肅段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系統耦合協調發展的驅動因素,利用灰色關聯度模型進行分析研究.參考已有研究[23-24]以及結合黃河流域甘肅段發展的特殊性和實際情況,選取經濟發展水平(人均GDP)、產業結構(第三產業產出/第二產業產出)、科技投入(地區財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水資源(水資源總量)、政府能力(地區財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對外開放程度(外貿依存度,即進出口總額/GDP)作為影響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和城鎮化系統耦合協調的驅動因素.具體步驟如下.

1)確定參考序列和比較序列

以各城市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系統耦合協調度為參考序列x′0(k),k=1,2,…,m,m表示參考序列的個數.設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科技投入、水資源、政府能力、對外開放程度為比較序列x′i(k),x′i為驅動因素,i=1,2,…,n,n表示驅動因素數量,k=1,2,…,z,z表示指標數據維度.

2)數據標準化

采用均值化法對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

x0(k)=x′0(k)1m∑mk=1x′0(k),(12)

xi(k)=x′i(k)1m∑mk=1x′i(k),(13)

其中,x0(k),xi(k)分別為參考序列與比較序列標準化后的值.

3)計算灰色關聯系數

ξi(k)=A+ρBx0(k)-xi(k)+ρB,(14)

其中

A=mini minkx0(k)-xi(k),

B=maxi maxkx0(k)-xi(k),

其中,ξi(k)為灰色關聯系數;ρ為分辨系數,取值為0.5.

4)計算灰色關聯度

ri=1m∑mk=1ξi(k),(15)

其中,ri為灰色關聯度,ri值范圍為[0,1].ri值越大表明關聯性越強,即該因素對系統間的影響程度越大.

3? 結果與分析

3.1? 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系統發展水平分析

黃河流域甘肅段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系統綜合發展水平從2010年的0.403到2020年的0.492(表3),總體呈上升趨勢,隨著時間向著更好的狀態發展.蘭州、嘉峪關在城鎮化、經濟發展方面具有相對優勢,綜合發展水平一直領先于其他市(州).隴南由于在城鎮化發展方面比較落后,生態環境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在研究時間范圍內出現同時下降的情況,導致該地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系統綜合發展水平最低.

從生態環境水平來看,黃河流域甘肅段生態環境水平在11年間以上升態勢為主,生態環境指數由2010年的0.586到2020年的0.654(表3).蘭州、白銀生態環境水平在研究時間范圍內有持續提升,這主要得益于“十二五”以來,甘肅省提出以蘭白為核心加快發展,蘭白地區經濟發展更加注重科技與創新應用,區域產業結構和經濟增長方式不斷優化升級,生態環境狀況不斷改善.嘉峪關、金昌、天水、武威、張掖、平涼、定西、甘南、臨夏等市(州)生態環境水平隨著時間均出現先下降后上升的情況,可能是由于這些區域經濟發展主要以傳統農業和資源型工業為主,生態環境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會受到一定破壞.祁連山生態環境破壞問題發生后,甘肅省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力度,各地生態環境質量逐漸好轉.隴南市生態環境水平呈下降態勢,主要是因為其地處秦巴山區,是重要的生態功能區也是曾經甘肅省脫貧任務最重的市(州)之一,很大程度上處于低水平利用當地自然資源維持生計的狀態,陷入“生態脆弱-貧困”的惡性循環,對生態環境帶來壓力.

從經濟發展水平來看,2010—2020年,黃河流域甘肅段及絕大多數市(州)經濟發展緩慢且穩定性較差,較于以往年份出現了下降趨勢(表3).蘭州的經濟水平在研究時間范圍呈上升態勢,主要得益于蘭州良好的經濟發展基礎以及作為全省經濟、

科技中心的獨有優勢和相關政策支持.白銀、天

水、慶陽等地近年來響應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號召,關閉了一批以有色金屬、石油化工、機械電子等重工業為主的工廠,對當地經濟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張掖、定西、臨夏、甘南等市(州)經濟發展以農(牧)業為主,經濟發展緩慢.

從城鎮化水平來看,研究時間范圍內黃河流域甘肅段城鎮化發展水平逐步提高,從2010年的0.227到2020年的0.448(表3),增幅達到97%以上.這主要是因為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政策的穩步推進,近年來甘肅省各地不斷提升科技、教育、醫療水平,不斷擴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模,社會城鎮化發展水平得到提升.從整體上看,黃河流域甘肅段各地城鎮化水平呈現明顯的不均衡態勢,定西、隴南、臨夏等屬于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區和民族地區,由于自然環境、資源條件、經濟發展、交通設施等的限制,城鎮化發展水平較低.

3.2? 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系統耦合度及協調度的時空演變

從耦合度來看,經過11年的發展,黃河流域甘肅段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系統耦合度達到較高水平(0.9<耦合度<1.0)(圖2).2010年,14個市(州)的耦合度存在較大差異,蘭州、嘉峪關、金昌超過0.97,酒泉、白銀、天水、武威、張掖、甘南、慶陽、臨夏處于0.86~0.95之間,平涼、定西、隴南在0.70~0.84之間.到2014年,這種差異不再明顯,各地耦合度尤其是耦合度較低的隴南在此期間明顯提升,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三系統之間的關聯度增強.2020年,14個市(州)耦合度均超過0.93,表明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三系統之間的關聯度很強,各地在追求經濟與城鎮化發展的同時注重保護生態環境.

從協調度(圖3)來看,在研究時間范圍內黃河流域甘肅段14個市(州)的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系統耦合協調度呈平穩上升態勢,總體由過渡發展大類向協調發展大類轉變.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黃河流域甘肅段近年來在生態環境保護、經濟發展、城鎮化建設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果,14個市(州)生態環境、經濟和城鎮化協調發展水平不斷上升,區域整體發展向著好的方向轉變.

根據協調度區間劃分標準,借助ArcGIS分析軟件做出2010年、2015年、2020年黃河流域甘肅段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系統耦合協調度空間

格局(圖4).可以看出,11年間黃河流域甘肅段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耦合協調程度不斷提升,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但協調度總體不高,初級協調是主要類型.2010年,蘭州、嘉峪關、酒泉、金昌、張掖、天水6市處于初級協調階段,其他市(州)處于勉強協調階段.2015年,白銀、武威、平涼、慶陽、定西由勉強協調階段進入初級協調階段,蘭州邁入中級協調階段,隴南、臨夏、甘南依然處于勉強協調階段.到2020年,嘉峪關、酒泉、金昌與蘭州同處于中級協調階段,隴南、臨夏、甘南由勉強協調階段進入初級協調階段,其他市(州)處于初級協調階段.可以看出,黃河流域甘肅段區域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耦合協調發展不均衡.

蘭州作為甘肅省的省會和中心城市,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各種資源要素的集聚,對其經濟、社會、生態建設提供了支撐和保障,經濟發展、城鎮化建設和生態環境等方面都具有明顯優勢,耦合協調程度一直保持領先,較其他市州率先進入了中級協調發展階段.嘉峪關、酒泉、金昌綜合經濟實力一直位居甘肅省14個市(州)前列,城市化程度高,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注重與生態保護的協調發展,耦合協調程度較高.從全局發展層面來看,黃河流域甘肅段除蘭州、嘉峪關、酒泉、金昌以外的各市(州)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協調發展程度并不高,蘭州作為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周邊區域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協調發展水平較低,耦合協調發展整體呈現出以蘭州為中心“西高東低”的空間分布態勢.

3.3? 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耦合協調發展的驅動因素分析

灰色關聯度越高,表明相關性越好,即該因素對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系統的耦合協調度影響程度越強.黃河流域甘肅段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系統耦合協調度與6大驅動因素的關聯度均大于0.5(表4),表明各驅動因素與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系統耦合協調度均聯系密切,按照灰色關聯度由大到小依次為:政府能力、經濟發展水平、水資源、產業結構、科技投入、對外開放程度.其中,政府能力對耦合協調發展的影響最大,除嘉峪關、酒泉外,其余12個市(州)政府能力關聯度均處于較高狀態.說明政府能力是影響黃河流域甘肅段經濟發展、城鎮化、生態環境協同發展的最重要因素,政府宏觀調控有力有效.經濟發展水平與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系統耦合協調度的關聯度位于第二位,14個市(州)經濟發展水平關聯度均處于較高狀態.說明經濟實力的提升對黃河流域甘肅段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的耦合協調發展具有較強的驅動作用.水資源與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系統耦合協調度的關聯度位于第三位,蘭州、天水、隴南、臨夏以外的市(州)水資源關聯度均處于較高狀態.黃河流域甘肅段具有其特殊性,普遍存在水資源短缺、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生態環境脆弱等現象,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耦合協同發展對水資源的影響非常敏感,必須要高度重視區域內水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以推動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耦合協同發展.產業結構、科技投入與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系統耦合協調度的關聯度分別居第四、第五位.對外開放程度與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系統耦合協調度關聯度最低,表明對外開放對黃河流域甘肅段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的耦合協調發展影響相對較小,外力驅動不足.但對天水、酒泉而言,對外開放程度對于當地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耦合協調仍有較強的驅動作用.

從14個市(州)分別來看,影響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系統協調發展的主導因素不同.蘭州的主導因素為政府能力與科技投入,嘉峪關、金昌、白銀的主導因素為經濟發展水平與水資源,酒泉、平涼的主導因素為經濟發展水平,其他(州)主導因素為政府能力.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利用耦合協調度模型,對2010—2020年黃河流域甘肅段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三者耦合協調發展進行研究,探討耦合協調發展的時空演化格局,并借助灰色關聯度模型探究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協調發展的驅動因素,得出以下主要結論:

1)2010—2020年,黃河流域甘肅段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系統綜合發展水平呈上升趨勢,總體隨著時間向著更好的狀態發展.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系統耦合度和協調度都不斷提高,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系統的之間關聯度逐漸增強,協調發展類型總體由過渡發展大類向協調發展大類轉變.

2)分析2010,2015和2020年黃河流域甘肅段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系統耦合協調度的空間分異,得出黃河流域甘肅段各市(州)耦合協調度空間差異明顯,蘭州、嘉峪關、酒泉、金昌進入中級協調階段,其他市(州)處于初級協調階段,耦合協調發展整體呈現“西高東低”的空間分布態勢.

3)灰色關聯度模型的分析結果表明,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科技投入、水資源、政府能力、對外開放程度對黃河流域甘肅段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協調發展均具有驅動作用,影響力從強到弱依次為政府能力、經濟發展水平、水資源、產業結構、科技投入、對外開放程度,不同市(州)的主導因素存在差異.

4.2 建議

根據以上研究結論,針對黃河流域甘肅段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耦合協調關系及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1)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態產業.在今后的發展中,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立足各區域產業基礎、資源稟賦和環境承載力,優化產業布局,依靠科技創新推動新舊產業動能轉換,推動區域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蘭州、白銀、定西等中部區域重點發展節能環保、中醫中藥、數據信息等產業,酒泉、嘉峪關、張掖等河西區域以清潔能源、文化旅游、戈壁農業等特色優勢產業為重點,天水、隴南、平涼等隴東南區域重點發展先進制造、文化旅游及保健養生等產業.通過將綠色生態產業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增強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和經濟實力.充分發揮黃河流域甘肅段區位優勢,借助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與“一帶一路”的政策疊加紅利,深度融入到黃河經濟帶、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加強跨區、跨境經貿、技術、人才等交流合作,建設對外開放大樞紐、大通道.

2)采取差異化策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把創新作為核心驅動力,以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和蘭白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為中心,鼓勵和支持創新要素向天水、隴東產業創新集群延伸擴散.加強城市間的聯系與協同,提升蘭州、天水、嘉峪關等作為中心城市的輻射和帶動功能,在經濟產業、科技創新等方面向周圍城市溢出,帶動中部地區、河西地區、隴東南地區協調發展.定西、隴南、臨夏等市(州)針對薄弱環節,在城鄉基礎設施、城鎮空間范圍、公共服務保障、產城融合等方面采取一定措施,改善和提升區域城鎮化發展水平.推進省市生態保護、產業發展、科技人才、政府管理等領域的政策和機制創新,加強政策的協同互補、配套銜接,形成提升區域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協調發展的合力與制度保障.

3)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促進可持續發展.緊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機遇,堅持綠色發展、生態優先,推進河西祁連山區、甘南黃河上游水源涵養區水源涵養治理,加強隴中隴東黃土高原區水土流失治理,建設黃河上游甘肅段生態保護示范區.協調推進黃河流域甘肅段干流與支流、水域與陸域的統一管理保護,資源開發和污染排放源頭治理相結合,全力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同防同治,強化生態環境大保護大治理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效益,營造生態宜居的城鎮生活環境,構建經濟發展、城鎮化建設綠色屏障.注重自然資源開發和生態保護并重,將隴南等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地區生態資源稟賦、資源優勢有效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業,帶動當地居民收入增長.

參考文獻:

[1]? 王育寶,陸揚,王瑋華.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耦合研究新進展[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9(5):84.

[2]? 紀明,曾曦昊.新型城鎮化與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的時空演化預測及驅動機制研究[J].生態經濟,2022,38(9):212.

[3]? NORGAARD R B.Economic indicators of resource scarcity:A critical essay[J].J Environ Econ Manag,1990,19(1):19.

[4]? OLIVEIRA C,ANTUNES C H.A multi-objective multi-sectoral economy-energy-environment model:Application to Portugal[J].Energy,2011,36(5):2856.

[5]? 劉德強,沙海江,吳成亮.中國省域生態經濟系統耦合協調發展時空分異[J].江蘇農業科學,2018,46(5):338.

[6]? 王介勇,吳建寨.黃河三角洲區域生態經濟系統動態耦合過程及趨勢[J].生態學報,2012,32(15):4861.

[7]? 王艷慧,李靜怡.連片特困區生態環境質量與經濟發展水平耦合協調性評價[J].應用生態學報,2015,26(5):1519.

[8]? 唐曉靈,杜莉.基于引力模型的區域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耦合協調研究——以陜西省為例[J].生態經濟,2020,36(7):164.

[9]? 谷國鋒,王建康,劉多,等.東北地區經濟發展與環境協調關系的實證分析[J].華東經濟管理,2016,30(1):63.

[10]? BREGER A R,HODGE R A.Natural change in the environment:A challenge to the pressure-state-response concept[J].Soc Indic Res,1998,44(2):255.

[11]? OECD.Indicators to Measure Decoupling of Environmental Pressure from Economic Growth[R].Paris:OECD,2002.

[12]? CAVIGLIA-HARRIS J L,CHAMBERS D,KAHN J R.Taking the“U”out of Kuznets: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EKC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J].Ecol Econ,2009,68(4):1149.

[13]? 馬世駿,王如松.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J].生態學報,1984,4(1):3.

[14]? 黃金川,方創琳.城市化與生態環境交互耦合機制與規律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3,22(2):11.

[15]? 劉海猛,方創琳,李詠紅.城鎮化與生態環境“耦合魔方”的基本概念及框架[J].地理學報,2019,74(8):1489.

[16]? 劉春雨,劉英英,丁饒干.福建省新型城鎮化與生態環境的耦合分析[J].應用生態學報,2018,29(9):3043.

[17]? 張引,楊慶媛,閔婕.重慶市新型城鎮化質量與生態環境承載力耦合分析[J].地理學報,2016,71(5):817.

[18]? 王少劍,方創琳,王洋.京津冀地區城市化與生態環境交互耦合關系定量測度[J].生態學報,2015,35(7):2244.

[19]? 杜霞,孟彥如,方創琳,等.山東半島城市群城鎮化與生態環境耦合協調發展時空格局[J].生態學報,2020,40(16):1.

[20]? 陳肖飛,郭建峰,姚士謀.長三角城市群新型城鎮化與生態環境承載力耦合協調研究:基于利奧波德的大地倫理觀思想[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18,27(4):715.

[21]? 蔡文靜,夏詠,趙向豪.西北5省區“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城鎮化”耦合協調發展及預測分析[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0,41(12):219.

[22]? 王淑佳,任亮,孔偉,等.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經濟-新型城鎮化協調發展研究[J].華東經濟管理,2018,32(10):61.

[23]? 任保平,杜宇翔.黃河流域經濟增長-產業發展-生態環境的耦合協同關系[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21,31(2):119.

[24]? 任保平,鞏羽浩.黃河流域城鎮化與高質量發展的耦合研究[J].經濟問題,2022(3):1.

(責任編輯? 武維寧)

猜你喜歡
生態環境城鎮化
產權視角下的西寧特鋼企業環境風險評價與控制
商業會計(2016年15期)2016-10-21 07:47:11
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評價體系研究
商業會計(2016年13期)2016-10-20 15:32:16
對媒體融合生態環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出版廣角(2016年15期)2016-10-18 00:09:59
我國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27:50
如何強化我國生態環境監察工作
京津冀生態景觀與旅游城市協調發展的研究
企業導報(2016年11期)2016-06-16 15:18:09
讓老年農民挑起城鎮化的重擔?
堅持“三為主” 推進城鎮化
學習月刊(2015年14期)2015-07-09 03:37:50
城鎮化面臨的突出問題和應對之道
全球化(2015年2期)2015-02-28 12:38:55
城鎮化
江蘇年鑒(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中文在线视频| 日韩无码一二三区|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AV|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 国产av一码二码三码无码| 国产全黄a一级毛片| 亚洲三级色| 伊人无码视屏| 野花国产精品入口| 国内黄色精品| 国产日本欧美亚洲精品视| 亚洲精品无码AⅤ片青青在线观看|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第一页| 国产成人狂喷潮在线观看2345| 亚洲无码A视频在线| 国产1区2区在线观看| 在线欧美一区| 99在线视频免费| 亚洲精品男人天堂|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日本色综合网| 国产91麻豆视频| 在线观看无码a∨|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在线看不卡|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普男人| 777午夜精品电影免费看|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亚瑟|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品在天天在线麻豆| 色成人综合| 综合色88|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不卡| 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在线a视频| 九色综合视频网|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 国产日韩丝袜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第三页在线看| 国产最新无码专区在线| 永久免费无码成人网站| 精品视频福利| 2021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亚洲欧美h| 日本高清免费一本在线观看| 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中文bt天堂| 丁香六月综合网| 色偷偷男人的天堂亚洲av| 韩日免费小视频| 国产成年无码AⅤ片在线| 538国产视频|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Aⅴ| 青青草原偷拍视频| 国产精品专区第一页在线观看| h网址在线观看| 亚欧美国产综合| 一本色道久久88| 亚洲一区黄色| 欧美国产综合色视频|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91色爱欧美精品www| 国产特级毛片| 成人日韩欧美| 欧美国产菊爆免费观看 | 国产成人夜色91| 免费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观看| 国产精品丝袜在线| 亚洲人成网18禁| 天天婬欲婬香婬色婬视频播放| 国产成人你懂的在线观看| 91视频99| 啪啪永久免费av| 色偷偷一区| 欧美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青青草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