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對力學三大觀點進行介紹,對三大觀點的優選原則進行分析,并結合典型例題,探討如何利用力學三大觀點解決綜合性問題.
關鍵詞:高中物理;力學三大觀點;解題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4)06-0083-03
高中物理中力學三大觀點,即動力學觀點、能量觀點和動量觀點.是高考中必考的考點,具有綜合性強、難度大的特征,常常作為考試的壓軸題出現.本文對該部分知識進行了分析,以便加強學生對三大觀點的理解和應用.
1 力學三大觀點概述
高中物理中的力學三大觀點,包括動力學觀點、能量觀點和動量觀點[1].其中動力學觀點是結合牛頓第二定律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求解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時速度、加速度、位移等物理量,涉及運動的細節,可以用來處理勻變速運動的相關問題;能量觀點是結合動能定理、功能關系、機械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解決功和能之間的關系,涉及做功和能量轉換,既能解決勻變速運動的相關問題,也能處理非勻變速運動問題;動量觀點是涉及動量定理和動量守恒定律,解決過程只涉及物體的初末速度、力、時間或者只與初末速度有關,和能量觀點一樣,動量觀點適用范圍既包括勻變速運動,也包括非勻變速運動問題.
2 三大觀點的選用原則
力學的三大觀點,針對的是不同的物理情境,解決的是不同的問題.如若誤用,就會降低解題效率,甚至求出錯誤答案或者求解過程陷入僵局.因此,需要對三大觀點的選用原則有一定的了解.
(1)當物理情境為碰撞、爆炸、反沖等問題,若只涉及初、末速度而不涉及力、時間, 且研究對象為一個系統,優先選用動量守恒定律,并聯立能量守恒定律進行求解,需注意所研究的問題是否滿足守恒的條件.
(2)當涉及運動的具體細節時,考慮動力學觀點進行解題,能量和動量觀點均只關注初末狀態,不考慮運動細節.
(3)當問題涉及相對位移時,可優先考慮能量守恒定律.此時系統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和系統機械能的減少量相等,即轉變為系統的內能.這種解法可以避免對復雜的運動過程進行分析,簡化解題步驟.
(4)若在求解問題時,需要求出各個物理量在某時刻的大小,則可以優先運用牛頓第二定律.
(5)若研究對象為單一物體,且涉及功和位移問題時,應優先考慮動能定理.
3 熱點題型分析
3.1 應用三大動力學觀點解決碰撞、爆炸模型
例1
如圖1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有P、Q兩個物塊,兩者相距L=0.48 m,P物塊的質量為1 kg,Q物塊的質量為4 kg,P物塊的左側和一個固定的彈性擋板接觸.已知P物塊與水平地面間無摩擦,且其和彈性擋板碰撞時無能量損失,Q物塊與水平地面有摩擦且動摩擦因數為0.1,重力加速度取10 m/s2.某一時刻,P以4 m/s的初速度朝著物塊Q運動并和其發生彈性碰撞,回答以下問題:
(1)P物塊與Q物塊第一次碰撞后,兩者瞬間速度大小各為多少?
(2)P物塊與Q物塊第二次碰撞后,物塊Q的瞬間速度大小為多少?
4 結束語
總之,當運用力學三大觀點進行解題時,關鍵在于明確研究對象和其所經歷的物理過程,并能夠根據問題,應用合適的觀點進行求解.該類題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教學過程切不可機械化、模板化,教師要引導學生多思考、多總結,達到“講一題會一類”的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解題思維.
參考文獻:
[1] 李得天.利用力學的三大觀點解高考力學壓軸題[J].高中數理化,2022(20):34-35.
[責任編輯:李 璟]
收稿日期:2023-11-25
作者簡介:樓倩(1986.2-),女,甘肅省蘭州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從事初高中物理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