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紅
【摘要】當前,政府審計已經成為保障國家財政安全、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手段,但在實踐中卻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問題。一方面審計結果的公開透明度不足,導致審計結果難以有效監督和約束政府部門的行為;另一方面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和客觀性有待提高,影響審計結果的公正性。文章探討了解決我國政府審計存在問題的相關對策,助力政府審計機關加強對政府部門、公共機構以及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審計監督,發揮審計的監督作用。
【關鍵詞】政府審計;存在問題
【中圖分類號】F239;F276
政治文明建設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基礎,在政治文明建設過程中,政府審計工作發揮著關鍵的作用。政府審計制度是政府采用財務、會計、統計等方法對政府部門、公共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的財務收支進行監督和審查的制度。政府審計制度的建立,對促進政府的廉潔、透明、高效,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推進經濟發展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政府審計在社會政治經濟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其重要性越來越受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認可和重視。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政府審計制度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政府需要不斷地調整審計制度,以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滿足群眾的期望。政府需要加強對審計工作的創新,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和管理模式,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和精度。但當前政府審計制度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行規范調整。政府需要加強對審計工作的監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機制,重視審計工作的實效性,確保審計工作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全面性。同時,政府也需要加強對審計人員的培訓和素質提升,提高他們的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
一、我國政府審計存在的問題
(一)審計整改現狀不容樂觀
政府審計監督一直是保障國家財產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1]。近年來,在恢復和重建方面,政府審計監督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也暴露出了新問題。審計署發布的報告顯示,政府部門、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中存在掩蓋問題、弄虛作假的行為,導致國家財產流失。
審計署的報告揭示了國有企業存在的問題,也提醒了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需要加強內部管理。在當前經濟形勢不穩定的背景下,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應該更加注重節約開支,防止財產流失。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需要建立健全的內部管理機制,加強對預算執行過程的監督和審計,完善投標管理制度,加強投標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除了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需要加強內部管理,審計署也應該進一步加強對國有企業的監督和審計[2]。審計署應該加強對國有企業的審計力度,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并督促企業改進。同時,審計署也需要對國有企業的內部管理機制進行評估,提出改進建議,推動國有企業的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二)審計人才的素質有待提升
政府績效審計涉及的范圍比較廣泛,且不同環節采用的標準、方法各不相同,同時審計結論對于政府行政工作的改進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政府績效審計工作對于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有著極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新時代背景下,復合型審計人才在政府審計工作中的重要地位逐漸凸顯。例如,作為審計工作者,除應具備專業的審計知識和技能外,還應具備一定的管理學知識,具備依據相關的法律法規解讀國家政策的能力,具備分析、運用大數據的素養,具備較高的職業責任感等。但是,目前我國審計部門內的專業人員主要是財會人員,他們在財會方面比較專業,但是缺乏管理、法律等專業知識,且一些人員對信息時代審計工作的創新發展不能及時適應,從而影響了績效審計工作的有序開展。針對這種情況,政府部門應加強對專業審計人員的培養,吸引并培養復合型人才,支持績效審計工作的發展。
(三)審計結果反饋作用發揮有限
政府審計結果公告制度的完善是保障政治民主和有效履行公共受托責任的重要舉措[4]。在國際上,政府審計結果公告已經成為通行作法,標志著政府審計現代化和信息化。但目前我國的政府審計結果和公告制度仍不完善,反饋作用不充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建立規范、法制化的制度,逐步完善政府審計結果公告制度。現行政府審計結果公開不帶強制性規定,導致監督范圍有限,降低了審計法律制度的強制性。因此,需要加強制度建設,完善政府審計結果公告制度的法律法規,使其真正具有強制性。另外,政府應該加強對審計結果的解讀和分析,及時回應公眾的關切,提高政府公信力。同時,政府還應該加強對審計結果的監督和評估,確保審計工作的有效性和客觀性,保障公共利益。
二、探索解決我國政府審計存在問題的對策
(一)填補政府審計管轄盲區
1.優化各級審計機關設置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對各級審計機關方面的設置進行調整[5]。首先,應該加強審計機關的職能定位,明確審計的目標和任務。同時,建立健全的機構設置,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加強人員培訓和管理,提高審計質量和效率。其次,應該加強審計機關之間的協調合作,實現資源共享、信息共享和經驗交流,避免重復審計和盲目競爭,提高整個審計系統的運行效率和效果。最后,應該加強對審計工作的監督和評價,建立科學的考核體系,對審計機關的工作進行定期評估和監督。同時,加強對審計工作的宣傳和推廣,提高社會公眾對審計工作的認識和理解,加強公眾對政府工作的監督和評價。
2.構建被審計單位信息庫
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各行各業都要遵守法律法規,保證自身的合法經營。然而,在實際操作中,一些單位的法律意識不夠深刻,導致整改不到位。更嚴重的是,面對一些不知悔改屢次犯錯的單位,整改情況也不樂觀。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審計機關應該建立信息資料庫,完整記錄每份審計情況[6]。這樣可以方便審計機關對被審計單位的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同時,建立監督機制,監督被審計單位每年的審計狀況和整改情況,可以推動被審計單位認真整改,保證其合法經營。
除此之外,還需要創造良好的審計外部環境。這包括建立公正、透明的審計體系,加強對審計機關的監督和管理,以及加強對審計工作的宣傳和推廣。只有這樣才使審計工作更加規范化、專業化,確保被審計單位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促進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
3.優化批量集中整改系統
地域區域問題導致經濟上的差距不大,管理方面雷同等。這一現象在許多國家都存在,尤其是對于面積較小的國家而言,由于地理位置相近,經濟發展模式和管理方式往往也相似,因此很難出現顯著的經濟差距。然而,這種相似性也帶來了管理上的雷同,因為類似的地區通常會采取相似的管理措施,導致在處理問題時缺乏創新和個性化的解決方案。
被審計單位中的問題很多都很相似,容易橫向比較和參考[7]。在審計過程中,審計師經常會發現被審計單位存在類似的問題,這些問題涉及到財務管理、內部控制、風險管理等方面。這些問題在不同的被審計單位中出現的頻率和嚴重程度可能不同,但它們的本質是相似的。因此,審計師可以將這些問題進行橫向比較和參考,發掘共性問題,為被審計單位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改進建議和控制措施。
審計師在審計過程中通常會對被審計單位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和建議,這些問題和建議需要被嚴肅對待,并及時進行整改和落實[8]。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審計師可以采用對照比較的方法,將不同時間段內被審計單位的問題和建議進行對比,找出問題的變化和趨勢,為被審計單位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改進建議。同時,審計師還需要對被審計單位的整改和落實情況進行有效對比,發現問題的瓶頸和難點,提供更加具體的解決方案。這樣可以幫助被審計單位更好地解決問題,提高管理水平和財務風險控制水平。
(二)優化政府審計的法律環境和相關制度
1.推進審計法律文化建設
文化和法治理念對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有著深遠的影響。在一個國家或社會的文化與法治理念得到充分發揚的情況下,人們會更加自覺地遵守法律和規章,積極維護社會公平公正的環境。而在一個文化與法治理念淡化或缺失的社會,人們的行為往往會趨向自私、以權謀私等不良行為。
對于被審計單位而言,遵守法律規定是其基本職責之一。在進行審計工作時,審計人員會全面檢查被審計單位的賬目和財務狀況,如果發現有違法行為,就會按照法律規定進行相應的處罰。被審計單位如果存在監守自盜等不法行為,不僅會對企業的形象和聲譽造成負面影響,還會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甚至面臨法律風險。因此,被審計單位必須時刻保持高度警惕,遵守法律規定,加強內部監管,防范不法行為的發生。
遵守法律規定不僅是被審計單位的基本職責,也是政府審計工作的重要前提[9]。如果被審計單位能夠積極遵守法律規定,審計人員在工作中就會更加專注于財務審核和風險評估等核心內容,而不必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查找和處理違法行為。這樣一來,審計工作的負擔就會減輕,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也會得到提高。
2.細化審計法律責任
在審計領域,法律責任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對于政府審計人員來說,要明確法律責任的內容,同時也要明確免責條款,以及在工作中需要考慮的職業道德和職業謹慎態度。審計責任可以分為直接責任和間接責任。直接責任是指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發現了問題或錯誤,但未及時采取措施或發現后未及時報告,導致問題或錯誤進一步惡化。間接責任則是指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未發現問題或錯誤,但在審計后發現問題或錯誤,且該問題或錯誤應該在審計過程中被發現。
對于直接責任,相關責任人員必須按照規定承擔相應的責任。這包括政府審計人員和被審計單位相關人員。政府審計人員需要按照法律法規和職業規范要求,履行相應的審計職責,確保審計工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被審計單位相關人員需要提供真實、完整、準確的信息,積極配合審計工作。對于間接責任,政府審計人員需要對審計工作的缺失進行深刻反思,尋找問題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進。同時,也需要對被審計單位提出明確的整改要求,確保類似問題不再出現。
(三)健全政府審計結果公開機制
政府審計結果公告成為政府審計職責的法定要求,這是為了促進政府行為透明化,加強社會監督,提高政府工作的公信力。為了加快完善審計結果公告,需要在格式和內容方面進行細化和完善,確保公告的準確性和可讀性。同時,還需要加強審計結果公告質量方面的控制和核準,確保公告的真實性和可信度。
審計結果公告的作用機制也需要更加完善健全,全面展現公告的作用[10]。通過審計結果公告的發布,可以促進政府部門的自我監督和自我完善,推動政府行為的規范化和優化。同時,還可以增強社會監督的力度,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為建設法治化的政府和社會提供重要的支撐。因此,加強審計結果公告的完善和推廣,是推進政府治理現代化、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舉措。
三、結語
政府審計在維護國家財務安全和促進政府行政效能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政府審計部門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亟待解決的問題。首先,政府審計工作越來越順利,管理體制、經費來源、不規范的行為都在被改進和規范。政府審計部門的職責和權限得到進一步明確,審計標準和程序也得到了制定和完善,經費來源也更加規范化和透明化。此外,政府審計部門對不規范的行為也開始進行制度化的規范和處罰。其次,外部復核對政府審計的獨立性有利。政府審計部門在進行審計工作時,經常需要與被審計單位進行溝通和協作,這容易導致審計工作受到干擾。為了保障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外部復核的引入可以有效地減少被審計單位對審計工作的影響,從而提高審計工作的質量和獨立性。最后,為了保障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各級審計機關應逐漸建立信息庫和完善系統,通過批量整改和調整設置,可以有效地抑制屢審、屢犯現象的發生,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總之,政府審計部門在不斷完善自身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政府審計部門需要進一步加強管理體制建設和人才培養,同時也需要增強獨立性和公正性,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在國家財務管理和政府行政效能提升中的作用。
主要參考文獻:
[1]肖涵.淺談我國企業社會責任審計的問題與對策[J].市場論壇,2023(2):38-41.
[2]袁仁淼,馬鈺,姚俊生.審計全覆蓋背景下政府財務報告審計現狀與對策[J].國際商務財會,2023(11):89-92.
[3]劉娟政府主導合并后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江西財經大學,2021.
[4]趙楠.社會中介機構參與政府投資審計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審計與經濟,2021(4):25-27.
[5]肖文穎,黃思琪.我國社會審計存在問題與對策[J].全國商情,2020(23):89-90.
[6]李笑雪,鄭石橋、政府審計獨立性、審計體制和審計權能配置[J].會計之友,2021(20):118-128.
[7] 呂程,何苗.我國政府審計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J]品牌(下半月),2022(3):87-88.
[8]卿固,辛超群.XBRL環境下的持續審計模式研究——基于信息不對稱理論[J].財會月刊,2023(22):51-53.
[9]王賾.政府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財會學習,2020(14):111-112.
[10]胡瓊.政府審計隊伍專業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宿州學院學報,2021(12):51-54.
責編: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