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 芬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英語課程教學已拓展到語言能力訓練、文化意識激活、思維品質培養、學習能力提升等方面,目的是發展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然而,傳統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尚未完全轉變,課堂教學仍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學習積極性的調動被忽視。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仍沒有轉變教學觀念,在課堂教學中過于強調語言知識的機械學習、考試題目的重復訓練,固步于單一的教學評價模式,以終結性書面考試為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果定性,導致“高分低能”現象層出不窮。教育目標的全面化、人才需求的多元化致使傳統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弊端凸顯,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改革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文學圈”概念進入閱讀教學領域。“文學圈”模式指的是一種閱讀教學方法。在“文學圈”模式的閱讀教學中,學生臨時組成學習小組,對小組選定的文學作品進行閱讀賞析與組內討論。這種閱讀教學模式可以彌補傳統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不足,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能力,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力,促進他們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
在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影響下,初中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通常采用翻譯法進行語言知識解讀,輔以問答法進行文本內容的粗略梳理。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整個課堂幾乎由教師完全主導,學生僅僅是課堂的被動參與者;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作用被忽視,他們的“學”依賴教師的“教”,他們的“讀”多為碎片化的淺閱讀,他們閱讀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不足(朱蘭婷2021)。
目前,部分初中英語教師深受應試教育觀念的束縛,在實施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時仍單一地強調語言知識的教授,即提取閱讀材料中的詞匯進行單詞的辨析及應用分析,提煉句子中涉及的語法規則并展開講解和練習。這樣的教學模式停留在語言知識學習層面,忽視了對文本主題意義和文化內涵的深入學習。
傳統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評價常常在每學期的期末進行,而且僅僅為書面測試。試卷題目類型通常是單項選擇題、正誤判斷題等,答案具有唯一性和固定性,因此并不能全面地評價學生的閱讀能力,甚至可能導致他們在日常學習中將學習重心放在考試技能技巧的訓練和考試分數的提升上,從而忽視了真正應該培養的閱讀能力的提高。
“文學圈”模式是美國學者哈維·丹尼爾斯(Harvey Daniels)在1994 年出版的《文學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室里的呼聲和選擇》中提出的,指的是由學生自己主導閱讀討論小組,每個小組的成員閱讀相同的閱讀材料和內容,先在課外進行自主學習,完成獨立閱讀任務,然后與小組成員進行合作學習,借助自主學習的筆記等一起展開小組討論。其過程包括:閱讀材料選擇、閱讀小組成立、角色分配、閱讀和討論、學習評價總結、閱讀小組重組。
“文學圈”模式為學生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在“文學圈”模式下的閱讀教學中,學生不再完全聽任教師的安排,可以自由選擇組員,自主規劃主題、探討問題。學生不再是知識的被動接收者,而是知識的主動探索者;不再是“填鴨式”教學的對象,而是智慧與能力的集結體?!拔膶W圈”模式為學生的學習成果提供了隱形保障。首先,各個小組可以根據組內成員的興趣選擇閱讀材料。在興趣的驅使下,每位組員在后續的個人學習和合作學習中都能保持一定的專注度和投入度。其次,組內成員可以根據自己的優勢選擇自己的角色任務,處于自己的優勢領域,其學習效果和產出質量也能得到保障。綜合來看,小組的整個學習過程的流暢度和最終討論結果的收獲值都能達到最大?!拔膶W圈”模式為學生提供了全面發展的階梯,從詞匯學習到句子賞析,從篇章故事到主題意義,從書面文本到文化內涵,“文學圈”閱讀模式都逐一探討,既滿足中學階段的應試需求,又可以拓展課外學識,鍛煉思維能力,開闊胸懷、眼界。
閱讀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文化是歷史沉淀的結晶,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在經受住時間考驗的文學作品里挖掘探索,用思想的智慧啟迪學生,以積極進取的學習氛圍感染學生。針對傳統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基于“文學圈”模式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可以以學生興趣激發、動機強化為基礎,以信心建立和能力展示為重點,進行教學構思。
傳統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是教師在講臺上神采飛揚地講,學生在講臺下奮筆疾書。學生的思維完全受教師的牽動,缺乏獨立思考和批判思維。因此,需要引入“文學圈”模式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例如,牛津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Unit 4 的主題是A Good Read,是關于閱讀的,教師可以充分發揮“文學圈”模式的優勢展開閱讀教學?!拔膶W圈”模式的一大亮點在于學生擁有自主選擇閱讀書目的權利,相應地,他們對自己選擇的閱讀材料有更強的愉悅感和責任感。學生通過自主選擇閱讀材料與討論主題,能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閱讀能力,提高語篇分析能力(汪東萍、龐觀麗、馮婧2021)。因此,教師可以將課前獨立學習和課堂合作探討兩個方面結合起來展開教學。
牛津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Unit 4 的閱讀文本含有文學作品《格列佛游記》的選段,因此在課前教師可以基于該部文學作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格列佛游記》四卷中任意一卷進行研讀。依據學生的興趣和選擇,把他們分成若干個小組,每組4—8 人,以便開展閱讀任務的分工合作。這樣的教學設計既切合教材內容,又給予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力,從而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自主探索動機。
小組內部進行“文學圈”模式的角色分配,其中包括:討論主持人(discussion director)、詞匯達人(vocabulary enricher)、文學大師(literary luminary)、追蹤記者(travel tracer)、文化連接者(cultural collector)、生活實際連接者(connector)、篇章解讀者(passage person)、總結發言人(summarizer)、文本繪畫者(illustrator)等。角色分配過程堅持民主開放的原則。每位組員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優勢選擇自己的組內角色。當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處于自己擅長的領域時,會更有自信,更有動力完成好這項活動任務,從而提高自主學習的效率和效果。在組內討論環節,完備的自主學習可以支撐每位成員提供最有價值的信息和觀點,從而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討論,樂于表達想法,渲染充滿活力、充滿智慧的課堂氛圍。
針對中學階段學生的閱讀教學,教師需要兼顧該年齡段學生的考學壓力需求和終身素質發展,那么在引入“文學圈”模式時,要注意教學步驟的連貫性和遞進性。
在閱讀教學中要注重挖掘文本的意義和內涵。只有這樣,學生對文本信息的處理才不會停留在語言知識層面,而是在教師鋪墊語言知識后能夠形成新的認知(王薔2017)。在角色分配中,每個學生都有自己需要擔任的角色、需要完成的任務,這些任務涵蓋詞匯、篇章、文化等不同層面。在合作學習階段,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角色進行該方面的發言,因此,整個討論是一個層層遞進、不斷深入的過程。
1.詞匯拓展,靚句賞析
首先,詞匯達人挑選閱讀材料中的重點詞語進行分享,講解它們的意義及用法。文學大師記錄作品中的重要部分,將其中優美、有價值的語句挑選出來,并在討論會上賞析和講解。這兩者側重的是語言知識的學習,符合中學生對語言學習的基本需求。
2.篇章解讀,框架梳理
追蹤記者用流程圖的形式記錄故事的情節與發展。討論主持人負責提出開放性問題并組織小組討論??偨Y發言人對閱讀作品進行總結歸納,突出文中重要的事件或片段。這些內容與篇章精讀解析密不可分,可以培養學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總結概括能力,鍛煉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
3.主題探索,文化深華
文本繪畫者畫出可以代表故事重要元素的作品,與同學分享其創作思路。生活實際連接者的責任是將閱讀內容與日常生活經驗和體會等聯系起來。文化連接者的任務是根據閱讀材料補充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找出中英兩種文化的異同。在這個討論維度上,學生可以加深對作品主題意義的理解和感悟,從淺層語言知識學習過渡到深層語言內涵學習。
在素質教育時代,教學評價應與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同步改革。教師應當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方式作出一定的更新,以便更好地檢驗“文學圈”模式的閱讀教學成果(李軍2022)。在基于“文學圈”模式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平衡教、學、評三者之間的關系,達到以評促教和以評促學的目的。因此,教學評價途徑和方式應多元化,讓所有閱讀教學過程中的參與者都可以參與評價環節。
1.教師評價
教師作為“文學圈”模式閱讀教學的引導者和輔助者,可以從小組分工合作和討論效果的整體角度進行點評,側重小組任務整體完成度及小組各成員對小組整體任務的貢獻關聯性或不足,從第三視角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獨立研習能力、個人規劃能力及小組合作能力的大概情況。同時,教師可以針對小組學習和討論的不足進行補充,對學生能力提升提供方法引導。
2.同伴互評
組內成員作為“文學圈”模式閱讀教學的直接體驗者和參與者,可以更深刻、更具體地感受到在該閱讀教學中其他成員表現優劣的細節方面。因此,組內成員的互評可以對教師評價進行補充,側重評價每位成員在整個過程中的具體任務完成度、任務效果呈現度、組內合作配合度。同時,同伴互評還包括不同組別的成員之間的互評,在觀察別組成員表現和比較自己表現的情況下給出客觀的綜合性點評。
3.學生自評
以上兩種評價都是外部評價,主要以個人或整體可視化的表現或效果為依據。學生自評則是一種內部評價,由學生對自己整個參與過程的心理感受和自我預期與實際呈現的差異進行反思,明晰自己的長處和短板,并作出相應的知識拓展與能力提升規劃。
“文學圈”概念的引入為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改革帶來了新的突破口,“文學圈”模式的應用成為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助力。傳統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語言學習和實踐應用的關系,忽視了語言輸出能力的鍛煉,不利于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造成學用嚴重分離、課堂氛圍低沉、師生期待不足的現象,磨滅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削弱了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文學圈”模式將教師主導轉化為教師引導,學生被動學習轉化為學生自主學習,知識“灌輸”轉化為素質培養,將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并置,把個人角色和組內任務結合,使知識學習和文化感受同步,讓結果評價和過程評價共存,從根本上改變了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凇拔膶W圈”模式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激發了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調動了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了他們對文本和現實的聯系,提升了他們對知識儲備和能力鍛煉的共同重視,實現了他們思維品質和核心素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