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娟, 朱建軍, 田 野, 楊友福, 李 磊
(哈爾濱工程大學水聲工程學院,水聲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哈爾濱工程大學),哈爾濱 150001)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各高校要積極承擔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破長期以來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相互隔絕的“孤島效應”,將立德樹人落到實處,將思政教育與各門課程有機結合,構建全面覆蓋、類型豐富、相互支撐的課程體系,切實推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協同前行”[1-3]。
全課程思政育人已經成為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的主旋律[4-6]。專業課融入思政理念是培養卓越人才、落實立德樹人的重要環節[7-10]。我校前身“哈軍工”凝聚著新中國的領導者們建設現代化國防的厚望,堅持培養以船舶工業、海軍裝備、海洋開發、核能應用為特色的國家急需人才,在謀海濟國的發展歷程中,對課程思政的高度重視一脈相承[11-12]。水聲技術被譽為水下“千里眼”和“順風耳”,是對抗強敵、守護“水下國門”的核心戰斗力,是認識海洋、開發海洋的核心競爭力,水聲人才的培養質量直接關系著國家海防領域的戰略布局[13-15]。新工科建設背景下,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國防特色專業實驗教學課程思政開展新模式勢在必行,下面以電子電路課程設計為例,探討實踐教學環節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的實踐途徑。
電子電路課程設計是水聲工程專業的綜合型實踐課程,課程教學內容以聲納電子系統為主線,將水聲前沿科研成果凝縮成實驗教學項目,重塑系統級和模塊級的設計內容,使學生學會用系統思維和工程思想設計和驗證聲吶電子電路。
(1)知識目標。系統地掌握聲吶技術、現代電子電路、微處理器、信號處理等理論、技術、方法,跟蹤水聲前沿研究,形成水聲電子信息工程知識體系。
(2)能力目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提出聲吶信號發射、接收、處理等電路設計方案,掌握高級電子電路的仿真驗證、制作和測試技能,掌握聲吶系統水池試驗的研究過程,科學地分析實驗數據和結論、撰寫規范的設計報告能力。
(3)素質目標。立德樹人,形成高效自主學習和團隊協作能力,具有獨立思考和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解決復雜問題綜合能力,成為具有家國情懷的新時期科技人才。
課程以聲吶電子系統設計為主線,結合最新科研成果,重塑課程內容,引導學生學會用系統思維和工程思想設計來設計和驗證聲吶電子電路,課程設計的實質是“微縮版”的科研項目研究,設計作品使學生提早受到了全面的科研訓練,激活了學生強烈參與和挑戰體驗,這為思政教育的開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在教學中,引入老一輩水聲科技工作者的工作事跡、水聲科技前沿動態、自主核心技術艱辛攻關歷程,以及國內外當前水聲技術發展形勢等思政元素,增強水聲學子自豪感、榮譽感、緊迫感、使命感,激發學生樹立科技報國的理想信念。價值引領融入電子電路課程設計的教學體系如圖1 所示。

圖1 價值引領融入電子電路課程設計教學體系框圖
重新梳理課程實驗項目,把思政理念整體融入實驗項目設計制作調試全過程,完善全面覆蓋、內容豐富、相互支撐的課程思政內容,構建課程思政和知識傳授相輔相成的實驗項目。在實驗項目設計上,以聲吶系統為主線,將水聲前沿成果水下超短基線定位、水聲通信導航、水下多基地目標探測、多波束測深等聲吶系統歸納為由水聲換能器、發射機電路、接收機電路、信號采集電路、同步電路、信號處理模塊及顯控模塊等組成的典型水聲電子電路系統和模塊,重塑系統級和模塊級的設計內容。例如系統級設計項目有水聲遙控通信裝置、簡易水聲應答器、超聲波測距儀、多波束探測系統;模塊級設計項目有水聲數據采集器、程控增益放大器、低功耗值班電路、水聲同步器、水聲信號模擬器、可控功率水聲發射機等。
以水聲遙控通信裝置實驗項目[16]為例,其課程思政設計思路如圖2 所示。

圖2 實驗項目具體課程思政設計思路框圖
在所有實驗項目簡介中對學生的思政教育和知識能力培養并重,講解各類型聲納在國民生產中的應用實例以及發展方向。講授實驗項目設計方案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愛國奉獻教育,促使學生在專業學習中更有使命感、榮譽感。
課程教學完全以學生為中心,以團隊為單元,以項目作品為導向。整個實驗過程包括學生選題指導、開題答辯、案例講解、專題講座、作品驗收及總結報告撰寫指導等幾個主要環節,引導所有學生能夠綜合應用水聲專業理論知識、電子電路理論、信號處理技術等專業基礎知識,抓住項目的設計指標和關鍵技術,以宏觀的系統思維提出項目設計方案,以工程思想測試分電路的性能參數。
師生互動,開放式教學組織實施,為學生創造了大膽質疑、勇于創新、個性化釋放的學習氛圍,給予團隊發揮創造的空間,高質量地完成設計目標,提升學生團隊合作和創新能力。采用研討式的教學方式,通過師生間、學生間意見交流和思想碰撞,啟發學生深入理解聲納電子系統的本質,鍛煉學生的系統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堅定學生學習水聲知識的信心,提升作為水聲人的自豪感和榮譽感。例如引入“悟空號”全海深AUV,“奮斗者”號萬米載人潛水器等科技前沿案例,組織學生結合當前所學知識點進行討論,各抒己見,同時鼓勵學生以聲吶系統為背景,自行設計水下通信方案、低功耗值班電路、可控功率水聲發射機等聲吶設備,提倡學生創新技術手段,激發學生服務海防的使命意識,認識海防建設的迫切需求,在實際案例指導過程中,融入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為船為海為國防的感人事跡,將“哈軍工”精神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學生。引導學生樹立愛國報國的遠大志向,勇于肩負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歷史使命,腳踏實地學好這門課程。
在水聲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水聲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的教學科研資源支撐下,教學團隊凝練儲備典型設計案例,以專題講座的形式詳細講解涉及的理論問題和技術問題,對于基礎知識推薦優質線上課程、文獻資源和國內外專業信息資源,提供各種自制硬件開發平臺,如自制聲吶系統實驗平臺,實驗水箱和水池等必備資源。理論聯系實踐,開闊學生的專業視野,拓展學生設計思路,洞悉科研國際前沿發展和國內外技術差距,弘揚愛國精神,提升學生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從而堅定學生矢志報國的信念。
創新采用全過程、多元化課程考核評價機制。課程以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為主,指導教師全程參與,啟發教育為主,融入各類課程思政元素及案例,尊重學生個體自主性和思維獨特性的發揮,為不同類型的學生量身定做“分類培養”的實踐教學方案。將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邊做邊評,考核評價貫穿設計全過程,全過程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教育引導學生立下鴻鵠志,甘做水聲事業的奮斗者。
電子電路課程設計已多年被列入本科生專業核心課程,2019 版擴大到電子信息工程(水聲)、海洋信息工程等專業的專業選修課。2019 年評為首批省級線下一流本科課程,2022 年評為校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課程始終圍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等重點,將“謀海濟國”這些最閃亮的價值觀貫穿課程建設始終。將學院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時轉化為教學內容,瞄準前沿、拓寬視野,使學生切身感受水聲技術在國防領域的重要應用,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今后,將進一步結合本校辦學定位、專業特色和人才培養要求,準確把握本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方向和重點,科學設計本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目標,優化課程思政內容供給,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緊密融合,以點帶面,形成國防特色專業實踐課程思政教學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