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華, 柳偉偉, 朱曉明
(1.衡水市第二人民醫院產二科,河北衡水 053000;2.衡水市第二人民醫院產一科,河北衡水 053000;3.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婦產科,海南三亞 572000)
妊娠期高血壓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特發于妊娠期女性的疾病,高血壓、蛋白尿以及水腫是該病患者的重要臨床表現癥狀[1],病情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出現昏迷以及抽搐等癥狀,對母嬰生命安全與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亦是導致母嬰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隨著近年來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婚育年齡的遞增,妊娠期高血壓的發病率正呈逐年攀升趨勢,已在臨床上受到廣泛關注[3]。目前,該病的常規西醫治療包括降壓、利尿、解痙等,但效果不甚理想,且長期用藥可能引發一系列不良反應的發生[4]。因此,尋求一種更為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顯得尤為重要。鑒于此,本研究觀察了天麻鉤藤飲對妊娠期高血壓肝陽偏亢型患者的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及電解質水平、腎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ity,PRA)、血管緊張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和尾加壓素Ⅱ(urotensin Ⅱ,UⅡ)水平的影響,旨在為該病的臨床治療提供新的思路及循證醫學證據,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及分組選取2018 年1 月~2023 年1 月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468 例妊娠期高血壓肝陽偏亢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就診先后順序,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234例。本研究符合醫學倫理學要求并通過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審核批準(倫理批件號:WHSHIRB-202044),同時所有入組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了相關知情同意書。
1.2 診斷標準西醫診斷標準:參照《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診治指南(2020)》[5]中有關妊娠期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中醫辨證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6]中有關肝陽偏亢型的辨證標準。
1.3 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妊娠期高血壓的診斷標準;②中醫證型為肝陽偏亢型;③年齡為20~40 歲;④入組前尚未接受相關治療;⑤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患者。
1.4 排除標準①不符合納入標準的患者;②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發生嚴重病變的患者;③合并嚴重感染性疾病、全身免疫系統疾病以及惡性腫瘤的患者;④存在意識障礙或精神疾病的患者;⑤正在參加其他臨床試驗的患者;⑥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的患者;⑦研究期間因故退出或自行加用其他治療措施的患者。
1.5 研究方法
1.5.1 對照組 給予硫酸鎂聯合拉貝洛爾治療。①取5 g 硫酸鎂(自貢紅鶴制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51021263)與100 mL 5%葡萄糖溶液混勻,靜脈滴注,每天4 次。②取50 mg拉貝洛爾(江蘇迪賽諾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2026121)與250 mL 5%葡萄糖溶液混勻,靜脈滴注,每天1 次。連續治療5 d 后評價療效。
1.5.2 研究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天麻鉤藤飲治療。方藥組成:天麻、杜仲、桑寄生、黃芩各15 g,夜交藤、川牛膝、茯苓、益母草、鉤藤各20 g,石決明25 g。上述中藥均由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人民醫院中藥房提供。每日1劑,加水浸泡120 min后煎煮3 次,合并3 次藥液后濃縮至300 mL,分早晚2 次服用,每次150 mL。連續治療5 d 后評價療效。
1.6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
1.6.1 療效評價標準 參照《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診治指南(2020)》[5]中的相關內容制定療效評價標準。①痊愈:治療后,癥狀及體征徹底消失,血壓≤140/90 mm Hg,無蛋白尿;②顯效:治療后,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血壓≤140/90 mm Hg,無蛋白尿;③好轉:治療后,癥狀、體征有所好轉,血壓在140/90~150/100 mm Hg 之間,存在微量蛋白尿;④無效:治療后,癥狀、體征均無改善,血壓>150/100 mm Hg,存在明顯蛋白尿。總有效率(%)=(痊愈例數+ 顯效例數+ 好轉例數)/總病例數×100%。
1.6.2 血壓的測量 2組患者均于每天早晨(6∶00~9∶00)和晚上(18∶00~21∶00)各測量1 次血壓,每次測量2~3 遍,取平均值。觀察2 組患者治療前后SBP、DBP的變化情況。
1.6.3 電解質相關指標檢測 電解質指標包括血漿鈣離子、鎂離子與紅細胞內鈣離子、鎂離子,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相關試劑選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產品。觀察2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電解質指標的變化情況。
1.6.4 血清PRA、AngⅡ、UⅡ水平檢測 分別于治療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分離血清并保存于-80 ℃中待測。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血清PRA、AngⅡ水平,相關操作以試劑盒說明書為準,試劑盒選用北方生物制品研究所產品。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血清UⅡ水平,具體操作以試劑盒說明書為準,試劑盒選用上海酶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產品。觀察2 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PRA、AngⅡ和UⅡ水平的變化情況。
1.6.5 不良反應情況 觀察2 組患者治療過程中頭痛、失眠、咳嗽、心悸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以評價2組治療方案的安全性。
1.7 統計方法選擇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分析。計量資料(均符合正態分布和方差齊性要求)用均數±標準差 (±s)表示,組內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或構成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組間比較采用秩和檢驗。均采用雙側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表1結果顯示:研究組234 例患者中,初產婦131 例,經產婦103 例;年齡21~40 歲,平均年齡(30.84 ± 4.25)歲;孕周33~41 周,平均孕周(36.10 ± 2.05)周;體質量指數(BMI)為19~25 kg/m2,平均(22.34±2.19)kg/m2。對照組234例患者中,初產婦134例,經產婦100例;年齡22~40 歲,平均年齡(31.34 ± 5.25)歲;孕周32~41周,平均孕周(36.02±2.03)周;BMI為19~24 kg/m2,平均(21.98 ± 2.37)kg/m2。2 組患者的年齡、BMI、孕周、既往孕產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2 組患者的基線特征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表1 2組妊娠期高血壓患者基線資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baseline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 s)

表1 2組妊娠期高血壓患者基線資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baseline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 s)
注:BMI:體質量指數
?
2.2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表2結果顯示:治療5 d 后,研究組的痊愈率和總有效率分別為12.82%(30/234)、95.30%(223/234),對照組分別為5.56%(13/234)、82.05%(192/234);組間比較,研究組的痊愈率、總有效率(χ2檢驗)和總體療效(秩和檢驗)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

表2 2組妊娠期高血壓患者臨床療效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例(%)]
2.3 2 組患者治療前后SBP、DBP 水平比較表3結果顯示:治療前,2 組患者的SBP、DBP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治療后,2 組患者的SBP、DBP 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P<0.01),且研究組治療后的SBP、DBP 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
表3 2組妊娠期高血壓患者治療前后收縮壓(SBP)和舒張壓(DBP)水平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 s,mm Hg)

表3 2組妊娠期高血壓患者治療前后收縮壓(SBP)和舒張壓(DBP)水平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 s,mm Hg)
注:①P<0.01,與治療前比較;②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
?
2.4 2組患者治療前后電解質水平比較表4和表5結果顯示:治療前,2 組患者的血漿鈣離子、鎂離子以及紅細胞鈣離子、鎂離子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治療后,2 組患者的血漿鈣離子、鎂離子以及紅細胞鈣離子、鎂離子水平均較治療前升高(P<0.01),但研究組治療后的血漿鈣離子、鎂離子以及紅細胞鎂離子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
表4 2組妊娠期高血壓患者治療前后血漿鈣離子、鎂離子水平比較Table 4 Comparison of plasma calcium and magnesium ion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mmol·L-1)]

表4 2組妊娠期高血壓患者治療前后血漿鈣離子、鎂離子水平比較Table 4 Comparison of plasma calcium and magnesium ion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mmol·L-1)]
注:①P<0.01,與治療前比較;②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
?
表5 2組妊娠期高血壓患者治療前后紅細胞鈣離子、鎂離子水平比較Table 5 Comparison of erythrocyte calcium and magnesium ion level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mmol·L-1)]

表5 2組妊娠期高血壓患者治療前后紅細胞鈣離子、鎂離子水平比較Table 5 Comparison of erythrocyte calcium and magnesium ion level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mmol·L-1)]
注:①P<0.01,與治療前比較;②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
?
2.5 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PRA、AngⅡ和UⅡ水平比較表6 結果顯示:治療前,2 組患者的血清PRA、AngⅡ和UⅡ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治療后,2 組患者的血清PRA、AngⅡ和UⅡ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P<0.01),且研究組治療后的血清PRA、AngⅡ和UⅡ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
表6 2組妊娠期高血壓患者治療前后血清腎素活性(PRA)、血管緊張素Ⅱ(AngⅡ)和尾加壓素Ⅱ(UⅡ)水平比較Table 6 Comparison of levels of plasma renin activity(PRA)and serum angiotensin Ⅱ(AngⅡ)and urotensin Ⅱ(UⅡ)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 s)

表6 2組妊娠期高血壓患者治療前后血清腎素活性(PRA)、血管緊張素Ⅱ(AngⅡ)和尾加壓素Ⅱ(UⅡ)水平比較Table 6 Comparison of levels of plasma renin activity(PRA)and serum angiotensin Ⅱ(AngⅡ)and urotensin Ⅱ(UⅡ)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 s)
注:①P<0.01,與治療前比較;②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
?
2.6 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表7結果顯示:治療過程中,2 組患者的頭痛、失眠、咳嗽、心悸等不良反應發生率及總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7 2組妊娠期高血壓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Table 7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例(%)]
迄今為止,關于妊娠期高血壓的具體病因以及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目前普遍認為可能與下述因素有關[7-9]:①孕婦隱性基因或隱形免疫反應基因異常;②體內加壓物質以及降壓物質動態平衡被打破;③子宮胎盤缺血導致缺血、缺氧,繼而促使血管痙攣而導致血壓異常升高。近年來,隨著相關研究的日益深入,越來越多的學者發現妊娠期高血壓可能與機體交感神經系統活性的異常激活、水鈉潴留以及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過度激活等密切相關[10]。西醫針對該病患者的治療仍將硫酸鎂為主的綜合治療作為首選方案,其中硫酸鎂可通過對血管神經肌肉產生抑制,繼而引起運動神經末梢乙酰膽堿釋放減少,促使骨骼肌、平滑肌明顯松弛,從而進一步發揮擴張血管的作用[11]。此外,臨床上還常使用降壓、利尿、解痙等措施治療該病,但治療效果仍不甚理想,且長期用藥可能引發一系列不良反應的發生[4]。
中醫方面,根據妊娠期高血壓的臨床表現,可將其歸屬于中醫“子癇”“子暈”“子腫”等范疇。肝陽偏亢型是其主要證型。患者常因素體肝腎不足、陰血虧虛,加之孕后陰血下聚以養胎,導致陰血更虛。肝體陰而用陽,陰血虛,則肝失血養、肝陽上亢而發為本病。故治療上應以滋補肝腎、平肝潛陽為主要原則。天麻鉤藤飲屬于中醫治療肝陽上亢證的經典名方,且近年來關于該中藥方劑治療高血壓疾病的藥效動力學和作用機制研究均取得一定的進展[12-15]。因此,筆者認為,將其用于治療妊娠期高血壓肝陽偏亢型患者,能夠滿足臨床治療的需求,同時也將有助于患者的康復和預后。
本研究結果發現,治療5 d 后,研究組的痊愈率和總有效率分別為12.82%(30/234)、95.30%(223/234),對照組分別為5.56%(13/234)、82.05%(192/234);組間比較,研究組的痊愈率、總有效率和總體療效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或P<0.01)。與此同時,研究組治療后的收縮壓(SBP)、舒張壓(DBP)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提示研究組的治療方案應用于妊娠期高血壓肝陽偏亢型患者具有顯著的療效,能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壓水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天麻鉤藤飲中的決明子、鉤藤、天麻有熄風、平肝作用;杜仲、桑寄生有補益肝腎作用;石決明有平肝潛陽作用;夜交藤有安神作用;川牛膝與益母草既可引藥下行,又有活血作用,加之茯苓健脾利水,從而可有效發揮降壓作用;黃芩可清肝瀉火;上述諸藥合用,共奏滋補肝腎、平肝潛陽之功效,與西藥聯合治療時具有明顯的協同增效作用,繼而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以及癥狀改善。
王宏獻[16]和閆賽等[17]的研究結果表明,天麻鉤藤飲治療高血壓病的療效顯著,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中醫證候積分及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其降血壓療效與本研究結果相當,但上述研究均并未對患者的血清腎素活性(PRA)、血管緊張素Ⅱ(AngⅡ)和尾加壓素Ⅱ(UⅡ)水平的變化情況進行研究。丁麗等[18]的研究結果也發現,天麻鉤藤飲可有效改善原發性高血壓肝陽上亢證患者的血壓以及血壓變異性,且與耳穴埋豆聯合應用時可獲得更為理想的效果。雖然上述研究所納入的對象并非妊娠期高血壓患者,但這并不影響其為天麻鉤藤飲具有明顯降壓效果提供有力佐證。
黃月芳等[19]通過研究天麻鉤藤飲應用于肝陽上亢證急性腦梗死患者中的療效發現,該藥可顯著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以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但關于該藥對患者血壓的影響并無相關結果呈現。由于急性腦梗死的發病進程通常與血壓、血脂水平異常以及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害有關,因此,這也提示我們今后可從血脂水平、血管內皮功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方面對天麻鉤藤飲治療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的作用機制作進一步的深入分析。
甘莉等[20]的研究結果發現,應用天麻鉤藤飲聯合耳尖放血療法治療高血壓患者時,可顯著降低患者血壓水平。然而,該研究所納入的對象為肝陽上亢型頑固性高血壓患者,因此其結論是否適用于天麻鉤藤飲對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的影響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
相較于上述相關研究,本研究的創新點在于分析了天麻鉤藤飲對妊娠期高血壓患者電解質水平以及PRA、AngⅡ和UⅡ水平的影響情況。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后的血漿鈣離子、鎂離子以及紅細胞鎂離子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這提示了研究組的治療方案在改善妊娠期高血壓患者電解質水平方面的效果更佳。其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天麻鉤藤飲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的可能機制之一便是改善機體電解質水平,從而減輕鈣、鎂離子濃度的變化對機體血管平滑肌收縮產生的影響,繼而發揮降血壓的目的[21]。另外,本研究結果發現,研究組治療后的血清PRA、AngⅡ和UⅡ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考慮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研究組的中藥方劑可對機體神經內分泌產生一定的調節作用,直接影響機體RAAS 活性,從而促進了RPA、AngⅡ和UⅡ分泌的下調,且AngⅡ具有極強的生物活性,可發揮較為明顯的促血管收縮功能[22]。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治療過程中,2 組患者的頭痛、失眠、咳嗽、心悸等不良反應發生率及總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了研究組的治療方案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發生幾率。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天麻鉤藤飲屬于中藥方劑,通過整體的辨證論治,可一定程度減輕西藥的毒副作用,因此,不但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甚至還可減輕西藥的不良反應的發生幾率[22]。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處,如所涉及的樣本量仍然偏少,納入的研究對象年齡跨度相對較大,且未分析天麻鉤藤飲對不同產次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的影響是否存在差異,以及缺少與其他醫院的協同性研究等。在今后的研究中可重點針對這些方面進行優化,以獲得更加具有科學性及代表性的結論。
綜上所述,天麻鉤藤飲應用于妊娠期高血壓肝陽偏亢型患者療效顯著,有利于患者血壓、電解質水平以及血清PRA、AngⅡ、UⅡ水平的改善,同時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