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世界企業永恒的主題,也是永恒的難題,華為在第二次創業中更加不可避免。人才、資金、技術都不是華為生死攸關的問題,這些都可以引進來,而管理與服務是不可照搬引進的,只有依靠全體員工共同努力去學習先進的管理與服務理論,并與自身的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以形成我們自己的有效的服務與管理體系,并暢行于全公司、全流程。
我們的企業生存在信息社會里,由于信息的廣泛傳播,人們的智力得到更大的開發和更大的解放,能夠創造出更多的新產品和新技術來服務于這個世界。由于信息網絡的加速龐大,使得所有新產品和新技術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不能緊緊抓住機會窗短短開啟的時間,獲得規模效益,那么企業的發展會越來越困難。
沒有全球范圍的巨大服務網絡,沒有推動和支撐這種網絡的規模化的管理體系,就不能獲得足夠利潤來支撐它的存在和快速發展。因此失去機會窗的原因,對華為來說,主要是服務和管理。
沒有合理的成長速度,就沒有足夠的能力給員工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從而吸引更多企業所需的優秀人才。人才的發展是馬太效應,當我們企業有很好的經濟效益時,就能更多地支撐人才加入,有了更多的優秀人才進入華為,由于我們有較高的管理水平,就會使人才盡快地成長起來,創造更多的財富。以更多的財富支撐更多的人才來加入,使我們的企業管理更加優化,我們的企業就有了持續發展的基礎。
怎樣才能使企業發展速度更快?只有靠管理、靠服務。沒有管理就形不成力量,沒有服務就失去方向。
各部門的工作不盡如人意,其實就是內涵沒有做實。不論從銷售、科研、生產,還是提供的各種服務上,各部門是不是圍繞公司的總目標已經做得很好了,對公司“基本法”的認識已很深刻了?如果我們對公司總目標沒有一個整體的、準確的、全面的理解,而只孤立地在一小塊一小塊的地方去思考自己管理的進步,我就擔心這樣的進步是建立在制約別人的進步上,那么對整體的進步并沒有產生巨大效應。因此管理的目標性應該很明確,內涵做實的目標也應該很明確。
管理進步基于良好的管理方法與手段,有管理進步的愿望,而沒有良好的管理方法與手段,必定效率低下,難免死亡。華為公司的人均效益和西方公司比,差距很大,那么我們浪費的是什么呢?是資源和時間,這是因為管理無效造成的。我們正在引進西方的各種先進管理方式,要通過消化來融會貫通。
如果管理不從小改進做起,什么事都將做不成。有人問我,我們到底什么時候才能松口氣?我說,永遠沒有松氣的時候。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貫徹永恒的是管理改進。現在華為公司面臨一個戰略轉折點,那就是管理與服務的全面優化建設。
因為如果沒有良好的管理與服務,就不可能有市場的擴張,不可能有所前進,所以管理的優化和服務意識的建立是公司的戰略轉折點。華為公司能否在經過巨大的艱難困苦之后出現一個非線性的高速發展時期,關鍵在于管理與服務的全面建設。
(編輯 周靜 charm1121@sina.com)